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九)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發現

2021-01-20 林間竹音

遺傳學(genetics)有兩種可以「看到」基因的方法。


第一種是結構上的:基因能被想像成具有物理的結構——DNA沿著染色體排成行。


第二種是功能上的:如同孟德爾所設想的,基因是遺傳上的特性,可以從一代被傳到下一代。


1970年至1980年,遺傳學家開始在以上兩個方面「看到」致癌基因。這兩種設想都提高了我們對致癌作用在機制方面的理解,將我們對於人類癌症在關鍵的分子失常方面的理解越推越近。   


首先是結構上的。1973年,芝加哥的一位血液學家珍妮特·羅利(Janet Rowley)看到了一個人類癌症基因的物理形狀。她採用的方式是染色體染色(chromosome staining),選擇的癌症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leukemia)。



在她的研究工作之前,已經有兩位科學家發現了這種類型的白血病的染色體組型不同尋常:癌細胞帶有一個始終縮短的染色體。人類的細胞有46條染色體。在癌細胞中,第22號染色體的頭被砍掉了。


羅利發現,這個被砍掉的頭被貼在了第9號染色體的尖端,而第9號染色體逆向與第22號貼合在一起。這一基因事件被稱為易位(translocation)——兩條染色體的正反易位。


羅利檢查了一個又一個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染色體,都發現了細胞中同樣的染色體易位。她的發現表明:癌症不是紊亂的染色體混亂,而是有序的染色體混亂。


染色體易位通過將以前位於不同染色體上的兩個基因融合在一起而創造出新的基因,它被稱為「嵌合體」(chimera)。羅利並不清楚這個新嵌合體的身份或功能,不過她已經展示了在人類的癌細胞中能存在一種全新的、獨一無二的基因轉變。後來,這被發現是一種致癌基因。



差不多同時候,在休斯敦,基因學家阿爾弗雷德·努森(Alfred Knudson)通過研究一個基因的功能也「看到」了一個致癌基因。他選擇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作為研究對象,那是一種非常罕見的在家族中一代代發作的眼癌。


視網膜母細胞瘤有兩種不同的變體。一種是遺傳的「家族」形式,另一種是分散的形式。在第一種裡,發病的兒童擁有家族史,其父母、兄弟姐妹、堂親表親和後代中都有發病的。且他們一般是雙眼都會發病。但是,沒有家族史的兒童也會發病,而他們一直是單眼發病。


努森使用從物理學和概率理論那裡拿來的數字和簡單的方程式來說明問題。在有家族史的兒童的病例中,只需一個基因改變就可以致癌,而在無家族史的兒童中,需要兩個基因改變才會致癌。


每個正常的人類細胞的染色體都有兩個副本,因此每個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Rb也有兩個副本。努森推斷:要得非遺傳性的視網膜母細胞瘤,必須兩個Rb基因都通過變異而被滅活。因此,它發作的年齡更推後,因為同一個細胞中必須等兩個獨立的基因都變異才行。



而遺傳性的視網膜母細胞瘤案例中,有一個Rb基因的副本是有缺陷的,只需另一個基因變異就行。所以,這些兒童才會註定要得這種癌症,而且速度更兇猛。努森把它稱為雙擊癌症假設。對於某些致癌基因,需要兩個基因變異才能引發細胞分裂和生癌。


「src」基因只需激活一個基因拷貝就可引發細胞分裂失控,而Rb基因需要兩個。因為後者是滅活而不是激活,需要雙擊才能引發細胞分裂。因此Rb基因是抑癌基因(cancer suppressor gene),其功能正好與「src」基因相反。


努森從未「看到」過這些基因,他也從未做過任何生物試驗來找到Rb基因。不過,同孟德爾一樣,他從統計學的角度出發去理解這些基因。


1982年,羅伯特·溫伯格(Weinberg)、麥可·威格勒(Michael Wigler)和馬裡亞諾·巴巴西德(Mariano Barbacid)都通過自己實驗室的獨立研究,發現了同樣的DNA片段都包含一個被稱為ras的基因,它也是所有人類細胞中存在的基因。


ras基因在正常細胞中的功能與在癌細胞中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在正常細胞中,它嚴格管理掌握「開」和「關」的蛋白質。而在癌細胞中,它變異,永久性地超活躍激活蛋白質的「開」,從而使細胞不斷繁殖。這就是人體自帶的致癌基因。



ras基因與Rb基因的發現標誌著原致癌基因(proto-oncogene)和抑癌基因(anti-oncogene)的發現。不過,Rb基因在正常細胞中的作用依然是一個迷。它不僅在兒童罕見的眼癌中變異,還在成人的肺癌、骨癌、食管癌、乳癌和膀胱癌中變異。在大量惡性腫瘤中,它都是被滅活。


