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的2020嗶哩嗶哩晚會上,毛不易在演唱《得過且過的勇者》時,導播巧妙地切到了臺下觀眾席教主和洛天依在聊天的畫面,這個夢幻聯動令眾粉絲尖叫連連。不過看到洛天依恐怕不混二次元的人可能會有人疑問它是真人麼,為何特效如此逼真?
未來黑科技:全息投影
事實上這是一種全系投影技術(又稱虛擬成像技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曾轟動一時的日本虛擬偶像初音演唱會。但可惜的是這種顯示方式只是一種視覺欺騙,距離真正意義上的全息投影還相去甚遠,那我們現在距離真全息投影還有多遠呢?
舞臺上的"初音"它這種虛擬顯示方式專業名稱叫做"佩伯爾幻像",是一種巧妙的光學錯覺技術,巧妙地利用了光學錯覺,燈光照射在真實表演者身上,透過玻璃映射在舞臺上的特定區域就形成了上圖中的虛擬影像。這種視覺欺騙看起來雖然是立體的,不過與真實的全息投影還是有著極大的差距。那麼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是怎樣的呢?
技術目標:真正的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技術最早是在1947年由英國匈牙利裔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提出。它是利用幹涉和衍射原理記錄並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從而實現3D顯示。因此,全息投影技術的實現分為利用幹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拍攝過程;以及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也就是成像過程,這兩步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
對於全息技術,我們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比較先進的全息投影技術共有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雷射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技術以及360度全息顯示屏技術這三種實現方式。即便已經比"佩伯爾幻像"先進一步,但本質上還是需要投影介質的,只是簡單地把二維變成三維罷了,與《鋼鐵俠2》中託尼把復刻出來的投影直接揉成紙團扔到垃圾桶裡的那種還相差甚遠,更何況這些技術還僅停留在試驗階段,故而,我們距離真正實現全息投影還有一段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