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是夢想的光
以前,我是清華工物系百名學生中的一名,
以前,我是阿里巴巴千名產品狗中的一隻,
現在,我從巴黎藍帶回來,
我有一個甜點實驗室。
上次我們分享過蛋白霜第一輯
今天要分享更加深入的
蛋白霜第二輯
做馬卡龍越多,越能體會到蛋白霜的重要性。既然它是小馬外殼組織的關鍵,我對它的興趣也與日俱增。作為一個理工科出身的甜點師,搞清楚烘焙中的「How」和「Why」一直是我的追求,因為這樣才能「創造」出真正屬於自己的口味。
所以,這一輯我們繼續討論蛋白霜,主要從科學的角度聊聊蛋白霜的影響因素。這篇文章很乾貨,請喚醒已沉睡多年的高中數理化知識,或向學霸求助。大部分解答來自於食品科學類的期刊和書籍,以及我自己的經驗積累。參考文獻附後。
1
Q: 老化蛋白的作用是什麼?用老化蛋白做蛋白霜更好嗎?
A: 老化蛋白是指從雞蛋中分離出來並接觸空氣放置多天的蛋清。蛋清分離出來之後,儲存時發生變化:
(1)蛋白內水分加速向外蒸發逸出,水分大大減少;
(2)由於空氣的參與,加快了蛋清中的蛋白質酶促水解反應,少部分蛋白質(主要是溶於水的球蛋白)變性展開,蛋清流動性增加。
如何製作老化蛋白?看小馬課堂第0期
老化之後的蛋白,對蛋白霜的製作是有利的:
(1)蛋清中水分減少,使得蛋清可以打入的空氣總量減少,降低了蛋清的起泡膨脹率,相同打發時間內蛋清泡沫內的氣泡體積更小,增加了泡沫穩定性(對於甜點製作,我們不喜歡脆弱的大氣泡,喜歡綿密的小氣泡);
(2)蛋白質變性展開,遇到空氣時,疏水基和親水基交叉組成了準二維網絡結構,有利於提高蛋清的起泡速度,更易於打發。
但值得注意的是,為防止細菌等有害微生物滋生超標,老化蛋白應該放在冰箱中冷藏儲存。
2
Q: 蛋白霜會被打過嗎?
A: 蛋清在打發過程中:一是空氣被打入蛋清中,二是高速剪切使蛋白質變性。隨著攪打時間的增加,當雞蛋蛋清所能容納的氣體量(由其中的液體量決定)達到飽和時,再接著增加打發時間會使氣泡體積減小,泡沫更均勻。
不過,過長的攪打時間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1)會使泡沫破碎,破壞泡沫的均勻性;
(2)蛋白質變性程度太深,它的四,三和二級結構均遭到不可逆的泡壞,容易生成不溶的蛋白質聚團,限制了鎖水能力,破壞泡沫的穩定性。
因此,蛋白霜是會被打過的,製作蛋白霜時,打至我們需要的程度(溼性或乾性)後,要降至中低速打發,穩定氣泡。
蛋白霜是否容易被打過,和含糖量關係密切。含糖量高的蛋白霜,較不容易被打過。對比傳統意式和改良意式的馬卡龍製作方法,傳統意式中的蛋白霜含糖量更高,依靠我們現有的設備很難打過,我們擔心的一般是功率太小打稀了。而改良意式的蛋白霜,如果你全程開高速,是可能打過的。在改良意式的直播中,我也向大家說明過,我用的是300W打蛋器,開低速。
3
Q: 使用低溫蛋白or常溫蛋白?
A: 早期的科學研究都是贊成常溫打發的。那個時代的實驗結果說明,手動打發時,常溫下打發蛋清會得到質量更好,更穩定的蛋清泡沫。回想我的藍帶歲月,都是是手打蛋白中度過的呀~
然而,當電動打蛋器和廚師機普及之後,蛋清的打發效率迅速增加,且升溫很快,不論是環境溫度還是低溫蛋清對打發效果的影響都非常小。
與之相反的觀點開始出現,以日本的甜點師為代表,開始贊成將蛋清冷藏後打發。因為低溫抑制發泡,而正是因為這個「抑制」讓打發出的氣泡更綿密細緻。
4
Q: 意式蛋白霜加入熱糖漿的作用?
