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不論什麼國家、什麼種族、什麼年代,人是怎麼來的一直都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達爾文的進化論用無數的事實證據告訴我們,人類是進化來的,那麼我們這樣一個由礦物質元素組成的星球上,生命是如何從非生命的礦物元素中誕生的呢?這就是本文想給大家介紹的話題。
一、雷電炸出來的胺基酸
1953年,芝加哥大學化學系的學生斯坦利·米勒就產生了這樣一個被認為是荒誕的想法:世界基本物質中的礦物元素能否必然產生生命?他的老師也尤賴不無恥笑地叫米勒試試,並跟他打了1000美刀的賭,擔保他不會成功。
米勒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自己的研究。他把構成地球的最原始的礦物質放在一個龐大的試管裡進行試驗。這些礦物質包括甲烷、氨氣、氬氣和水。他給試管通電,放出電火花。這是在模擬40億年前,構成地球的所謂「原湯」上空,經常發生強大的雷雨。
經過一個星期的操作,米勒停止了試驗。當他仔細觀察試管時,發現底部有一種淡紅色的奇異物質。通過對這些物質的化學分析,結果證明,那是胺基酸。我們都知道,胺基酸是生命的要素。
當然了,米勒在試驗中並沒有創造出生命,甚至連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命形式也沒有製造出來。但是他發現了一個化學過程,可能導致生命的出現。注意,米勒的試驗只消耗了一個星期的時間,而地球卻花了40億年的功夫才有了生命的出現。
米勒的試驗證明:一定物質的化學結合,必然會導致生命的出現。這個理論使生命是自發和例外地出現的學說頃刻間瓦解了。
二、升級版米勒「原湯」試驗
米勒之後,科學家們改進了米勒實驗。比如用加速電子代替紫外線,同時模擬早期地球火山爆發的影響等等。福克斯在改進版的「原湯」試驗中,加入18個胺基酸分子,實驗的的結果是產生了類似多肽的物質。
這意味著,生命是必然出現的。從此一門新的學科——生源說,就此誕生。自1953年以來,實驗室的實驗越來越複雜,科學 家門製造除了越來越高級的胺基酸和分子。1970年,人們已經研製成了去氧核糖核酸分子。
三、來自宇宙的證據
在這些來自地球實驗室證據的同時,天體物理學家們也在宇宙空間中找到了各種各樣的分子。隨著這些新的發現,又出現了一門新的學科——天體化學。
1972年,天體物理學家們已經在宇宙空間中找到了24種分子。到了1975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69種。這些證據表明,宇宙中會產生越來越複雜的化學反應和化學結合。
結束語——生命的誕生是一種必然
觀測事實表明,這些在宇宙中已經發現的相當高級的分子,在宇宙的生命發展中起著重大的作用。它們就像蘑菇的孢子一樣,乘坐著冰冷的彗星,或者駕馭著宇宙裡的風遷居到各個星球上去。這些複雜結構的分子,與地球上產生的複雜分子一道,產生更加複雜的結構,這個結構又必然會導致生命的出現。
我是郭哥聊科學,歡迎您在下方的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期待與各位小夥伴們的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