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越來越慫?錯,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無所畏懼的

2020-12-05 一勺文章

作者:一勺美文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說的是曾經的社會大哥在面對別人挑釁時,出乎意料地認慫了。類似的視頻其實有很多,理由無非是想到了家人,不得不認慫。這種視頻大多是跟風之作,製作相對粗陋,但道理卻是真的,那就是:年紀越大,人越慫。

這種慫並不是說已經失去了抵抗意識,而是有了顧慮,或者說,顧慮的事多了。年輕時,無所畏懼,更沒有顧慮,所以衝動,易怒,但隨著年紀的增加,沉澱多了,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冷漠。在冷漠的另一面,有關心自己的人,更有自己關心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自己一想到他們,就會覺得溫暖,為了這種溫暖,自己可以什麼都不要,況且是面子。

很多衝突都來自於面子,早期港片裡,年輕人為了面子廝打,現實生活中,為了面子引發的衝突更是數不勝數。

那天上街,看到一個騎摩託的人正與交警扭打,當然,最後被摁倒在地制服了。整個過程中,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在旁邊撕心裂肺地哭叫著,叫著:「爸爸別打了,別打了!」讓人聽了感到很揪心。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那人喝多了,騎摩託車帶女兒回家。與交警擦肩而過時,交警聞到了酒味,追上去示意他停車,結果他一停下來,就仗著酒意打傷了交警,說喝了又怎樣,就沒見過敢攔他車的交警。

不去辨別他這句話的真偽,只是在想,目睹了這一切的那個孩子經歷的什麼。他以為在孩子面前有耍夠了面子,可事實上呢,孩子只怕一點也沒感到爸爸有面子,反而在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們天真活潑,可愛無比,但越長越大後,會發現不知為什麼他們越來難以理解了。這個現象雖然有很多原因,但是,父母曾經給他們留下的陰影絕對是最主要的一個。很多時候,做父母的對某些事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但孩子會記憶猶新。

人到中年,越來越慫?錯,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無所畏懼的。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是外表看起來慫,但內心裡可以為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付出一切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面子。所以,你看很多中年人,他們年輕時也曾一往無前,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會越來越「膽小」。這也就有了「可以盡情欺負中年人,但別欺負年輕人」的說法。

三思而後行,考慮清楚了再行動,是防止生活發生突變的好辦法;三緘其口,是防止禍從口出的根本;忍辱負重,是為了讓家庭更好。中年人忍受的一切委屈,都是為了保護家庭和親人。中年人擔心失業,無以養家,所以忍氣吞聲,遇到再不公平的事也會認了;中年人懼怕變化,所以墨守成規,不越雷池;中年人敬畏命運,所以小心謹慎,不敢造次……

我們大多活得很平凡,但平凡的外表下,都有一顆嚮往幸福的心。生活中的幸福有時候並不那麼轟轟烈烈,甚至是很小的,比如,兒女脆生生地叫一聲,父母展眉舒心一笑的瞬間,還有得到某種肯定時等等,都會讓我們由心而外地高興,也會讓我們深深地覺得,為了這種幸福,自己可以放下一切。

