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地球上,海洋的總面積佔整個地球總面積的71%,可以說,地球就是個藍色水球。那你有沒有好奇過,地球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四大洋?海洋是怎麼在地球上形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水是從哪來。
水從哪裡來
關於這點,眾說紛紜,追蹤地球水的確切來源異常複雜,科學界普遍認同的說法是星雲說,這要從46億年前說起,那時,太陽系剛剛誕生不久,太陽系中漂浮著大量的氣體和塵埃雲,在雲內,氧原子和氫原子四處擴散,氧和氫當時是宇宙中最豐富原子,在幾百萬年的時間裡,這些高反應性原子結合在一起,形成水。這個化學式大家可能學過,兩個氫和一個氧可以形成一個水分子。這些新形成的水會緩慢地粘附在塵埃雲內部的塵埃顆粒上,積聚成冰晶,最終變成稠密的結冰塵土雲,然後它們在重力的作用下開始坍塌,與我們剛剛出生的地球相撞,水就來到了地球。但由於高溫,以及缺少大氣,水很容易蒸發,又會重新回到太空,直到地球上火山噴發出大量的氣體和塵埃,形成大氣層的雛形,這一層剛剛新生的、薄薄的大氣鎖住了逃逸的水分子。
科學家們長期懷疑,大部分水是來自帶冰的彗星,或者更可能是來自百萬年間不斷撞擊地球的小行星,這一懷疑得到了一定的證實,科學家通過對太陽系誕生後就形成的碳質球粒隕石的化驗,發現這些隕石不僅含水,而且他們的礦物化學成分與地球巖石,以及與跟地球同時期形成的小行星樣品一致,這個發現表明地球在早期就累積了大量的、可以保留的水,儘管缺乏大氣,小行星也會不斷地帶來更多的水,如果真是這樣,生命形成的時間可能比我們通常認為的還要早,不過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我們下次再聊。
回到水,所以我們也不是絕對地清楚地球上的水到底地球自身,還是外來隕石的撞擊,不管怎樣,水都是先經歷了一個混沌的宇宙漫長過程才達到地球。
海洋如何誕生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新生地球的內部都在劇烈運動,這使得地殼不斷受到衝擊和擠壓,甚至形成地震和火山爆發,地球的表面開始發生改變,出現褶皺,那時候的地球完全就像科幻電影裡展現的末日世界一樣,巖漿在地球表面流淌著,到處都是煙塵和黑雲,隨著地殼的冷卻,地球的動靜趨於平緩,當時的地球已經有了雛形,地表上出現了高山、平原、盆地、河床等各種地形。地殼逐漸冷卻,大氣圈層的開始降溫,等溫度降到可以留存液態水時,巖漿中揮發出來的水蒸氣和塵埃氣體混合凝結,最終形成降雨落到地球地表上。但由於地表溫度不均,造成嚴重的空氣對流,結果形成了超級暴雨,經年累月地衝刷著地球。長時間的積累下,雨水形成了小溪、湖泊、河流,甚至是海洋。
在大約35億年前,原始海洋出現了,但原始海洋的含水量只有現在海洋的十分之一。原始海洋也不是像現在一樣,是鹹的,由於當時火山活動頻繁,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氫和二氧化硫等氣體彌散,因此海水是酸性的,空氣中還全都是臭雞蛋和刺鼻的硫磺味。後來,由於雨水持續不斷地衝刷地層,分解出大量的礦物質流入海洋中,這些礦物質有鎂、鈉、鈣,更多的是氯化鈉,使得海水的密度越來越大,形成了含有鹽分的苦鹹海水。
水是生命的搖籃
水是生命的搖籃,在地球上,我們普遍接受要先有水,才有生命這種說法。科學家們把原始海洋中的水稱為「原始湯」,他們在太陽紫外線和閃電的作用下,「原始湯」中的分子會形成有機大分子,再經過上億年的演變,這些有機大分子「自我複製」,開始進化,他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最早生命。科學家研究得出的結果認為,也是大約在35億年前,最原始最低等的原核細胞生物——藍藻出現在了原始海洋中,從此,拉開了地球生命進化的序幕。
就像我們開頭所說,海洋佔地球總面積的71%,海洋太廣闊了,探索的難度很大,到現在,我們對海洋的了解還遠遠不夠,已經探索的海底只有5%,對於大洋深處,我們依舊是懵懂的。還有很多無窮的秘密和未解之謎等待我們的進一步了解,但我們的探索沒有停止。
這裡是宇宙天文館,關注我,了解宇宙天文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