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美籍印度裔14歲女孩發現新冠潛在治療方法,獲2.5萬獎金

2020-10-20 環球時報新媒體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 18日報導,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爭相尋找治療新冠病毒的方法時,美國德克薩斯州弗裡斯科市一名14歲的女孩阿尼卡·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剛剛在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中獲勝,贏得了2.5萬美元的獎金,原因是她的一項發現可能會提供一種新冠病毒潛在療法。

阿尼卡·切布羅魯 視頻截圖

阿尼卡的獲獎發明是她使用計算機模擬發現了一種先導分子,它可以選擇性地結合到SARS-CoV-2病毒的刺突蛋白上。

阿尼卡稱,「最近兩天,我看到很多媒體在報導我的項目,因為它涉及SARS-CoV-2病毒(即新冠病毒)。這反映出我們都希望結束這場大流行,因為我和其他人一樣,都希望能儘快恢復正常生活。」

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110萬人死於新冠病毒,根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美國已經有超過21.9萬人死亡。

圖片來源:「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推特

報導稱,這名美籍印度裔女孩在八年級時提交了她的項目,但項目起初並不是專注於尋找新冠病毒治療方法。最初,她的目標是使用計算機模擬方法來識別一種能與流感病毒蛋白質結合的先導化合物。

阿尼卡表示,自己花了很長時間研究流行病、病毒和藥物,但由於新冠疫情的嚴重程度以及在如此短時間內對世界造成的巨大影響,她在導師的幫助下改變了方向,把目標對準了SARS-CoV-2病毒。

阿尼卡稱,在了解了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的情況,以及每年美國死於流感的人數(儘管每年接種疫苗,市場上也有抗流感藥物)之後,她受到了啟發去尋找潛在的治療新冠病毒的方法。

圖片來源:「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推特

「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評委辛迪·莫斯博士稱,「阿尼卡有一個好奇的頭腦,她用她的好奇心來提出關於新冠病毒疫苗的問題。她的工作是全面的,檢查了大量的資料庫。她還對創新過程有一定的了解,並且是一位出色的溝通者。她願意用自己的時間和才能來幫助世界變得更美好,這給了我們所有人希望。」

阿尼卡表示,獲得這個獎項和傑出青年科學家的頭銜是一種榮譽,但她的工作還沒有完成。她說,自己的下一個目標是與科學家和研究人員一起努力,通過將她的研究成果轉化為一種真正的療法,來控制這種大流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相關焦點

