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5日 01:32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微信、QQ、微博等軟體,現在是年輕人最常使用的社交軟體。但最近「微信三點定位法」帖子再次熱傳,該定位法表明,利用「附近的人」功能,連續變換3次以上位置記錄與目標對象的距離,再憑藉電子地圖輔助畫三個圈,目標對象就在交叉點上。社交軟體真的能當成「搜人利器」,精確度如何?昨日,《商報實驗室》欄目記者進行了實驗。
【實驗】
實驗器材:手機2部、圓規一把、直尺一把、地圖三張。實驗人員:商報記者2名。
室外輕鬆準確定位
1.首先,記者同事來到信旺華府駿苑小區,進入微信,打開「附近的人」功能。
2.記者來到石臺路與洪崗路交口。同樣,打開微信「附近的人」界面,在眾人中找到同事,軟體提示同事離記者在400米範圍內。事先列印的地圖比例為1:100,以記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點,4cm半徑用圓規畫圓。
3.記者再來到石臺路與望江西路交叉口,這次,軟體顯示距離為300米。同樣,以3cm為半徑畫圓。
4,最後,記者來到洪崗路與潛山路交叉口,這次的提示距離為500米。
實驗結果:記者換了3個地方,得到與同事3個不同距離。畫3個圈,出現一個交叉區域。讓記者驚訝的是,同事所在的位置,正好是在該區域內。
高樓林立稍有偏差
1.這次,記者先將同事放在黃山路與合作化路交口。這裡小區較為密集,再加上上空有高架橋,理論上對定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2.記者先來到石臺路與黃山路交叉口,軟體顯示記者與同事距離為700米。在石臺路與望江西路交叉口,軟體顯示距離為800米。最後,記者來到望江西路與合作化路交口,此時顯示距離為500米。
實驗結果:同事待在一個地方不動,記者換3個地方測量,畫出的3個圈雖然有交叉範圍,但同事所在位置,在交叉範圍的最外側,不是很準確。
室內用軟體差50米
1.最後,記者將同事放在潛山路與南二環交叉口的報社大廳。
2.記者先來到懷寧路與南二環交叉口。此時,2人距離顯示為1000米;隨後,記者來到祁門路與潛山路交叉口,距離為900米;最後在東至路與南二環交口,顯示記者與同事距離1000米。
實驗結果:畫3個圓,雖然有交叉範圍,但同事並不在該範圍內,離這個範圍有近50米距離。
【結論】
三點很難定位目標
從實驗結果來看,較為空曠的室外環境,三點定位較準確,誤差在10米內。
而在建築物比較多情況下,定位誤差比較大,有的可達50米。而且由於樓宇林立,在室內,人很多,根本無法準確定位目標。即便是在戶外,較為空曠位置,只要還有其他人經過,實際上並不能精確定位哪一個是目標對象。
隨後記者採訪了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湯進,他介紹,三點定位具有一定理論依據,因為微信定位通常是直線距離,有很大的誤差,而採用三點定位或者多點定位,可以減少誤差,接近目標對象。
但他表示,採取這種方式精確定位別人的位置,並不靠譜。因為這種定位法只能確定目標對象大致位置,如果目標定位採用的是Wifi網絡,那麼以IP定位,誤差將會更大。因此如果並非在空曠無人的地方開啟附近的人,對這種三點定位法無需太擔心。
合肥警方也表示,在辦案中確實接觸過利用微信犯罪的案例,但採用三點定位確定受害者位置的,目前還沒有類似案例。(孫青青、周健、劉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