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送到英國的一棵觀賞植物,開啟了百年來的一場瘋狂的物種入侵

2020-10-20 城市情報員

寫在之前

在我國的華中、華東、華南、西南及西北等地分布著一種叫做虎杖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根莖屬於一種中藥,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等功效,還可用於水火燙傷、經閉、趺打損傷等方面。

記得小時候一到春天,虎杖(小時候不知道學名,只知道叫「酸梗」)就像春筍一樣冒出很長一段又肥又嫩的新芽,尤其是田埂、水塘水溝等潮溼的地方分布密度尤為的大。

「酸梗」無毒且味道酸酸的,是兒時一種非常普遍的玩具,經常用來做笛子來玩。

虎杖是一種多年生蓼科草本植物,這玩意在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稱之為日本虎杖。而提起「日本虎杖」這四個字,這可簡直是讓英國人抓狂的一種植物,由於在英國瘋狂繁殖,不僅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場瘋狂的英國式物種入侵。

日本虎杖與英國的萬裡相會

菲利普·弗朗茲·馮·西博爾德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內科醫生,同時也是植物學家、旅行家,和日本器物收藏家。1823他年以荷屬東印度軍隊官員的身份被派駐日本,由於當時日本嚴禁外國人在日本土地上進行自由活動,因此西博爾德在駐日期間只能以醫生這種身份隱蔽開展各項活動。

除了完成駐日的各項日常工作外,作為一名植物學家,西博爾德的一大愛好就是在所到之地收集植物種子和標本。在駐日期間也不例外,他一共收集了1000多種植物種子,並將這些種子種在日本長崎海灣一個外國人可自由居住的人工島上。

然而在西博爾德在一次外出準備採集各種植物的種子和標本的過程中,他在一處火山的山腳意外看到一種開著白色的花朵,而且根部粉粉嫩嫩的植物,看上去非常地漂亮,由於這種植物在歐洲沒有,且既可以食用,還有很高的經濟和藥用價值,於是他便想到將這種植物作為植物園裡的觀賞植物進行種植。

西博爾德先是將日本虎杖苗安排船隻帶到了他位於荷蘭家裡的植物園進行培育,經過培育之後將生長較好的苗又分別帶到英國和比利時的植物園進行種植採樣。到了1850年的時候,第一株日本虎杖被送到位於英國首都倫敦的皇家植物園——邱園進行種植,由此開啟了日本虎杖在英國的傳奇之旅。

日本虎杖在邱園栽種之後便很快成活了,並以清秀而漂亮的「外表」成功「圈粉」,這種具有觀賞性且很好養活的植物很快在其它植物園種植開來。然而這是一種絕不甘寂寞的物種,甚至遠沒有「一枝紅杏出牆來」那麼簡單,日本虎杖所到之處攻城掠地無所不能。

由於日本虎杖生命力頑強,基本上只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長到1米高,並且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瘋狂繁殖遍地開花。

或許當時引進這種外來物種的時候,人們萬萬沒想到這樣一個錯誤的決定竟然改變了英國很多事情,讓現在的英國人叫苦不迭。

日本虎杖

日本虎杖是一種原產於日本的蓼科何首烏屬植物(屬於多年生雜草的一種),不僅地面部分最高可長到3米多高,而且根系特別發達,既可以向地下伸入5米多深,還能橫向擴散7~10米,生命力極強。

從繁殖角度來看,日本虎杖雖然屬於雌雄異株的植物(世界上最大的雌性群體),但它還可以通過無性繁殖,也就是靠扦插也能成活。不過,對於這種植物來說,扦插的要求就顯得特別低,碎葉片在潮溼且有光照的情況下都能繼續生長,如果不是將其連根拔除並燒毀(或暴曬成幹),很容易「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更為神奇的是,除了地面以上部分的莖葉能夠無性繁殖以外,日本虎杖的根部最讓人頭疼,它不僅紮根很深且橫向穿透面積達上百平方米,很難拔乾淨;而且最關鍵的是它的根部在地底下可以存活將近二十年,也就是說只要土壤裡還有它的根須殘留,假以時日便可再次發芽,繼續攻城拔寨。

