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三個步驟,就能記住書中內容,將短期記憶變為長期記憶

2020-11-29 遠樹花開

同事小林說她記性不好,以前看過《匹諾曹歷險記》,只記住了書裡有個叫匹諾曹的男孩,其它的啥也沒記住。

讀完書後,當時是記住了,但過後又很容易忘記,這是正常的。

人的大腦如果把所有見過、聽過的信息全部記住,不到5分鐘大腦就會崩潰,就像內存不足的電腦崩盤一樣。

讀完書想要記住,需要以下三個步驟。

一、分層次閱讀

首先,瀏覽全書。大致了解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歷史,還是小說?在15分鐘時間內,用最快的速度略讀。

其次,帶著問題去讀書。比如:我們想從這本書中得到什麼信息?這本書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有目的地去讀書,我們的大腦才會去思考,閱讀才有針對性。

再次,標記。一本書的內容,不是每個字都有價值。經濟學上有個帕累託法則,20%的人佔有80%的財富。這個法則同樣適用於讀書,一本書中20%的文字,就佔有80%的重點內容。

所以,在仔細閱讀的過程中,要提煉出重點內容,做好標記。

二、讀後整理筆記

整理筆記是一個理解、思考的過程,要根據書中的章節或者自己提出的問題,記錄和總結。

讀書筆記分為兩種:線性筆記和視覺筆記。這兩種筆記相互補充,是不可以互相取代的。

線性筆記就是詳細記錄書中的重點內容,可以是書中的原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轉述出來。此外,還要記錄下自己的思考和總結。

視覺筆記就是思維導圖,用關鍵詞彙在橫放的紙張上,按照書中的章節或者自己的邏輯,畫出彩色的結構圖。

視覺筆記就像一張地圖,便於日後複習。我們只要看見關鍵詞,就能夠展開記憶。

三、定期複習

大腦有1000億個神經細胞,正常狀態不是在記憶信息,而是在刪除信息。

根據艾兵豪斯記憶曲線,人記憶的信息,1小時後忘記56%,一天後忘記74%,一周後頑疾77%,一個月後忘記79%。

所以,根據遺忘規律,我們要在第二天回顧一遍,一周後回顧一遍,一個月後回顧一遍,半年之內再鞏固一遍。

回顧時,我們只需要找出筆記,用很短的時間複習重點內容就可以了。

結語:

