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飛飛(化名)的病床罩起了防菌罩,這意味著他的身體很虛,對外界病菌的抵抗力接近零。
少年患急性白血病
病房在西安交大二附院血液科一病區,飛飛在靠門的位置。昨天上午,他帶著口罩,眼睛盯著輸液瓶的點滴,偶爾長嘆一口氣。
「爸,該放暑假了吧。」他轉過頭,和坐在旁邊凳子上的父親說話。父親戴著口罩,無精打採地點了點頭。
飛飛是何冬冬夫婦的獨子,13歲,如果沒有這場病,此時的他,應該坐在乾縣陽峪鎮中學初三的教室。
和很多白血病患者一樣,飛飛被診斷前也是毫無徵兆。「去年國慶節,發燒,去村裡的診所,以為是感冒,打了幾天針不見好,到縣裡的醫院一查,說是白血病。」母親張利娟舀了幾勺蜂蜜,兌在水裡,用嘴吹一吹,給兒子餵水。
去年10月5日,飛飛住進交大二附院,被確診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這在白血病裡,是比較難治癒的類型。
夫婦二人憂心費用
「他這麼小就吃了這麼多苦!」何冬冬說自己聽到這個消息,就哭了。可哭又能怎樣,這麼小的孩子對於生死還沒有概念,承受壓力和痛苦的,也是大人。
化療開始,最讓夫婦二人憂心的是費用。飛飛的枕頭下壓著一個本子,夾著從住院至今的全部繳費單,近30萬元。最高時,一天的費用是3228元,最低是754元。
何冬冬是個粉刷工,平時在縣城攬些零活,張利娟操持家裡的兩畝麥地。3年前,家裡蓋了新房,花光了僅有的積蓄。
做一次化療,飛飛回家休息一個星期,可他很怕醫院,每次一到醫院門口,就哭著鬧著不肯上去。何冬冬說,兒子化療後,脾氣都變了,「總是無緣無故發脾氣」。
飛飛學習很好,每次住院都要帶上幾本書。何冬冬說,每次看見兒子躺在病床上看書,心裡像針扎一樣難受。「孩子太小,人生還沒有開始,怎麼能倒下?」
父子骨髓配對成功
他想給孩子最好的治療,但醫生說,化療效果不好,血小板一直很低,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骨髓移植,費用約50萬元。
「我要捐骨髓救兒子的命,抽多少都行。」雖然父子的骨髓能配對上,但是移植手術需要大量費用,「生了這個病,就是無底洞,已經這樣了,只有面對。」
飛飛曾一度反對過父親的決定,他要求出院,「已經花了這麼多錢,不治了。」可何冬冬說,回家了就是等死,說著說著,父子倆都哭了。
現在的每一天,對何冬冬夫婦來說都是煎熬,擺在這個家庭面前的,是如何籌集骨髓移植手術的費用。如果您願意幫助這個13歲的男孩,請撥打本報熱線029-82243110或 13484868557聯繫我們。文/圖本報記者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