看了日本虎杖如此強大的生命力,要想將其徹底剷除,放火燒、掘地三尺這些做法顯然是不夠徹底的,英國人已經為此事發狂了幾十上百年,並認為這是一種滅不掉的植物,而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物種存續委員會的入侵物種專家小組(ISSG)則將其列入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就可見一斑。

日本虎杖讓英國人為其發狂

從1850年首株日本虎杖在英國皇家植物園栽種,如今經過上百年的繁殖和「擴張」,已經使得英國很多地方遭到這種外來物種入侵,形成無法穿越的綠色「鐵絲網」,不僅使當地的植物死亡,造成當地生態環境的破壞,而且這種植物能夠從磚縫或者水泥板中鑽出來,並依靠其強壯的根系把裂縫不斷撐大,最終對道路或建築物造成結構性破壞,造成抗震性等安全性能下降,甚至有日本虎杖生長的區域房價還一度受到該植物的影響。

因為受到日本虎杖的「威脅」,穿牆和穿過路基都是最基本的「技能」,故而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在動工之前就曾耗費了很大財力和物力對場地周圍的日本虎杖進行徹底清理,生怕它們偷偷過來惹麻煩。

還有一件很現實的事,就是英國伯明罕市的一位女士想要出售自己的一套帶花園的三層疊墅,可房屋中介以她家周圍有日本虎杖的生長為由,認為她的這棟疊墅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房價也被估到了地板價,幾十個有潛在購買意向的買主實地看了之後都沒有下文。

而為了最大限度減少日本虎杖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英國政府每年都要投入十幾億英鎊專門用來清除日本虎杖,但收效甚微。

中國為什麼虎杖沒有成災?

前文中講到,中國也有很大範圍的虎杖分布,但從來沒有聽說哪裡有虎杖瘋狂生長,而且相反,由於人們不合理活動的存在,虎杖的生長區域反而還減少了,一些原本虎杖很茂密的地方反而看不到虎杖了。

實際上,無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咱們國家,在不受人類生存活動的影響下虎杖之所以能維持生態平衡,最主要的是中國和日本這兩個虎杖的原產地有30多種昆蟲和6種真菌以虎杖為食(不是直接吃莖葉,而是像蚜蟲一樣吸吮植物汁液),其中最主要的是一種叫木蝨的昆蟲,它能繁殖大量後代,從而嚴重影響了虎杖的形態和活力,以此維護生態平衡。

花了巨資並做了多年無用功之後,英國終於轉過彎來,他們想到原產地能影響虎杖形態和活力的昆蟲和真菌,採用這種「一物降一物」最自然的方法來控制在英國泛濫成災的日本虎杖。而且經過相關研究,這種原產地虎杖剋星——木蝨和真菌不會對英國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如今,英國總算找到破譯日本虎杖瘋狂繁殖的「密碼」,但是經過一個半世紀的繁殖日本虎杖在英國早已形成了較大的破壞,因體量大而任重道遠,不過好歹找到了方向,相信在未來的時間裡英國一定能戰勝日本虎杖。

