霍金「老搭檔」摘得諾獎桂冠《盜夢空間》的無盡樓梯就是他的...

2020-11-25 紅星新聞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兩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圖據諾獎官網

事實上,隨著今年物理學獎黑洞「吸納」全部榮光,多位科學界人士紛紛感嘆史蒂芬·霍金的逝去。霍金是第一個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理論之人,而他與本次諾獎得主之一的羅傑·彭羅斯曾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這份深厚的研究友誼,再次讓世人矚目。

霍金「老搭檔」獲獎

天體物理研究繞不開的奇性定理

據悉,現年89歲的彭羅斯來自英國,是一名數學物理學家、數學家和科學哲學家。他在牛津大學擔任名譽數學教授和研究員,也是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一名名譽研究員。

▲2018年,羅傑·彭羅斯的一場講座。圖據《科學》

根據瑞典皇家科學院當天在線上新聞發布會上的聲明,彭羅斯之所以獲獎,是因為他「發明了巧妙的數學方法,探索了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他的研究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

在當今世界的科學理解中,黑洞的一大特徵是中心藏著一個密度無限大的點,叫奇點。然而,在上個世紀60年代,學術界卻對奇點的存在深表懷疑。在他們眼裡,出現無限大,意味著預言黑洞存在的廣義相對論有什麼地方錯了。

然而,彭羅斯與霍金在黑洞研究中引入拓撲學,從數學上嚴格證明: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每個黑洞內部必然藏有一個密度無限大的奇點;要想讓黑洞中心不出現奇點,是不可能的。這一結論被稱為黑洞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

▲霍金與彭羅斯。圖據CNN

最令人驚訝的是,奇性定理具有很強的普適性,適用於一切現實中坍縮的恆星。這就打消了一些物理學家的念頭,彭羅斯和霍金因此項貢獻共同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學獎。

自稱兒時數學並不好的他

用奇妙的瓷磚展現數學抽象的魅力

彭羅斯出生於英國埃塞克斯一個科學和藝術世家。

他的父親萊昂內爾·彭羅斯是一位頗有建樹的精神病學家和遺傳學家,叔叔霍蘭德爵士是倫敦現代藝術研究院的聯合創始人。外祖父約翰·貝雷斯福德·裡瑟斯是一名生理學家。彭羅斯還有兩位兄弟,一位是理論物理學家奧利弗,另一位是曾在英國十次奪冠的西洋棋大師喬納森。

▲年輕時的彭羅斯。圖據discover magazine

在2009年一次採訪中,彭羅斯曾說,他的家庭教育非常嚴格,甚至「連閱讀小說都不被允許,反正在周日肯定不行」。彭羅斯對父親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工作與娛樂之間沒有界限,經常會親手為孩子和孫子們製作拼圖和玩具,寓教於樂。

從學生年代,彭羅斯就在科學領域嶄露頭角,1955年,他以更明確的形式給出了與穆爾等價的廣義逆矩陣定義,自此,廣義逆矩陣的研究進入了歷史新階段,並在數理統計、系統理論、優化計算和控制論等多領域中都發揮重要作用。1957年,在劍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彭羅斯又先後推出了扭量理論、時空幾何、宇宙審查和自旋網絡理論。

當然,彭羅斯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的,還是那個就算鋪滿世界圖案也不會重複的「彭羅斯瓷磚」,以及《盜夢空間》中多次出現寓意滿滿的「彭羅斯樓梯」。

▲彭羅斯與他的「彭羅斯瓷磚」。圖據《科學》

▲「彭羅斯樓梯」。圖據墨爾本大學官網

然而,據彭羅斯自己透露,他小時候數學其實不太好。8歲時,他在加拿大讀書,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們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完成心算,而他總是掉隊,結果,老師不得不把他調到另外一個班,而那裡的學生做計算不受時間限制。

彭羅斯說,那時候的他,一般會用別人兩倍的時間完成計算,但最終還是能取得好成績。

另兩位得主如出一轍的反應:

震驚和榮幸

與彭羅斯一起分享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根澤爾來自德國。

1978年,根澤爾在波恩大學獲得物理學和天文學博士學位,並在波恩的馬克斯·普朗克射電天文學研究所撰寫了一篇射電天文學論文。自1986年以來,根澤爾一直在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擔任主任。從那時開始,他和他的團隊一起著手研究銀河系中心。

在得知他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之後,根澤爾的秘書告訴《南德意志報》說,這個獎項對於他們研究所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榮幸」。在那之後,辦公室的電話一直沒停,研究所還計劃為根澤爾獲獎舉行新聞發布會。研究所一名發言人表示,這次獲諾獎「真是令人驚訝」。

