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分享轉發。
王清遠,男,1965年1月出生,重慶人,中共黨員,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本碩畢業,法國巴黎中央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成都大學校長。發表SCI收錄論文200餘篇,被他人引用2000餘篇次,2014-2018連續五年入選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2006 年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14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類)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17年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我們對於成都大學校長的王清遠的了解或者僅限於此。但其實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還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那麼我們今天就跟著一位匿名網友的爆料,去了解不一樣的王清遠,揭秘他身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首先交代一下這位匿名網友的身份,據這名網友稱,他曾在四川大學建築與環境學院工程力學專業學習,曾經是現任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的學生。
據這位網友爆料稱,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當時身為四川大學某院院長的時候,曾經跟他們講過,在自己回國時,有家企業告訴他,生產的鍋爐裡有個杆件經常斷裂導致爆炸之類的,這個企業想請王清遠做一個研究,並且在當時開出了天價800萬。
但是當時的王清遠做了一個疲勞分析,找出了問題的關鍵點,解決了問題,但是沒有收錢。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應該不是一個貪財之人。要知道那時候大約是2004~2005年的時候,那個時候的800萬相當於現在的多少錢呢?那豈不是一輩子都衣食無憂了?
而且對於學術和做人有著更深刻的理解,王清遠告訴這位匿名的同學說:做力學的是可以賺錢的,但是基本上不可能像比爾蓋茨那樣賺錢,同時搞學問的,也要能抵擋誘惑,如果誘惑實在太大,或者你生活中實在有些過不去的坎,那也別太端著,前提是你必須深造到一定程度,讀博,再深造,能夠幫人家解決問題,力學就是用來解決問題的。
其實對這些話仔細琢磨,就可以看出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是一個非常深刻的人,既在學術上有很高的造詣,又能審時度勢,玩轉人場,從才華和能力方面來講,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材。
尤其是這兩句話說得最為深刻:做力學的是可以賺錢的,但是基本上不可能像比爾蓋茨那樣賺錢,這句話一針見血,道出了力學專業廣闊的發展前景。而另一句話則是點睛之筆:同時搞學問的也要能抵擋誘惑,如果誘惑實在太大,或者你生活中實在有過不去的坎兒了,那也別太端著,這句話已經把做學問和做人說透了。誘惑太大或者是有過不去的坎了,別太端著,說白了,王校長是一個識時務的俊傑。
我們拋開其他方面不談,從學術研究能力和為人處事的能力方面來講,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絕對是我國不可多得的一個棟梁之材。至於他有沒有像毛洪濤說的那些事情,我們還不得而知,恐怕以後我們也不能知道。
實際上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在學術上還是一個非常有產出的人,他不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他從事的研究每一個方面,每一個領域都是國內相當高端的領域,我們可以一起來感受一下。
1.結構力學
結構力學是固體力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工程結構受力和傳力的規律,以及如何進行結構優化的學科。它既是一門非常古老的學科,又是一門迅速發展起來的學科。從人們在遠古時代製造各種器物,到近現代社會,人們建造的各種金碧輝煌的建築物,都離不開結構力學的存在。
2.超長壽命疲勞與可靠性
這個研究領域聽上去非常高大上,實際上它的應用也極為高大上。在航空發動機和高鐵等國家重大技術領域,對可靠性和長壽命的追求是非常極致的,很多東西涉及到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一點馬虎不得。
3.新型材料
新型材料在現代社會來講,實在是太重要了。不論是從保溫效果,導熱係數穩定性,強度,韌性和粘結度,施工性等方面都會比以前的材料優秀很多,可以說沒有新型材料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很多產品,我們的物質生活也會受到限制。
毛洪濤所講的事,我們無法確定,以後可能也無從知道。但是以我們對成都大學校長王清遠的了解,他既有豐碩的學術成果,也是一個善於審時度勢識實務的傑出人才。
誰還沒點小瑕疵呢?一切都由他去吧,你覺得呢?
在這裡你能看到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邏輯,不一樣的視角,如有雷同,不勝榮幸。文章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有冒犯請多多包涵。關注我,了解更多教育資訊,分享更多教育知識,討論更多教育話題。(圖片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參考文獻:
[1]張繼旺. 高速列車車軸鋼超長壽命疲勞可靠性及強度改善方法[D].西南交通大學,2011.
[2]楊亞強,王建斌,鄔平波,隨新鮮.16MnR板材十字接頭超長壽命疲勞極限的測定[J].鐵道機車車輛,2009,29(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