前面有講到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青魚瘋狂繁殖等,現在又有日本虎杖在英國、美國、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亞等國瘋狂生長,你覺得要如何控制好物種入侵呢?歡迎留言分享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1850年,被送到英國的觀賞植物,上演了一場瘋狂的物種入侵
    而提起「日本虎杖」這四個字,這可簡直是讓英國人抓狂的一種植物,由於在英國瘋狂繁殖,不僅嚴重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壞。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場瘋狂的英國式物種入侵。日本虎杖與英國的萬裡相會菲利普·弗朗茲·馮·西博爾德是19世紀德國著名的內科醫生,同時也是植物學家、旅行家,和日本器物收藏家。
  • 1850年,一株觀賞植物被帶回英國,開啟了瘋狂的物種入侵!
    物種入侵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例如歐洲野兔在澳洲的泛濫,前後折騰了一個多世紀,數量最多的時候超過1個億,嚴重地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在今年生態環境部發布了《2019中國生態環境公告》,公告中提到了到目前為止全國已經發現了660種外來入侵物種,並且有71種已經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因此被列入了《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 1850年,一株觀賞植物被帶回英國,開啟了一場英國式物種入侵
    ,1850年這株美麗的植物就這樣到達了英國倫敦的著名皇家植物園-邱園,從此開啟了這株植物在英國的神奇之旅,它就是大名鼎鼎的日本虎杖!,種植了虎杖後很快就發現這種植物很容易活,而且非常美觀,因此將其分發到了全國多個植物園,當然虎杖是一種不甘在植物園中寂寞的物種,除了被認為傳播之外,它開始了徵服英國的徵程!
  • 1850年,一株漂亮的植物被帶回英國,一場可怕的物種入侵隨之開啟
    物種入侵事件本來在大自然中是很罕見的,但是自從地球上有了人類(特別是現代人類)以後,物種入侵事件就開始頻頻發生。在人類發達的交通工具的幫助下,外來物種甚至可以從萬裡之外而來,而假如某種外來物種具備強大的適應力以及繁衍能力,就很可能突破大自然的控制機制,進而演變成一場可怕的生物危害。
  • 英國人從日本帶了一種「觀賞性植物」回國,一場物種入侵爆發了
    日本虎杖看上去是觀賞性植物,實際是可怕的入侵者,日本虎杖19世紀時被引入英國,開始了一場大規模物種入侵。在一些池塘裡,我們能夠看見大批大批的水葫蘆,水葫蘆又稱鳳眼藍,模樣還是挺好看的,但它卻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
  • 外來物種入侵多可怕?100多年前的英國深受其害,至今還有隱患
    地球的生態系統擁有自己的平衡,它會根據環境的變化來調整,根據達爾文進化論理論,我們可以了解到動植物超強的適應性。但有一種情況需要我們警惕,那就是外來物種入侵問題。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地域限制已經不是問題了,這時人類就會從其它地方帶來一些新的植物或者動物。
  • 1850年,植物學家將一株植物帶回英國,開啟了英國式物種入侵
    在當今的世界上,我們看到了很多物種入侵的情況,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情況都是非常之多的,正因為物種入侵,就打破了原來的生態平衡,就像美國的錦鯉泛濫一樣,整個河流都很少看到別的魚類,前不久也經常看到有人在捕殺清道夫,這也是一種外來物種的入侵,而中國人最喜歡吃的小龍蝦,有部分也是屬於入侵的物種,當然這個還沒有被完全的證實。
  • 日本一種植物,入侵英國170年「人人喊打」,我國農民當成寶貝
    不過也因為網絡的普及,人們開始更加關注環境問題,比如以前根本沒人在意的物種入侵問題,現在也是很多人關注的熱點。物種入侵主要指外來物種進入當地生態系統帶來的生物破壞現象。這是很多人經常忽視的一個問題,其實世界各國物種入侵現象都十分嚴重,比如澳大利亞野兔泛濫、美國的亞洲鯉魚泛濫等等,這些物種入侵都給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破壞。
  • 1850年,一種植物被帶到英國,經過百年繁衍帶來了災難
    十九世紀時的英國,就遭受到了一種植物入侵。當時西博爾德是德國著名的內科醫生,於1823年被荷屬東印度軍隊派往日本,以日本軍醫的名義在日本生活。不過與此同時,西博爾德也是一名植物學家,他十分喜歡對各種植物標本與種子等進行收集。一次偶然間,他發現了一種生命力旺盛且適合觀賞的植物,便將其帶回了自己在荷蘭的家中。
  • 它具有超強繁殖能力,農民都對它無奈,是危害極大的百強入侵物種
