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大三學子捐骨髓救堂哥 費用缺口大盼您伸援手

2021-01-13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洪智

在青島理工大學的自習室內,大三學生李榜然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突然,腰部傳來的一陣疼痛,把他的思緒再次拉回到貴州老家堂哥李榜茗身上。

大約一個月前,李榜茗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剛剛做完骨髓移植手術,弟弟李榜然就是骨髓的捐獻者。「我現在恢復得差不多了,但是我哥哥還在術後觀察中,希望通過這次骨髓移植,讓他趕快好起來。」談起哥哥,李榜然的話語間夾雜著擔憂和心疼。

20歲的李榜然來自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貴定縣城關鎮。十年前,15歲的哥哥李榜茗身體出現異常,輾轉多家醫院,最後確診重度再生障礙性貧血。開始的時候,李榜茗除了吃藥,每周都要輸一次血,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病情得到緩解。但是要想根治非常困難,為此,李榜茗要長期服用藥物抑制。儘管身患疾病,但是病痛並沒有打消李榜茗對生活的熱情。在學習方面,他刻苦努力,高中時因病情加重,李榜茗曾經休學一年,但是病情好轉後,他又投入到學習中去,因為能夠進入大學是他的夢想。

李榜然和哥哥李榜茗從小一起長大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對抗病魔的同時,李榜茗高考成績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為了治病方便,他只能放棄自己心儀的學校,選擇了武漢的一家高校就讀。「哥哥很堅強,他一邊學習一邊治病,大學四年期間學業沒耽誤,病情控制得也比較好,但是剛畢業,他的病情又出現加重的跡象,為了保重身體,畢業後就回家養病。但是半年前,哥哥的病情惡化嚴重,經過醫生檢查,他需要儘快進行骨髓移植。」李榜然說。

骨髓移植的骨髓用誰的呢?「當時醫生選擇了我大伯、我父親和我,經過檢查,我們三人骨髓的配型率相同。但是我大伯身體不好,我父親年紀也大了,他們後期恢復會很慢,我年輕,所以我決定把我的骨髓移植給哥哥。」李榜然說。

李榜然和哥哥李榜茗兄弟情深

半島記者採訪得知,李榜茗和李榜然都是獨生子女,是一起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兄弟感情非常好。「其實我對骨髓移植了解得不多,對捐獻者有什麼影響我也不知道,我哥哥才25歲,只要能救他,我肯定同意。」李榜然說,從10歲開始,他就目睹了病魔對哥哥的摧殘,能讓哥哥再次健康起來,也成了他的一個心願。

12月25日,半島記者電話聯繫到在武漢治病的李榜茗,此時他正躺在病床上輸液。「手術快一個月了,還不是很穩定,現在骨頭疼,現在身上無力,精神頭不好,需要在醫院繼續觀察治療兩三個月,繼續服藥一年。」李榜茗告訴記者。此前因為病情,他曾患上了糖尿病,體重從170斤降到110斤。記者從李榜茗的照片看到,躺在病床上的他皮膚變得黝黑,身形瘦弱,這是藥物副作用導致。

原來體重170斤的李榜茗現在非常消瘦

說起為竭盡全力為自己治病的家人們,李榜茗也感慨萬千。半島記者從家屬處獲悉,李榜然和李榜茗的爺爺奶奶早已退休,李榜茗的父親兩年前發生意外,大腦受損行動不便,一直由家人照顧。「僅這次骨髓移植,前前後後花了近100萬元,這些錢都是親戚朋友東拼西湊的,但是後續的治療預計還需要50萬元,哥哥現在身體還不穩定,家裡已經拿不出更多的錢了,我們只能向社會上的好心人求助。」李榜然說。

為了籌夠後續治療費,目前李榜茗已經通過審核,在水滴籌平臺發起籌款。弟弟李榜然在青島理工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也紛紛伸出援手並積極轉發。

半島記者從水滴籌工作人員處獲悉,在水滴籌平臺上發起籌款的大病患者,均有資格獲得領取愛心補貼的機會。對家庭經濟情況確實困難和積極自救的患者,水滴籌會參考其社交網絡中愛心支持的情況,向其發放最高3000元的「愛心補貼金」,在求助項目提現後直接打款至患者帳戶。此外,針對特需大病患者人群,水滴籌將攜手水滴公益,發揮「社交籌款+公益籌款」這一行業獨有優勢,聯合相關公益組織,雙核助力大病患者開展網絡籌款。

