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六個步驟,做好讀書筆記

2021-01-17 亦然花開

#成功離你有多遠#

在讀書時,許多人都有記讀書筆記的習慣,甚至有的人有許多本讀書筆記。

在做讀書筆記時,許多人都是書上有什麼,就摘抄什麼,其讀書筆記充其量只是一個摘抄本。有的人雖然記著讀書筆記,但只是在讀書時記下了,之後再也沒有翻過,更談不上去整理和複習,去應用了。

這樣的讀書筆記絲毫沒有什麼用處,最終使讀書筆記成了一種形式和一種浪費。把書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體現讀書筆記真正的價值和作用。

那麼,如何記讀書筆記?怎樣記讀書筆記對自己幫助最大,最有實效,是值得每個人思考的問題。

一般來說,記讀書筆記應該有以下六個步驟。

一、標記

我們在讀書時,要學會在書上做很多記號。這些記號可以是在重要內容下畫線、貼便利貼、用螢光筆標記、折頁等。

在讀到一些重要內容時,可以用筆在這些內容下面畫出各種各樣的線,可以是直線、折線、波浪線,不同的線代表不同的感受。可以畫圏,圈出重要的概念和觀點。還可以用螢光筆做出標識。

在讀到一些重要段落時,可以拿筆在旁邊寫上一兩句話,寫下自己當時的感受和心得。

還可以通過把內容寫在便利貼上的方式,來提醒自己這段講了什麼內容、讓我想到了什麼、以後應該如何運用,這是便籤讀書法的優勢和特色。

在沒有筆和便利貼的情況,還可以採用折頁的方式標記出重要內容。

二、收集

當讀書筆記做好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集。只有收集才能使這些東西被你集中管理。

在「整理學」上有一句話叫作:你看不到就會忘掉它,你看不到就用不到。當你發現你根本不知道這本書裡有什麼,在進行寫作時你就很難用到它們。

這就是很多人做了筆記,也畫了思維導圖,但是讀完之後就會很快忘掉的原因,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建立一套「筆記的系統」。

在收集時,需要去關注書中讓我們恍然大悟、顛覆認知,甚至反常識的內容。哪些東西讓你眼前一亮,哪些突然打破你的認知,讓你明白「原來這個世界是這樣的」「原來還可以這樣理解」。這些東西特別值得我們注意和收集。只有把它收集起來,才能進一步理解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

收集的最好方式是:當書中出現一些很重要的圖片時,可以嘗試做成讀書卡片,或者拍下來存在雲筆記中收集起來。

其他的內容,如書上的片段,路上看到的標語,雜誌上看到的一段話、一張圖片,如果跟我們當前關注的內容相關,就可以把它們收集起來。

要知道,每個知識點都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

三、整理

整理有很多方法,如讀書卡片,就是把從書本中提煉出的碎片化重點變成系統的知識內容。

在讀完一本書之後,可以對其中的某個章節、某個段落、某個概念進行總結,把核心觀點用一張圖呈現出來,可以是思維導圖,也可以是示意圖、漫畫圖,以幫助我們理解和消化。

在整理讀書筆記時,一般會使用視覺化方式來處理。

視覺化方式能夠同步處理不同的信息,當我們看一張圖時,可以快速地捕捉到圖上的所有內容。但如果是閱讀一堆文字,就需要逐行逐字去理解,因為大腦處理圖片和文字的過程是不一樣的。

所以,用簡報、PPT或者圖片的方式,能幫助我們在短時間內學習理解更多的內容。越簡潔清晰的圖像,大腦處理起來就越快。這也是經常有人推薦畫思維導圖的根本原因。

四、建立個人「圖書館」

把讀書卡片、讀書PPT收集到筆記類應用裡之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處理這些內容。

這時我們可以借鑑圖書館的管理方式。為了方便檢索,管理員總會按照書的類別進行整理,並且把不同種類的圖書擺放在不同的書架上。

我們整理讀書筆記時,也需要像圖書館管理員一樣,分門別類地整理好收集到的這些內容。

收集完讀書卡片後,按照領域進行分類。當我們想找某些資料時,就能快速地進行檢索。

在整理和建立自己的圖書館時,一定要問自己,當下我關注了哪些領域?

無論我們關注的是個人管理、寫作、哲學、科學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在雲筆記中建立相應的目錄。

就像給自己建立了一座新的圖書館,每個書架要放什麼、貼什麼分類標籤,根據這些標籤,就可以知道一本書應該把它放在哪裡。關注什麼,就設立什麼樣的目錄,然後再進行細化。

建立個人圖書館的目的在於快速記錄和檢索,讓內容顯得更加條理清晰。建立體系化的目錄結構之後,我們就能很快找到任何想要的東西。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閱讀已經不再要求我們記憶太多的東西,記憶和檢索完全可以交給人工智慧來完成,只要在想要用的時候能用上,在想用的時候能找到就行。人類需要加強的能力是理解,是學會把知識進行判斷和融合。

五、輸出

我們標記、收集、整理了一些信息,但如果不輸出,這些信息就只是存在硬碟裡,或在書裡而已。輸出有很多種方式:

1、輸出讀書筆記。進行了思考、整理之後,在輸出讀書筆記時,我們會發現不僅僅是在抄書上的內容,還會有自己的觀點產出,會產生一些知識晶體。

輸出會以不同的形式呈現,如分享、寫文章、聚會時的討論等,這些都是知識層面和認知不斷升級的方式。

2、製作讀書卡片。要學會從書中整理素材製作讀書卡片,並且堅持每天做讀書卡片。讀書卡片比文章更好寫。

3、製作概念卡片。其核心觀點是明確概念內容。一張卡片其實解決的就是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這個概念是什麼。

4、輸出文章。結合這些素材,加上自己的觀點,重新進行構架,形成一篇新的文章。

如果每天能搞清楚一個概念,通過一年的積累,我們就可以把關注的某個領域所有遇到的問題、不清楚的內容全部解釋清楚,理解清楚,我們的專業度就可以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六、應用

有人以為讀書筆記就是把內容抄下來,或者畫成一張思維導圖。實際上,讀書筆記除了把內容呈現出來,還要去實踐和應用。

我們提煉製作讀書筆記,其最終目的就是要把它轉化為我們的行動,運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學習的本質》一書中講到:如果我們想要真正理解某個知識,必須經歷一些知識創作和傳播的情景,否則很難理解該內容。

在轉發文章時,要寫一段評論,分析一下這篇文章好在哪裡,自己的觀點是什麼。一旦加入自己的觀點,這個轉發的動作就成了知識的創造和傳播,也意味著我們已經開始準備理解,或者已經理解了這個內容。

