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話 薔薇之美在何處?美在了無心機,樂天隨和;既不嬌矜,也不勢利。更難得的是,淡然自若,天真爛漫,卻自有一段林下風流。聽潘向黎將歷代名詩娓娓道來。
山中薔薇幾度花?
潘向黎
「無力薔薇臥曉枝」,自是寫薔薇的名句。出自宋秦觀的《春日》:「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夜雨過後花朵的姿態寫得生動,一片明媚之中,又有幽情愁緒隱隱漂浮。
詩固然好,但我不是很喜歡,因為把薔薇寫得太憂鬱纖弱了。薔薇之美,美在了無心機,樂天隨和,美在既不嬌矜,也不勢利。不必雕欄玉砌,不必幽園深院,即使鄉間道旁、竹籬茅舍,她照樣生機勃勃,隨處盛放,笑靨照亮一切。
唐陸龜蒙《薔薇》正寫的是這個好處:「倚牆當戶自橫陳,致得貧家似不貧。外布芳菲雖笑日,中含芒刺欲傷人。清香往往生遙吹,狂蔓看看及四鄰。遇有客來堪玩處,一端晴綺照煙新。」
宋劉克莊也領了薔薇眾生平等、惜老憐貧的這份情:「浥露含風匝樹開,呼童淨掃架邊苔。湘紅染就高張起,蜀錦機成乍剪來。公子但貪桃夾道,貴人自愛藥翻階。寧知野老茅茨下,亦有繁英送一杯。」(《薔薇花》)
雖則不勢利,但也不軟弱可欺,而是自有鋒芒,個性十足:「月桂金沙各鬥春,薔薇紅透更精神。雖然面似佳人笑,滿體鋒鋩解刺人。」(宋方回《紅薔薇花》)
方回頗愛薔薇花,所以他還留意到了黃薔薇:「春工借露染鶯裳,欲學東籬一樣黃。輸與菊花在何處,止禁晴暖不禁霜。」(《黃薔薇花》)
不論是紅薔薇還是黃薔薇,顯然都是人工栽種的、充滿人間煙火氣的薔薇。而世上,還有一種野薔薇:李白《春歸終南山松龕舊隱》:「我來南山陽,事事不異昔。卻尋溪中水,還望巖下石。薔薇緣東窗,女蘿繞北壁。別來能幾日,草木長數尺。且復命酒樽,獨酌陶永夕。」這生長在終南山中,無人照料,和女蘿雜草相攀援的,當然是野薔薇了。
「城外園林初夏天,就中野趣在西偏。薔薇亂發多臨水,鸂鶒雙遊不避船。水底遠山雲似雪,橋邊平岸草如煙。白家唯有杯觴興,欲把頭盤打少年。「這是劉禹錫《和牛相公遊南莊醉後寓言戲贈樂天兼見示》,這裡的薔薇充滿野趣、自由生長(「亂發」),也可能是野薔薇。這些薔薇生長山間或郊外,帶著山野氣息,和庭園中小女兒態的薔薇不同,有一種頑強而自由的氣質。因此,在一些詩中,它又常常是孤寂綻放的花,隱者的花。
「霄漢風塵俱是系,薔薇花委故山深。憐君獨向澗中立,一把紅芳三處心。」(白居易《和王十八薔薇澗花時有懷蕭侍御》)白居易的這首詩中的薔薇已經沾染了山間幽居的氣息。
其他詩人似也有相近的感覺:「低頭久立向薔薇,愛似零陵香惹衣。何事碧溪孫處士,百勞東去燕西飛。」(薛濤《春郊遊眺寄孫處士二首》之一)「高下不驚紅翡翠,淺深還礙白薔薇。船頭系個松根上,欲待逢仙不擬歸。」(皮日休《虎丘寺西小溪閒泛三絕》
而最超然物外、風神俊朗的是李白的《憶東山》:「不向東山久,薔薇幾度花。白雲還自散,明月落誰家?」
(宋)馬遠《白薔薇圖》
東山是東晉著名政治家謝安隱居之地。淝水之戰,大兵壓境,謝安鎮定自若,決戰時他還若無其事地和客人下棋,戰報來了只瞥了一眼仍不動聲色,客人忍不住問起,他才淡淡地說:「小兒輩大破敵(子侄們打敗敵人了)。」這位「江左風流第一」的傳奇人物,曾長期隱居東山,勢成「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之後,方「東山再起」。而據施宿《會稽志》載:東山位於浙江上虞縣西南,山旁有薔薇洞,相傳是謝安遊宴的地方;山上有白雲、明月二堂,為謝安所建。所以,詩中的薔薇、白雲、明月,既狀東山之景,又化用了典故。在李白看來,東山之隱,標誌著最高的人生理想。在山時詠嘯山林、任情自適,心懷天下;而當身居朝廷的時候,又不眷戀權勢榮華,建功立業後隨時可以歸隱。這樣不論進退皆瀟灑自若的襟懷,由李白寫來更添美感,實在令人讚嘆。
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薔薇呢?曾以為是因為她的盛放代表春之濃時,「薔薇花盡薰風起,綠葉空隨滿架藤(晚唐徐夤句)」——薔薇開過,一春花事都盡。如今再思,似乎又不僅如此。不論身處何境,不論有無惜花人照料、遇不遇知音賞識,薔薇都淡然自若,恣意盛放。至少對自己,她是不辜負的。天真爛漫,卻自有一段林下風流,自然令人擊節。
關於我們
本公眾號乃上海發行量最大的報紙《新民晚報》副刊《夜光杯》的官方微信,《夜光杯》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報紙副刊,在微信平臺,我們將以全新的面貌繼續陪伴您。歡迎免費訂閱,我們將每日精選兩篇新鮮出爐的佳作推送到您的手機。所有文章皆為《夜光杯》作者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互動
參與話題討論、文章反饋或聯繫投稿,請關注後點擊「進入公眾號」留言,在《夜光杯》微信平臺,我們願做您的讀者。
分享
點擊右上角按鈕可以「發送給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
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收藏」,在有閒有wifi時品讀。
訂閱
點擊右上角按鈕,進入「查看公眾號」,關注「夜光杯」。
更多
更多內容請翻閱《新民晚報》,或下載新民晚報手機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