授人玫瑰,手有餘香,奉獻愛心,收穫希望。

如果您想向李榜茗伸出援手,可以掃描下方二碼進入水滴籌捐款頁面,也可通過6212262405003901682(工行 李榜茗)獻出愛心。

二維碼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瀋陽:姐姐接力爸爸 捐骨髓救弟弟生命(圖)
    他的兒子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去年12月,曹志江為兒子捐獻骨髓做了移植手術,本報曾以《我把骨髓給你,兒子你給我好起來》做過報導,然而兩個月後醫生宣布手術結果失敗。  12歲的生命就這樣沒救了嗎?看著兒子日漸蒼白的臉色,曹志江心在滴血。  「讓我來救弟弟吧,我願意給弟弟捐骨髓做移植,只要能救他怎麼都行。」曹志江的二女兒挺身而出。
  • 17歲女孩為救母親捐骨髓放棄高考,她的「考場」在病房
    一頭是苦讀多年終於盼到的高考,一頭是身患急性白血病急需手術的母親,堅強的她做出了選擇——放棄高考捐髓救母:高考可以重來,媽媽的生命只有一次!為救母親 孝順女兒放棄高考對趙家父女來說,這是一個悲傷中帶著溫情的故事。今年3月初,河北衡水阜城門莊17歲高三女孩趙思琦的母親連秋香確診患上了急性白血病,只有趙思琦的骨髓才有可能挽救母親的生命。
  • 弟弟要捐骨髓救姐姐,弟媳卻不同意,姐夫跟她籤協議願意補償90萬
    弟弟要捐骨髓救姐姐,弟媳卻不同意,姐夫跟她籤協議願意補償90萬張文海的家在農村,他有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如今都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他們的關係都處得很融洽。兄弟姐妹都很團結,只要誰家有個困難,都相互幫助。張文海生了一雙兒女,兩個孩子都在上高中,壓力還是很大的。
  • 「00後」捐骨髓救父: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00後」捐骨髓救父: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一開始內心也有點害怕,畢竟針管看上去挺粗,但只要想到自己的造血幹細胞能讓爸爸好起來,換回爸爸一條命,怎麼都是值得的。
  • 少年患白血病父親要捐骨髓 救兒子抽多少都行
    夫婦二人憂心費用「他這麼小就吃了這麼多苦!」何冬冬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就哭了。可哭又能怎樣,這麼小的孩子對於生死還沒有概念,承受壓力和痛苦的,也是大人。化療開始,最讓夫婦二人憂心的是費用。飛飛的枕頭下壓著一個本子,夾著從住院至今的全部繳費單,近30萬元。最高時,一天的費用是3228元,最低是754元。
  • 為捐骨髓救爸爸,山東9歲男童每天吃五頓飯兩個月增重12斤
    11月29日,馬子彥的父親終於做了骨髓移植,子彥的身體狀況也很不錯。33歲男子患白血病9歲兒子骨髓配型成功山東濱州鄒平市碼頭鎮的馬秋收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今年33歲,上有七旬老父母,下有三個幼子,妻子在家照顧孩子,他每個月3000多元的收入就是這個七口之家的主要經濟來源。
  • 女孩捐骨髓救哥哥 毫不猶豫地接受高風險的全身麻醉
    原標題:5歲女童捐骨髓救哥哥不喊痛 稱背上繃帶是勳章(圖)   中新網9月5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伊利諾州5歲女童夏綠蒂為了救雙胞胎哥哥布萊德利,勇敢接受捐骨髓手術,甚至從來不抱怨傷口會痛,還把背上的繃帶當作勳章
  • 求女兒為母親捐骨髓卻被孩子父親狠心拒絕,網友:大難臨頭各自飛
    ,可每次都被對方狠狠拒絕,與不讓女兒與媽媽有任何聯繫,由於是重組家庭,妻子家裡的態度十分冷漠,於是小劉只能承擔起所有的治療費用,飽嘗喪母之痛的小劉堅持救妻子,不想兒子那麼小失去了媽媽,似乎明白丈夫的痛苦,妻子與小劉說:如果我走了你就再找一個老婆啊。
  • 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原標題:東莞小夥捐幹細胞救人,受助者寫來感謝信:終有一天找到您_金羊網新聞)
  • 姐姐患白血病 弟弟配型成功拒捐骨髓
    如果你的家人正在忍受病痛的折磨,甚至面臨死亡,你會怎樣選擇,是盡力去救還是袖手旁觀?相信在親情面前,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盡力而為,但總會有些例外。據《安徽商報》4月29日報導,來自安徽省蒙城的劉峰峰,半年前被確診為白血病,親弟弟配型成功卻不願意捐獻骨髓,理由是「捐獻骨髓影響精子質量,將來無法生子」。
  • 母親突患白血病四處求醫 女兒捐獻骨髓為母續命「只要能救媽媽,抽...
