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除夕,成了微信上的除夕;今年的春晚,成了微信上的春晚。透過微信團隊公布的這組用戶大數據,一起看看微信是如何「統治」除夕和春晚的吧!
◎作者:鍾偉
今年春節微信紅包的狀況,遠遠好於去年,其具有的顛覆和偽裝顛覆的意義,大概可以如何看待?央行肯定會困惑,這個微信紅包從支付清算領域看,是什麼?衝擊了什麼?限於篇幅,我簡單匯報自己的困惑。本文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經濟學家,選自微信公眾號「宏觀經濟評論」。
最大輸家:央視春晚。
我曾經寫過小文,說也許不要30年,現在的中年人就會抱著他們的孫子,很艱難地解釋,上海明珠塔和廣州小蠻腰原來的古老用途。電視作為不可或缺平臺的意義,已搖搖欲墜。尤其是春晚搖一搖紅包本身就已宣布春晚之命休矣。這既是電視的沒落,也是被廣告、宣傳和做作充斥的春晚的失敗。
人們確實是在等待紅包為主,看春晚為輔,但移動互聯還沒有能填充春晚的巨大缺位。移動互聯未來除了春節紅包之外,還需要更大努力來填補春晚衰亡之後的內容流量的缺失。這讓人們對移動娛樂更加期待。
最大妒家:馬雲。
請注意在此我使用的是馬雲,而不是阿里系。比較上市前後,馬雲除了增強資本實力和阿里系的全球知名度之外,對阿里生態和業務創新投入的精力明顯不足。
1、就電商而言,淘寶的生態鏈一直沒有顯著提升,並且在走向移動端上,看起來已敗給騰訊。
2、就支付寶而言,其原來具有明顯的幾乎可以和銀聯抗衡的物理直連優勢,這是其他第三方支付遠遠不能比擬的。但到如今,支付寶的優勢已動搖,至少在小額支付領域,微信支付、支付寶和銀聯支付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形成。
3、就打車軟體而言,目前的信息指向,也對馬雲不利。
4、在小微金融方面,餘額寶和阿里小貸未老先衰,而微眾銀行的未來還不明確。當然馬雲還有其他諸多未上市資產,但馬雲的先銳和還算正面的商業形象已動搖。不過,很可能馬雲和小二們仍然沒有危機感。這個春節,沒有人記得馬雲,沒有人記得此前4個月的雙11節,也沒有人提及支付寶紅包。
由此可附加一句,儘管VISA和Master從1985年以來等待了這麼久,終於可以進入中國市場;但中國移動互聯的發展,使我對VISA在華的處境,甚至對銀行實體卡的未來,都沒有任何信心。智慧卡是徒勞的、本可直接越過的燒錢升遷。
最大贏家:騰訊微信。
姑且不論春節之後,會有多少銀行卡會解綁(估計解綁率不會比2014年低多少,有流量沒服務是騰訊一向的軟肋),微信仍是大贏家。最關鍵的一點在於,騰訊向公眾表明了,微信支付能夠承受飽和衝擊並保證系統的大致順暢和安全。微信春節紅包的派發次數在百億筆,從交易筆數和單位時間交易筆數的強度看,這種飽和峰值下運行的能力,都已和銀聯、和支付寶處於同樣的量級。行動支付的成功,還在於年輕人在安定富足的環境下成長,更容易輕易信任。而在1970年代之前的中國人不會具有1985之後那樣對信息技術的信任感。或者說,銀行在90年代初推動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遲鈍,和現在網際網路金融迅猛擴張,部分原因在於中年以上的客戶更狐疑,哪怕是面對實實在在銀行;而年輕人更輕信,哪怕是對信息技術的風險並不了解。微信春節紅包以飽和衝擊的方式,證明了微信支付有能力提供點對點支付,為未來P2P和眾籌提供了某種必要前提。
微信會重複QQ在固定端的優劣嗎?仍受困於如何用流量換盈利嗎?現在還不能確定。但令人欣慰的是,PC+WEB的固定互聯,能適當容忍3-5家的競爭壟斷;但在移動互聯,空間維度的急劇收縮,使得平臺具有更強烈的壟斷性,未來出現取代微信的大眾社交軟體的難度極大。
