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人類會被宇宙鎖死,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宇宙有多大?

2021-01-15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表觀視界」可能是未來人類的極限。

關於宇宙的邊界你需要知道兩件事:①宇宙正在膨脹;②膨脹速度超過光速

關於人類能不能知道宇宙的邊界只取決於人類所能接收到的宇宙信息。

換句話說,如果宇宙不想告訴我們這個信息,我們只能幹瞪眼。

圖:我們的信使——哈勃望遠鏡

各向同性

每當我們仰望寬廣的星空,都不禁會想這宇宙到底有多大。早期的人類也想了解宇宙的空間維度,它們通過對星空進行觀測發現了一件事,無論從哪個方向看去,物質的總量都差不多。這讓它們意識到地球可能是宇宙的中心,這就好比一隻螞蟻站在盤子中央四處張望,發現四處的盤景都差不多。

如今我們知道地球在宇宙中是一顆再平凡不過的行星,之所以四處望去都一樣是因為宇宙太廣闊,地球在宇宙中連塵埃都算不上。這就像是盤子中的螞蟻換成細菌,它即使不在中心,而在盤子的任意一處,在它的可見範圍內都是一樣的。關鍵是這個盤子還在逐漸變大,變大的速度超過光速,細菌追不上這個速度,細菌的視野也追不上這個速度,所以細菌永遠無法知道這個盤子到底有多大,它的邊界在哪裡。

2003年,哈勃望遠鏡朝著宇宙中我們所見最暗的星空持續了113天的曝光,拍下了黑暗中的景象。

拍攝區域大小就如同一粒米放在離你20米遠的桌上,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是漫天星系。天文學家把宇宙四處望去都差不多的性質,叫做「各向同性」,所以我們就是那個盤子中的細菌,那細菌的視野範圍有多大呢?

宇宙中的第一束光

了解過天文學的都聽說過幾個數據:138億年前誕生,930億光年可觀宇宙,還有一個不常見的300億光年。

138億年前說的是宇宙誕生的時間——宇宙大爆炸理論。300億光年說的是哈勃望遠鏡觀察到的最遠的GN-z11星系距離我們134億光年,於是人類能觀察到的最遠範圍直徑就大約為300億光年。930億光年是我們所能看到的極限,也就是人類宇宙認知的邊界。

有人可能會問你看到最遠的是300億光年,為什麼可觀測宇宙是930億光年?這要從宇宙的第一束光說起。

在我們印象中,物體爆炸的瞬間都會伴隨著熾熱的光,一個瞬間衝向四面八方,但宇宙大爆炸的早期更像一個充滿黑暗的「啞雷」。宇宙大爆炸的早期,空間中濃密的像一鍋粥,大量的質子,中子,電子緊密的靠在一起,光子根本找不到出路,只能被擋在裡面。如果此刻你站在外面根本看不到裡面發生了什麼,有點像你站黑洞邊上往裡面望去。

隨著宇宙的膨脹,在38萬年後宇宙變得不那麼擁擠了,光快速的跑了出來。不過,這些光追不上宇宙膨脹的速度。此刻狀況就好比一個氣球套著一個氣球,裡面的氣球是充滿光子,但是外面這個氣球超光速膨脹,光子氣球永遠追不上外面的氣球。

這些光子是宇宙大爆炸的餘暉,是宇宙第一束光,它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簡稱CMB。

因為「光速不變原理」,通過CMB和光譜分析可以得到精確的宇宙膨脹速率,也就是哈勃常數,而它的倒數就是宇宙的年齡。

可觀宇宙

CMB是真正的「古董」是我們所能捕捉到的時間最久遠的光,達到了138億年,如果是這麼算的話「光球」覆蓋的宇宙範圍直徑正常應該在276億光年,但不要忘了外面還有一個球。宇宙的膨脹並非僅僅是氣球的表皮在向外擴張,而是氣球內的空間也在整體擴張。

