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迷戀水下世界的人來說,世界上有兩種人,見過水下世界的人和沒有見過的。
今天就帶你走近攝影師亞歷山大·塞梅諾夫(Alexander Semenov),一位水下世界神秘莫測的浮遊生物「痴迷者」的世界。
作為一名專業水下攝影師,來自俄羅斯的攝影師亞歷山大專攻自然環境中的科學微距攝影——這種方法可以觀察在實驗室條件下無法研究的動物,例如生活在海底的軟體動物、浮遊生物等等。
要知道,世界上差不多 80% 的水生動物還沒有被研究,甚至被發現。亞歷山大的攝影作品不僅帶來了珍貴的科學記錄,更讓普通人得以認識這個廣闊而未知的美麗新世界。
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棕色帶狀月亮水母(Aurelia limbata),它是北太平洋地區廣泛分布的物種之一,身體厚而結實,行進速度很快。
在攝影師的身份之外,亞歷山大還是一位研究無脊椎動物的海洋生物學家、莫斯科國立大學白海生物站潛水團隊負責人。他經常在惡劣的條件下潛,進行複雜的研究。他具備出色的布光技巧,使得鏡頭下的海洋生物看上去既像 CG 動畫,又像漂浮標本,它們的色彩、形態、細節,都清晰地呈現在人們眼前,亦真亦假,斑斕詭異。
拍攝於夜間的地中海,在紅斑虹吸管(Redspotted siphonophore Forskalia edwardsi)的身體上可以看到附著在一個中央莖上的不同的動物群,長度可以達到 5 米。
海蝶(Pteropods)是浮遊生物中最令人驚奇的群體之一,也是亞歷山大作品中最常見的拍攝對象。它包括兩類:有殼翼足亞目的海蝶(Thecosomata)以及裸殼翼足亞目的海天使(Gymnosomata)。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徵 :用從古老蝸牛(腹足綱動物的祖先)的爬行腳進化而來的兩個大型的翅膀遊泳。
翼足類的外觀令人著迷,在亞歷山大的作品中,它們是包裹覆蓋著珍珠色虹彩體的奇特生物,半透明的外殼更像精緻的玻璃製品。
它們具有不尋常的鮮豔色彩,體形迷你,生活在所有的海洋中,在北極和南極海最為豐富,從而形成了龐大的種群,超過了浮遊生物的總和。這龐大而多彩的群體吸引了鯨魚,它們會在某些季節僅以翼足類為食,所以北歐海員曾經將這些生物稱為「鯨魚食物」。
生活在白海的寒海浮遊翼足類(Clione limacina),身長大約有 3.5 釐米。
裸海蝶(Limacina Helicina)是浮遊生物中的小型翼足類動物。它們看起來像蝸牛,不停地揮舞著「大耳朵」,這些大耳朵是從古老的軟體動物的爬行腳進化而來的翅膀。雖然拍動翅膀的樣子,看上去有點兒搞笑,但它們可是海裡的遊泳健將。為了覓食,它們分泌出粘著各種物質的巨大黏液球,然後再吃掉它。裸海蝶是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鯨魚每天需要吃掉約 2 噸來自螔螺科的裸海蝶。
小翼足類軟體動物海蝴蝶 (Limacina Helicina) 是暗夜天使「菜單」上唯一的食物,它們只出現在超冷的海水中,當溫度升高到 2℃以上時,它們就消失了。
海天使(Clione Limacina)也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軟體動物。在進化的過程中,海天使擺脫了外殼,將典型的蝸牛腳變成了翅膀。它是世界上無脊椎動物中最美麗的遊泳者之一,在亞歷山大的作品中,它們拍動翅膀的方式,就像蝴蝶慢速揮動翅膀。
由於裸海蝶是海天使的唯一食物來源,當海天使獵捕時,它們會突然快速移動,速度可以擊敗其他軟體動物創造的所有紀錄。當它們發現獵物時,會先遊動到獵物上方,從頭頂伸出六個捕獵觸手,將海蝶捕獲。然後它需要 45 分鐘的時間去消化一個獵物,最後將空殼丟棄。
拍攝於太平洋南部千島群島附近的樽海鞘(Pegea Confoederata-Salp Colony)是深海的超級過濾器,可以吸取大量海水,並從最小的有機顆粒清潔海洋。
當海水變暖時,裸海蝶便消失了,海天使需要依靠脂肪儲備生活幾個月而不進食。在兩到三個星期的「狩獵季節」期間,它們會吃掉多達 500 只海蝶,將營養物質以脂肪的形式儲存在體內,然後隨著冰冷的洋流沉入海底,沒有人知道它們確切的去向。
如今,作為翼足類生物可能有些不幸,人類將各種廢物扔進海洋,這意味著現在海洋酸化率是最近 3 億年中最高的。專家預測,這種趨勢至少將持續到 21 世紀中期。由於地球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當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時,會形成碳酸,從而形成酸性環境,這對翼足類生物非常不利。它們的外殼會變得更加脆弱,某些幼小的軟體動物可能根本來不及長出外殼。如果沒有外殼,它們根本無法生存。
(左上起按順時針方向)粉紅色頭盔水母 (Aglantha Digitale) 身長約 1 釐米;體形微小的水生動物水母 (Pandea Conica);金星束帶 (Venus Girdle) 果凍狀的身體可以長達 3 米;海天使 (Sea Angel) 是很難被拍攝到的。
在世界海洋的某些地區,翼足生物正面臨滅絕的威脅,這會嚴重損害已經存在了數百萬年的食物鏈。希望隱居在深海的獨特生物,會以某種方式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更希望亞歷山大的作品永遠不會成為這些美麗生物的「標本」。
編輯|長人
文|計煒瓊
圖|Alexander Semenov
- end -
你喜歡哪種海洋生物?
通過留言和評論分享給我們吧~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那就動動手指
點擊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