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拍到美洲豹獵殺了豹貓,科學家很困惑,頂級捕食者為何廝殺?

2021-01-12 怪羅科學
圖為:美洲豹襲擊美洲豹貓

夜晚的瓜地馬拉瑪雅生物保護區內,一隻皮毛光滑渾身布滿豹紋的美洲豹貓來到一處水坑前喝水。

沒一會兒,突然從叢林的陰影中跳出一隻美洲豹,一口咬死了美洲豹貓,並將其拖入森林中去。

這是2019年3月監控上出現的一幕,這令鏡頭前的科學家感到很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是第一次看到美洲豹會捕殺美洲豹貓。

美洲豹和美洲豹貓都是食肉動物,而且是各地地盤中的頂級掠食者,頂級掠食者之間一般很少發生爭鬥。

那美洲豹為什麼要殺死美洲豹貓呢?這是否說明頂級掠食者之間也存在互相捕食的行為,而不是人們一貫以為的「井水不犯河水」?

圖為:美洲豹捕食

頂級掠食者為什麼不相互捕食

首先,頂級掠食者之間的鬥爭的確是不多見的,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頂級掠食者之間很少互相捕殺。

頂級掠食者就是指在該掠食性物種在其生存的範圍內的食物鏈中,沒有比其營養級更高的生物,即它在該地區食物鏈的最頂端。

但要注意的是,頂級掠食者並不一定是肉食性動物,也包括一些雜食性動物,比如人類和棕熊。

為了方便討論,我們下面所說的頂級掠食者都是指肉食性動物,而且是大中型動物,比如獅子、狼等。

為什麼頂級掠食者之間很少發生捕殺的情況呢?

第一個也是最明顯的原因是太危險。以大型貓科動物為例,如果以自己的習慣互相單挑或群攻,損失肯定是非常慘重的。

它們都是自然界中最兇猛的殺手,不僅進攻能力強,反擊能力也不弱,這一點它們各自都明白。

另外,頂級掠食者同類之間如果互相捕殺顯然是不合邏輯的,但不排除在極端條件下會發生這種事。

圖為:營養級中能量傳遞情況

第二個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沒營養(能量)。這樣說的話很多人會不理解,為什麼它們的肉沒營養呢?

其實,這與食物鏈中的營養級有關,營養就是能量,足夠的營養才能提供足夠的能量,進食就是獲取能量的過程。

我們知道,生態系統的中能量是守恆的,能量的來源是太陽能,植物等生產者將其吸收進生態系統。

由於最先吸收太陽能,植物所具有的能量是最高的,當食草動物吃掉植物時,能量就從植物中傳遞到了食草動物中。

但是植物本身消耗掉了一些能量,而且在傳遞過程中有損失的能量,所以食草動物得到的能量遠低於原始能量。

平均而言,從植物這一營養級流入到食草動物營養級的能量大概只有10%,對於更上面的營養級來說也是如此。

當食草動物被食肉動物吃掉,食肉動物又得到了食草動物的10%的能量,而這只是原始能量的1%

所以,雖然食草動物與食肉動物的肉看起來並沒有不同,但各自所含有的營養(能量)卻相差很多。

舉個例子,如果一頭雄獅殺死了另一頭雄獅並將其吃掉,那它所得到的能量大約只有吃掉一頭牛的十分之一。

換句話說,吃掉一頭牛的效率和吃掉十頭獅子差不多,聽起來有些誇張,但道理的確是這樣的。

一個掠食者要活下去,那麼它進食獲得的能量一定要大於狩獵所消耗的能量,顯然,它選擇牛而不是獅子。

美洲豹又是為何攻擊豹貓?

頂級掠食者之間的互不攻擊像是一種大自然的規則,又像是一種刻在基因中的默契,實力遠弱於美洲豹的美洲豹貓在以往也沒有受到美洲豹的襲擊就是這個規則最好的證明。

圖為:美洲豹貓

但凡事都有例外,這不就有一隻豹貓被殺死了。那麼,美洲豹又是為何對素來不相干的美洲豹貓痛下殺手呢?

