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動物永遠無法被人類無法馴服?為什麼呢?

2020-12-05 騰訊網

人類永遠無法馴服哪些動物?

自然界的動物千奇百怪,而大自然則賦予了動物之間巧妙的關係,一些動物與人為善,一些人則視人為魚肉,一些動物與人類千年未見。在歷史上,不乏有些動物成為了人類的「朋友」,換句話來講,就是人類馴服了這些動物,比如狗就是最為普遍的代表。但是在自然界還有一些動物,它們似乎永遠無法被人類馴服,這或許是大自然賦予它們的一種桀驁不馴的性格。

當然,首先,讓我們理解「馴服」這個概念,馴服和馴化並不一樣。

「馴服」是指將一隻動物馴服,即對人無害。通常它被用來暗示某種友好的關係,最終達到對某些物種來說「可以和人在一起而不想殺死他們」的想法。一個物種可能或多或少會適應馴化,但最終這是一個個體的過程。

而馴化意味著我們改變了一個物種,使它更容易與我們共存。這個物種的成員現在已經不同於他們來自的任何原始物種,他們的本能被改變了,這樣對他們來說,與人類友好,使得它們與人類相處的態度更自然。

獅子和老虎就是很好的例子,個體可以被「馴服」以用於表演,但它們無法被馴化。因此,任何一隻獅子或老虎,你都要做好準備它們像野生動物一樣做出可怕的反應。

賈裡德·戴蒙德在《槍炮、細菌和鋼鐵》一書中討論了是什麼使一個物種馴化或不馴化,包括馬與斑馬的具體案例。他指出,首先,人類完全馴化了14種大型動物:綿羊、山羊、牛、豬、馬、阿拉伯駱駝、雙峰駝、駱駝和羊駝、驢子、馴鹿、水牛、犛牛、峇里島牛和米坦(gayal,馴養的高盧人)。這些物種中有許多是相關的。(這本書主要是關於為人類提供服務的動物,所以他不涉及作為寵物飼養的小動物或鳥類。)他聲稱,一個物種要想馴化,必須具備某些特性:

(1) 雜食動物或草食動物(狗除外)

(2) 快速增長

(3) 在圈養條件下繁殖良好

(4) 適當的性情(有些動物對人類很討厭或完全敵對。比如斑馬,因為它們性情暴躁,經常咬人。)

(5) 接受被監禁

(6) 有一個允許他們接受從屬角色的社會結構/等級制度。

這與目前流行的一種理論相一致,即我們通過在動物的自然等級中扮演角色來馴養動物。換言之,他們不會把我們添加到他們的關係類型列表中,而是讓我們扮演一個他們自己人通常會承擔的現有角色。比如說,一個狗的主人被視為群體中的一員。也有人認為,我們馴養的許多動物進化成一種延長的童年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它們在幼年時就對我們作出反應,而在它們的物種中,成年動物也會做出反應。

在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印度獵豹在野外被獵殺至滅絕。印度部分地區重新引入印度獵豹的構想正在制定之中。在阿克巴皇帝統治期間,僅皇家宮廷就飼養了1000隻印度獵豹作為宮廷寵物。

有許多動物看起來是不可馴服的,但實際上可以使它們接近社會化。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貌似可以馴服的動物,它們不費吹灰之力就會形成一種可以預測的馴服個體的模式。印度獵豹是一種看似不可馴服的動物。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被成功地作為寵物和狩獵工具飼養,在古代印度也是如此。對於鄉下的印第安人來說,獵豹既是一種可悲的大型貓科動物,又是令人恐懼的掠食者。因為野生獵豹攻擊農場動物,但是很少攻擊人類。獵豹的雙重性在大型貓科動物中是獨一無二的。

老虎和獅子

老虎和獅子即使在幼年時期被捕獲,也很少能馴服到獵豹的程度。大多數大型貓科動物進入成年期後,最終會變得很危險。飼養老虎或獅子的想法,成為一種幻想,在許多著作中,包括印度毛瑞安帝國的第一任首相查納克亞所著的《亞瑟王》,都敏銳地觀察到獅子和其他幾乎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馴服的動物的本性。這些觀察隨後被應用於治國方略和軍事戰術。這個想法變得非常清楚,有些動物可以與其他物種建立聯繫,而另一些動物則根本無法真正馴服。