使用讀書筆記理解了書中概念之後,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關係。

在這個學習型時代,閱讀不僅是學方法、學概念、學模型,更應該學習的是理解概念,並基於概念自己設計實踐方法。

高手和新手之間的差別,不是在功夫上,而是在執行上。

相關焦點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有效讀書,只需做好這關鍵的五個步驟
    我們不是盲目的讀書,要讀好書,讀自己需要的書,讀適合自己的書。帶著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掌握讀書的關鍵的這五步,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用這種方法幫你精準找到適合自己的書平時準備一個筆記本或者記在你的電腦的文檔裡。也有一些寫作軟體可以用,比如:印象筆記、筆神。把我們對有關書的信息記錄下來。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直到讀了日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一味讀書做些摘抄,不知道讀書需要理解內容才能記住,做好筆記才能提升效率。
  • 做好三個步驟,就能記住書中內容,將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
    讀完書想要記住,需要以下三個步驟。一、分層次閱讀首先,瀏覽全書。大致了解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歷史,還是小說?在15分鐘時間內,用最快的速度略讀。其次,帶著問題去讀書。有目的地去讀書,我們的大腦才會去思考,閱讀才有針對性。再次,標記。一本書的內容,不是每個字都有價值。經濟學上有個帕累託法則,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這個法則同樣適用於讀書,一本書中20%的文字,就佔有80%的重點內容。
  •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最新的讀書筆記大全,讀後感,讀書筆記摘抄,以下內容是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更多讀書筆記範文請關注讀書筆記大全 點擊進入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怎麼寫?讀書筆記格式   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
  •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俄狄浦斯王讀書筆記 2013-08-22 12:03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巧用讀書筆記,將書籍變成財富
    讀書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有了讀書筆記,我們就可以通過讀書筆記的增加和變化來判斷衡量自己的閱讀。2讀書可以是隨時隨地都進行的事,讀書筆記卻不是隨時都有時間整理出來。也許我們整理讀書筆記的時候距離讀完本書已經放置了半年,也許這本書我們已經忘記自己曾經讀過。我們怎樣才能記得哪些部分需要做筆記呢?讀書筆記需要標記和筆記兩部分。
  • 《深度閱讀》:運用這7個技巧做筆記,積累屬於自己的讀書經驗
    正確運用好以下7個技巧做讀書筆記,不斷積累,才會收穫真正屬於自己的讀書經驗。這3個信息點必須寫入讀書筆記中,便於記憶。要想將「蔥鮪火鍋式」筆記做到價值最大化,必須遵守4點要求:①總要點:摘抄和評論必須交替進行;②摘抄不要省略;③評論不用具體;④只摘抄重點。
  •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的關鍵在於掌握六個步驟
    要求學生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熟悉化學方程式的正確書寫;掌握關於化學方程式中物質質量的關係。這一知識點的考核也就無形中成為了拉開學生成績差距的重要因素。其實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並不是很難,只要掌握「未、式、列、比、解、答」六個字,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關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問題。下面就對如何解答「關於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進行詳細闡述。
  • 讀書筆記大全:恰同學少年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大全:恰同學少年讀書筆記 2013-08-22 12:20 來源:讀書筆記網 作者:
  • 青年學者怎樣閱讀學術著作和做讀書筆記?
    讀書必定要首先掌握作者的中心論點(當然有許多沒有形成中心概念的著作,甚或主要是經驗信息堆積類的著作,有的價值不大,但有的是十分珍貴的參考書。我這裡關心的不是參考書的編撰,而是學術專著的寫作),而為了精確地掌握一本書,也是為了鍛鍊自己概括能力與養成連接經驗與概念的思維習慣,我特別強調讀書筆記要總結作者對自己中心論點的主要經驗支撐證據,並同時照顧到中心論點次一級的闡發性概念及其經驗根據。
  • 如何做好物理課堂筆記
    同學們都知道做課堂筆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實際操作時又不明白記什麼和怎樣記,要使物理課堂記錄明晰而實用,應側重以下幾個方面。因此,應注意老師的啟發誘導、分散講解和設疑討論,根據教師的闡釋和板書,有條理、有針對性地整理在課堂筆記中,同時,要把課堂上一時沒聽清或沒聽懂的內容記下來,課後和老師商榷,這將有利於拓寬自己的思維空間。
  • 看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掌握有效率讀書方法!
    關鍵有兩點:一.是讀書需要帶著明確目的去讀,要充滿主動性地去讀。帶著目的讀書可以幫助我們準確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從而提高了讀書效率,當然這個是針對商務類書籍而言。所以本書提出有效讀書分為5個階段:1. 選書。選書的作用是為了避免盲目讀書,使讀者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帶著目的去讀書。2. 購書。購書是幫助我們篩選適合自己的書,購書清單和去書店進行購買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而購書清單來源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文章推薦或者電視、雜誌推薦等。
  • 你會記筆記嗎?你與學霸的距離,可能就差本筆記
    昨日,重慶郵電大學教學樓,大學生們正在翻閱「學霸」的優秀筆記。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實習生 鄧雨笛 攝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  先在全校範圍內徵集優秀筆記,再由學院專業教授評選,最終有60本筆記獲獎。「讀書學習應該記好筆記,這才是學習本來的樣子。我們希望這些優秀的學霸筆記能引領學子們,回歸課堂常識。」  「大學是用來奮鬥的,別讓高中成為人生的巔峰,請在大學遇見更好的自己。」在學霸筆記展示區,這一條標語觸動了不少學子。
  • 華羅庚:讀書要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如何做好這兩點,4個建議
    取得如此大成績的華羅庚先生卻說,他的學習方法非常簡單,就是"讀書要從薄到厚,再從厚到薄!"華羅庚先生覺得學習這件事很簡單,但是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學習簡直是太難了,總是會有很多問題存在:課本學了後面了忘了前面的,知識掌握的模稜兩可,複習起來也沒有章法,考試時總是看著題目眼熟,但是也解答不出來,最核心的問題是成績一直也得不到提高。
  •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在正常細胞中,它嚴格管理掌握「開」和「關」的蛋白質。而在癌細胞中,它變異,永久性地超活躍激活蛋白質的「開」,從而使細胞不斷繁殖。這就是人體自帶的致癌基因。解開癌症之謎的嘗試——《生命與新物理學》書評依然未解開的迷——評《眾病之王癌症傳》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一)古人對於癌症的記載和認識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二)癌症的常規療法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三)癌症的激素療法眾病之王——
  • 《窮查理寶典》讀書筆記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子茂,ID:BookwormCat】來自專輯子茂的讀書筆記《窮查理寶典》是一本比較厚的書,將近36萬字,我花了大概9個小時讀完,閱讀速度大概是660字/分鐘。讀這本書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不同平臺上看到許多人推薦過這本書;二是這本書在微信讀書上有20多萬人讀過,且評分高達9.0。以自己在微信讀書上的經驗來看,閱讀量上萬且評分在8.5以上的書大部分值得一讀。
  • 《馬哲》第三章、意識的本質和作用讀書筆記
    書生黃小將如果你喜歡:數學心理學經濟學金融學國學馬哲那就關注我們吧在這裡我們將分享,關於它們的讀書筆記當然如果你喜歡:ExcelWordPPTmathematicaspsssasC/C++Python那也關注我們吧
  • 你與學霸的距離,可能就差了一本筆記
    昨日,重慶郵電大學教學樓,大學生們正在翻閱「學霸」的優秀筆記。上遊新聞記者 楊新宇 實習生 鄧雨笛 攝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不動筆墨不讀書。  先在全校範圍內徵集優秀筆記,再由學院專業教授評選,最終有60本筆記獲獎。「讀書學習應該記好筆記,這才是學習本來的樣子。我們希望這些優秀的學霸筆記能引領學子們,回歸課堂常識。」  「大學是用來奮鬥的,別讓高中成為人生的巔峰,請在大學遇見更好的自己。」在學霸筆記展示區,這一條標語觸動了不少學子。
  • 《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六: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
    >在五臺山參觀遊覽《高效能思維》讀書筆記之六:第三章 人際規律(2)2020年1月29日 農曆正月初五第三章「人際規律」仍是6篇短文,既1篇法則、2個定律、3個效應。今天學習3個效應,既首因效應、投射效應和刻板效應。首因效應是指「先入為主的第一印象」。該文先是通過3個故事的描述,再來分析如何「成功打造第一印象」。3個故事分別是:第一個是古代的奇才自薦被拒。《三國演義》中鳳龐統起初準備效力東吳,於是去面見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