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西瓜如何防治美洲斑潛蠅?栽培方法有哪些?

2020-11-23 土地資源網

美洲斑潛蠅對西瓜有哪些危害?美洲斑潛蠅一般在什麼時候發生?種植西瓜用什麼農藥可以防治美洲斑潛蠅?

一、美洲斑潛蠅對西瓜的危害

美洲斑潛蠅又叫蔬菜斑潛蠅、蛇形斑潛蠅、甘藍斑潛蠅等,以幼蟲為害蔬菜,以幼蟲為害為主。雌成蟲刺傷葉片取食和產卵,幼蟲在蔬菜葉片內取食葉肉,使葉片布滿不規則蛇形白色蟲道。受害後葉片逐漸萎蔫,上下表皮分離、枯落,最後全株死亡。鑑定美洲斑潛蠅:幼蟲蛀食葉肉形成潛道,潛道不規則蛇形盤繞,不超過主脈;黑色蟲糞交替排列在潛道的兩側。

二、美洲斑潛蠅發生規律

1、美洲斑潛蠅的雌蟲把卵產在部分傷孔表皮下,卵經2~5天孵化,幼蟲期4~7天,末齡幼蟲咬破葉表皮在葉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經7~14天羽化為成蟲,夏季2~4周完成1世代,冬季6~8周完成1世代。

2、美洲斑潛蠅的成蟲以產卵器刺傷葉片,及食汁液,雌蟲把卵產在部分傷孔表皮下。

3、美洲斑潛蠅的幼蟲在葉片組織內取食,形成彎曲狀蛇形蛀道。幼蟲老熟後從蛀道頂端咬破鑽出,在葉片上或滾落在土壤中化蛹。

三、美洲斑潛蠅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菜園殘株、殘葉及雜草,處理蟲害殘體。合理布局瓜菜品種,間作套種美洲斑潛蠅非寄主植物或不易感蟲的苦瓜、蔥、蒜等。

2、往棚內釋放姬小蜂、潛蠅繭蜂等寄生蜂對斑潛蠅防治率較高。

3、在大棚內每隔2米吊1片黃板(規格20釐米×2釐米)於作物葉片頂端略高10釐米處,黃板上塗凡士林和林丹粉的混合物誘殺成蟲。

4、在西瓜苗期2~4片葉或1片葉上有3~5頭幼蟲時,於上午8點半至11點進行噴藥防治。噴藥於露水未乾前進行,可選用52.25%農地樂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或1.8%蟲蟎克乳油,或0.9%愛福丁乳油 和4.5%高效氯氫菊酯,以及生物農藥Bt。

