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峰,男,中共黨員,江蘇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生。
不負初心使命,靶準目標方向;不懈專心求索,暢享科研樂園;不怠堅守奮鬥,勇於攀登高峰,這是張建峰剛進入大學時規劃好的目標和信念。
青春奮鬥,勇於攀登,時光轉眼一瞬,學習成績優異成為張建峰的代言詞。大學期間,張建峰獲得三年專業冠軍、國家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等榮譽。他勇於鑽研專業創新領域,榮獲全國和江蘇省特等獎、一等獎4項(均排名第一),受理國家發明專利5項。他敢於開拓新國際交流領域,參加新加坡國立大學人工智慧交流項目,拓寬國際化視野。他既是成績優異、樂於助人的江蘇省三好學生,又是獲得國家一等獎、受理國家發明專利的科研達人,更是一名堅持不懈的追夢人。
獲獎情況:
2019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
2018年「東方紅」杯全國大學生智能農業裝備創新大賽特等獎;
2018年江蘇省TI杯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
2017年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江蘇賽區一等獎;
江蘇省「三好學生」。
不負初心使命,靶準目標方向
夢想與初心連在一起,要實現夢想,初心是根據。張建峰知道,他的初心就是靠知識改變命運、憑努力實現夢想,從而影響他人、造福社會。剛踏入大學校園的那一刻,他便謹記初心,時刻為其準備著。
學習上,張建峰既是爭分奪秒的先行者,又是勤能補拙的追逐者。
他是同學們眼中的「超級學霸」,三年多來一直穩居專業第一,校級「三好學生」、國家獎學金、校長獎學金、江蘇省「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一直拿不停。
他是學弟學妹們眼中的「科研大神」,榮獲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受理國家發明專利5項,還積極組織社區義務維修活動。
他是舍友眼中的「拼命三郎」,就連下課間隙、吃飯時間,都是他不停練習聽力,彌補英語薄弱環節的重要時間。而圖書館也是他「閒時」的最愛,常常深夜時分,便會在圖書館的小道上看見他的背影。
他還是老師眼中的「先鋒模範」,在大三時就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並積極帶動周圍同學向黨組織靠攏。他熱心幫助身邊人,關心身邊事,利用空餘時間給同學們分享學習方法和學習經驗。
不懈專心求索,暢享科研樂園
「願你以渺小啟程,以偉大結束」,這句話激勵著張建峰。初入大學,他對電子設計的那股熱愛勁兒,讓人讚嘆不已。張建峰有很強的動手能力,實驗室裡的電晶體、電阻電容等元器件成為了他的寵兒,總是會時不時製作一些有趣的小玩意兒,還能準確地將其中的原理講述給同學們。
大一下學期,在實驗室老師的鼓勵下,張建峰報名參加了校電子設計競賽。雖然參加比賽的大多是富有專業知識的高年級學生,但是他卻說:「沒學過的專業知識我正好提前學一遍,不懂的控制算法我可以找老師問清楚!」那一段時間,熬夜成為了張建峰的家常便飯,而實驗室變成了他的「娛樂場所」,控制算法成了他的「娛樂活動」。由於經驗不足,比賽前,作品調試出現意外,最終校賽以失敗告終,可張建峰從失敗中總結出了幾頁經驗。從那時起,逐夢電賽成為了他在大學裡的一個重要目標。
2019年,張建峰抱著必勝的決心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堅定著「不拿第一絕不罷休」的信念。比賽時間雖長,可最開始便遇見了讓人頭痛不已的難題。競賽要求的電磁炮打靶,誰都不曾涉足過,張建峰只好從頭開始查閱資料、搜集信息。電磁炮最關鍵的就是要有合適的自製繞組線圈,連續計算推導了四小時後,張建峰終於得出了線圈的參數。實驗室沒有符合要求的材料,他二話不說,冒著炎炎夏日近40度的高溫,穿著溼透的汗衫跑遍了整個區的五金商城和裝潢材料店才買到合適的銅線。回校後,晚飯早已忘卻,張建峰就和隊友開始製作線圈。沒有繞線機,他們就輪流手工繞制,被銅絲劃出的一道道傷痕也毫無知覺,500多圈的線圈最終成功完成。將兩者完美結合,終於實現了3米範圍內電磁炮精準移動打靶,誤差僅為2釐米不到。
作品完成後,其他人都已休息,張建峰卻一個人蹲在地上測量參數。大家問他怎麼還不休息,他卻說:「測評不是在我們學校,到時候不確定因素會很多,我多測幾組不同環境下的參數,以不變應萬變。」也許正是這種毅力和恆心,以及對科學的嚴謹、對精益求精的追求、對電子設計的熱愛,成就了張建峰最初的電賽夢。張建峰帶領著隊伍最終獲得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一等獎,他還以第一排名獲得國家級特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2項。
不怠堅守奮鬥,勇於攀登高峰
傾注一生的堅守,才能成就真正的匠心精神,才能更好地展現卓越。張建峰深知,學無止境,不能停滯不前,要有所突破。當今是智能化大發展的新時代,他深知落後就會被淘汰,因此他便開始鑽研一些機器學習、數據挖掘方面的知識。張建峰參加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人工智慧項目,通過國際交流,學習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等先進理論知識,真正做到用知識武裝自己,在最終的項目匯報中以高分通過。他還參加了浙江大學學術夏令營,與國內頂尖名校學生同臺競技,三天兩夜的鏖戰嚴重缺眠,竭盡所能,力求創新,以第一名的成績被評為特優營員,並獲得了浙江大學為數不多的直博名額。
實驗室良好的研究氛圍、老師的教導、學長的幫助,讓他受益無窮。大二時,張建峰加入了學院「躍然」創客實驗室,主持和參與了多個項目的研究工作。在指導老師沈躍的悉心指導下,他將全向移動平臺與跨壟機構相結合,將運動解耦算法與PID控制算法相結合,實現了番茄採摘機器人的精準控制,最終獲得了智能農業裝備大賽全國特等獎(全國僅四支隊伍),並申請了一項國家發明專利。在完成大創項目時,他在學長們的幫助下,將機器視覺應用於多機器人集群控制系統,成功結題並申請了國家發明專利。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張建峰始終保持「愛琢磨、愛鑽研」的勁頭和近乎痴迷的熱愛,攻克了一項又一項的科研難題,用初心、專心、恆心打造匠心,書寫著一名當代大學生勇立時代潮頭的堅毅與執著,不斷追逐著成為一名卓越工程師的遠大理想!
來源:江蘇大學電氣學院 學工處思政科 審核:王玉忠 統籌:楊雨
編輯:時鑫玥 楊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