所以外球在被「吹」大的同時,也使得裡面這個「光球」加速膨脹,所以在兩個「球」的作用下,「光球」半徑達到了461億光年。還有一部分就是我們還在努力研究的引力波探測手段,簡單來說兩個黑洞相互旋轉就會引力場就會相互疊加產生強大的引力波,通過廣義相對論我們知道引力波是時空的漣漪,所以如果可以通過探測微小的引力波來判斷時空的情況,那麼我們可觀測距離就可以延伸大約4億光年,所以總計大約能達到465億光年,即可觀測宇宙的直徑為930億光年,這就是人類的極限。

而光球之外沒有光,回傳信息,這就是宇宙給人類設置的「枷鎖」。突破可觀測宇宙無法利用技術來實現,這遠遠比在大自然面前的人類,還要渺小的多得多。

表觀視界

有人可能會想,光球不也一直再無限擴大,光球擴大了,我們的可觀宇宙不就大了?的確,可觀宇宙可以隨著宇宙膨脹而擴大,但是只要空間的膨脹速度大於光速,即空間內的物質退行速度超過光速,那麼對於我們來說這個空間就是不可見的。

宇宙膨脹速率與距離成正比而我們的信息來源受到光速的制約。當可觀測宇宙(光球)的邊界隨著宇宙膨脹,它離我們的距離會越來越大,所以速率也會越來越快。在某一時刻可觀宇宙邊界的膨脹速度超過光速,從那以後我們將慢慢失去光球內的信息。我們把這個光速膨脹的臨界點叫做可觀視界,如同下圖,產生的宇宙景象正好與黑洞的視界相反,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恆星例子:一開始我們可以看一直觀察一顆恆星,隨著宇宙膨脹,這顆行星距離我們越來越遠,它的退行速度不斷地增加,當有一天這顆恆星的退行速度超過光速,那麼恆星發出的光即使方向向著我們,但是它也會隨著空間的超光速膨脹,離我們越來越遠,再也到達不了地球,於是我們再也看不到這顆星球。

根據哈勃定律,我們可以算出退行速度超過光速的邊界為半徑620億光年,人類如果還能活著,這就是未來可能看到的極限,也是宇宙給我們設立的第二道「枷鎖」。

如果你沒聽明白我再給你舉氣球的例子:這次需要三個球,大氣球套光氣球,光氣球套鐵氣球。

原來兩個氣球不斷的膨脹,裡面的光球(可觀宇宙)也不斷的膨脹,突然有一刻光球的膨脹速度超過的光速。同時光球內生成了一個鐵球(紅色部分)。

這個鐵球一開始緊貼著光球膨脹,光球超光速膨脹的瞬間,鐵球會停止膨脹。光球繼續超光速膨脹,鐵球只能望著光球沒入黑暗,因為光球與鐵球之間的空間超過了光速,裡面的信息永遠無法再傳回來,這個鐵球就是人類無法逾越的宇宙屏障。

總結

人類獲取信息依靠光,因為宇宙膨脹速度超過了光速,所以人類目前可觀測宇宙的直徑930億光年,未來當光球也超光速膨脹,那麼人類會被鎖死在表觀視界中,然後再遠我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所以結論是「不知道」!

