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基地主題設計挑戰賽獲獎作品展示

2021-01-21 歐特克大視界

色彩對比強烈,創作的作品令人歡快,具有奪人眼球的第一即視感。同時,通過各種設備的搭配,保障了火星基地的功能完整性。

這裡是生活區,分為工作人員休息睡覺的地方和儲存基礎物資的地方,太空人和研究員可以在這裡進行休息和調養以便調整自身的工作狀態,另外這裡還可以直接與火箭出艙口對接,直接接受來自於地面的物資輸送,快速進行人員的調配與更換。

實驗區,這裡有大量的實驗設備,可以進行大量的實驗,比如對火星地質的考察和太空實驗等,同時可以對太空人進行身體上的檢查,分析身體變化等等。實驗區和生活區緊鄰,方便實驗人員在得到休息的同時隨時可以前往實驗室更改數據參數,觀看實驗對象,不會因為休息而耽誤實驗或者因為實驗而導致沒辦法得到充分休息。

這裡是娛樂區,同時也可以培養一些植物,火星上的生活是很枯燥乏味的,每天都要進行大量的研究實驗,需要一個地方來進行精神上的放鬆,建設精神壓力,防止因為精神問題而引發的事故,同時可以觀察在太空上的植物的生活狀態。

勘測車,用於遠程外出執行各種任務,比如對地質的勘察與採樣,記錄分析晝夜變化和溫度變化,對火星表面地形的考察等等。

太陽能板,為了解決火星上能源使用問題,可持續同時低成本的輸出能源,大量鋪設太陽能發電器是最好的選擇,利用火星上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同時多餘的電力輸入蓄電池中保存使用。

雷達和信號塔,實時監控火星基地周圍的情況,對準備發射的火箭和準備著陸的火箭提供數據上的參考,保證更加安全的著陸,發射。還可以對勘測車進行實時監控位置,並進行數據交換,提供更加準確快捷清晰的數據。

這個是廢物再利用裝置,在火星上各種資源是及其珍貴的不可以浪費,這個裝置可以將廢氣廢料和一些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進行處理轉化為可利用的資源。