▲根澤爾在得知自己獲得諾獎後被抓拍到的一幕。圖據諾獎官網

同樣因為獲獎而感到震驚及榮幸的,還有來自美國的格茲。今年55歲的她,是該獎項有史以來的第四位女性得主。

「我希望我能激勵其他年輕女性加入這個領域的研究,」格茲在今日的新聞發布會連線時說道,「這是一個充滿許多樂趣的領域,如果你對科學飽含熱情,那可以大有作為。」

根澤爾和格茲一起,使用世界上最大的望遠鏡,透過由星際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巨大雲團,看到了銀河系的中心。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他們的開創性工作就一直在進行。其結果是,他們找到了迄今為止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黑洞就位於我們宇宙的中心。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特約記者 王薇

編輯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霍金「老搭檔」摘得諾獎桂冠 《盜夢空間》的無盡樓梯就是他的...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兩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 霍金「老搭檔」摘得諾獎桂冠,《盜夢空間》的無盡樓梯就是他的「玩票」發明
    圖據諾獎官網事實上,隨著今年物理學獎黑洞「吸納」全部榮光,多位科學界人士紛紛感嘆史蒂芬·霍金的逝去。霍金是第一個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理論之人,而他與本次諾獎得主之一的羅傑·彭羅斯曾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
  • 樓梯「無盡」如盜夢空間
    南寧明秀路附近有一處老舊公寓,由上而下的旋轉樓梯層層相連,步步牽引,仿佛永遠也走不到頭。斑駁的牆面,生鏽的鐵柵欄,「無盡」旋轉的樓梯,特殊的建築線條讓人仿佛置身於「盜夢空間」,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拍照打卡。因為特殊的建築建構,此處也被稱為南寧版「彭羅斯階梯」。
  • 《紀念碑谷》和《盜夢空間》,都得感謝本次諾獎得主彭羅斯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2020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獲得者,是英國當代很有影響力的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這也可能是你第一次聽說他的名字——但你一定早就知道過他的代表成就(之一)!《盜夢空間》看過不?
  • 霍金老搭檔彭羅斯89歲獲諾獎,霍金如果沒去世,有可能獲得嗎
    的朋友肯定不會陌生,他既是霍金的對手,曾因一場與霍金的精彩爭辯而被媒體強烈曝光,也是霍金的老搭檔,霍金的許多成就都是和彭羅斯共同完成的。彭羅斯這次得獎是因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就像我剛才說的,史瓦西通過「史瓦西度規」證明了宇宙存在「黑洞」這樣的天體(當然他本人不相信),而彭羅斯用新的數學概念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這些時空和空間的怪物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
  • 霍金老搭檔彭羅斯89歲獲諾獎,霍金如果沒去世,有可能獲得嗎
    ,也是霍金的老搭檔,霍金的許多成就都是和彭羅斯共同完成的。 彭羅斯這次得獎是因他發現黑洞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預言,就像我剛才說的,史瓦西通過「史瓦西度規」證明了宇宙存在「黑洞」這樣的天體(當然他本人不相信),而彭羅斯用新的數學概念揭示了廣義相對論如何預測了黑洞的形成。這些時空和空間的怪物會捕獲一切進入其中的東西。任何東西,甚至是光,都無法逃離黑洞。
  • 盜夢空間的無盡樓梯?扭曲的彭羅斯三角?自製積木世界的驚奇幻象
    彭羅斯階梯無限循環樓梯又稱為彭羅斯階梯,是由英國科學家彭羅斯父子(萊昂內爾·彭羅斯與羅傑·彭羅斯)二人創作的不可能圖形,是彭羅斯三角形的一個變式。電影《盜夢空間》中就使用了彭羅斯階梯的概念。電影盜夢空間截圖不可能的瀑布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2日揭曉 誰將摘得桂冠?
    經濟學獎將花落誰家? 多個獎項或預測潛在候選人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會被誰摘得?有一些常年的大熱門人選,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其在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政策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其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李嘉圖等價定理」。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
    圖片來源/諾貝爾獎官網【新民晚報·新民網】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獎!上任諾獎得主竟然這樣說……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北京時間今天18時許,在大家焦急等待了十多分鐘後,諾獎委員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施韡說,「廣義相對論是由基本理論思想建立起的一套理論架構,遵循相對論的思想和引力場方程,能夠得許多推論,也就是所謂的預言。比如史瓦西得到了黑洞的一個解,告訴世人宇宙中可能存在這種詭異的天體,卻沒說它從何而來,而彭羅斯則計算出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證明了它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結果之一,並且,所有物質包括光都會指向一個中心,即奇點。這就是彭羅斯最大的貢獻。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12日揭曉 誰將摘得桂冠?|諾貝爾基金會|瑞典...
