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在1995年的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主持人倪萍向全國觀眾展示了99瓶盛裝著從源頭到入海口各段的黃河水。1995年的黃河,源頭清澈,中遊像我們皮膚的顏色,下遊蔚藍。1月29日晚,《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亮相央視綜藝頻道(CCTV-3),主持人張國立攜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首批48家文博機構的負責人,再一次從5464公裡的黃河各段取水,再一次看看黃河母親河。
兩季以來,《國家寶藏》的原創音樂得到了觀眾粉絲的一致厚愛,觀眾也將這個節目愛稱為「大型原創音樂節目」。此次《「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繼續鎖定、放大這一創作亮點,用藝術的形式讓國寶活起來。
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博物院攜手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甘孜州民族博物館、阿壩州博物館等五家博物館參與《國寶音樂會》,川博館藏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精彩亮相,還原了兩千年前的盤鼓舞。
在當晚的節目中,「舞蹈紋彩陶盆、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石刻胡旋舞墓門、唐三彩載樂駱駝俑」等具有鮮明音舞符號的國寶文物也在節目中先後亮相。通過全新的創作編排和國寶守護人的精彩演繹,一件件文物仿佛穿越千年歲月,生動詮釋於觀眾面前,讓世人得以看到黃河兩岸古往今來璀璨奪目的文化藝術風採。
特別是來自川博的東漢七盤舞畫像磚,記錄下兩千年前黃河流域孕育出的樂舞藝術形式——盤鼓舞。盤鼓舞,興盛於黃河下遊。舞者腳踏盤鼓,翩翩起舞。也許就是黃河短暫流經的「美麗意外」,讓這一來自中原的藝術形式播撒到巴蜀大地。
有人說,漢代人認為既然自己無法飛升上天,那麼索性就把日月星辰踩在腳下。盤鼓舞的七盤就是北鬥七星,兩個鼓就是太陽和月亮!漢代人腳踏日月星辰,飛舞作歌,這就是大漢王朝的氣象!
東漢七盤舞畫像磚的國寶守護人來自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娉婷少女,和鼓和樂。長袖迴旋,載歌載舞。這便是《相和歌》。他的創作者名叫孫穎。他擇一事終一生,尋找中國舞蹈的靈魂。北京舞蹈學院中國古典舞系副主任鄭璐講述恩師孫穎先生的舞蹈情緣,也帶大家領略了兩千年前的歌舞昇平。
此外,四川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館、成都博物館、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博物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博物館五家文博機構,也為大家送上了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