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已經揭曉。當地時間10月5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諾貝爾獎委員會總秘書長託馬斯佩爾曼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是美國和英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麥可.霍頓與查爾斯.賴斯。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了卓越貢獻。三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哈維.阿爾特,是美國病毒學家,出生在紐約市,先後在羅徹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與醫學博士學位。1964年與後來的諾貝爾獎得主巴魯克.布隆伯格發現了澳大利亞抗原,後來被認為是B肝病毒的一部分,他還以動物模型來研究人體免疫缺陷病毒,並確定了C型肝炎病毒。
麥可.霍頓,英國生物學家,於1977年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獲得生物學博士學位。先後在白金漢郡塞爾研究實驗室和西龍公司的非甲非B型肝炎部工作。
查爾斯.賴斯,美國病毒學家,主要研究領域是C型肝炎病毒。他是洛克菲勒大學的病毒學教授。
C肝疫苗經歷了三十年的研究歷程,至今尚未開發成功,與HIV疫苗、流感病毒疫苗一起,被認為是疫苗開發失敗的三大典型。疫苗開發失敗使得科研人員不得不嘗試治療藥物的開發,但也並不順利。直到2013年,美國FDA批准了PSI-7977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才終於攻克了對C型肝炎的治療難題。
在C型肝炎的攻克歷程中。巴魯克.布倫博格和哈維.阿爾特在1964年篩選血樣時意外發現一位血友病患者的血清(含抗體)可與一位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血液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從而將血液中的這種未知成分稱為澳大利亞抗原。最終確定澳抗是B肝病毒的成分,這一發現為B肝病毒的研究掃清了障礙,巴魯克.布倫博格也因此獲得了1976年諾貝爾醫學獎。
1973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在芬斯頓領導下從囚犯糞便中鑑定出了A肝病毒。
阿爾特1970年年代加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參與血庫質控工作,以減少肝炎通過輸血傳染。他在工作中發現,發現了不同於A肝B肝的新型肝炎,他命名這種新型肝炎為非甲非B肝炎。後來他與他人合作藉助黑猩猩進行實驗,進一步證明了導致這種肝炎的病毒是新型病毒。
1987年美國西龍公司的霍頓小組和疾控中心布拉德利合作採用分子克隆的方法發現了一種新型病毒。1988年阿爾特證實這種病毒存在於非甲非B肝炎患者的血樣品中。1989年霍頓小組正式鑑定出這種新型病毒,並更名為C肝病毒HCV。
HCV的發現是C肝研究史上的第一次突破,不久就建立了HCV病毒檢測方法,最大程度地避免了疾病的傳染。幾位科學家也因此獲得了多項科學大獎。2000年,阿爾特和霍頓獲得了美國拉斯科臨床醫學獎。2013年阿爾特和布拉德利獲得了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
在這之後,很多科學家在藥物研發上不斷努力。尤其是索菲亞2005年加入了成立不到十年的小公司法瑪賽特。他最終於2007年發現了PSI-7977,該藥物聯合幹擾素和病毒唑,或只聯合病毒唑進行12周治療,C肝患者就可以達到治癒效果。
2013年美國FDA正式批准PSI-7977聯合病毒唑用於C型肝炎的治療。為紀念索菲亞的突出貢獻,該分子也被命名為索非布韋。
今年新冠疫情後,美國吉利德公司的瑞德西韋曾經被認為是治療新冠的神藥,雖然療效後來也被質疑。但是吉利德公司最賺錢的業務就是索非布韋,吉利德於2011年以112億美元收購了法瑪賽特。吉利德還在索非布韋基礎上開發出了一系列C肝治療組合藥物,進一步提升了治療效果。
索非布韋作為C肝治療神藥雖然功德無量,但高昂的費用也讓患者望而卻步。在美國,12周的索非布韋治療花費高達8.4萬美元,很多人無法承受。但我們牛逼的鄰國印度卻迅速仿製了索非布韋,把價格降低到了800美元,從而為全世界C肝患者帶來了希望。
-----------------------------
上林院:楊飛,經濟學博士,高校教師,深度觀察產業經濟與財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