相關焦點

  • 2060的猜想 圍觀2017洛杉磯設計挑戰賽
    洛杉磯設計挑戰賽是洛杉磯車展的一個單元,從2004年的第一屆到現在已經舉辦了12屆(2015年停辦,2016年恢復),挑戰賽成為了各大汽車公司展示設計能力的平臺,也是一個見證汽車設計進步的比賽。挑戰賽在每屆洛杉磯車展之前的「設計師之夜」公布結果。自2004年起,洛杉磯設計挑戰賽就吸引了全球知名的設計中心參加。其中不乏寶馬、本田、梅賽德斯-奔馳等國際知名的設計中心。
  • 火星多能源水培基地:火星上的可持續發展|創新人才培養計劃
    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人類移居火星」,要求學生以火星城市建設與規劃為切入點,基於智能硬體進行創作,為星際移民計劃助力。自公布獲獎名單後,想必大家對這些同學以及他們的獲獎作品一定充滿了好奇,那就跟著小編一起聽一聽獲獎者背後的故事吧!
  • 未來經典 第18屆米其林設計挑戰作品賞
    但是「米胖子」除了賣輪胎以外總是喜歡「不務正業」,在導遊、藝術、美食鑑定以及時尚生活都有它涉足的身影,就連汽車設計它也要插一腳,辦起了「米其林設計挑戰賽」,並且還得到了行業內的認可。如今第18屆設計挑戰賽的獲獎作品已經公布,一起來欣賞吧!
  • NASA火星基地設計大賽創意作品
    另外一方面,為載人火星登陸準備的相關技術也在測試之中,包括正在研發的SLS太空發射火箭與獵戶座飛船。而在9月,NASA舉辦的一場利用3D列印技術建造火星基地的比賽正在進行,目前已進入複選階段,一共入圍了30份作品。設計要求機器人能夠利用3D列印技術,就地取材作為建築原料建造火星居所,以下8個方案或許有機會在終選階段勝出,大家更喜歡哪個方案呢?
  • 組圖:NASA火星基地設計大賽創意作品
    年代實現載人登陸火星,今年10月將舉行研討會,對火星登陸地點進行確認。另外一方面,為載人火星登陸準備的相關技術也在測試之中,包括正在研發的SLS太空發射火箭與獵戶座飛船。而在9月,NASA舉辦的一場利用3D列印技術建造火星基地的比賽正在進行,目前已進入複選階段,一共入圍了30份作品。設計要求機器人能夠利用3D列印技術,就地取材作為建築原料建造火星居所,以下8個方案或許有機會在終選階段勝出,大家更喜歡哪個方案呢?
  • 2020第三屆上海交大-衛寧健康智慧醫療挑戰賽獲獎名單揭曉!
    上海交大-衛寧健康智慧醫療挑戰賽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本屆主題為「方興未AI·智啟醫療未來」。通過這次比賽,挑戰者們一定能夠得到啟發,並得以擴展視野,做出更多有趣、有價值的應用,用科技造福人民健康,也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支持「上海交大-衛寧健康智慧醫療挑戰賽」。
  • 「透明海洋」主題海報作品展示
    獲獎作品先後在國內及臺灣地區70餘所高校巡迴展覽,並於2014年受邀在美國華盛頓世界海洋大會上展出,大賽受到國內外的普遍好評!為了鼓勵全國各院校對海洋大賽的參與熱情以及社會各界對大賽的關注度,宣傳海洋文化知識、增強全民對海洋生態保護意識,珍惜海洋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
  • 優必選科技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亮相深圳市學生創客節
    本次創客節以「禮讚40年,科創贏未來」為主題,通過機器人挑戰賽、創客嘉年華、創新作品展等形式展示了深圳特區政府成立40年以來的科創教育成效。賽事方面,優必選科技旗下的「Robo Genius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挑戰賽」全新亮相,2020賽季新賽項「超變戰場」吸引了近100餘支深圳中小學生隊伍參與,最終深圳市南山區第二實驗學校的代表隊伍獲得了初中組冠軍,深圳市仙桐實驗小學的代表隊獲得小學組冠軍。
  • 金馬獎最佳剪輯師火星時代分享,4小時全乾貨
    繼在中國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大學兩所高校成功舉辦後,4月23日,全國大學生影視剪輯挑戰賽「高校影像創作論壇」第三場活動在火星時代教育圓滿落下帷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廣電規劃院所長何劍輝先生、火星時代教育影視特效專業教學總監李曉棟老師出席本次活動,第51屆金馬獎最佳剪輯師孔勁蕾、資深剪輯師太空堡壘技術總監姜一芃、中國影視數碼剪輯大賽獲獎選手鄧樂、新奧特培訓工程師王亮為現場觀眾帶來了四場關於剪輯技能與硬體的專業講座,乾貨滿滿收穫現場掌聲無數。
  • 「毅力號」下月將登陸火星表面 NASA推出面向學生的火星挑戰賽
    本文轉自【cnBeta.COM】;據外媒報導,下個月對NASA來說將是重要的一個月--2月18日,它將嘗試讓Mars 2020「毅力號(Perseverance)」漫遊者登陸火星表面。NASA希望教室、非正式教育團體、家庭和個人來設計、建造和著陸他們自己的宇宙飛船。 這項挑戰賽的靈感以Mars 2020 STEM工具包的形式展示,並且它還包括活動、視頻等。NASA表示,他們希望通過Mission to Mars Student Challenge項目讓美國乃至世界各地的每一個教室都能接受到這項挑戰。