相關焦點

  • 宇宙在緩慢「鎖死」人類的活動空間?科學家的發現讓人害怕
    宇宙有多大?這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人類可以觀察的宇宙空間是「有限」的,超過這個距離之外的宇宙對於目前的人類來說就是一片黑暗。這個範圍也被我們稱為「可觀測宇宙」,對於人類來說,這片宇宙就是人類的科學理論極限。
  • 宇宙中的光速限制會鎖死人類科技文明嗎?
    事實上從人類的歷史來看,一些文明被鎖死的例子並不鮮見。比如印第安人的文明頂峰相當於中國商朝時期的部落文明,幾千年一直停滯不前。這使得這個小島的土著在技術上永遠的地被鎖死在舊石器時代。,這就是技術鎖死。但以生存在三維世界人類的視角來看,這不是一個規律,人類用自己高於螞蟻文明的智慧鎖死了螞蟻對這個規律的認知。
  • 科普:為什麼我們永遠無法到達宇宙的邊緣
    我們從可觀測的宇宙開始解釋,所謂可觀測宇宙是人類所看到的宇宙範圍,所以有邊緣。宇宙已經存在了大約140億年,而在此期間產生的光,穿越茫茫宇宙到達了地球的位置,但並不是可觀測宇宙就是140億年,因為宇宙在膨脹。
  • 宇宙有多大?為什麼科學家說人類可能永遠不會走出銀河系?
    隨著我們對宇宙的不斷了解,我們發現地球只是太陽系中的一粒沙子,而太陽系在銀河系中要小得多,但整個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卻有幾十億個。儘管人類幾百年來從未停止過對宇宙的探索,但似乎無論付出作了多少努力,似乎都無法走出銀河系。
  • 科學家發現絕望事實,宇宙正慢慢「鎖死」人類活動空間
    然而,由於一個原因的存在,即便人類科技發展到現在不敢想像的III級文明程度,也註定沒有辦法讓足跡遍布整個宇宙,甚至就連銀河系都無法走出去,只能無奈地被「鎖」在當前狹小的宇宙區域。直到哈勃發現了紅移現象,人們這才知道原來宇宙一直在不斷膨脹,甚至極遠位置的膨脹速度已經超越了光速。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科學家們發現在宇宙形成初期,萬有引力曾經一度減緩過它的膨脹速度,這使得遙遠星系的光芒落入我們的視野。
  • 宇宙到底有多大?憑我們的認知,能探測出嗎?
    人類的未解之謎太多了。地球上的問題都沒解決,尤其是人體奧秘。人和宇宙沒法比太渺小了。宇宙有多大?連佛菩薩,聖人都說不清,何況平常凡夫呢。宇宙有多大?只能說是愛多大就多大吧。至於說宇宙什麼樣子,誰也沒見過還是憑個人想像吧。
  • 人類能夠探索的宇宙有限度嗎?科學家:未來我們會被宇宙孤立
    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疑問,當人類科技達到非常高的技術時,我們能夠到達宇宙的任何一個地方嗎?在開始討論之前,先說結論,宇宙已經將我們限制在了一個特定範圍,不管我們怎麼努力,都無法突破這個限制。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圍繞太陽為中心的一個行星系統,叫做太陽系。
  • 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或許永遠都解釋不了,越想越恐怖
    這個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似乎難倒了聰明無比的人類,雖然人類可以無限制的對宇宙進行探索,儘管人類現代科技那麼發達,但是始終找不到宇宙的真諦,其中就包括宇宙究竟有多大這個問題,人類一直沒有找到答案。宇宙之大超乎我們的想像,或者也可以說人類的渺小超乎我們想像,小時候經常問,如果宇宙這麼大,宇宙外是什麼?
  • 宇宙有多大?它為什麼這麼空?
    在史前時代,最富有的人也對身邊的偉大知識一無所知;而今天,在望遠鏡和現代物理學的幫助之下,人們可以深入地探索太空,並了解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知曉恆星與星系的分布。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並不比古人多很多。已知的一切只會讓我們提出更多問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有更多的星星嗎?宇宙有多大?在那麼遠的地方我還能買到一杯還不錯的拿鐵咖啡嗎?
  • 科學家發現所有星星,都在離地球遠去,宇宙在「鎖死」人活動範圍
    我們都知道一天有24小時,分為白天和晚上,白天因為有陽光的照射,所以是有光亮的,晚上是因為地球旋轉到了沒有太陽的那一側,所以晚上就是黑色的,但是這裡有一個矛盾的地方,科學家說光在真空當中的傳播是沒有損耗的,科學家也確實證實了宇宙當中是真空的狀態,而宇宙當中能發光的天體,可不止太陽。
  • 宇宙到底有多大?在遙遠宇宙的邊緣,有一堵「牆」存在!
