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二十四番花信風分別是:
有個傳說故事:說是武則天有一天喝醉了,然後命令百花必須一天開,但是百花們可不懼權威,所以相約五日開放一個花兒,於是在春天的前後的八個節氣中,依次開放。
從小寒到穀雨,每五天呈現一個華美節目,每個節目有三個主角,一個節氣正好是15天,正好三種花。等二十四番花信風吹過,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季。
好像牡丹是花中之王嘛,跟武則天也有關係 ,不探究其中玄秘了。
所以古人發明二十四節氣不只是跟農時關係大,跟百花關係還很密切,都這麼仔細研究了不同花開的時間,科學不科學?我也不知道,反正我認為這不是巧合。
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桃、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驚蟄:一候桃花、二候棠梨、三候薔薇;春分: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麥花、三候柳花;穀雨: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所以二十四番花信風又可以稱為這八個節氣的候,二十四節氣,都有三候,比如剛過去的雨水節氣,就有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這個意思就是第一個五天會有獺祭魚,第二個五天會鴻雁回歸,第三個五天草木開始萌芽了。當然有可能沒這麼精確,但是基本差不多吧,這個動植物畢竟的生物鐘畢竟是超過我們普通人的認知的,很準時的。

而且春天裡百花開,大部分花都是集中穀雨前,就是立夏前,當然立夏後也有花開,但是肯定不如春天多的。
而這二十四番花信正好也跟上面的三候一樣,當然那個三候是全面的,這花的三候就是局限於這八個節氣。

02中國在二十四節氣的細分:
二十四節氣有:「五天為一候」和「三候為一氣」之說,「五天為一候」容易理解,那「三候為一氣」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這裡的「候」是古代氣候學上的一種基本時間單位,也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小的時間單位。,「五天為一候,三候為一氣」。其實就是說,一候是五天,3個「一候」恰好是15天,正好等於一個節氣的長度。正因為如此,一個節氣才被稱為「三候」。因此,就會有立春三候、芒種三候、立秋三候、秋分三候等不同的說法。
這個就跟時間單位差不多的意思,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小時分四刻鐘這樣差不多的意思。
03二十四番花信詩詠:一詩一圖賞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山茶
宋代:蘇軾
遊蜂掠盡粉絲黃,落蕊猶收蜜露香。
待得春風幾枝在,年來殺菽有飛霜。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宋代:黃庭堅
凌波仙子生塵襪,水上輕盈步微月。
是誰招此斷腸魂,種作寒花寄愁絕。
含香體素欲傾城,山礬是弟梅是兄。
坐對真成被花惱,出門一笑大江橫。

瑞香
宋代:韓淲
花如素馨微較密,葉似楊梅團且長。
石竹染成魚尾色,辛夷吹得麝臍香。
移根雅入芝蘭室,得種迥非桃李場。
小檻平林暗芳草,一軒輕露溼朝陽。

蘭花
宋代:易士達
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
梅花謝後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

戲詠高節亭邊山礬花
【宋 黃 庭 堅 】
高節亭邊竹已空,山礬獨自倚春風。
二三名士開顏笑,把斷花光水不通。

迎春花
宋代:晏殊
淺豔侔鶯羽,纖條結兔絲。
偏凌早春發,應誚眾芳遲。


櫻桃花
唐代:皮日休
婀娜枝香拂酒壺,向陽疑是不融酥。
晚來嵬峨渾如醉,惟有春風獨自扶。

亭下玉蘭花開
宋代:陸文圭
初如春筍露織妖,拆似式蓮白羽搖。
亭下吟翁步明月,玉人虛度可婁膏。
註:望春就是玉蘭花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楊萬裡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北陂杏花
【宋 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花影妖嬈各佔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

李花
【宋代:楊萬裡】
李花宜遠更宜繁,惟遠惟繁始足看。
莫學江梅作疏影,家風各自一般般。

大林寺桃花
【唐代: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碧瓦
宋代:範成大
碧瓦樓頭繡幙遮,赤欄橋外綠溪斜。
無風楊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滿地花。

春日
宋代:秦觀
一夕輕雷落萬絲,霽光浮瓦碧參差。
有情芍藥含春淚,無力薔薇臥曉枝。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 小蕾深藏數點紅。
愛惜芳心莫輕吐, 且教桃李鬧春風。
聞梨花發贈劉師命
唐代:韓愈
桃蹊惆悵不能過,紅豔紛紛落地多。
聞道郭西千樹雪,欲將君去醉如何。
辛夷
唐:歐陽炯
含鋒新吐嫩紅芽,勢欲書空映早霞。
應是玉皇曾擲筆,落來地上長成花。
註:辛夷就是木蘭花
西山桐十詠·桐花
宋代:陳翥
吾有西山桐,桐盛茂其花。
香心自蝶戀,縹緲帶無涯。
白者含秀色,粲如凝瑤華。
紫者吐芳英,爛若舒朝霞。
素奈亦足擬,紅杏寧相加。
世但貴丹藥,夭豔資驕著。
歌管繞庭檻,翫賞成矜誇。
倘或求美材,為爾長所嗟。
(註:陳翥,北宋著名科學家,植物學家,撰成《桐譜》,著有天文、地理、儒、釋、農、醫、卜算之書,共 26 部 182 卷,又有 10 圖。陳翥是中國林學史上亦是世界林學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科學家。)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宋 範成大】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閒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宋 楊萬裡 】
梅子留酸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
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
賞牡丹
唐代: 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荼蘼
宋代: 任拙齋
一年春事到荼蘼,香雪紛紛又撲衣。
盡把檀心好看取,與留春住莫教歸。


楝花
宋代:張蘊
綠樹菲菲紫白香,猶堪纏黍吊沉湘。
江南四月無風訊,青草前頭蝶思狂。
二十番花信的照片漂亮吧?歡迎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