5、在越冬代成蟲羽化盛期,用誘殺劑點噴部分植株,可用甘薯或胡蘿蔔煮液為誘餌,以0.05%敵百蟲可溼性粉劑 為毒劑製成。每隔5天點噴1次,共噴5~6次。

6、在始見幼蟲潛蛀的隧道時,用威敵內吸殺蟲劑或48%毒死蜱乳油,每隔7~10天噴1次,共噴2~3次,可殺死潛伏在葉片內的幼蟲。

如您有更好的建議和方法請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土地資源網感謝您的支持。

掃一掃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土地資源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斑潛蠅,你認識?
    斑潛蠅,Liriomyza ,又稱鬼畫符,屬於雙翅目潛蠅科害蟲。1993年由巴西傳入我國,全國各地均有發生。主要為害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蠶豆、大豆、菜豆、西瓜、冬瓜、絲瓜等22個科110多種植物。https://jingyan.baidu.com/showlist/detail/63f23628f06d420209ab3d6d(複製打開視頻)美洲斑潛蠅屬雙翅目Diptera,潛蠅科Agromyzidae,斑潛蠅屬Liriomyza,世界上最為嚴重和危險的多食性斑潛蠅之一。
  • 豌豆葉片出現「鬼畫符」,這是斑潛蠅作祟
    斑潛蠅,又被大家稱為「鬼畫符」,屬雙翅目潛蠅科,主要有美洲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在我國發生比較普遍的是美洲斑潛蠅。斑潛蠅在黃瓜、番茄、辣椒、豆類、大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菜類上經常發生。
  • 斑潛蠅分三種您清楚嗎?如何更好的消滅斑潛蠅呢
    鑑定美洲斑潛蠅:幼蟲蛀食葉肉形成潛道,潛道不規則蛇形盤繞,不超過主脈;黑色蟲糞交替排列在潛道的兩側。藥物防治可以用,可以用高氯,滅蠅胺,阿維菌素防治。馮濤(安徽省六安市壽縣農技站 擅長植保技術):斑潛蠅危害。
  • 斑潛蠅怎樣防治效果好
  • 甲維鹽蟲蟎腈在斑潛蠅上的妙用!
    斑潛蠅是蔬菜上常見且危害嚴重的害蟲,其拉定名為Liriomyza ,又被稱鬼畫符,隸屬雙翅目潛蠅科。斑潛蠅具有繁殖能力強、寄主範圍廣、發生代數多、世代重疊嚴重等特點,目前在全國各地區均有發生,且一年四季都會發生。那該如何對其進行防治呢?
  • 種植的豆角,受斑潛蠅危害大,怎樣預防效果好
    近年來,由於美洲斑潛蠅的侵入,對我國的各種蔬菜造成不小的危害。美洲斑潛蠅又叫做鬼畫符。據說,在1993年由巴西傳入我國。斑潛蠅主要危害,豆角,黃瓜,西紅柿,油麥菜,大豆,生菜,西瓜,絲瓜等許多蔬菜農作物。斑潛蠅危害農作物的葉片為主,幼蟲主要以葉片中間的葉肉為食,在葉片中間打通隧道。就是我們常看到的葉片上呈現不規則的,灰白色條斑。經過危害的蔬菜葉片。
  • 斑潛蠅危害大,這幾個「小訣竅」輕鬆搞定它!
    斑潛蠅,又被大家稱為「鬼畫符」,屬雙翅目潛蠅科,主要有美洲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在我國發生比較普遍的是美洲斑潛蠅。斑潛蠅在黃瓜、番茄、辣椒、豇豆、大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等瓜菜類上經常發生。美洲斑潛蠅等在我國南部周年發生,無越冬現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強。斑潛蠅上午10~11點時活動最頻繁,吸食花朵的蜜露,有強烈的趨黃性。
  • 斑潛蠅危害大,抗性很難打,一定要注意!
    斑潛蠅,又叫「鬼畫符」,主要有美洲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三葉斑潛蠅,在我國發生比較普遍的是美洲斑潛蠅。
  • 防治蔬菜斑潛蠅(圖)
    斑潛蠅是重要蔬菜害蟲,在茄科、葫蘆科、十字花科的多種蔬菜上均有發生,其中美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番茄斑潛蠅為害較為嚴重。  為害特點  幼蟲孵化後潛食葉肉,呈曲折蜿蜒的食痕。
  • 斑潛蠅繁殖能力強,一年能繁殖十幾代,成蟲和幼蟲會造成很大危害
