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上不經意點的連結,可能是別人追蹤你的標靶

2020-12-06 經濟日報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對話框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

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看似正義的名義,通過淘寶、百度貼吧、QQ群等方式出售微信定位權限牟利,這條交易他人隱私信息的產業鏈正在快速形成。

這樣的微信連結,實際上出賣了你的隱私信息

「精定位準」「小三剋星」「一個連結輕鬆定位老賴」……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在淘寶、微信公眾號及百度貼吧上存在不少「精準定位找人」商家,他們聲稱,只要一個簡單的連結,就能輕鬆定位你想找的人的地理位置。

記者在淘寶網上搜索相關關鍵詞發現,一家名為「知情者雲平臺」的店鋪裡售賣的唯一一款商品,名為「汽車微型gps定位跟蹤器遠程無線強磁迷你超小追蹤器」。

記者以需要定位服務的名義與賣家溝通,該賣家告訴記者,目前微信連結定位這種方式用的最多,定位效果也是最好的,使用較多的微信定位連結有三種形式:第一種是向對方發送文章連結獲得對方的地理位置;第二種是邀請對方玩小遊戲獲得對方的地理位置;第三種是向對方發送紅包獲得對方地理位置。

賣家表示,當被定位者點開這些連結時,只會收到一個申請獲得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提示,如果被定位者點擊「確定」,那麼其地理位置信息將被精準定位,同時以後再打開類似連結都會被該定位軟體默認為「允許」。如果被定位者點擊「取消」,那麼依然會被系統通過IP位址定位,但定位準確度會有所下降。

隨後記者在另一家有著類似操作的定位服務提供商那裡試用了一次定位服務,整個過程非常簡單,只需向被定位者發送一條文章連結或者紅包連結,定位結果顯示的被定位者位置信息與實際位置信息高度吻合。

而在百度上以「微信定位」為關鍵詞進行檢索,第二條檢索結果為「深度解析通過微信悄悄定位他人的方法與應用範圍」,該內容屬於百度旗下的「百度經驗」欄目。頁面介紹會引導讀者添加一個「sh25622」的微信號。在添加該微信號後,記者同樣獲得了三種微信內定位好友的方法。

經測試,當定位處在WiFi環境下的好友時,反饋的位置信息精準度極高。而當定位處在普通行動網路環境下的好友時,精度相對較差。

微信何以成為隱私洩露的工具?

記者深入了解到,利用微信連結進行定位操作,目前有多種不法牟利方式。有的商家表示購買定位軟體的價格在1000元左右,但使用時間有限,往往只有幾天的時間。此後如果還需定位,則買家需要充值,每個微信定位連結的費用也大多在100元上下;有的商家則無外接軟體,直接在第三方頁面中發送指定連結的方式來獲取定位,根據一天至一年的使用時間不同,充值價格也從29元至299元不等。

據火絨安全工程師介紹,上述偽裝成新聞連結或第三方企業紅包的定位請求並非「高明」的做法。「只是利用了平臺開放的API接口,然後將定位和位置信息回傳的功能包裝一下,通過這種方式來賣錢。」該工程師表示,這樣的操作對稍有編程常識的人來說並不難做到。

專家對記者分析說,從此類獲取他人位置信息的技術手段上看,是有人惡意利用了平臺的技術和規則漏洞,從而竊取了不知情用戶的位置信息,這與平臺在日常技術維護和監管上存在疏失有密切聯繫。

許多網友反映,網上隨處可以找到討論「如何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定位微信好友」的帖子,通過各類文內的「定位加QQ」等信息很容易找到賣家。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在微信使用過程中有不少連結都需要獲取包括地理位置信息在內的授權,普通用戶缺乏甄別手段,很難識別哪些連結的授權有可能是惡意授權,因而微信官方有責任也有義務加強對此類惡意連結的清理力度,維護用戶的合法權益。

早在去年4月,就有科技類自媒體曝出有不法企業通過出賣微信定位權限來牟利,曝出的定位方式與記者測試中使用的三類定位方式完全一致,說明此問題並非首次被發現,但記者並未發現平臺有針對此問題的詳細監管措施出臺。

「一個一年前就已經被媒體曝光過的漏洞還沒『補上』,甚至由此衍生出了黑灰產業鏈,平臺應承擔相應的監管責任,更應該反省一下相應的查漏補缺機制是否存在問題。」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在對方不知情的情況下獲取位置信息或涉嫌犯罪