    經濟學獎將花落誰家? 多個獎項或預測潛在候選人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將會被誰摘得?有一些常年的大熱門人選,例如新古典宏觀經濟學代表人物之一羅伯特·巴羅(Robert J.Barro),其在宏觀經濟學、經濟增長、貨幣理論與政策等領域都做出了貢獻,其最為著名的研究是關於「李嘉圖等價定理」。
  • 霍金的離世讓他錯過了2020年諾獎?其實他離諾獎還差一點
    ·彭羅斯這次斬獲諾獎,那麼霍金如果活著,他也應該會獲得這次諾獎,讓其人生更加完美,畢竟霍金生前還沒有獲諾獎的經歷,所以很多人為霍金感到惋惜。也是這次獲得諾獎的原因。那麼為啥這個諾獎現在才發呢?因為同樣的,你沒有看到黑洞真真切切的存在,只是利用周圍恆星的運動間接的判斷了黑洞的存在。
  • 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
    ,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施韡說,「廣義相對論是由基本理論思想建立起的一套理論架構,遵循相對論的思想和引力場方程,能夠得許多推論,也就是所謂的預言。比如史瓦西得到了黑洞的一個解,告訴世人宇宙中可能存在這種詭異的天體,卻沒說它從何而來,而彭羅斯則計算出黑洞是如何形成的,證明了它是廣義相對論的必然結果之一,並且,所有物質包括光都會指向一個中心,即奇點。這就是彭羅斯最大的貢獻。」
  • 諾獎解讀|霍金的研究夥伴摘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去年諾獎獲得者「神預言」黑洞得獎
    ,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以表彰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言」。施韡說,「廣義相對論是由基本理論思想建立起的一套理論架構,遵循相對論的思想和引力場方程,能夠得許多推論,也就是所謂的預言。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霍金「戰友」獲獎,黑洞「吸納...
    今年諾獎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0萬人民幣),這意味著羅傑·彭羅斯拿到500萬克朗,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分享500萬克朗。今年物理學獎公布之後,很快就有多位科學界人士感嘆史蒂芬·霍金的逝去。霍金在科學上有許多貢獻,包括與本次諾獎得主之一的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對關於黑洞會發放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霍金是第一個提出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聯合解釋的宇宙論理論之人。彭羅斯和霍金還有深厚的研究友誼。為了理解量子引力,彭羅斯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了一個激進的想法。
  • 物理諾獎的科學哲學突破:從彭羅斯和霍金說起
    很多人立即聯想到霍金。他和彭羅斯的名字經常聯繫在一起。霍金也對黑洞做出重大貢獻,在公眾中名氣更大,也高調得多。1990年代,彭羅斯封爵,但是霍金為了抗議英國政府將兩個科研經費管理機構合併,拒絕了封爵。霍金雖然已經去世,也繼續引起關注。 如果霍金健在,是否也能獲諾獎?
  • 物理諾獎的科學哲學突破:從彭羅斯和霍金說起
    霍金也對黑洞做出重大貢獻,在公眾中名氣更大,也高調得多。1990年代,彭羅斯封爵,但是霍金為了抗議英國政府將兩個科研經費管理機構合併,拒絕了封爵。霍金雖然已經去世,也繼續引起關注。 如果霍金健在,是否也能獲諾獎? 霍金生前一直未獲諾獎。人們普遍相信,這是因為他的理論沒有實驗或觀測的驗證。
  • 戴宏傑獲得諾貝爾風向標引文桂冠獎,他還曾提出了鋁離子電池
    據科睿唯安網站(clarivate.com)消息,9月23日,科睿唯安學術研究事業部公布了今年2020年引文桂冠獎獲獎名單,預測未來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頂級科學家,華人知名科學家戴宏傑入選。網站截圖引文桂冠獎是是湯森路透通過對Web of ScienceTM資料庫平臺(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研究與發現平臺
  • ...黑洞|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物理學獎|萊因哈德·根澤爾|羅傑...
    格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當天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會議廳舉行的發布會比預定時間晚10多分鐘。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無法現場報導的媒體表示歉意,並解釋這一延遲是因為與獲獎者聯繫。隨後他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彭羅斯獲得其中一半,根澤爾和格茲共享另外一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布與黑洞研究相關
    格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 當天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會議廳舉行的發布會比預定時間晚10多分鐘。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首先向因新冠疫情而無法現場報導的媒體表示歉意,並解釋這一延遲是因為與獲獎者聯繫。隨後他公布了獲獎者名單及主要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