最大受益者:年輕草根。
據說這次春節紅包,主發紅包者發送的紅包,是其收到紅包的大約4-5倍,這意味著富裕者和年長者對年輕人超過百億元的轉移支付。這種轉移支付並非恩賜而是顧及了年輕人的趣味和尊嚴。
考慮到中國法律系統對線上和線下的巨大差異,考慮到中國在移動互聯基礎設施方面的持續投入,這使得移動互聯有可能打破逐步固化的利益格局、階層格局和產業格局。
覆蓋全球180多個國家的微信春節紅包,使人們有理由對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寄託更高期望,尤其是在全球國家的精英也罷普通民眾也罷,都甚至無法理解微信紅包時更是如此。微信支付似乎證明了,為移動商業模式的擴張,行動支付已經準備好了。
這種土壤的重要性,和支付寶對淘寶的意義是可類比的,但人們期待微支付上生長的,不是假冒偽劣。基於移動互聯的商業模式將是中國新生代的成功沃土。
最大困惑者:央行。
央行肯定會困惑,這個微信紅包從支付清算領域看,是什麼?衝擊了什麼?限於篇幅,我簡單匯報自己的困惑。
1、支付寶的購卡充值方式已經終結,並且支付寶是依託銀行卡系統而存在的。但微信不同,威脅還包含著從QQ平移過來的客戶,以及大量非實名手機,甚至海外手機的客戶。Q幣仍可為零錢充值,因此微信支付包含零錢帳戶體系和銀行卡體系兩大帳戶體系,前者包含廣泛的匿名帳戶,Q幣充值還意味著零錢帳戶對騰訊而言是餘額開放帳戶,而不是轉接支付帳戶。不僅如此,零錢帳戶體系和銀行卡帳戶體系是打通的。
2、支付寶也罷,微信支付也罷,都無法避免虛假交易和資金匿名轉移。
3、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便利性,都是通過綁定銀行卡,對原來銀行網銀或手機銀行的強有效、強安全的實名認證,進行了最大幅度的弱化而帶來的。對帳戶是否實名強驗證還是弱驗證,是造成手機銀行和微信支付便利性差異的關鍵,否則工商銀行的e支付就勝出了。
我們必須看到,微信支付藉助春節紅包在全球的巨大成功,不是網際網路金融能跨國落地,而在於微信是作為社交APP而落地的,微信支付則鑲嵌其中。國外金融監管當局還在稀裡糊塗,沒有要求海外微信支付落地需要金融監管許可。從支付寶在走出國門的四處碰壁看,微信支付也命運一樣。如果中國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不能徹底清理自身在遠程開戶、匿名、洗錢、虛擬發鈔方面的漏洞、誘惑和衝動,那網際網路金融就有先天性心臟病了。
最大偽顛覆:P2P、眾籌。
微信春節紅包讓許多人歡呼P2P、眾籌的光明未來,甚至認為一人一票的普遍民主,輕鬆地就可以通過類似春晚紅包搖一搖,零成本地實現了。限於篇幅,暫不說網際網路經濟使邊際成本趨向於零這種謬論(持此謬論者可能忽視了無線電視、廣播也是免費方式提供的)。
真正的移動互聯企業需要具有重要節點平臺、大數據和雲平臺三大要素。絕大多數P2P並非網際網路企業,其APP無人關注,也不擁有大數據,只是在租用雲平臺。因此本質上,絕大多數P2P只是在藉助線上吸取資金、宣傳項目,而尋找投資項目和風險控制的大量工作,仍需要以線下勞動密集型的方式進行。絕大多數P2P的2015年是悲慘的。
至於眾籌則更遙遠一些,在目前的國情和法律下,弄不好眾籌和亂集資、詐騙僅一步之遙。微信春節紅包說到底,是發紅包者的資金藉助微信支付進行分配,除微支付系統本身在飽和衝擊下運行的可靠性之外,微信紅包尚未涉及到金融風險管理的任何核心環節。
我很喜歡一句話,叫做脫離了風險管理搞創新,都是在耍流氓而已。至於搖出民主,這和我們在選秀節目時,將李宇春和粉絲民主掛鈎一樣,都顯得荒誕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