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你會不會經常收到微信好友發來的連結?如果不小心點開了這種連結,那你的位置信息很可能暴露!常熟警方前不久抓獲一名男子,以發文章連結獲取定位實施詐騙。日前,該男子被當地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常熟人金某是做工程的,生意上的朋友不少,難免有些經濟上的摩擦。2019年2月,年關將近,金某急著想要回工程款,一個朋友遲遲不肯還錢,一直「玩消失」,這可把金某給急壞了。無計可施的金某就在網上搜索「怎麼手機定位找人」,很快,一名陌生人加其好友,表示可以幫金某定位找人。金某起初並不相信,對方稱可以先定位金某的位置,並發來了金某的定位。金某一看竟然很準確,就相信了對方,並把要定位的人手機號碼發給對方,並以1100元的價格成交。很快,對方就把地址發來。金某急忙帶人過去找,找了兩小時連個人影都沒見著,再次聯繫對方,卻發現被拉黑了。金某趕緊到常熟市莫城派出所報警。
派出所迅速立案調查,根據金某提供的線索,通過大量偵查工作成功鎖定嫌疑人張某。2月28日,民警遠赴河北邯鄲,在兩地警方共同努力下將張某抓獲。
張某交代,一個偶然機會,他在網上看到有人發廣告:只要給別人發個連結,就能輕鬆獲取別人地址。張某從中嗅探到了「商機」,於是聯繫對方,按對方提示充值199元,獲得了無限次使用連結1個月的權利。隨後,他開始在網上找「客戶」。
起初,很多「客戶」有所顧慮,張某先提供試用服務,先定位一次「客戶」的位置,定位顯示的位置與「客戶」所在位置高度吻合,以此獲得「客戶」信任。就這樣,不少「客戶」找上門,花錢請他定位目標人物。嫌疑人張某接單定位的目標包括他人女兒、老婆、男朋友等等。到落網時,張某已陸續作案12起。
常熟警方辦案民警介紹說,通常情況下,張某把定位連結偽裝成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等發給要被定位的目標。如果對方點開了,他能通過偽裝的連結查到對方位置。如果對方始終沒點開微信的連結,那張某就無法順利定位獲取信息,但「客戶」的錢已經收了,他就隨便定位一個地址發給「客戶」交差。
日前,因涉嫌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張某被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警方提醒
未按照法定程序、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任何人、組織獲取公民的定位信息,都是一種違法行為,還可能涉嫌犯罪。廣大群眾在接收到不明微信連結推送時,要提高警惕,不要隨意點開。
交匯點記者 於英傑 通訊員 戴婭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