斑馬

斑馬雖然像馬,但想要馴服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早在布爾人定居南非時,他們就曾試圖馴服斑馬。但是結果可想而知。這些動物對於任何額外的背部壓力都會導致動物恐慌,斑馬需要一代又一代的家養斑馬,才有可能出現更馴服的變種。馬似乎有一個不同的遺傳路徑,這導致了他們的馴化。他們發現自己生活在北緯地區,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的捕食者要少得多。由於冰河時代以及隨後的人類遷徙到北美,他們將因印第安人祖先的過度捕獵而瀕臨滅絕。它們的避難所轉移到了亞洲的北緯地區,在這裡,它們首先作為食物資源被保存,然後被人類馴養以供使用。它們與幾乎使它們完全滅絕的物種建立了聯繫。今天,情況正好相反,因為全球馬的數量超過6000萬,斑馬的數量不到80萬。

至於馴服鯊魚、蛇和各種蜥蜴的想法更不可能了。現實是地球上大多數物種都不可能馴服,即使那些被馴服到一定程度的動物也不能生活在離人類很近的地方而不表現出危及動物和人類宿主的行為。

然而,在家養貓、狗、馬和牛的例子中,已經發展出一種非常富有成效和不可分割的關係。我們已經使熊習慣於人類的接觸,還有梅花鹿,牛,各種可能殺死我們的動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可以繁殖這些動物,選擇對人類最有反應的孩子,並培育這些孩子。一代又一代。我們已經用很多種動物做過了。

有些動物需要某種特定的環境才能生存或保持快樂,但在這些環境中,我們可以教會它們容忍人類的接觸。有人提到梭魚是不可測量的,我建議他們去佛羅裡達州的基拉戈。那裡的人類在典型意義上馴服了當地的梭魚——他們像任何牛或狗一樣容忍人類的存在。他們知道人類意味著免費食物。當然,如果你試著撫摸它們,它們可能會像不熟悉的寵物狗一樣咬人。

在漫長的自然世界故事中,人類與動物之間建立的紐帶確實令人驚嘆,動物不僅被馴服,而且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感謝它們。