    但是隨著科技的發現,人類對宇宙又有了新的認為,我們發現地球不過是浩瀚宇宙中沙粒一般的存在,宇宙那麼大,仿佛永遠都看不到邊際。 宇宙有多大? 在我們普通人的眼裡,地球已經很大了,如果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想一個人走遍地球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 宇宙有多大?
    宇宙到底有多大?是時候做個了結。以二零二零年為時間點,天文科學的認知裡,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但,我們還是不禁要問:那宇宙到底有多大?現在我們再換一個單位。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萬千米,傳播一年的距離,被稱為光年。要六萬三千個天文單位,才能等於一光年。現在人類能觀測到,來自三百億光年的天體。這是極限了嗎?
  • 人類原本不屬於太陽系?科學家發現人類80%的基因有可能被鎖死
    人類原本不屬於太陽系?科學家發現人類80%的基因有可能被鎖死生命的繁殖和延續,靠的是遺傳因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基因物質。這種物質是由脫氧核糖核酸(DNA)組成的、具有存儲遺傳信息功能的核苷酸序列,並在X和Y兩種染色體上各形成一條特定的排列方式。
  • 人類文明的技術是不是被外星人鎖死了?
    但以生存在三維世界人類的視角來看,這不是一個規律,人類用自己高於螞蟻文明的智慧鎖死了螞蟻對這個規律的認知。因而從邏輯上可以推斷出,宇宙是一個層級結構。每種文明都有自己的邊界,人類文明也一樣。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來看,文明被鎖死是常態,而技術突破是非常態。人類文明極有可能被鎖死了。
  • 外星人是否鎖死了人類文明的科學技術
    但以生存在三維世界人類的視角來看,這不是一個規律,人類用自己高於螞蟻文明的智慧鎖死了螞蟻對這個規律的認知。因而從邏輯上可以推斷出,宇宙是一個層級結構。每種文明都有自己的邊界,人類文明也一樣。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來看,文明被鎖死是常態,而技術突破是非常態。人類文明極有可能被鎖死了。
  • 宇宙究竟有多大?超乎人類的想像,我們或永遠也看不到外星生命!
    放眼整個宇宙,連太陽系都顯得格外渺小,更何況是地球呢?據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為1560億光年,甚至更大,但是人類目前可觀測到的宇宙直徑只有930億光年,我們對於930億光年的宇宙根本一無所知。目前宇宙的星系大致分為橢圓星系、透鏡星系、漩渦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規則星系五種,另外宇宙中還存在黑洞,據悉宇宙的23%由完全不知道起源的暗物質組成,73%由暗能量構成宇宙,因此宇宙的物質是非常複雜的。
  • 宇宙究竟有多大?超乎人類的想像,我們或永遠也看不到外星生命!
    宇宙膨脹被科學家證實後,這意味著宇宙很有可能是沒有邊界的,由於我們的宇宙還在不斷發生膨脹,宇宙的直徑還會繼續擴大,因此人類能觀測到的宇宙始終都只是冰山一角。有科學家認為,外星生命是一定存在的,而人類之所以還沒有發現他們,主要是因為宇宙實在太廣闊了,他們可能距離我們太遙遠,我們也無法感知他們,因此要想在宇宙中發現彼此,難度不亞於大海撈針。
  • 基礎科學已陷入停滯,誰「鎖死」了人類的發展?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僅僅只有5%左右,還有95%的東西是人類完全未知的,甚至可能永遠都不可知的。 問題來了,人類的基礎科學為什麼近乎停滯呢?究竟是誰「鎖死」了地球科技的發展呢?是人類苦苦尋找的外星人?還是《三體》中「智子」那種高科技產品呢?
  • 基礎科學已陷入停滯,誰「鎖死」了人類的發展?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我們對宇宙的了解僅僅只有5%左右,還有95%的東西是人類完全未知的,甚至可能永遠都不可知的。問題來了,人類的基礎科學為什麼近乎停滯呢?究竟是誰「鎖死」了地球科技的發展呢?是人類苦苦尋找的外星人?還是《三體》中「智子」那種高科技產品呢?
  • 宇宙是有目的嗎?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一,主流認為宇宙在138億年前誕生,誤差不到4000年。基本粒子的速度天花板就是光速了。但是基本粒子之外,還有一個宇宙暴脹速度,它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基本粒子的最高速度,也就是超過了光速。人類作為基本粒子結構的存在,速度是不可能超越天花板的,所以人類永遠無法到達可觀宇宙視界之外的宇宙邊界。所以終極問題就是,宇宙到底有多大?人類有沒有存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