人到中年,並不是越來越慫,而是越來越覺出了生活中的美好,與這種美好相比,慫一點是完全值得的。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在這4件事上「慫」不是真慫,而是大智慧
    「人到中年是個坎兒」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嘆。身體似乎不只是抵抗不住地心引力,一些毛病也開始變得猖狂;工作中或許是中流砥柱,但也或許是被替代人選;生活中「上有老下有小」也確實是個甜蜜的負擔……這些沒有一樣不是壓力。而在壓力之下除了有動力之外,還可能是無力。
  • 心理學:人到中年,戒了這五種情緒的男人,到底有多厲害?
    人到了中年就應該是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生活幸福的階段,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大多數的中年男人依然過得很拮据,生活艱難。他們有這樣的生活究其根本還是在於他們自己,他們對生活的態度不對,情緒不對,才導致他們到了中年還不順利,甚至越活越差勁。
  • 人到中年變慫,是成熟還是變老了?有人卻說變慫不丟人,扎心了
    人到中年變慫,是成熟還是變老了?有人笑他,以前的豪氣去哪裡了,怎麼就慫了?老韓雖然很尷尬,但還是堅決不喝一滴白酒,最後拗不過大家,倒上了一杯紅酒。但自始至終,就喝了一杯紅酒,都沒給人倒第二杯的機會。出於禮貌,老韓一直沒喝乾,留了一點,因為最後大家要喝團圓酒,這是我們老家的規矩。
  • 真正活明白的人,在這4件事上往往都很慫,越慫反而越有前途
    說白了,就是因為事故見多了,心裡越來越明白開車的危險性了,自然就越來越慫了。其實這個道理在職場中也是一樣的,那些在職場上膽大妄為的,往往都是進入職場不久的,而那些在職場待了多年的呢?基本都是要多慫有多慫。
  • 人活著活著,就變的越來越慫了
    總是感覺人活著活著,就變得越來越慫了。這是在看了《我這一輩子》當中所得到的感慨,福海是一個人,這只不過是他想的,其實在眾多人眼中他甚至不如一條狗。他努力的想活成一個有尊嚴的人,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可謂是世道不是世道,人不是人了。福海,一個自尊要強的普通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的人生悲喜劇,太多的苦辣辛酸。他努力活成一個人,一個有最低自尊的人,可是,他卻總是絆跟頭、摔跤,心愛的妻子,被最貼心的朋友拐走,學會裱糊手藝,可大清朝一改民國,就沒了用武之地,他去當了巡警,這個對闊人得當狗對窮人得使橫的行當。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都很大氣
    大氣之人不僅談吐大方得體,處世自然和諧,還能海納百川,高屋建瓴地看問題,就如一本好書一樣,讓人讀了又讀卻還是愛不釋手,受益匪淺。真正厲害的人,在這四個方面很大氣,人生會越混越好,路會越走越順。真正厲害的人,樂善好施,樂於助人很大氣,做善事,得善報。
  • 人到中年,做一個「絕情」的人
    人到中年 ,半生的生涯已經看透了一些事,一些人,是時候明白該捨棄無意義的社交了。人生實在是太過短暫了,尤其是到了中年,屬於自己的時間越來越珍貴,緊迫感越發的強烈,沒有太多的心情和精力去與無關緊要的人攪和在一起,做毫無意義的事情。
  • DNF:天界之人無所畏懼,漫遊的真正含義是什麼?網友:連招真帥
    DNF一直有這麼一種職業,它高貴,它內涵,它帥氣,沒錯它就是漫遊槍手,身為天界人,漫遊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下面我們就來說說,什麼才能稱得上時真正的漫遊!不知道為什麼,在玩家眼裡漫遊是一個終極下水道直接,但是玩過,玩起來後才知道,其實並不是這樣,身為天界人,自從漫遊改版,全身技能都能柔花式槍術之後,漫遊就不能稱為下水道了,瞬間爆發,加脫手加續航加持續輸出漫遊基本上可以說是全能型的職業了。
  • 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王小波說:「人在年輕的時候,覺得到處都是人,別人的事就是你的事,到了中年以後,才覺得世界上除了家人已經一無所有了。」  三十歲不懂,四十歲不惑,到了五十歲,就應該醒悟了!  就好像人所說的那樣:兒女都是來討債的!  父母就像是欠債的人,被兒女們哪裡看都不順眼,這是年輕人的悲哀!  等自己也成了父母,也到中年了,才明白,除了家人,這世上,真沒幾個人真心真意對自己好的!  人到中年,先顧好自己,顧好自己的家人,再圖其他,或者說,再幫忙其他需要幫助的人!  這是「自私」,也是底線!
  • 心力訓練: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天然樂觀,而是擁有強烈的危機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很多人都以為厲害的人是膽大冒進,事實上,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保持天然的樂觀,相反,他們具有強大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是他們成長的關鍵,也是他們能夠一次次超越的關鍵。真正厲害的人大都懂得察覺環境的變化。要記住一句話,適者生存。發展好的人,是懂得適應環境的人,他們能夠察覺環境的變化,甚至能提前看到環境的變化。我們越能早點看到環境的發展趨勢,其實我們越能做好提前布局。還記得任正非任總總是對華為的人講述,華為離破產的日子不遠了。