A: 專注於意式蛋白霜的科學研究和烹飪書籍真的不多。從我目前的了解來看,我覺得熱糖漿的作用有3個:
(1)首先蛋清中的水含量有限,無法溶解過多的糖,而通過加入糖漿的方式可以實現更高的糖/蛋比例。例如馬卡龍,傳統意式的做法,糖:蛋=2.7:1,如果不是熱糖漿,怎麼可能將這麼多糖打到蛋白裡去啊;
(2)在保溫比較好的條件下,加入118度左右的高溫糖漿,蛋白霜的溫度可以達到60-70度。蛋清蛋白質在這個溫度下,部分的四級和三級結構會發生變性,生成一種中間的,穩定的,部分展開且更靈活柔軟的結構狀態,同時也有助於形成可溶性的蛋白質聚團。結果就是生成有光澤且氣泡更小更均勻的蛋白霜,因此意式蛋白霜的穩定性也最好;
(3)意式蛋白霜加入熱糖漿,實現了蛋白殺菌的效果,成為「cooked」蛋白霜。國內很多人將cooked meringue 翻譯為「被燙熟的蛋白霜」,我不認可,不到70度,殺菌是真的,但離咱們中文中的「熟」十萬八千裡呀。歪果仁覺得帶血的牛排也是妥妥的cooked,我們會說那個熟了嗎?嚴謹地來說,我們只能管這個叫作「燙蛋白霜」。之所以要羅嗦這個翻譯的問題,是因為,「燙熟」這個說法誤導了許多人的蛋白霜製作,開始追求把意霜給做「熟」了,覺得出現蛋白凝結的意霜也正常……這就誤入歧途了。
我們在製作意式蛋白霜時,如果熱糖漿溫度太高,一方面糖漿遇冷變成硬球狀,無法與蛋清泡沫很好的混合,另一方面,蛋白的熱處理溫度太高會造成蛋白質過度變性而凝固,同樣破壞穩定性。另一方面,如果熱糖漿溫度太低,一方面水分增加,另一方面蛋白的熱處理溫度也會降低,無法實現蛋清蛋白的有效變性,兩者都會降低蛋白霜穩定性;所以,製作意式蛋白霜時糖漿溫度要儘量可靠(117~122度軟球狀),緩慢倒入蛋白中。
5
Q: 要不要加蛋白粉,它的作用是什麼?
A: 烹飪用蛋白粉一般指雞蛋蛋清粉,它可以通過不同的乾燥方法獲得的。蛋白粉的含水量極低,且經過乾燥熱處理後蛋白質也發生了很大程度的變性,大部分蛋白粉還會做脫腥和脫糖處理等。因此在製作蛋白霜時加入蛋白粉,更多的變性蛋白質參與氣泡薄膜的形成和穩定,提高了蛋白霜穩定性。
但是,有的未脫腥蛋白粉味道不佳,會影響使用蛋白霜製作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在馬卡龍製作過程中,如果你對自己打發蛋白霜沒有信心,可以適量添加蛋白粉(一個蛋白,最多加1克蛋白粉),改善小馬外殼的組織,提高成功率。但貪多是不行的,你的麵糊可能會稠到拌不開,而且蛋白粉會影響到杏仁粉的香味。
6
Q: 砂糖在蛋白發泡中的作用是什麼?
A: 砂糖的成分是蔗糖,它對於製作蛋白霜之類的食用泡沫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液體泡沫提供了主體結構,保證了半或全脫水製品的結構完整性。當蛋清中加入砂糖時,蛋清的黏度會逐漸增加,直接導致了以下後果:
(1)更難打發,起泡時間推遲,打發到相同狀態耗時更長;
(2)泡沫中重力引起的排液被顯著降低,也就是泡沫穩定性增強。科學家認為,蔗糖更容易優先與蛋清蛋白質發生水合,限制了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降低了起泡速度。但是,蔗糖-蛋白質複合物的表面活性優於蛋白質,能增加氣泡壁的厚度,增強空氣-水界面的彈性,因此增加了穩定性。例如,義大利的Fabio Licciardello等人研究發現,對於意式蛋白霜,在蔗糖/蛋清比例從0增加到2.5/1的過程中,蛋白霜的穩定性和硬度逐漸增加,但打發難度也逐漸增大。
簡單來說就是,糖越多,越難打發,但順利打發之後的穩定性越好。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對「改良意式」和「傳統意式」有了更理性的認識。
改良意式,蛋白霜含糖量低,容易打發,但穩定性較差。傳統意式正好相反。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改良意式的難點,在於翻拌早期避免消泡,而傳統意式的難點在製作蛋白霜。為什麼傳統意式適合批量生產?因為,如果你可以用穩定的材料,規模化的機器做出穩定性很一致的蛋白霜,後面的壓拌、翻拌,誰來拌都差不多,人的主觀不穩定性影響較小。而「改良意式」呢,就算蛋白霜做得棒棒噠,可能會100個人拌出100個不一樣的馬卡龍。為什麼在小份量的時候,我要推薦大家用「改良意式」?因為傳統意式的蛋白霜中糖太多了(糖:蛋=2.7:1),在小份量時,難打……難於上青天,對新手來說是很挫敗的。下個月的直播課,我就給大家演示傳統意式的小份量,示範這貨如何難打,我們又能用什麼辦法將它打好了。
改良意式直播課 入口
傳統意式直播課 入口
7
Q: 有時製作蛋白霜為什麼要加檸檬汁或醋?