相關焦點

  • 至今也無法被人類馴化的動物,你知道幾個呢
    自古以來,人類總是會去馴服一些動物,包括現在的豬,狗,牛,羊,都是以前古人所馴化的動物。直到今天,越來越多的動物被人類馴化,但是你知道嗎,直到今天,也有些動物是很難被人類馴化的。科學家們對馴服動物的定義為,一,不是很挑食。二,相對較短的生長期。三,性格比較溫順。
  • 你可能永遠無法看到人類囚禁的6種有趣的動物
    不得不說,如今的人類通過動物園和水族館,已竭盡全力來圈養一些世界上最奇異的動物了。雖然人類科技的發展,的確可以這麼做。但這也並不能代表,人類可以將任何想要圈養的動物都放入水族館裡或動物園裡,有許多的動物,你可能永遠都無法在水族館或動物園裡看到。更多的時候,你只能通過電視節目去了解它。而今天,我們就要和你聊聊,你可能永遠無法看到人類囚禁的6種有趣的動物。
  • 斑馬為什麼沒被馴服?來西瓜視頻看看,人類馴服斑馬的簡血淚史
    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馴服了各種家禽,豬、鴨、雞、牛、馬等動物。但是為什麼沒有馴服斑馬呢?經常看見有人騎馬,卻從沒有看見有人騎斑馬。在西瓜視頻創作人「基地邊緣」的視頻中看到了英國人曾經嘗試馴服斑馬,但是過去了一百多年也沒有成功。
  • 人類永遠無法居住在地外?無法離開地球?
    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走向地外是人類如今的一個目標,包括宇宙探索,人類移居等目標都在時刻進行之中。近年來,人類進入太空之後,在太空中的太空人身體也出現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可以看到人類未來面臨的問題。人類如果無法解決這些問題,人類可能永遠無法離開地球,想要移居別的星球,除非將別的星球改造成為一顆適合人類完全居住的天體,不然人類永遠無法居住在地外
  • 我的世界什麼動物可以馴服 我的世界可馴服動物大全
    我的世界一直備受玩家們的歡迎,在我的世界遊戲中的動物種類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可以被馴服的動物,那麼我的世界什麼動物可以馴服?下面小編將帶來我的世界可馴服動物大全,快來看看吧。 我的世界可以馴服的動物有哪些: 狗 馴服之後才叫狗,馴服之前叫狼。
  • 科學家無法接受:人類永遠無法觸碰到宇宙邊界
    科學是一門廣闊的學問,它是人類對一切未知的探索,如果否認存在未知且放棄了對未知無盡的探索,那就是偽科學。月球,作為長久陪伴在地球身邊的衛星,出現在無數文明的詩歌典籍中,蘊含的,是人類對未知的敬畏和對探尋未知的嚮往。
  • 同樣都是「馬」,為什麼斑馬至今都沒有被人類馴服?原因有3點!
    而且馬這種動物在大家心目中都是非常溫馴的,當然也有烈馬,那是比較少的,大部分情況下,馬都是比較好馴服的。但是在馬的品種中,有一種叫做「斑馬」的馬,幾乎很少聽到說有人能馴服斑馬,這是為什麼呢?同樣都是馬,為什麼很少有人馴服斑馬?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嗎?其實,不是人們不想馴服斑馬,而是人們有這麼三個原因導致無法馴服斑馬,下面就讓小編跟大家說一下吧。
  • 人類永遠無法飛出太陽系?科學家為什麼這麼說
    在《三體》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即人類為了自保,將太陽系用「慢霧」給包裹住。這樣一來,人類就等於是「故步自封」,向宇宙中的其它文明宣告自己將永遠生活在太陽系中,直到太陽系毀滅都不會離開。這樣做也意味著,人類不會對其它文明構成威脅,也希望其它文明不要來打擾人類和侵犯地球。
  • 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
    為何人類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呢?眾所周知,人類是現代地球的統治者,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已知的唯一的高等生物。人類用自己的智慧,勤勞換取了現在的成果。但是不知道大家想過沒,許多動物都可以相互交配,而人類卻無法和其它動物進行交配,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 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
    文/行走天涯為什麼人類一直無法接近光速?其實愛因斯坦早就給出了原因!光速是我們目前已知的宇宙中最快的速度之一,也是科學家們一直想要致力於人造飛船,探測器等多種飛行物想要達到並超越的速度,可實際上人類科技前進的百年時間以來,人類並沒有實現真正的速度突破,否則人類早就已經邁出了太陽系,自由的遨遊在銀河系之中了,又怎麼可能一直因為速度的限制,導致科學家早就已經篩選出了很多類地行星,但是卻沒有辦法到達這些星球上!那在未來多少年之後?
  • 打開基因的潘多拉盒後,人類已經無法回頭
    當我們整理、回顧這場人類與基因博弈的歷史,其中反覆交織著進步的狂喜與教訓的傷痛,或許能為你帶來一些關照目前事件的啟發。1999 年,針對單基因突變導致的遺傳代謝病研究,已經在許多動物身上開展。從醫生到患者在面對新近出現的基因療法時,都抱有美好的憧憬。18 歲的傑西·基辛格生來就有 OTC 缺陷症,為了擺脫疾病的束縛,1999 年 9 月 13 日上午,他和父親選擇接受賓夕法尼亞大學醫院的基因治療臨床試驗。
