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星昨日強勢漲停,今日盤中也一度逼近漲停,股價突破兩年新高。最新的2020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億元,淨利潤4762萬元,每股收益0.04元,市盈率148。公司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其已研發導航SOC晶片,並廣泛運用於軍民導航產品。
航天產業中衛星應用市場規模最大,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衛星在經濟社會生活中也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專項的展開,國土高解析度觀測、海洋觀測、大氣與環境觀測等應用方向都需要大量的衛星項目支持。除了傳統的通信、導航、遙感獨立發展外,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等與傳統通、導、遙技術相結合,人工智慧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成為推進創新型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抓手。鑑於航天產業發展對支撐國防建設和國民經濟的作用日益凸顯,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航天強國的戰略目標。
在衛星應用領域,中國衛星以衛星綜合應用系統總體為核心,以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遙感等領域的系統集成與產品製造為支撐,形成了 VSAT 衛星通信系統、通導遙一體化仿真設計平臺等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專業產品和核心技術。而且,中國衛星在北鬥導航、動中通產品市場佔有率方面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擁有「天繪」系列遙感衛星數據總代理權。
衛星通信在廣播通信行業有著不可替代性,其最大好處是理論上可以做到「全球無縫覆蓋」,具備從城市、鄉鎮到農村,從陸地、海上至空中的業務提供能力,因此衛星通信技術被認為是建立全球個人通信必不可少的一種重要手段。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和衛星製造發射技術的進步,衛星移動網際網路有望刺激衛星通信行業迎來新一波發展浪潮。因此,隨著衛星網際網路領域國際競爭的加劇和我國在該領域的技術成熟及持續投入,中國衛星的衛星通信應用業務有望迎來長期發展機遇,未來應用前景廣闊。
此外,軍工領域的國企改革正步入全面攻堅實施階段。
從國外經驗來看,美國的軍工企業藉助資本市場實現軍工資產證券化,冷戰後由 50 多家整合到目前的五大軍工集團,催生出波音、雷神、通用動力等軍火巨頭。根據 2018 年各軍工集團年報數據測算,我國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普遍較低,十大軍工集團裡,中航工業集團、電子科技集團和核工業集團的資產證券化率在 60%以上,其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在 30%左右,呈現「大院所、小上市公司」的特點,上市公司體外存在大量優質資產,資產證券化的空間大。
2019 年 3 月 28 日,中國船舶與中船防務雙雙停牌,並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公告,江南造船、黃埔文衝、廣船國際等總裝資產注入中國船舶,滬東重機、中船動力等船舶動力資產注入中船防務。10 月25 日,國資委正式批准兩船合併實施;11 月 26 日,由中船集團和中船重工重組而來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召開成立大會,正式揭牌。兩船合併有望成為新一輪軍工改革資產整合的開始,軍工集團院所改制等國企改革有望進入加速落地階段,資產證券化進程有望加快。
航天科技集團整體資產證券化率仍然處於較低水平,資產證券化也仍將是集團未來國企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國衛星是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旗下衛星研製及衛星應用類業務資產的上市平臺,長遠來看有望受益於航天科技集團資產證券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