上海建緯(合肥)律師事務所律師朱陳表示,提供微信定位服務的商家涉嫌構成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2017年5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了《關於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該解釋第一條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規定的「公民個人信息」作出明確釋義,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動情況的各種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件號碼、通信通訊聯繫方式、住址、帳號密碼、財產狀況、行蹤軌跡等。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安徽眾佳律師事務所律師施鮑中認為,提供微信定位服務可能還涉嫌非法經營。「司法部門由於破案的需要,才可能會對某個人進行定位,這些商家提供有償的定位服務,就有經營性質了,可是並沒有合法的經營資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明確,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構成非法經營罪。

「平臺方對於由自身技術被惡意利用或監管疏失給用戶權益帶來損害的,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朱陳說,如有用戶因此類惡意連結導致位置信息洩漏、自身合法權益遭受嚴重損害,而微信平臺又未盡到其監管職責時,受害用戶可通過司法途徑依法追究平臺的法律責任。

業內專家建議,普通公民一方面應當具備法律意識,拒絕使用非法獲取他人信息的各種服務,另一方面,在收到不熟悉的連結時應保持警惕,以免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責編:李丹丹)

相關焦點

  • 微信連結不要隨便點 可能成為別人追蹤你的標靶
    核心提示: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對話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看似正義的名義,通過淘寶、百度貼吧、QQ群等方式出售微信定位權限牟利。
  • 在微信上不經意點開的連結,小心被別人用來追蹤位置!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微信連結隱藏出賣個人隱私信息風險「精定位準」「小三剋星」「一個連結輕鬆定位老賴」……記者發現,目前在淘寶、微信公眾號及百度貼吧上,存在不少「精準定位找人」商家。
  • 在微信上不經意點開的這種連結,別有用心地把你定位了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對話框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新華社記者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看似正義的名義,通過淘寶、百度貼吧、QQ群等方式出售微信定位權限牟利,這條交易他人隱私信息的產業鏈正在快速形成。
  • 你以為點開的微信紅包,實際上可能被「精準定位」
    交匯點訊 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一條駭人聽聞的消息……你會不會經常收到微信好友發來的連結?如果不小心點開了這種連結,那你的位置信息很可能暴露!常熟警方前不久抓獲一名男子,以發文章連結獲取定位實施詐騙。日前,該男子被當地檢察機關依法提起公訴。
  • 微信連結可不要隨便點 一條新聞妥妥定位你
    原標題:微信連結可不要隨便點了 一條新聞、一個紅包妥妥地定位你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在微信對話中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了,那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很有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
  • 隨時知道你行蹤 微信定位是賣了隱私?
    當你在微信上不經意地點開一個文章連結或者紅包時,或許你的地理位置信息就已經被對方獲取了。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名義,在網上出售微信定位權限從而牟利   在一些警匪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節:臥底警察把微型定位裝置藏到嫌疑人的身上,然後通過GPS定位一舉端掉歹徒窩點。
  • 點擊微信陌生連結可能被盜號
    ■新快報記者 陳慶麟由於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工具用戶使用量劇增,它們也成為了「釣魚者」盜取帳號密碼的重災區。近期,在新浪微博上,很多用戶反映微信被盜號。為此,多家手機安全廠商紛紛對安全軟體進行升級。
  • 全因亂點連結,安全專家:這種微信連結也得防
    全因亂點連結,安全專家:這種微信紅包連結也得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經歷,就是你地微信或者QQ好友時不時的給你發一些連結,相信一般看到這種連結大家都不會點,我們都已經養成了起碼的常識,看到一些莫名的連結,都會下意識地把他歸類為詐騙、病毒之類的。但是總有一些"頭鐵"的人,總是試圖貪一些小便宜。