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水資源太匱乏了,為了爭奪有限的水資源二者產生了衝突,並造成了豹貓的死亡。

開頭提到的鏡頭是在一個特別乾燥的月份中捕獲的,這意味著當時的水源爭奪比以往更激烈。

所以,美洲豹殺死美洲豹貓並不是為了吃掉它,而是為了取得水源的支配權,這不屬於捕獵。

而且,在美洲豹殺死美洲豹貓之後的時間裡,科學家又發現了同樣的「奪水大戰」,主角是兩頭美洲豹。

美洲豹一般是獨居動物,平時儘量避免與其他掠食者接觸,但在鏡頭中它們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了規則。

俗話說,事出反常必有妖,包括美洲豹在內的食肉動物的許多衝突都是迫於生存壓力如棲息地的減少、水源的短缺等原因而發生的。

那這一切又是誰造成的呢?相信每個人心中自有答案。

最後

美洲豹與豹貓之間的衝突並不足以證明頂級掠食者之間也開始互相捕食,而是表明自然界中某一規則正在被打破。

或許有人覺得有朝一日能看到虎獅之爭也是很不錯的,但違背自然規律的風險我們是擔不起的。

相關焦點

  • 科學界首次拍到美洲豹捕殺虎貓,或因環境變化導致
    這篇論文曝光了一組「大貓吃小貓」——美洲豹捕殺虎貓的畫面,並對捕食者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圖:虎貓進入相機視野美洲豹捕殺虎貓是科學家利用紅外相機在中美洲瓜地馬拉共和國瑪雅生物圈保護區拍攝的,拍攝時間是在2019年3月。但是,這些畫面直到近日才曝光,這也是有史以來科學家首次在鏡頭下捕捉到美洲虎和虎貓這兩種貓科動物之間的攻擊。
  • 九龍山首次拍到豹貓!和它同科的金錢豹、雲豹、金貓 浙江已有十幾...
    它是豹貓,在麗水市遂昌縣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屬於首次發現。視頻裡豹貓膽子大閃光燈沒有驚到它在十秒的視頻裡,豹貓膽子大,紅外相機拍攝時的閃光,它一點沒被驚到,反而抬起頭,用寶石般的眼睛注視了相機數秒,才低下頭去。昨天,我聯繫上九龍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王宇。
  • 水蟒想不到美洲豹母子齊上陣,兩美洲豹聯手獵殺水蚺!
    但這一次,在巴西叢林中,有攝影師拍攝兩頭美洲豹聯手獵殺水蚺,除了群居獅子,其它大型貓科都是單獨狩獵,很少出現聯手圍捕!    攝影師剛開始拍攝兩頭美洲豹在水中不斷翻滾,以為是在捕食鱷魚,美洲豹不同於其它貓科,美洲豹是不怕水的,而且遊泳能力非常強,經常在岸上跳進水裡,去追捕凱門鱷,凱門鱷幾乎是美洲豹最喜歡捕食獵物,但這次,美洲豹不是捕食鱷魚,而是捕食一條水蟒!
  • 美洲豹獵殺鱷魚全程實拍
    據英國《每日郵報》2日報導,巴西潘塔納爾溼地庫亞巴河邊,一隻美洲豹從水中突然浮現,以閃電般的速度成功獵殺一隻正在沙灘上曬太陽的鱷魚。美國攝影師賈斯汀·布萊克及時捕捉到了這驚險萬分的震撼場景。
  • 豹貓和虎貓與豹、虎有什麼關係?它們又有什麼區別?
    貓科動物是進化最完美的食肉動物之一,它們有著靈活的身體、尖利的爪子和牙齒,在自然界中,大都處於食物鏈的相對頂端,而且貓科動物大都有漂亮的毛髮,這也成為了人類獵殺它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貓科動物的命名中,許多小型貓科動物的名字與大型貓科動物的名字有些相似,比如虎貓、豹貓和老虎、花豹。那麼,虎貓和豹貓與虎豹有什麼關係呢?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
  • 美洲豹大戰6條尼羅鱷,一巴掌拍一個鱷魚,簡直太有種了