我們讀書是為了將書中的精華,內化成自己的知識,只有將短期記憶轉化成長期記憶,我們才會成為知識豐富的人,成為更好的自己。

相關焦點

  • 感官記憶、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
    溫馨提示:關注本公眾號後,回復「電子書」將獲得300本記憶電子書。
  • 如何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
    明明花了時間看書,但看完最後一頁卻忘記書的內容。這時候,你感到相當失望。是否曾有過這種經驗呢?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將所學轉為「長期記憶」的方法基本上,記憶可分成「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兩種。所謂「短期記憶」,指的是只能維持數秒的短期間記憶。例如,復誦一次當下聽到的單字,接著,會讓此單字印象自然消失的「短期存在記憶」。所謂「長期記憶」,指的是經過數年至數十年後,仍能維持印象的長時間記憶。例如,當我們看到某幅畫或照片,會立刻回想起「啊!我曾經看過」等這種較容易回想的記憶。
  • 什麼是大腦的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短期記憶的實質是大腦的即時生理生化反應的重複,而長期的記憶則是大腦細胞內發生了結構改變,建立了固定聯繫。比如怎麼騎自行車就是長期記憶,即使已多年不騎了,仍能騎上車就跑。短期記憶是不牢固的細胞結構改變,只有"曲不離口、拳不離手"反覆加以鞏固,才會變成長期記憶。短期記憶是數量最多又最不牢固的記憶。一個人每天只將1%的記憶保留下來。
  • 【學習方法】從「短期記憶」進入「長期記憶」
    「從短期記憶到長期記憶需要5次重複」。5.3~6個月之後再複習一次。  每次複習和回憶之時,你不僅是在重訪學過的信息,而且還是在增加你的知識。在長期記憶中,你的創造性想像起著重要的作用。你對學過的知識複習得越多,你就會越多地把它與你已經記住的其他知識聯繫起來。  合理複習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作用於學習、思維和記憶等各方面的累積效應。
  • 短期記憶與長期記憶的奧秘
    」,是個概括性術語,它所表達的大腦記憶過程有許多不同的類型,但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最基本的,也是人們最熟悉的。當我們試圖記住一串數字時動用的便是短期記憶。如果不分心,通常只需在腦子裡一次又一次地重複這串數字就可以把它記住。令人驚詫的是,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相當有限,因為我們平均只能記住7位數。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有何相關?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是以平行的、完全獨立的方式運轉的嗎?
  • 你了解短期記憶嗎?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更適用於考試!
    了解大腦如何決定要記住什麼和忘掉什麼當你閱讀這篇文章,你在閱讀的同時會將每個句子的開頭儲存在短期記憶中,使你能夠理解文意。
  • 運動中的短期和長期記憶機理揭開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科學家首次揭示了在運動記憶形成過程中,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共同作用但卻互相競爭的生理機制。該發現不僅有助於制定科學合理的個人訓練計劃,也為中風病人康復帶來了希望。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出版的《神經生理學雜誌》上。該項目由加利福尼亞大學生物運動機能學與物理療法分部的尼古拉斯·斯格威霍夫領導。
  • 意識與記憶(記憶三法)
    實際上,我們腦神經科學家發現,大腦皮層的不同區域都與學習和記憶有關。「比如,閱讀文字,可以幫你形成語言記憶,刺激大腦中顳葉上的迴路;記筆記,會讓腦中的運動皮層工作,為你的學習添加「運動記憶」;瀏覽書中的圖片、表格會增加你的視覺記憶;你學了之後,再給別人講出來,和別人討論問題,還能夠刺激你的聽覺皮層。」
  • 心理學:比短期記憶更深一步的工作記憶
    這個系統被稱為工作記憶,可見短期記憶的概念涉及儲存系統的被動部分,而工作記憶涵蓋主動的過程。工作記憶至少有三個部分組成,一個音符條塊,一個空間視覺記事簿 和一個中央執行機構。音符調快,早期研究已經表明,短期記憶首先,將信息轉換成音符條塊,系轉換成聲音,比如人在看過一個電話號碼後,將數字轉化成語音,輕聲默念,在頭腦中重複試圖暫時記憶,通過分析記憶錯誤可以獲得音符音號的線索,每個人都可以輕鬆的重複。人們將感覺到的刺激轉換成音符音號,大多是語言符號之後,就能夠重複。這種轉換就叫做音符條塊。
  • 短期記憶如何變成長期記憶?試試這三種方法
    1、新知識只能短期記憶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他們的強制性記憶是很強的,也正是因為運用這種記憶方式,孩子才可以快速的將書中的知識點和父母傳授的知識記住,這也就是為什麼孩子學得快的原因。但實際上每一次家長教給孩子的新知識都只能讓孩子形成短期記憶,家長如果不幫助孩子鞏固這些知識,那麼無法轉變為長期記憶,孩子容易忘的問題將會始終存在。所以說孩子學得快忘得快是因為短期記憶的原因,也是因為孩子沒有及時將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
