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請點擊上方『 北晚新視覺 』
中新網3月27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泰國武裡南府普太頌縣一個市場內,出現一條長達一米的生物,其上半身看似鱷魚,有著長長的嘴巴和鋒利的牙齒,下半身則與一般魚類無異。據悉,這條「半鱷半魚」的生物是一種名叫「福鱷」(Aligator Gar)的史前魚類,也叫鱷雀鱔。它在地球上存活已達一億年之久,古怪的樣貌也吸引當地民眾前來一探究竟。
據報導,普太頌縣一名41歲的市場魚販蘇宛妮,日前以500泰銖向當地漁民買下這條長約一米,重達11公斤的「怪魚」,只見它有一副長嘴和兩排銳牙,下半身則是如一般魚類的鱗片、魚鰭和魚尾。不過蘇宛妮透露,由於它長時間被裝在飼料袋裡,早已奄奄一息,她將該魚放進水槽飼養後沒多久就死亡了。
儘管如此,該魚仍意外在當地造成轟動,不少村民第一次見到這種生物,紛紛呼朋引伴,前來和它拍照。
縣長尼米特聽聞後,也親自趕往市場查看,並證實這隻「怪魚」是原始大型食肉類淡水魚「福鱷」,又名鱷雀鱔,因有著鱷魚的短吻和布滿利齒的上下顎而得名,身體則覆蓋青灰色菱形硬鱗。這種魚存在於地球已有一億年歷史,不但可以離水存活2小時,還相當長壽,平均壽命為26至50歲,最高紀錄達75歲。
尼米特表示,福鱷過去曾現身泰國其他省,目前雖尚未釐清該魚從何處遊進武裡南府,但懷疑在該魚被捕的水域中,恐有其他福鱷存在。他呼籲當地民眾儘量遠離這帶水域,並留意家中年幼孩童,避免「福鱷在緊急情況下攻擊人類,造成意外發生」。
來源:中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