Rb基因基因對名為Rb的蛋白質進行編碼。而Rb蛋白質的主要功能就是與其他蛋白質結合,把它們緊緊地密封在自己的「口袋」中,從而防止它們激活細胞分裂。當細胞決定分裂時,它會給Rb蛋白質貼上磷酸基(phosphate group),這種分子信號會滅活Rb基因,迫使Rb蛋白質釋放其他蛋白質。


由此可見,Rb基因是細胞分裂的守門人,每次當細胞分裂被激活,它會打開一系列關鍵的分子閘門,並當細胞完成後立即關上它們。Rb基因變異會滅活這種功能,導致癌細胞不停分裂。



解開癌症之謎的嘗試——《生命與新物理學》書評

依然未解開的迷——評《眾病之王癌症傳》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一)古人對於癌症的記載和認識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二)癌症的常規療法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三)癌症的激素療法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四)癌症的姑息療法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五)與癌症有關的發現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六)癌症篩查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七)HIV病毒的發現

眾病之王——癌症傳讀書筆記(八)原致癌基因


(註:照片全部來自於網絡)

這裡是我自言自語的地方,感謝每一位朋友的相伴。喜歡的朋友請動動手指點下右下角的"在看",謝謝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新的結腸癌抑癌基因
    本報訊(記者黃辛)近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院營養科學研究所陳雁小組新發現了結腸癌的一個抑癌基因PAQR3,並從細胞、動物和人群三個層面
  • 中國科學家《癌症研究》封面成果:讓抑癌基因不再「沉默」
    科學家仍在努力尋找新的靶向藥物和研究方向,在對付腫瘤時喚醒人體自身的免疫機能,讓抑癌基因不再做「沉默的羔羊」。南開大學藥學院楊誠教授課題組研究了腫瘤惡性演進中抑癌基因共沉默現象,並針對這一現象設計了通過納米微球運載的人工單鏈環狀DNA,通過吸附miRNA以提高機體抑癌基因的表達水平,從而抑制腫瘤進展。
  • 刻在血緣中的詛咒:遺傳慘劇與抑癌基因的發現
    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費盡心機想去解開這種疾病的謎團,沒想到卻意外地發現了第一個抑癌基因。到了1980年,科學家們已經把決定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基因定位到了第13號染色體的q14片段上了。不過,想要真正揪出罪魁禍首還是一個難題。人類基因的平均長度是2萬個鹼基對,而在q14這截小小的片段中,共有五百萬對鹼基對。另外,有研究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基因有一個特殊之處:它其實是一個「好」基因,是突變讓它喪失了抑癌的功能,從而導致了腫瘤的發生。
  • 新致癌基因被發現!瞄準膠質母細胞瘤的致命弱點
    來源:Public Domain - The Armed Forces Institute of Pathology (US) 癌症其實是一種細胞生長失調的基因病。 目前已知的人類基因組中,大約有600個致癌基因和1200個抑癌基因。
  • 擁有抑癌基因就不會得癌症?腫瘤專家教你看清癌症的秘密!
    作者: 騰訊醫典 腫瘤學編輯組 基因突變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癌症細胞的產生,這些突變改變了調控細胞生長、分裂和DNA修復的蛋白產物的量和功能。
  • 致癌?抑癌?必須知!
    癌基因是基因的一類,指人類或其他動物細胞(以及致癌病毒)固有的基因,又稱轉化基因,激活後可促使正常細胞癌變、侵襲及轉移。腫瘤的產生與癌基因(oncogene)和抑癌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有關。凡能參與或直接導致正常細胞發生惡性變的任何基因序列均稱為癌基因。
  • Nature子刊:從抑癌基因到致癌基因 這個蛋白有「兩副面孔」
    Anderson/UW-Madison科學家們早就知道p53蛋白,它的突變是引發許多不同類型癌症發病的一個關鍵因素。然而,其未突變的形式卻可以預防癌症。這些「兩面派」的特性,使得p53蛋白和調控基因成為生物學研究最多的對象之一。但調控其穩定性和功能的分子機制,我們並不完全了解。
  • 抑癌基因或許會促進癌症發展 它還有什麼神秘作用?
    我們都知道,抑癌基因能夠有效保護機體免於癌症的產生,然而隨著科學家們研究的深入,他們發現,有時候這些抑癌基因或許也會促進癌症進展,而且在疾病發生過程中或許還扮演著其它角色,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進行了整理,讓我們共同學習,揭開抑癌基因的神秘面紗!
  • 第二十二章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在班主任和學委的策劃下,考試周前我們班的同學們成立了學習小組,分別將生化後面十幾章的內容整理成筆記,供大家分享參考。現將大家的筆記做成推送分享上來,希望能對屏幕前在看的你有所幫助!    如果喜歡,還記得關注收藏噢~    定義:細胞內控制細胞生長和分化的基因,異常可以引起細胞癌變(凡能編碼生長因子、生長因子受體