  • 宇宙的邊緣人類永遠無法探索?無法突破的邊界,人類科技的極限?
    宇宙的神秘色彩,讓人類樂此不疲,甚至在古代,還沒有涉及到任何科學儀器的時候,古人們就開始觀察星空,探索宇宙。也正是因為如此,人類對於頭頂的夜空和地球的好兄弟月球,都有著說不清的關係。而到了現代,人類有了科技儀器作為支撐,更是開啟了用渺小的身軀探索宇宙之旅。
  • 人類可製造5.5萬億度高溫,卻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這是為什麼?
    人類可製造5.5萬億度高溫,卻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這是為什麼?溫度是一個神奇的概念,人體的溫度一般維持在37攝氏度左右。如果超過這個溫度,意味著身體發燒了,要及時就醫。太陽是公認地球上最高的表面溫度,達到6000攝氏度,很難想像人類製造的溫度竟然比太陽溫度還要高。若人類真能製造出這麼高的高溫,那整個地球豈不是被其融化了?人類可製造5.5萬億度高溫,卻無法達到絕對零度,這是為什麼?人類對溫度的理解有哪些?
  • 多種因素的限制,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這是為什麼?
    探索整個宇宙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還只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對於人類來說,未來需要做的就是能夠走出太陽系,探索附近的星空。可就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夢想,有科學家認為,有可能永遠也無法實現,這是怎麼回事?有科學家認為,受多種因素的限制,人類有可能永遠也無法離開太陽系,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的範圍並不大,只要我們努力一下,相信用不了多少年,以人類的科技就能夠輕鬆做到。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這個目標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人類想要走出太陽系,首先我們要弄明白太陽繫到底有多大?
  • 我們或許永遠都無法與外星文明相遇,為什麼?
    我們或許永遠都無法與外星文明接觸!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一項研究數據表明,銀河系可能存在36個高等外星文明但受到1.7萬光年的平均距離限制,人類目前無法證實!以地球為例,40多億年的演化,才出現了我們人類這樣的智慧物種,這已經很了不起了,畢竟,宇宙誕生至今也才138億年!我們再來試想一下外星高等文明存在的概率!
  • 打開基因的潘多拉盒後 人類已經無法回頭
    直白地說,人類不過是基因的奴隸。但人類與基因之間的關係在近年來發生了巨變。被認為是先天的基因可以被定位、分離、測序、合成、克隆和重組。先天和後天的關係在一定意義上發生了互換,人類試圖掌控基因。就連 DNA 雙螺旋結構的發現者之一詹姆斯·沃森也曾說「為什麼不讓我們更好地適應生存環境呢?」
  • 人類最早馴化的動物為什麼是狗?
    而人類在馴化狼的過程中,只不過是人類取代了頭狼的位置,所以狼更容易被馴服。根據現代分子學研究發現,人類至少4次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馴化了狗。這說明狼非常容易被馴服。之所以人類馴化了狗,而不是其他食肉動物幫助人類打獵,是因為其他食肉動物屬於純正的食肉動物,比如:獅子,它們每天需要大量肉類來源,而人類打獵所獲取的食物,根本無法滿足它們的胃口。再者,獅子非常危險,本身就難以被馴服,或許人們曾經試圖馴服它,但最終失敗了。
  • 科普: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
    我們從可觀測的宇宙開始解釋,所謂可觀測宇宙是人類所看到的宇宙範圍,所以有邊緣。宇宙已經存在了大約140億年,而在此期間產生的光,穿越茫茫宇宙到達了地球的位置,但並不是可觀測宇宙就是140億年,因為宇宙在膨脹。
  • 為什麼黑人無法產生著名的科學家呢?
    為此很多人不明白了,為什麼黑人無法產生著名的科學家呢?原因只有一條。黑人作為世界第三大人種,整個人口佔比世界五分之一,整個多達15億多。為此很多人其實不明白了,黑人在很多歐洲國家和北美教育也非常好,所以根本不是教育問題,那麼到底是為何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只有一條,那就是「智力進化的落後」。
  • 為什麼說人類會被宇宙鎖死,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宇宙有多大?
    關鍵是這個盤子還在逐漸變大,變大的速度超過光速,細菌追不上這個速度,細菌的視野也追不上這個速度,所以細菌永遠無法知道這個盤子到底有多大,它的邊界在哪裡。2003年,哈勃望遠鏡朝著宇宙中我們所見最暗的星空持續了113天的曝光,拍下了黑暗中的景象。拍攝區域大小就如同一粒米放在離你20米遠的桌上,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是漫天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