  • 孩子記得快忘得也快,短期記憶如何變成長期?教你三個方法改善
    孩子的記憶是有規律的,有些娃雖然學得快,可忘性也很大。他們前一天學習的東西,第二天就會全忘光。遇到這種情況家長會很抓狂,但生氣也沒用。大家應了解孩子的記憶規律,幫助他們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使學到的知識更牢固。 表姐是個教師,所以從小就非常看重孩子的教育問題。
  • 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竟在同時形成 | Science 論文推薦
    半個多世紀以來,神經學家都認為長期記憶只是被塵封的零散短期記憶。2017 年 4 月 7 日發表於 Science 的最新研究表明,這種想法可能大錯特錯: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其實是同時形成的,只是前者一直保持沉寂而已。 這項由麻省理工大學開展的記憶鞏固研究中,老鼠被迫在人按下開關時對特定經歷做出反應,該研究讓此前關於標記和激活特定「記憶細胞」的研究進入了更深層次。
  • 培養孩子的「長期記憶」,讓孩子變身記憶達人
    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的記憶沒能形成「長期記憶」,人的記憶分為「長期記憶」和「短期記憶」。長期記憶力的記憶能力十分強大,我們能夠記住兒時學過的兒歌,記得背過的古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這樣的名句,我想我們多久都不會忘記。
  • 你了解短期記憶嗎?
    了解大腦如何決定要記住什麼和忘掉什麼當你閱讀這篇文章,你在閱讀的同時會將每個句子的開頭儲存在短期記憶中,使你能夠理解文意。在此同時,你可能會忽略握著雜誌那種皮膚接觸光滑頁面的感覺。短期記憶的持續時間(在沒有複述或者激活的情況下)以秒計算。與長期記憶相比,短期記憶對信息的儲存時間較短,信息儲存的容量也很有限。
  • 什麼是視覺短期記憶?
    這些心理表示形式存儲在視覺短期記憶(VSTM)中。 視覺短期記憶(VSTM)是一種在很短的時間內保留少量視覺信息(字母、形狀、顏色等)的能力。這種類型的記憶是我們短期記憶(STM)的一部分。我們從視覺短期記憶中保留的信息可以通過工作記憶來處理,可以繼續創建長期記憶,也可以簡單地被遺忘。
  • 記憶的常識:學習就是從記憶中提取知識
    在美國國家級智庫高級研究員烏爾裡希·伯澤爾的《有效學習》一書中提到,記憶在學習方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無論是長效記憶還是短效記憶,都是在嘗試高效理解並記憶知識點。在我們早期的中小學教育中,很多理解知識的方式都是「朗讀全文並背誦」,雖然當時並無感覺,但是慢慢就會發現,讀書似乎真如古人所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 培養孩子的「長期記憶」,知識點不遺忘
    一、孩子總是學完就忘,可能是缺乏「長期記憶」能力長期記憶就是能保持幾天甚至幾年的記憶,而短期記憶則是只需要對記憶內容保持幾秒至幾個小時。長期記憶就能夠把雜亂、零碎的信息自主結合起來,並且組成一個符合邏輯的記憶內容。當我們對電影進行長期記憶,以後再回憶電影內容,不再是零星的畫面,而是一個富有邏輯性的故事。
  • 從短期記憶向長期記憶轉移的強制啟動,只要40秒
    在這個研究實驗中,讓所有參加實驗者看2個視頻,然後分成2組實行不同的複習方法。第一組:看了視頻後,馬上用40秒鐘進行視頻內容細部的回顧確認,然後說出來向他人說明。第二組:只是,只是看視頻,然後就沒有了。2周後,在進行這個視頻的複習考試時,結果第二組的實驗者幾乎都想不起來視頻的內容,而第一組的參驗者卻幾乎都能想起視頻的詳細內容和要點。
  • :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德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先前研究顯示,短暫記憶存儲於大腦名為海馬體的部位,長期記憶存放於名為新皮層的部位,類似電腦內存和硬碟的功能。短時間內回想剛記住的內容對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具有重要作用。清醒時,重複記憶內容的過程容易受幹擾,難以形成長期記憶。
  • 德國研究發現: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德國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睡眠有助將短暫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 先前研究顯示,短暫記憶存儲於大腦名為海馬體的部位,長期記憶存放於名為新皮層的部位,類似電腦內存和硬碟的功能。短時間內回想剛記住的內容對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具有重要作用。 清醒時,重複記憶內容的過程容易受幹擾,難以形成長期記憶。 法新社1月24日報導,德國呂貝克大學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自然—神經學》(Nature Neuroscience)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人在睡眠中「回想」記憶內容時不易受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