    文/一夜西風共白頭【原創首發,禁止複製抄襲,違者必究】斑潛蠅繁殖能力強,一年能繁殖十幾代,成蟲和幼蟲會造成很大危害黃瓜設施栽培常見的蟲害有瓜、美洲斑潛繩。斑潛蠅繁殖能力強,一年能繁殖十幾代,成蟲和幼蟲均會造成很大的危害。幼蟲會潛入時片產生先細後寬不規則蛇形彎曲或盤繞的白色蟲道。蟲道內有交替排列整齊的黑色蟲糞一般是一蟲一道,老熟幼蟲潛食危害性更大。成蟲在葉片正面取食,雌成蟲刺傷植物葉片產,形成針尖大小近圓形的刺傷孔。刺傷孔初為淺綠色後變白色仔細觀察肉眼可見。
  • 斑潛蠅抗寒性和化學生態學研究綜述
    Liriomyza屬斑潛蠅,已記載330多種,其中10種多食性種類是農業作物和觀賞植物上的重要性害蟲。Parrella在1987年曾發表斑潛蠅研究綜述,對之前斑潛蠅生物學研究進行了系統的介紹。
  • 紫雲英潛葉蠅怎麼辦?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紫雲英在生長過程中害怕潛葉蠅,潛葉蠅的為害特點以幼蟲潛入寄主植物葉片內部潛食葉肉為害,被壞處僅剩上、下表皮,被害葉片上可見迂迥彎曲的灰白色地道,使葉片枯萎、結英減少、籽粒不豐滿,嚴峻影響飼料作物、種子的產值和質量。以下小編將防治方法告訴朋友們。發作規律幼蟲孵出後,即在葉內潛食葉肉,僅留下上表皮,形成通明潛道。
  • 洋蔥潛葉蠅如何防治?做好3點防治措施,搞定很簡單
    洋蔥,別名洋蒜,圓蔥,是產量較高的蔬菜,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栽培簡單,耐貯運輸等特點,對調節淡季蔬菜供應具有重要作用。由於連年重茬種植,導致洋蔥潛葉蠅危害較重。下面與大家聊聊洋蔥潛葉蠅的發生特點及防治措施,以供參考。
  • 美洲斑潛蠅的防治
    美洲斑潛蠅屬雙翅目潛蠅科潛蠅亞科斑舉蠅屬,原生於巴西,是一種寄生植物廣泛的檢疫性害蟲,河南省新鄉市1995年發現作物受其危害,1996年以來每年發生面積高達40多萬畝,涉及19個科66種作物,尤以秋作蔬菜受害最重,年均減產350多萬公斤。
  • 豌豆田要儘早防治潛葉蠅
    近期,我們到湖北省孝感市一些鄉鎮調查時,看到有些農戶種植豌豆的大田中,豆葉已被潛葉蠅蠶食得一片花白,有的為害已從點發展到片,各地農戶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潛葉蠅為害的作物較多,當潛葉蠅入侵大田豌豆時,發展速度很快,常會使豌豆遭致減產減收。進入元月後,氣溫較常年要高,潛葉蠅乘機轉移大田相繼為害。
  • 種水稻的老鐵們當下防治「潛葉蠅」技術要點來了!
    今年的潛葉蠅如何防治? 潛葉蠅,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發生,今年蟲口密度很大,危害嚴重且持續時間長,所以今年是潛葉蠅大發生年!因為潛葉蠅大發生,不像往年隨便用點兒藥劑,就能很容易的把潛葉蠅消滅乾淨! 防治潛葉蠅施藥量要足,用量應該是預防量的1.5-2倍,如果再按常規用量,是打不死蟲子的!
  • 西瓜主要病蟲害的識別與防治
    5、葉片發病,最初呈水浸狀圓形淡黃色斑點,很快成黑色、紫黑色的圓斑,外圍有一紫黑色暈圈,有的會出現同心輪。病斑乾燥容易破裂。6、蔓和葉柄發病,病斑圓形或紡錘形,黑色,稍凹陷,病斑上有許多小黑點。潮溼時有粉紅色粘稠物。炭疽病防治:根據常年發病時期,提前3~5天施藥,間隔7~10天再噴藥1次,連續2~3次。
  • 桃江縣農業部門加緊防治稻稈潛蠅
    紅網益陽站5月31日訊(記者 龔偉 實習記者 郭豔玲 通訊員 鍾軍 袁靜)5月30日,記者從湖南省桃江縣農業局植保植檢站獲悉,桃江縣大面積發生的稻稈潛蠅蟲害,目前已找到最佳防治對策,現正在加緊進行針對性的有效防治。   桃江縣歷來都是產糧大縣,在桃江縣「壓單擴雙」的糧食生產整體布局下,今年早稻插播面積達36萬多畝。
  • 蔬菜潛葉蠅的發生與防治
    潛葉蠅屬於雙翅目,分很多科、種等。寄主主要有葉菜類、瓜果類、豆類等,主要為害特點是:幼蟲潛葉為害,蛀食葉肉留下上下表皮,形成曲折隧道,影響蔬菜生長。一般在葉端內有1~2頭蛆及蟲糞,使蔬菜失去商品價值及食用價值。該蟲在找不到合適寄主時,可在糞肥及腐殖質上完成發育。
  • 斑潛蠅防治技術
    斑潛蠅,Liriomyza ,又稱鬼畫符,屬於雙翅目潛蠅科害蟲。1993年由巴西傳入我國,目前全國各地均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