    美洲豹大戰6條尼羅鱷,一巴掌拍一個鱷魚,簡直太有種了 尼羅鱷的體型是非洲最大的一種。最小的尼羅鱷體長能夠到兩米,最長的尼羅鱷直接能達到6米。這長度都要趕上一座房屋的高度了。它們平時會捕食一些斑馬、羚羊等。甚至還可以獵殺獅子這種兇猛的動物。
  • 獵豹、美洲豹都不是豹,嚴格意義上的豹只有一類
    美洲地區並無獵豹、花豹,但是卻生活著一種更為兇猛的動物,就是美洲豹。歷史上美洲豹的分布範圍跨度也很大,從北美洲南部一直到南美洲絕大多數地區。但是後來受到人類生活影響,美洲豹的棲息地也一再縮減,到如今北美地區的美洲豹已經滅絕,中美洲有零星分布之外,大多數的美洲豹都生活在南美亞馬遜叢林裡,即墨西哥以南阿根廷以北且包含兩地的這條生態帶上。
  • 巴西一群水獺兇猛撲叫嚇跑美洲豹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27日報導,在巴西聖洛倫索河水域,研究員拍攝下有趣一幕:一群大水獺嚇走了一頭在河岸邊樹幹上休息的美洲豹。眾所周知,美洲豹是巴西最兇猛的捕食者之一。巴西美洲豹研究工作站在潘塔納爾溼地拍下的視頻中,3歲大的雌性美洲豹埃格(Ague)在水邊的樹幹上休息,一隻水獺把頭伸出水面,看到埃格便發出叫聲,試圖守衛這片同伴最愛的捕魚水域。隨後,水獺一隻接一隻出現,它們從水中湧向埃格並能發出驚叫。埃格顯然被嚇到,開始擺動尾巴。同時,一隻雄性水獺統領聽到同伴聲音後也遊了過來,埃格立馬轉身逃入樹林。
  • 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導語:為何美洲豹可以捕殺鱷魚,獅子卻不能,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美洲豹吃鱷魚如吃辣條,而獅子卻常常遭到鱷魚的欺負,為何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是美洲豹太強,還是獅子太弱。
  • 全國動物園僅有三隻 自貢救助的這隻金貓或成野外頂級捕食者
    趙南星說,金貓警惕性相當高,一般人還沒靠近,就鑽到黑暗的角落裡去了。「野外的金貓和動物園的金貓,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習性上有一些變化。」趙南星介紹,剛來的時候,它只躲進籠子裡,不願意見人。現在好點了,但稍微有動靜,就朝角落裡鑽。據了解,金貓有三個亞種,一個是川藏亞種,就是自貢被救護的這隻,主要生活在西南地區。另外還有華南亞種,主要生活在中國東部地區。
  • 美洲豹為什麼能捕殺鱷魚,看看美洲豹的咬合力你就明白了
    很多小夥伴都會問美洲虎和美洲豹的區別在哪裡,其實美洲豹也叫美洲虎,是一種生活在中南美洲等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它的身體結構更加偏向於老虎,而身上的斑紋比較像豹,因而得名,成年後的美洲豹體重在70-180千克左右,咬合力達到了1250磅,甚至超過了老虎、獅子、北極熊等動物,戰鬥力非常強悍,在它生活的地區沒有任何動物敢招惹它
  • 現代指鹿為馬:廣西獵殺豹貓事件,受害者是家貓?
    日前,三張「獵殺豹貓」的照片,與「白鶴在西藏被獵殺」的圖片一起躥紅網絡。在網民們群起聲討盜獵者的時候,廣西賓陽縣相關部門26日卻發出通報:經過調查組對當事人及其妻子、胞弟、鄰居等多人的詢問後,「證實」照中動物不是豹貓,而是家貓。[1]28日,國家林業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告,稱「廣西森林公安沒有發布結論性的官方消息」。
  • 獅子、老虎、豹子、美洲獅、美洲豹,這些貓科動物的混血長啥樣?
