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宣布建成並開通。中國北鬥,正式服務全球。
全球北鬥來了,四川怎麼「用」?將給百姓帶來什麼?記者採訪了相關人士。
□本報記者朱雪黎
為全球用戶提供多項服務
「大國重器,重大利好。」看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直播,中電天奧控股的天奧電子高級經理鍾彥有感而發。在他看來,中國北鬥,歷經多年艱苦奮鬥,終於成長為世界的北鬥,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定位、授時、導航、短報文通信等服務。
事實上,北鬥早已在百姓身邊。
在哈囉單車成都生產製造基地內,技術人員今年6月底就完成了所有出廠車輛的遠程固件升級,全省街道上的車輛目前已全面適配北鬥系統。
去年,全國支持北鬥的智慧型手機總體出貨量已達3.89億部,很多國產手機已用上北鬥信號。
「我們還專門針對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野外作業工作者,開發了一款北鬥衛星手錶。」鍾彥說。在這款手錶上選擇北鬥授時功能後,手錶便開始自動搜尋北鬥衛星信號,然後自動進行指針校準,指針指向標準時間,不再需要手動對時。
北鬥還在更多領域服務。成都新橙北鬥智聯有限公司從事北鬥綜合應用多年。該公司副總經理宋宇說,依託多年的北鬥技術積累,目前公司已自主開發了毫米級北鬥高精度地災監測終端和地災監測平臺。「監測點位一旦發生毫米級的地表位移,平臺就將立刻收到實時監測數據。」目前,這些產品已在四川、貴州和江西等地應用。
此外,位於綿陽的四川九洲北鬥導航與位置服務有限公司也將北鬥應用到了橋梁、隧道等實時監測預警上。目前,該公司已在綿陽市22座重點市政橋梁的各個部位不同結構上安裝了1850餘個智能傳感器,對橋梁的位移、振動等實施24小時實時毫米級別的監測,並通過數據模型判斷橋梁結構變化是否在安全範圍內。
千億產值產業鏈快速長大
在宋宇看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後,北鬥功能和性能進一步提升,北鬥產業鏈也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行業有望迎來一輪爆發式增長。
其中,作為北鬥「獨家秘笈」的短報文通信功能,備受川企青睞。
短報文通信,是北鬥的一個輔助功能。可以在海上沒有手機信號,或是災害發生時通信受阻等情況下,通過北鬥終端發送類似於「手機簡訊」的短報文,滿足小而必要的重要數據、信息傳輸。相比衛星電話等其他衛星通信,短報文通信成本低、價格便宜,應用更容易普及。「衛星電話一分鐘幾元錢,短報文通信包年一年只需幾百元。」宋宇說。
「中國及周邊地區短報文通信服務,單次由原來的不足100字升級為1000個漢字以上。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單次可發40個漢字。」鍾彥認為,該功能的升級將為未來應用打開更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我國7萬多隻漁船和執法船安裝了北鬥終端,漁船遇險可通過短報文求救,目前已累計救助1萬多人。
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整個產業鏈,分為上中下遊三層。上遊是基礎部件,主要包括晶片、模組等基礎產品。中遊是智慧型手機、汽車導航等終端產品及系統集成產品。下遊是為北鬥相關的行業解決方案、運維服務等應用。目前,千億產值的北鬥產業鏈正進一步快速長大,上中下遊突破一個也沒少。
來源:四川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