    大家對於入侵物種,關注和了解最多的應該是水葫蘆。我想大家從各處信息對水葫蘆也有一些的了解,它的危害也是讓人毛骨悚然,特別是那些養殖水生動物的農民,一說起水葫蘆就咬牙切齒。不過你有所不知啊,還有一種危害更大,甚至能「絞殺」大樹,具有超強繁殖能力,農民見了就砍,屬於危害極大的百強入侵物種。它是第一批被列入入侵我國危害植物的名單。這種草叫「薇甘菊」,是當今社會甚至是世界熱帶地區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不僅在農村讓人恨之入骨,在城市也是遭人唾棄。這薇甘菊原產是南美洲,現在世界各地都泛濫成災。
  • 一場沒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早在世界範圍內悄悄打響
    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地區之間經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全球環境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一場無硝煙的生態戰爭——「外來物種入侵」悄然在世界各地上演,它所造成的生態災難,正在嚴重威脅著各國的經濟發展和全球生態安全。那外來物種是什麼呢?
  • 外來物種入侵重慶!!!
    消息一出,就在重慶吃貨界掀起軒然大波。更有小夥伴已經按捺不住內心雞凍,準備組團去美國吃剁椒魚頭、麻辣水煮魚,並向美國政府提出挑戰,只要支付重慶吃貨的機票和住宿費用,將免費貢獻重慶的麻辣烹飪技術……入侵路徑作為有用植物引入一般而言,外來物種的進入分為無意引入和有意引入兩種途徑。
  • 商周時期就有種植,如今成秋季觀賞物種,網友:為何成瀕危物種
    秋季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植物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葉子會發生著比較大的變化。最為有名的就是秋季的楓葉,楓葉紅於二月花,想必就是最好的形容了。幾百年的老楓樹記錄著人類演變的歷史,從它粗糙的樹皮上能發現不少歷史痕跡。這些古老的樹木記錄著很多的故事,每一棵樹木都有一段故事被記錄下來,它們自然也成為一種保護植物。
  • 入侵植物知多少?
    對外來入侵物種來說,這種「要啥有啥」的自然特徵簡直就是「天堂」,所以我國很容易遭受外來入侵物種的侵害,大多數都可能在我國找到合適的棲息地。860餘種歸化植物中,其中369種被認為是入侵植物。,對入侵植物來說亦如此。
  • 小龍蝦屬入侵物種是怎麼回事?牛蛙、小龍蝦屬嚴重入侵類外來物種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最多,有223種及1變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雲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鑑」。
  • 美國太陽魚"入侵"日本 政府號召將其吃光(圖)
    太陽魚生存能力極強(資料照片)  據新華社電 日本 近期號召最大湖泊琵琶湖周邊民眾抓捕、吃掉湖中的太陽魚,以在日本徹底消滅這一物種。  法新社26日報導,日本志賀縣官員展開「釣魚、吃魚」活動,鼓勵人們釣到太陽魚後不要放生,而是把它們吃掉。
  • 浙江古樹雌雄同體,壽命長達百年已成瀕危物種,如今世界僅存一棵
    ,發現了一棵特別的鵝耳櫪。經過長達兩年的研究後,他發現這株鵝耳櫪不僅具有普通鵝耳櫪的全部特點,而且還具有耐陰、耐旱和抗風等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壽命長達百年且雌雄同體!這樣的鵝耳櫪在全世界範圍內也僅有一棵。因為其是在普陀山被發現的,因此林業學家鄭萬鈞教授便將其命名為「普陀鵝耳櫪」。
  • 世界上10大最有害的外來入侵物種[組圖]
    在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動物物種的出現會打破原來固有的生態循環系統,有時甚至給當地環境帶來壓力和災難,造成生態系統退化。本文介紹了10個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以及它們對環境所造成的破壞。包括瘋狂的葛根、狂野的野兔侵略者、數量驚人的八哥、能和鱷魚搏鬥的緬甸蟒蛇、體型巨大的甘蔗蟾蜍、以吃肉為生的蛇頭魚、繁殖超強的東灰松鼠……
  • 又一入侵物種被降服,外國人深受其害,國內卻不夠吃,需專門種植
    物種入侵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很多國家深受其害,中國同樣如此。從國外引進的很多物種,在中國繁殖之後泛濫成災,由於沒有天敵,根本沒辦法消滅。比如鱷雀鱔、福壽螺等動物,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然而,這些入侵物種的口感奇差,所以即便遍地都是,人們也很少去吃它們,最終的結果就是瘋狂繁衍。
  • 小龍蝦上榜雲南入侵物種名錄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長孫航表示,雲南外來入侵物種的原產地來自6個區域,其中來自美洲的種類最多,有223種及1變種,佔全部入侵種類的50.1%,「《名錄》將在推動雲南生物多樣性監測等方面提供科學支撐,也將為我國其他區域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的編研提供經驗和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