  • 你可能正被定位追蹤,誤差僅五米……
    一條八卦新聞、一個微信紅包、一次小遊戲邀請……你會不會經常收到類似連結?如果你不小心點開,那你很可能可能就被對方「盯上」了。近日,有媒體調查發現,一些不法商家打著「查出軌」「抓老賴」等看似正義的名義,通過淘寶、百度貼吧、QQ群等方式出售微信定位權限牟利,這條交易他人隱私信息的產業鏈正在快速形成。
  • 「我和微信的故事」連結盜號 微信:惡意謠言
    (圖1)打開騰訊的連結會盜取支付寶帳號1月10日晚,微信官方稱,weixin.qq.com相關連結為官方發布,用戶可以正常使用。1月10日,作為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的預熱,「當你打開這個,你與微信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H5刷爆朋友圈,微信用戶爭相曬出相關數據截圖。但晚間約9時起,朋友圈中開始有人聲稱相關連結導致「盜號」,甚至聲稱點擊後「馬上把支付寶的錢轉出去」。
  • EGFR 標靶藥物對某些基因檢測陰性患者仍有效,新加坡科學家提出可能原因
    口腔癌病患 EGFR 則鮮少發生對標靶藥物敏感的突變,但是臨床經驗卻發現有少部分基因檢測為陰性的病患以 EGFR 標靶藥物治療仍然非常有效,但是確切原因卻不清楚。最近新加坡的科學家找出了可能原因,將提供治療口腔癌病患時用藥選擇的參考依據。口腔癌是癌症死因的前幾位,近年來口腔癌發生仍呈現成長趨勢,這和其他癌症多半為下降狀態相較時格外突兀。
  • 抗大腸癌 標靶注射助延命
    晚期非末期 標靶藥物助延命  受惠於標靶藥物發展,目前轉移性大腸直腸癌患者存活期已有長足進展。謝燿宇醫師引用今年6月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ASCO)公布最新數據顯示指出,不管是使用哪一種標靶藥物,如血管新生抑制劑、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等,都有助於提升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存活期至近2年6個月時間。
  • 微信群瘋傳的中秋連結是病毒?CFan教你這麼玩
    只要點擊這個連結,就會直接進入微信個人主頁,顯示自己的頭像和資料,著實讓人下了一跳,還以為這是個釣魚連結。網絡上也開始鋪天蓋地的說只要點擊了這個連結就會導致手機綁定的銀行卡、微信支付等密碼被複製。還讓不讓人過節了?
  • 點QQ群裡連結中毒 女子「被」成「病毒源」
    點QQ群裡同事發的連結沒想到中毒了  12日18時許,市民曲女士所在的QQ群裡,同事李女士突然發了個沒有任何說明的連結,隨後又發了一條信息:「開房記錄查詢器,全國酒店賓館數據任你查」。兩分鐘後,就在曲女士剛要點擊那個沒說明的連結時,李女士在群裡又接連發送兩條信息緊急說明:「QQ被盜,大家小心」「前兩個不是我發的」。
  • 當別人在微信上問你「在嗎」,如何回答才能算高情商和高智商?
    對於那種問完「在嗎」,然後就消失了的微信聯繫人,大部分是挺反感的。原本有事說事,無事退朝不就挺好的嘛。問句「在嗎」實際上完全沒意義。那麼問題來了,當別人在微信上問你「在嗎」,如何回答才能算高情商和高智商?
  • 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是病毒?官方:將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謠言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這幾個方面:一些陳年舊帖隔一段時間就會被稍加修改再次傳播;標題內容多以聳人聽聞和刻意誇大的字眼來博取關注和喚起恐懼為主,也不乏慫恿人們分享轉發的字眼,比如「快告訴你身邊的朋友」;正文內容則有經過處理的配圖夾雜其中以製造深刻印象。  昨天下午2時許,一條微信公開課Pro的連結在微信朋友圈裡迅速傳開,不少網友紛紛曬起自己這一年與微信的故事。
  • 華為手機微信裡有個定位追蹤,你在用了嗎?
    華為手機微信裡有個定位追蹤,你在用了嗎?03 13:52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華為手機微信裡有個定位追蹤
  • 《飛鏢和標靶的》翻江蜃-協助拍攝
    飛鏢和標靶的【第1幅圖】此作品由廣安攝影愛好者莫先生在著名的江蘇地區拍攝飛鏢和標靶的【第2幅圖】此作品由海口攝影愛好者任先生在著名的天津地區拍攝飛鏢和標靶的【第3幅圖】此作品由鄭州攝影愛好者宦先生在著名的衡陽地區拍攝
  • 微信上別人問你「在嗎」,該怎麼回答才算高情商和高智商?
    就是因為整天泡在微信裡,所以也經常收到各種各樣的打招呼,就比如最常見的「在嗎?」說實話,這句問話真的很沒有實際意義,如果對方不在,這句話就石沉大海了,相當於沒問;如果對方在,直接說事情不是比問一句更方便?當然如果對方在,卻沒有回覆你,而是發了一條朋友圈,那就更尷尬了。
  • 你還敢微信「清粉」嗎?聊天記錄、通訊錄都有洩露風險,還可能...
    微信「清粉」病毒式傳播用戶「中招」年恆是一位醫務工作者,今年9月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一條令他意外的微信信息。北京市微信用戶 年恆:我點開看了之後發現,是一個有一段時間沒聯繫的老師,她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稱最近用了一個微信「清粉」的服務,非常好用,底下有一條連結。我看到消息的時候感到非常奇怪,因為印象中老師一般不會發這種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