  • 明星抑癌基因p53的那些亮點研究
    ,近年來科學家們投入了大量精力對該基因進行研究,本文中小編就對近年來明星抑癌基因p53的突破性研究進行盤點整理,與各位一起學習!【1】Nature:p53 缺失促腫瘤的新發現doi:10.1038/nature17157TP53抑癌基因突變在人類癌症中廣泛存在,突變的p53會廢掉原本p53所具有的抑癌功能。
  • 周日閱讀分享 || 人人必讀也必能讀懂,關於癌症最棒的(沒有之一)科普:《眾病之王》
    認真做公號,好文好物,總會有人知道~這本《眾病之王-癌症傳》(The Emperor
  • 【每日一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二十、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解析1 解析:B癌基因雖然最早在可導致腫瘤發生的病毒中被鑑定
  • 深度闡釋| 抑癌基因p53如何促進癌症發生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Genes & Development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沃爾特與伊麗莎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闡明了抑癌關鍵基因p53的突變誘發腫瘤發生的分子機制;研究者表示,在癌症早期階段,突變的p53會攔截正常的p53蛋白,並且阻斷其扮演保護性的角色,因此,p53就無法激活機體自身抵禦癌症的天然防禦性策略了,比如機體的DNA
  • 基因TP53如何抑癌?一文解讀
    TP53基因突變常見於各種基因檢測報告,在人體基因裡,TP53是非常重要的抑癌基因,在正常細胞中低表達,在惡性腫瘤中高表達。TP53基因翻譯的P53蛋白是細胞生長、增殖和損傷修復的重要調節因子。抑癌基因如TP53、BRAC1或BRAC2、PTEN、RB1和APC等,它們負責調控腫瘤細胞的增殖,如同汽車的剎車。需要注意的是抑癌基因的突變是比較隨機的,不管在基因的任何位置發生任何形式的突變,只要這個突變導致該基因失去功能,或者功能降低,都可能導致腫瘤的發生。
  • p53抑癌基因可預測12種癌症_海峽都市報電子版_海都報電子版_網絡...
    N肖宏 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因為基因檢測顯示患卵巢癌的風險高,日前選擇預防性切除自己的輸卵管和卵巢,兩年前她為防乳腺癌已經切除了乳腺。「朱莉積極防癌」,再一次引起人們對癌症早期檢測的強烈關注和討論。 就朱莉而言,以自身情況呼籲人們增強健康意識的行為是值得讚嘆的,但我們更需要普及防癌知識,端正公眾對科學防癌的正確認識態度。
  • 何謂「致癌基因」?致癌基因如何促使人體發生癌症?
    近年來研究發現,EGFR 活化的訊息傳遞機制也能抑制細胞死亡,促進癌細胞移動及侵犯的能力。EGFR 基因在許多癌細胞都有突變或基因套數增多的情形,兩者皆能導致 EGFR 蛋白無須外來刺激,就可不斷活化細胞內的訊息傳遞機制,進而促進癌細胞增生與惡化。EGFR 基因突變於國人「肺腺癌」病患比例很高,約佔一半;頭頸癌、乳癌、大腸癌則有部分病患 EGFR 會高度表現。2.
  • 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抑癌基因的表達
    Complex Assembly and Selective Gene Activation」的文章,發現一種重要的表觀遺傳學標記能調控著名抑癌基因p53特異性靶基因的表達,由此指出了一種癌症表觀遺傳作用新機制,相關成果公布在《細胞》(Cell)雜誌上。
  • 《科學》子刊:納米技術助力恢復p53抑癌基因活性,成功延緩癌症發展!
    點擊查看 眾所周知,p53抑癌基因在癌症的發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在癌症患者體內突變率高達50%,是人體內突變頻率最高的癌症相關基因。牽一髮而動全身,從營養代謝、DNA的修復,到細胞的衰老、惡變和死亡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P53抑癌基因檢測項目在福建正式啟動
    12月20日,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北京疾控中心、全國腫瘤早期篩查專項管委會、中國健康促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P53抑癌基因檢測」在福建省正式啟動,該項目的落地,對於提高福建省腫瘤早期檢出率和治療率,改善癌症防治現狀具有重要意義。
  • 抑癌基因甲基化聯合檢測與肺癌早期診斷
    抑癌基因甲基化聯合檢測與肺癌早期診斷.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誌, 2019, 26(8): 810-814. doi: 10.7507/1007-4848.201811006摘要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於缺乏有效的早期診斷方法,肺癌預後較差,但與晚期肺癌相比,早期肺癌生存率大大提高。因此,早期診斷肺癌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