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一勺美文
最近看了一個視頻,說的是曾經的社會大哥在面對別人挑釁時,出乎意料地認慫了。類似的視頻其實有很多,理由無非是想到了家人,不得不認慫。這種視頻大多是跟風之作,製作相對粗陋,但道理卻是真的,那就是:年紀越大,人越慫。
這種慫並不是說已經失去了抵抗意識,而是有了顧慮,或者說,顧慮的事多了。年輕時,無所畏懼,更沒有顧慮,所以衝動,易怒,但隨著年紀的增加,沉澱多了,就會發現這個世界並不像自己以為的那樣冷漠。在冷漠的另一面,有關心自己的人,更有自己關心的人,無論什麼時候,只要自己一想到他們,就會覺得溫暖,為了這種溫暖,自己可以什麼都不要,況且是面子。
很多衝突都來自於面子,早期港片裡,年輕人為了面子廝打,現實生活中,為了面子引發的衝突更是數不勝數。
那天上街,看到一個騎摩託的人正與交警扭打,當然,最後被摁倒在地制服了。整個過程中,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孩子在旁邊撕心裂肺地哭叫著,叫著:「爸爸別打了,別打了!」讓人聽了感到很揪心。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那人喝多了,騎摩託車帶女兒回家。與交警擦肩而過時,交警聞到了酒味,追上去示意他停車,結果他一停下來,就仗著酒意打傷了交警,說喝了又怎樣,就沒見過敢攔他車的交警。
不去辨別他這句話的真偽,只是在想,目睹了這一切的那個孩子經歷的什麼。他以為在孩子面前有耍夠了面子,可事實上呢,孩子只怕一點也沒感到爸爸有面子,反而在心裡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都覺得他們天真活潑,可愛無比,但越長越大後,會發現不知為什麼他們越來難以理解了。這個現象雖然有很多原因,但是,父母曾經給他們留下的陰影絕對是最主要的一個。很多時候,做父母的對某些事已經忘得一乾二淨了,但孩子會記憶猶新。
人到中年,越來越慫?錯,真正厲害的人,絕不是無所畏懼的。一個真正厲害的人,是外表看起來慫,但內心裡可以為自己所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付出一切的,這其中,當然也包括面子。所以,你看很多中年人,他們年輕時也曾一往無前,但隨著年紀的增長,會越來越「膽小」。這也就有了「可以盡情欺負中年人,但別欺負年輕人」的說法。
三思而後行,考慮清楚了再行動,是防止生活發生突變的好辦法;三緘其口,是防止禍從口出的根本;忍辱負重,是為了讓家庭更好。中年人忍受的一切委屈,都是為了保護家庭和親人。中年人擔心失業,無以養家,所以忍氣吞聲,遇到再不公平的事也會認了;中年人懼怕變化,所以墨守成規,不越雷池;中年人敬畏命運,所以小心謹慎,不敢造次……
我們大多活得很平凡,但平凡的外表下,都有一顆嚮往幸福的心。生活中的幸福有時候並不那麼轟轟烈烈,甚至是很小的,比如,兒女脆生生地叫一聲,父母展眉舒心一笑的瞬間,還有得到某種肯定時等等,都會讓我們由心而外地高興,也會讓我們深深地覺得,為了這種幸福,自己可以放下一切。
人到中年,並不是越來越慫,而是越來越覺出了生活中的美好,與這種美好相比,慫一點是完全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