    恩施晚報訊(記者楊亞玲 實習生張海清)「只要能救媽媽,抽多少骨髓我都願意。」家住鹹豐縣高樂山鎮杉樹園村的21歲女孩張譽靚,以超乎尋常的勇氣抽骨髓,捐造血幹細胞,為苦苦與白血病抗爭的母親帶去生命的希望。張譽靚是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大四學生。近日,她在網上發起了滴水籌,只為救自己48歲的媽媽李秋香。
  • 東莞醫生捐骨髓救白血病男童,這封信讓人淚目……
    一開始願意捐獻事到臨頭後悔的也有一旦悔捐對患者及患者家庭造成的身體、心理、經濟上的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因此,中華骨髓庫一再向王秀文強調並希望她獲得家屬的支持,避免出現臨時悔捐情況●盼白血病男孩重獲新生●王秀文說有時候她也會想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 做完骨髓移植又遭「皮排」困擾 痊癒希望大但後續費用接不上
    因為骨髓移植後出現嚴重的皮膚排斥,家峻的手心、腳底和面部潰爛結痂,又癢又疼卻不能碰,一碰就流血不止。家峻去年3月確診高危白血病,媽媽彭映紅捐髓為兒子做骨髓移植手術,但接二連三的排斥反應猶如無邊沼澤,將家峻困入其中難以脫身。 父親做搬運工養家 38歲的彭映紅是廣東梅州興寧人,帶著三個孩子生活在老家,丈夫則在廣州做搬運工賺錢養家。
  • 江珊《急診科醫生》捐骨髓救女 母愛惹哭觀眾
    捐骨髓救女 觀眾:偉大母愛感動哭了    在《急診科醫生》中,江珊飾演的劉慧敏一心撲在急診科上,這讓她疏於對家庭的關心,與兒子心生間隙,與丈夫感情瀕臨破裂,隨著劇情向前推進,家庭責任和母愛讓她逐漸成長,同時也迎來了幸福家庭的新景象。在日前播出的劇情中,劉慧敏(江珊 飾)在捐骨髓之前,與丈夫和兒子共同來到EICU加護病房看望女兒,一家人互訴衷情和熱愛,場面溫馨。
  • 乘風破浪的姐妹倆 姐姐捐骨髓救妹妹
    持續高熱、全身出血傾向、呼吸衰竭等症狀接踵而至,一家人輾轉打聽,經病友介紹,來到鄭州市三院血液科三病區找到馬洪霞主任。入院時,妹妹仍處於高燒狀態,且反覆腹痛伴有黑便,身體虛弱,病情危重,治療刻不容緩。結合骨穿及融合基因結果,明確診斷為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組),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保證妹妹長久生存的首選治療方案。
  • 女孩體重增18斤已達到捐骨髓條件 能救媽了
    濰坊新聞網2月10日訊 1月19日,報導了壽光市8歲女孩肖惠玹救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媽媽巴麗麗的事,引發關注。她的行為感動了很多人,大家紛紛為她們捐款。2月9日,記者獲悉,肖惠玹的體重已由40斤增到了58斤,可以為媽媽捐骨髓了。
  • 為給姐姐捐骨髓 19歲弟弟配型成功後每天跑5000米
    為給姐姐捐骨髓 他每天跑5000米韓海濤在醫院拉著姐姐的手,告訴姐姐一定要堅持。醫院裡,韓岐開始了艱難的化療,母親24小時陪在女兒身邊,而家裡的父親每天東奔西走張羅治療費用。  9月28日是學校月末放假的日子,他回到了義縣的家中,卻發現父親忽然蒼老了很多。在他的再三詢問下,父親才告訴他姐姐患病的事實。「我要救姐姐,只要能救她,我什麼都不怕!」因為以前了解骨髓移植能救治白血病,於是,韓海濤毫不猶豫地決定:「要去醫院檢查化驗,為姐姐做配型。」
  • 小夥寫4000字家書說服父母捐骨髓 被救男童欲當面感謝卻再陷困境
    90後大學生小彭準備捐骨髓救一名男童,卻遭到家人反對,最後小彭寫了一封4000字的家書說服了父母,捐出了115毫升造血幹細胞,空運至上海營救男童。9歲的呂昊陽就是這名男童,在小彭的幫助下,他成功做了移植,然而小昊陽移植後因併發症2次住進ICU,8月16日再次進入ICU,本已負債纍纍的家庭,再也無法維持後續治療,呂昊陽最大的心願就是想當面感謝救他的小哥哥。
  • 河北一13歲少年勇抽骨髓救重症母親,哭訴:不救您我還有良心嗎?
    「媽,您安心治病,我會照顧好子依的。」鄭梅子抑制不住留下了眼淚,趕忙掛斷了電話。十三歲的子陽十分懂事,從此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他每天早早地起床,給妹妹做早飯、梳頭。吃過早飯,騎著自行車先把妹妹送到學校,自己再去上學。晚上放學後,接妹妹放學,回到家燒飯、洗衣、做家務、輔導子依做作業,直到把妹妹照顧上床睡下,自己再開始做作業。
  • 割腕血噴湧 搶救伸援手
    割腕血噴湧 搶救伸援手割腕血噴湧 搶救伸援手膠東在線5月13日訊(記者 許加薇 通訊員 牟公宣) 2020年5月12日上午,正當交通流量尖峰時段,煙臺市公安局牟平分局交警大隊一中隊民警賀軍波和輔警王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