  • ICRA 2018軟體材料機器人挑戰賽:浙大斬獲超半數獎項
    在幾個挑戰賽中,雷鋒網現場觀看了「軟體材料機器人挑戰賽(Soft material robot challenge)」,這場挑戰賽主要是讓參賽者展示他們使用軟體材料驅動的機器人,參賽者來自浙江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多個全球知名高校,該賽事為展示軟體機器人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國際化的平臺,旨在促進軟體機器人領域的研究並提升其在真實場景下的適用性。
  • 國際獲獎專業戶設計「天書」海報,你看得懂嗎?唯一華人獲獎作品
    ,將於在法國巴黎展出10件獲獎作品和100件入圍作品。這些從全球6993件有效參賽作品中評選的大作,有一件由中國設計家楊超設計的作品《My Words》。這是本屆大賽唯一獲獎的華人設計師。這也是他今年上半年獲得了義大利A' Design Award 國際競賽金獎之後,又一次獲得國際設計大獎。
  • 六大板塊展示工業設計力作
    記者看到,展區共劃分國際及海外經典設計展區、國內先鋒設計展區、日本「一村一品」特色產業展區、新一代信息技術領軍企業展區、5×10:混合空間設計實驗室、河北本土設計成果展區六個板塊,主要展示國際獎項獲獎產品及國際設計經典作品、港澳臺及內地各地原創設計最新產品、日本「一村一品」運動標誌性文化及手工藝品、河北本地知名代表企業及最新設計精品。
  • 第99屆ADC設計大獎作品大放送!包裝設計類的獲獎作品美得很!
    今天包兄給大家分享一波 第99屆ADC設計大獎中 非常個性有態度的部分包裝設計獲獎作品 一起來欣賞下吧! 打開後的內頁包裝 中空部分放置衛生棉條 進一步呼應書本主題
  • 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亮相上海
    9月20日上午,全國大中學生第七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展在上海市奉賢區圖書館開展,200餘件優秀作品以「透明海洋」為主題,用藝術的表現方式展現海洋的美麗,反思人類對海洋的過度索取,描繪人類與海洋和諧共存的美好畫卷。
  • 煙臺市首屆藝術設計職業技能競賽獲獎作品展開幕
    煙臺市首屆藝術設計職業技能競賽獲獎作品展啟幕獲獎人與自己的作品合影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楊瑞遠 見習記者 宋欣耘 通訊員 楊雪梅 煙臺報導  1月6日,2020年煙臺市首屆藝術設計職業技能競賽獲獎作品展在煙臺市新工人文化宮
  • 第七屆全國大中學生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揭曉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20日電(鍾欣)9月20日,全國大中學生第七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頒獎典禮暨2018創意設計(奉賢)論壇舉行,大賽組委會宣布了本次大賽的獲獎名單,其中,廣西藝術學院陶雄軍、吳紅梅,北海藝術設計學院雲曼等21位老師獲得教師獎,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學院林潔、桂林理工大學劉堅等
  • 洛杉磯車展設計挑戰賽上國際設計工作室比拼未來人車互動技術
    設計挑戰賽 (Design Challenge) 中的每件作品都表現了未來技術如何進一步改變人機界面,這些界面與感覺相連、預測我們的下一個動作、在人車之間建立一種更親密的關係。值得一提的是,參賽作品均關注了汽車內飾,這樣到2029年駕車人和/或乘客與車的互動將變得更舒適、安全。由於車內連接性和技術的飛速發展,設計挑戰賽大力提倡設計者嘗試新工具和知識。
  • 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 平面設計獲獎作品選(1...
    全國大中學生第九屆海洋文化創意設計大賽以「資源海洋」為主題,作品形式涵蓋平面設計、景觀設計、產品設計、媒體動漫、營銷策劃等。本屆大賽參賽學校990餘所,共收到參賽作品61568件。大賽初審評選出入圍作品5483件,終審評選出獲獎作品488件,其中,大學組420件(金獎8件、銀獎21件、銅獎50件、優秀獎341件);中學組42件(銀獎2件、銅獎6件、優秀獎34件)。本微信公眾發布的內容涵蓋所有獲獎作品,通過微信傳播是對大賽的總結和學生比賽成果的展現,也是推廣宣傳海洋文化的有效途徑。
  • 2020第三屆大學生創新創意設計大賽作品徵集
    為全面落實全國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以賽代練」,加強高校美育教育,夯實美育基地建設,以「推動創新意識,激發創意思維,提高創造能力,鼓勵創業精神」為宗旨,舉辦「2020年山東省大學生創客大賽——創新創意設計專題賽」。大賽的目的是通過創新創意設計,提高當代大學生的藝術素養,促進創新創意專業領域內的交流學習,引導全國大學師生成為創新意識、藝術素養和知識技能兼備的複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