A: 醋或檸檬汁的加入,降低了蛋清的PH值,延緩了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二硫鍵的形成),降低了過度打發的可能性。酸的加入也使得蛋清PH值更接近等電位點,從而減弱蛋白質之間的靜電排斥。這樣蛋白質就可以在空氣-水界面上排列更緊密,提高薄膜強度,生成更穩定的泡沫。因此,這些「添加劑」都是用來生成更穩定的蛋白霜的。
然而,在馬卡龍的製作過程中,而檸檬汁和醋由於含水量高,會影響最終麵糊的含水量,降低馬卡龍外殼製作的成功率,不推薦使用。
8
Q: 用銅製器皿製作蛋白霜有什麼好處嗎?
A: 法國傳統認為,用銅製器皿製作蛋白霜會降低打發過度的風險並生成更穩定的泡沫。的確,科學研究也發現,採用銅碗打發或加入銅的雞蛋蛋清泡沫的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早期的解釋是,生成的銅-伴清蛋白(卵鐵傳遞蛋白)複合物比天然的伴清蛋白(卵鐵傳遞蛋白)更穩定,從而阻止了過量的表面改性和快速的泡沫坍塌,提高泡沫穩定性。其實,銀,鋁,鋅等金屬陽離子都有類似的作用,但實驗發現銅離子的效果最為明顯。目前科學家認為,銅等金屬陽離子穩定蛋清泡沫的基礎是蛋白質中的巰基-二硫化物的交換反應。
不過,如果採用蛋白粉稀釋的蛋清液打發製作蛋白霜,銅離子卻幾乎沒有影響。這是因為經過熱處理的蛋白粉中蛋白質已部分變性,失去了與銅離子複合的能力。
然而,銅盆,太貴了好嗎~我還沒有試過。
9
Q: 蛋白中混入了少量蛋黃會怎樣?
A: 甜點師各種強調「無水無油」,大家都覺得,雞蛋蛋白中混入少量的蛋黃(或其他任何含脂肪的物質)都是對打發不利的。
但科學家不信,於是他們做了實驗,然後就是自己打臉了。因為實驗結果發現,加入極少量的蛋黃(30g的蛋白裡加入1mg的蛋黃),的確會引起蛋白起泡能力和發泡速度的嚴重下降,泡沫穩定性也受到很大影響。分析認為,蛋黃中的中性油脂成分阻礙了蛋清發泡,也泡壞了泡沫穩定性。
因此,如果打蛋白時不小心混入了蛋黃,最好用來煎蛋吃吧!
哈哈,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暈?但是要值得注意的是,科學家的大部分實驗都是基於蛋白霜開展的單一因素分析,實驗條件控制的比較嚴格,而我們廚房中製作蛋白霜時的條件要複雜的多,變量無處不在,雞蛋的產地,產蛋蛋雞的年齡,產蛋季節,老化蛋白時間,蛋白粉製作方法,糖漿實際溫度,倒入糖漿的速度,打蛋器或廚師機的功率和打蛋頭類型,打發時間等等都會對蛋白霜製作產生影響。
另外,與其它選題相比,關於蛋白霜的科學研究很少,這其中,以馬卡龍為樣本來研究蛋白霜的更少。因為,懂得甜點技巧並對其中的科學意義充滿好奇心的科學家太少,而能順利烤出馬卡龍來的科學家又有幾個呢?在科研上,蛋白霜的研究較少,有錯誤或爭議出現,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把這些科學結論與我們的製作結果做對比時,我們需要慎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果出現完全背離的結論時,相信誰呢?不管你相信誰,反正我是相信自己的。
雖然科學不是萬能的,但懷著科學研究的態度去不停學習,你的經驗積累是飛速的,你看到的想到的,也和別人不一樣。科學,是你的外掛哦。比如,我們都知道硬性發泡會有小尖尖,然而,同樣是甜點師看起來的硬性發泡,其中的氣泡組織差別居然這麼大。
三種硬性發泡的蛋白霜(微CT成像圖,黑色代表空氣)
參考文獻:
1. César Vega, Avani Sanghvi. Cooking Literacy: Meringues as Culinary Scaffoldings[J]. Food Biophysics, 2012,7:103-113;
2. William J. Stadelman, Owen J. Cotterill. Egg Science and Technology[M]. Third edition,MACMILLAN PUBLISHERS, England, 1986.
3. Fabio Licciardello, Pierangelo Frisullo, et. al. Effect of sugar, citric acid and eggwhite type on the 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ringues[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012, 108:453-462.
4. Paul Stevenson, Mick D. Mantle, Jacqueline M. Hicks. NMRI studies of the freedrainage of egg white and meringue mixture froths[J]. Food Hydrocolloids, 2007, 21: 221-229.
硬廣來了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哈
7月10日 7月12日 7月14日 晚7點
我將在米熊直播傳統意式馬卡龍,以及6款夾餡
無限次回放
我是皮師傅,
在這裡分享甜點創業故事,研究甜點背後的科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