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於鯨魚的印象,往往都是在那蒼茫的大海之上,忽然浮出水面,然後從頭頂噴射出一道高高的水柱,甚是壯觀。有時候,這水柱在陽光的照射之下,還會呈現出彩虹的效果,十分美麗。鯨魚為什麼要時常浮出水面噴水呢?這是在玩樂還是它們生活的必要行為?
我們都知道,鯨魚實際上不是魚,而是一種哺乳動物。在數千萬年前,它們的祖先是生活在陸地上的,和牛、馬、羊一樣。只不過因為種種原因,鯨魚的祖先進入了海中生存,最終進化成了如今的模樣。
魚之所以能在水裡生活,是因為它們都靠腮呼吸。腮部可以吸收水中的氧分,以此來供給魚類的生存消耗。但鯨魚不同,它們是沒有腮的,依然靠肺呼吸。只不過鯨魚雖然常年生活在海底,卻是不可能在海底呼吸的。它們往往會隔一段時間浮上水面換氣,吸收足夠的氧氣,然後再潛入海底。
鯨魚可謂是地球上的「憋氣高手」。金氏世界紀錄裡,世界上在水下憋氣最久的紀錄是15分58秒,他在下水前吸足了氧氣,然後泡在水裡一動不動,保證自己的身體不會有任何多餘的消耗,才打破了這項紀錄。而和它想必,鯨魚就厲害得多了。抹香鯨是鯨魚中的「憋氣冠軍」,他們在水上呼吸一次,就能在海底活動2小時。除了它們外,大部分鯨魚一次呼吸都能在水下活動50分鐘左右。
我們經常看到鯨魚浮出水面,實際上它們就是上來換氣的。那麼鯨魚換氣的時候為什麼要向天上噴水呢?難道是肺裡「嗆到水」了嗎?其實,鯨魚是動物裡的「憋氣冠軍」,它們可以在水中活動一兩個小時不呼吸,然後再浮上水面換氣。在換氣的時候,鯨魚還會從頭頂的鼻孔裡噴出巨大的水柱,那麼鯨魚為什麼呼吸的時候會「噴水」呢?難不成是在海底活動太久,「嗆到水」了?
其實,作為生活在海底的生物,鯨魚是不可能嗆水的。就算真的嗆到水,那恐怕也沒力氣遊到水面上呼吸了。鯨魚其實噴的不是水,這種現象,其實很類似於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現象,那就是冬天的時候,人的嘴巴裡會吐出「霧氣」。
大型鯨魚在水面呼吸的時候,每秒可以噴射出1000公升以上的空氣,而一頭成年鯨魚肺的容量可以達到一萬多公升。鯨魚是體溫恆定的哺乳動物,雖然常年生活在冰冷的海中,可是它們的體溫還是維持在34.5到36.5攝氏度之間。所以,鯨魚肺部裡的空氣,其實溫度和它們的體溫也差不多。
在比較溫暖的地方,海水的溫度也一般維持在20度左右。而海面上的氣溫,也和海水溫度差不多。鯨魚生活的地方,往往緯度比較高,溫度比20度更加低了。所以,鯨魚生活的海域從海水溫度到海面上的氣溫,都是十分低的。
而鯨魚一口氣將大量的35度左右的空氣從肺部噴射而出時,這些空氣瞬間接觸到了海上的冷空氣,就會迅速液化成小水滴。由於氣體噴射的量特別大,所以,看起來就如同壯觀的水柱一樣。
由此可見,其實鯨魚換氣的時候並不是在噴水,而是像我們冬天一樣,在「呵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