    獅子和老虎繁育出後代的機率只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而且所有的雄性獅虎獸都是不能生育後代的。 不過獅虎獸還是滿足了人們想把獅子和老虎結合在一起的願望。圖為目前現存最大最重的貓科動物,一隻叫做赫拉克勒斯的獅虎獸,2013年它的體重就達到了430公斤。而老虎裡最大的東北虎,體重最高也只有350公斤左右,獅子就更少了,最高也不會超過250公斤。
  • 調查:巴西美洲豹瀕臨滅亡 僅存250隻成年豹
    中國網1月28日訊 據巴西《聖保羅頁報》網站1月27日報導,大西洋沿岸地區,美洲豹瀕臨滅絕。美洲豹,目前是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地區最大的食肉動物,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但是目前,這裡的美洲豹卻面臨滅絕的威脅。
  • 美洲豹遇見食蟻獸後不為所動
    &nbsp&nbsp&nbsp&nbsp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9日報導,盧克·梅西(Luke Massey)和凱蒂·史黛絲(Katie Stacey)夫婦在2017年9月乘獨木舟經過巴西潘塔納爾的一個牧場時,意外捕捉到了令人驚訝的一幕,鏡頭中,一隻美洲豹悄悄接近一隻巨型食蟻獸後,沒有馬上撲向它的獵物而是靜靜地站在一旁
  • 看看花豹和美洲豹的區別
    攝影:STEVE WINTER, NATIONAL GEOGRAPHIC撰文:Liz Langley獵豹和獅子之間的區別一目了然,那麼美洲豹和花豹(常見於非洲的叫法,在亞洲多稱為金錢豹)呢?就讓人傻傻分不清了。美洲豹和花豹都是健壯有力的捕食者,以伏擊為主,兩者均身披斑點被毛,整體外觀也頗為相似。這就讓人難以區分了,甚至猜疑它們是不是同一個物種。
  • 巴西美洲豹水中大戰鱷魚,咬住對手脖子,2分鐘拖上岸
    據《每日郵報》1月5日報導,潘塔納爾溼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溼地,盧姆在其中的庫亞巴河(Cuiaba River)看到一隻美洲豹,正對一條2米多長的鱷魚展開攻擊。美洲豹咬住鱷魚的脖子,讓鱷魚無法施展。戰鬥持續了幾分鐘,美洲豹獲得了最後的勝利,它咬著鱷魚的屍體,花了2分鐘將其拖到岸上。「我們到那裡的時候,美洲豹已經展開第一次襲擊了。它咬著鱷魚的脖子將它提上來。」
  • 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它是豹還是虎?為什麼是斑塊而不是條紋?
    首先說明:美洲豹既不是豹也不是虎,而是一種特殊的貓科動物。美洲豹,又稱美洲虎。因為它身上布滿斑點,和花豹很像,生活在美洲大陸,所以被稱為美洲豹。又因為身體壯碩,腦袋較圓,故稱為美洲虎。稱它為美洲豹和美洲虎都可以,沒有嚴格規定。
  • 美洲豹只是種幻覺?
    觸髮式相機捕捉到一頭十個月大的美洲豹身影,它正返回樹上的安全地帶。美洲豹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階段交配,懷孕約百日後產下一到四頭小豹。幼仔兩個月大時,母親就讓它們逐漸斷奶,接觸受傷的獵物,開始學習狩獵技巧。 老虎?豹子?
  • 闢謠:美洲豹一定比美洲獅大嗎?須知動物的體型受環境影響很大
    「人丁稀少」,一共才7種動物,而貓亞科就成員眾多了,另外原本屬於單獨一個亞科的獵豹,如今也歸類到了貓亞科,成為獵豹屬的一員。 到如今,整個美洲豹的棲息地最南邊分布線向北後退了近2千公裡,最北邊分布線則向南後退了近1千公裡,即便是整個大亞馬遜地帶,樂觀估計也只有5.7萬隻左右,佔全世界美洲豹數量的89%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