  • 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真相:公司不是你的家,老闆也不是你爹媽。 為了孩子,不得不一次次陪著笑臉,去找老師、找校長,說盡好話,逢年過節還要有所表示,經常請客吃飯,喝酒喝到吐整夜。 學霸爸爸說:「我在公司是高管,手下管著幾十號人。可在孩子老師面前,我卑微得抬不起頭,一聽到老師告狀就哆嗦。 慫不慫,真慫,可是沒有辦法。
  • 人到中年,我為什麼考研?
    離考研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只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我的心時不時地「咚咚」地敲幾下,還是莫名地有些緊張,已經四十多歲的我,也加入到這龐大的考研隊伍中來了。我要考研,絕不是什麼心血來潮,而是真的想考,如果你想去做一件事,為什麼不付諸行動呢?
  • 人到中年,真正過得「有檔次」的人,大多會有這些表現
    人到中年,真正過得「有檔次」的人,大多會有這些表現:不會跟別人計較一些小事比較大度的人都很少會去跟別人計較一些小事,有些事情能算,就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沒必要因為一件不必要的小事情,就破壞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這樣做很不值得。人活在現在的社會上,多一個朋友你就多了一個幫助你的人,有些事情要懂得看開一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才是你應該重視的。
  • 為什麼孩子總是很慫,這三種教育方式就很容易讓孩子變「慫」
    那位媽媽說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竟然這麼「慫」,但是即便是家長得知事後教導她,開導她,卻總不奏效,甚至「慫」地越來越厲害了。相信像這位寶媽的經歷根本不是個例,現在好多家長都有這方面的煩惱,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勇敢,開心,但往往事與願違,在自己的悉心教導下非但沒有改掉膽小的毛病,反而變本加厲了。
  • 夜讀丨38歲浙大學霸Facebook總部跳樓:人到中年,人生半坡
    所以對於職場人來說,必須懂得:從一開始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比任何天真熱血的設想,都來得更重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在公司上,從來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遇到好老闆,是你的運氣;遇到無情的老闆,也沒什麼辦法。一個人成熟的標誌,就是認識到一個殘酷的真相:公司不是你的家,老闆也不是你爹媽。
  • 越來越慫,不僅僅是因為……
    之前小李就和我叨咕過老婆的不是,不會過日子,大手大腳,橫蠻不講理等等,真是過夠了,還說如今離婚算什麼事,我發小5人,現在4人都離婚了,我看他們活的都很瀟灑。人應該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圖片來源網絡小革是我們同學中的學霸,高考分數全校第一,是我連唯一考取重點大學的學生,畢業後被分配政府機關工作,當時同學們羨慕的不得了,又有才又有文憑,以後肯定能衝進副縣長職位。不過他有個毛病,專挑不如他的人在一起,與低層次的人打的火熱,也許他享受被人仰視的感覺,或許他喜歡被人前呼後擁的派頭。
  • 人到中年,這4種情不能理會,否則就是「作繭自縛」!
    但是到了這個年紀,兩人跟的婚姻已經被柴米油鹽打磨的十分的平淡了,好像十年如一日一樣,但就就是因為生活平淡,你才更要有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底線。所以到了中年的你,這4種情不能理會,否則就是「作繭自縛」!
  • 人年齡越大就越慫了嗎?
    人年齡越大就越慫了嗎?「慫」這個字不太雅,可以換成「膽子小」「小心」「謹慎」甚至「怯懦」等同義詞。那麼,這個說法的確是成立的。為什麼呢?因此,雖然人們通常把多巴胺稱為「快樂激素」,實際上,多巴胺真正的「使命」是「動機激素」:通過多巴胺產生的「嗨」感覺來獎勵有益的行為。
  • 人越到中年就越慫:年紀越大,膽子越小
    前幾天,看電視劇的時候,看見一個情節:一個中年大哥跪在壞人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哀求說:「大俠,我上有八十歲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就饒我一命吧。」年紀越大,經歷得越多,承擔的越多,所要顧及的事情就越多,膽子就越來越小。前幾天,我的閨蜜回來一聚,下班後我匆匆忙忙的就叫了一輛車去赴約,一路上,師傅開的不緊不慢,我坐在後面著急的催著師父:「師傅能不能開的快一點,我趕時間啊。」師傅笑著說:「你可以打電話跟朋友說遲一點,沒有什麼比安全更重要的。」
  • 人到中年的沉默,其實是對平安幸福的吶喊
    來源:時刻頭條當沉默佔據大部分的軀體,當無奈總是吞噬眼神中的光芒,我們已到中年。我們看見人笑,看見人哭,看見人垂垂老去,看見人擁抱後離別。人在少年,可以遐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充滿希望,所以人生充滿了陽光。人到中年,不敢生娃、不敢辭職、不敢創業、不敢得病、不敢借錢、不敢不甘心、不敢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