  • 14歲印度裔女孩因新冠潛在療法贏16萬獎金,篩出病毒先導分子
    鄭集楊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一個14歲印度裔少女,登上全美社交網絡熱搜。原因非常硬核:新冠潛在療法的研究。她叫Anika Chebrolu,2020年度的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冠軍,因新冠潛在療法脫穎而出,拿走了2.5萬美元獎金。
  • 得州14歲印裔女孩發現先導分子 或能用於新冠療法
    一名新冠患者插著呼吸機,躺在紐約醫院的病床上。(圖片來源:美聯社資料圖)中新網報導,據CNN消息,近日,一年一度的3M年輕科學家挑戰賽在美舉行,這項比賽邀請5年級至8年級的學生參與,此次共10人入圍決賽。其中,14歲的印度裔女孩切布羅盧(Anika Chebrolu)憑藉對新冠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的研究,擊敗其餘選手,獲得了2.5萬美元的獎金。
  • 14歲女孩因一項為新冠提供潛在療法的發現贏得2.5萬美元獎金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當全世界的科學家競相尋找新冠病毒的治療方法時,其中一位年輕女孩脫穎而出。來自德克薩斯州弗裡斯科的14歲女孩Anika Chebrolu剛剛贏得了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以及25000美元的獎金,因為她的一項發現可以為Covid-19提供潛在的治療方法。
  • 美14歲女孩因新冠相關研究 在年輕科學家獎中奪魁
    據外媒報導,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名14歲女孩在一項全美少年科學家競賽中奪魁,並獲得25000美元的獎金。她希望能夠通過這項研究,為對抗新冠病毒提供潛在的治療方法。據報導,近日,一年一度的3M年輕科學家挑戰賽在美舉行,這項比賽邀請5年級至8年級的學生參與,此次共10人入圍決賽。其中,14歲的印度裔女孩切布羅盧(Anika Chebrolu)憑藉對新冠病毒的潛在治療方法的研究,擊敗其餘選手,獲得了25000美元的獎金。報導稱,切布羅盧使用電腦模擬方式,發現了一種先導分子,可以選擇性結合新冠病毒的突刺蛋白,或能成為新冠肺炎療法。
  • 美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 奪青年科學家獎
    全球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5萬美元獎金。
  • 14歲的女孩因發現可能治癒新冠的發現而獲得了$ 25K獎金
    據3M年輕科學家挑戰賽最新消息稱來自德克薩斯州弗裡斯科的14歲的Anika Chebrolu剛剛贏得了2020年3M年輕科學家挑戰賽和25,000美元的獎金隨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爭相尋找治療>冠狀病毒的方法,其中一個年輕的女孩脫穎而出。
  • 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奪3M青年科學家獎
    美國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全球科學家正爭相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其中美國德州一名14歲少女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找到新冠肺炎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5萬美元獎金。
  • 14歲印度女孩獲美國科學大獎,我發現中國父母的差距
    原因是美國德州一位叫做Anika印度裔女孩,才14歲,剛剛在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中獲勝,贏得了2.5萬美元的獎金。 這個女孩使用計算機模擬,發現了一種先導分子,它可以選擇性地結合到SARS-CoV-2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上。
  • 古印度文明對世界的貢獻及近現代印度裔得過十二個諾貝爾獎
    印度次大陸對人類文明有極其卓越的貢獻。 一,0的發現始於印度。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印度婆羅門教最古老的文獻《吠陀》已有「0」這個符號的應用,當時的0在印度婆羅門教表示無(空)的位置。
  • 印度裔16歲少年解決牛頓所提350多年未解難題
    德國一名16歲印度裔少年雷伊解決了由牛頓提出、歷經350多年未獲解答的兩個基本粒子力學問題。中新網5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27日援引德國媒體報導,德國一名16歲印度裔少年雷伊解決了由牛頓提出、歷經350多年未獲解答的兩個基本粒子力學問題。雷伊提出的解答讓科學家不僅能算出一個球投出後的飛行路徑,也能預測這球如何擊中牆面與反彈,以前這些數據只能用計算機估算。
  • 伊朗裔女數學家成獲「數學界諾貝爾獎」首位女性(圖)
    伊朗裔女數學家米爾札哈尼獲「菲爾茲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宣布,伊朗裔女數學家、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瑪利亞姆·米爾札哈尼榮獲國際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至此,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首位女性獲獎者,同時也是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伊朗裔人士。英媒12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12日在韓國首爾公布2014年「菲爾茲獎」4位得主。其中,米爾札哈尼成為萬眾焦點和最熱門的話題。因為,「菲爾茲獎」此前56位得主都是男性,米爾札哈尼成為該獎有史以來首位女性獲獎者。
  • 伊朗裔女數學家獲菲爾茲獎
    原標題:伊朗裔女數學家獲菲爾茲獎 米爾扎哈尼   8月13日,國際數學聯盟在韓國首爾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宣布米爾扎哈尼和另外3名數學家獲得菲爾茲獎。米爾扎哈尼成為該獎的首位女性得主,也是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伊朗裔女士。
  • 美14歲少女發現潛在新冠療法,奪3M青年科學家獎
    (圖/YouTube/Anika Chebrolu)全球科學家現正積極尋找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美國14歲女孩切布羅魯(Anika Chebrolu)的表現亮眼,透過電腦模擬發現可能的潛在療法,贏得2020年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拿到2萬5000美元獎金。
  • 有人25歲戴上桂冠、有人96歲才獲殊榮
    最年輕得主是1915年獲獎的布拉格(Lawrence Bragg),當時他才25歲,與父親一起獲獎;最年長得主則是2018年獲獎的艾許金,以96歲高齡摘下桂冠。另外,美國物理學家巴丁(John Bardeen)是唯一獲得諾貝爾物理獎2次的得主。
  • 有人25歲戴上桂冠、有人高齡96歲才獲殊榮
    不過獎金的數額不固定,隨著諾貝爾基金會的收入而變動,例如2009年的獎金為1000萬瑞典克朗(約760萬人民幣);2012年獎金降至800萬瑞典克朗(約610萬人民幣);2017年獎金又升為900萬瑞典克朗(約680萬人民幣);2020年得主的獎金再升為1000萬瑞典克朗。
  • 首位印度裔美國太空人卡爾帕娜·喬拉
    卡爾帕娜·喬拉(照片:美聯社)卡爾帕娜·喬拉是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印度裔美國人,也是為數不多的女性太空人之一。
  • 一個15歲印度裔女孩憑啥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15歲的印度裔女孩吉塔姜利·拉奧從5000多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2016年,11歲的拉奧在新聞上看到了密西根州弗林特水危機的消息,數百名兒童血鉛超標。這促使她開始研究如何測量水中含鉛量,並開發了一種名為「特提斯」(Tethys)的碳納米管設備。2017年,拉奧因此贏得了「探索教育3M青年科學家挑戰賽」,並獲得了2.5萬美元的獎金。2018年又被授予「美國環境保護署主席環境青年獎」。
  • 14歲中學生找到有望治療新冠的藥物,獲得科研競賽大獎
    4100萬。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最近一位14歲的中學生找到了有望對付新冠的特殊分子,並贏得了一項科學大獎。歲的少女叫做 Anika Chebrolu,她來自德州,她的科學項目獲得了探索頻道和3M聯辦的青年科學家挑戰(3M Young Scientist Challenge),並贏取了2.5萬美金的獎金。
  • 印度裔在美國收入最高,華裔差在哪裡?
    正解局出品據統計,在美國,印度裔家庭中線收入超過了10萬美元(全美家庭平均中線收入為5.3萬美元),將近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比華裔多出了3萬美元。印度人在美國,憑什麼混得比較好?華裔比印度裔差嗎?早在2012年,印度裔領導的矽谷科技公司就達到了33.2%。其中,最著名的有微軟的CEO納德拉和Google的CEO桑達爾·皮查伊。除了矽谷的科技公司,在美國的金融、商貿等領域印度裔也在統治半壁江山,比如萬事達卡的CEO安傑·班加及百事公司的董事長盧英德等等,不勝枚舉。
  • 為什麼矽谷高管被印度裔大規模佔領,卻鮮有中國人身影?
    其中就有紅透半邊天的谷歌新任CEO桑達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以及微軟歷史上第三任CEO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僅僅這兩家公司,印度裔高管就已經掌管了8000億美元的市值。不同於一些族裔高管都是移民二代,這一波登上矽谷權力頂端的印度裔高管,都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大多數都是在印度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後來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