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看花】二十四番花信風

2021-01-08 騰訊網

近期的7.16迎來了「入伏」,既進入三伏天。三伏天,是從夏至日後第三個庚日開始,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

在本期,跟大家介紹的是與二十四節氣相聯的「二十四番花信風」。

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因為是應花期而來的風,所以叫信,表達帶來花開音訊的風候。我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個節氣。每年冬去春來,從小寒到穀雨這8個節氣裡共有24候,每候都有某種花卉綻蕾開放,於是便有了「24番花信風」之說。一年花信風梅花最先,楝花最後。經過24番花信風之後,以立夏為起點的夏季便來臨了。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

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

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

穀雨:一候牡丹、二候酴醾、三候楝花。

「花有信,花不誤」每當花期,歷代文人墨客都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就舉例二則: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閒園裡,何異枯榮世上任。

通過了解二十四番花信風,能讓我們更好地認識大自然,感受四季花草變化,對於時令插花、節氣插花多有裨益。

參考資料:丁鵬勃、任彤《花開未覺歲月深: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花信風》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番花信風,守候武漢由冬入夏|圖集
    與此同時,物候日曆從「小寒」翻到了「穀雨」,「二十四番花信風」守候著這座城市越過冬走過春,即將進入「立夏」。小寒一候梅花始於小寒一候的梅花是武漢的市花,終於穀雨三候的楝花是常見的鄉土樹種——24種花陪著武漢同渡冬寒春暖,見證了生命的頑強不屈,並將共迎涅槃而出的勃勃生機。
  • 三千裡色江南岸,二十四番花信風,春的消息,詩的海洋
    【二十四番花信風】簡介二十四番花信風,簡稱「花信風」,花期(信)應風而來,始梅花,終楝花。根據農曆二十四節氣,從小寒到穀雨,共八氣,一百二十日。每氣十五天,一氣又分三候,每五天一候,八氣共二十四候,每候應一種花。
  • 為什麼「二十四番花信風」始自小寒?
    花信風來第一番,以節令花開傳遞春意的「二十四番花信風」也由小寒開始計算。 原因是什麼呢? 早期的宋人詩作中,提到花信風,也與這一概念吻合。 如黃庭堅《次韻春遊別說道二首》其一:「燕溼社翁雨,鶯啼花信風。」俞處俊《搜春》:「千林欲暗稻秧雨,三月尚寒花信風。
  • 隆冬向暖春遞進:「二十四番花信風」有何講究?
    實際上,在中國古代早有「二十四番花信風」之說,即在24候中每一候內開花的植物裡,挑選出一種花期較準確的植物作為代表,從小寒第一候的梅花開始,到穀雨三候楝花收尾,之後夏季便來了。資料圖:圖為福州西湖公園內桃花盛開,春意盎然。 張斌 攝風動花開帶來春天氣息二十四番花信風的誕生,與傳統的二十四節氣有一定關係。
  • 「二十四番花信風」——古詩中的清明花信
    「二十四番花信風」是中國常見的一個節令用語。在古代,人們選擇應節令而開的花作為標誌,以花為節令之信使,故稱花信,而風應花期,又有了「花信風」之說。南宋程大昌又認為:「花信風:三月花開時風,名花信風。初而泛觀,則似謂此風來報花之消息耳。」(《演繁露》)現在正值夏曆三月,節在清明,不論從何種說法,都符合我們要說到的此時花信。
  • 二十四番花信風,我在等風也等你
    八個節氣,計二十四候,就是二十四番花信風,又稱二十四風,二十四花信。那麼從小寒開始,就可以每隔五日坐等一花靜開,數著花期過日子了。每一陣風都會吹開一朵花,我站在花下,等風,也等你。小寒一候梅花風說相思,問相思,楓落吳江雁去遲。天寒二九時。怨誰知?夢誰知?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
  • 春天裡,靜看二十四番花開花落,賞二十四種花代表優美詩詞!
    01二十四番花信風分別是:有個傳說故事等二十四番花信風吹過,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季。好像牡丹是花中之王嘛,跟武則天也有關係 ,不探究其中玄秘了。所以古人發明二十四節氣不只是跟農時關係大,跟百花關係還很密切,都這麼仔細研究了不同花開的時間,科學不科學?
  • 古詩詞裡的七裡香,二十四番花信風·山礬
    江南有二十四番花信,大寒三候為山礬。作為大寒的最後一個花信,山礬總是伴隨著瑞雪盛開的。大寒之後,春天就該來了。所以山礬其實更是帶來春消息的使者。
  • 花信風:苦楝花、海桐花、柿花、金銀花、苜蓿花、火棘花、薔薇花
    剛發了篇《長沙的花信風:苦楝花,風吹日長,亦農候也》,自小寒至初夏,五日一番風候,謂之花信風,「穀雨三信牡丹荼蘼楝花」,最後一信是楝花。 分明記得去年在湘江風光帶(龍王港入江口至裕湘紗廠門樓一段)拍到了苦楝花,剛也就特地找出來。 楝,音liàn,長沙話卻是板慄的「慄」,對秋冬枝頭它那一簇簇黃色小果,人們都有印象,對花卻是很陌生。海桐花,海桐科海桐屬。
  • 「詩詞鑑賞」二十四番花信風之清明: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