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是沒有極限的,但位於地球的人類的科技文明是有極限的。
從目前的的情況看,地球上人類的科技已經接近極限了,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能源和物質基礎上的,而目前這兩者的使用已經接近極限。
(人類文明的科技樹)
能源方面,目前人類主要還是用石油、煤、天然氣等化石能源,而可控核聚變遲遲無法實現技術突破,極大地限制了人類的文明;物質方面,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食物、水泥、鋼鐵、木材、有色金屬等各種各樣的物質上的,而現在地球的各種資源使用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很難再取得什麼突破了。
(可控核聚變。)
事實上從人類的歷史來看,一些文明被鎖死的例子並不鮮見。
比如印第安人的文明頂峰相當於中國商朝時期的部落文明,幾千年一直停滯不前。
(人類從東非遷徙到各大洲的時間)
印第安文明被鎖死在農耕文明的最重要原因是冰河期過後,白令海峽路上冰橋融化,再也無法通行,從此美洲大陸與亞歐大陸隔絕。
雖然北美大陸有著極其肥沃的土地,但缺少可馴化的大型哺乳動物,於是農業發展不起來,沒有多餘的糧食就不會有階級分化,沒有階級文化就沒有高級社會結構,沒有高級社會結構就沒有文明的進步。
一個文明如果沒有外部技術輸入和物種交流的話,一些地區的技術水平會永遠受限於自然條件,另一個典型的文明被鎖死的例子就是塔斯馬尼亞島。
塔斯馬尼亞島位於澳大利亞的南面,那裡是"世界的盡頭,大自然主宰著一切。
由於該島跟澳大利亞大陸隔離,而澳大利亞相對於亞歐大陸又是一個相對隔離的地方。
這使得這個小島的土著在技術上永遠的地被鎖死在舊石器時代。
換句話說當愛因斯坦在闡述相對論時,該島的純種土著的文明依然處於舊石器時代,處於當時主流人類文明十幾萬年前的發展水平,這就是技術鎖死。
該島的土著沒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文明進化和發展。
宏觀上看地球文明也處於一個時間和空間的監獄裡,迄今為止是孤獨存在的。
一個缺乏與外界交流的地球文明,天然有著天花板。
三體的作者科幻大神劉慈欣曾做過一個比喻,用來闡述人類文明探索未知的局限性。
人類每隔10釐米在螞蟻生存的二維世界(想像成一張白紙)打一個洞,螞蟻世界的科學家經過探索研究就會發現,在螞蟻生存的二維世界,每隔10釐米就有一個洞這是一條規律,因為經過無數次探索這個洞就會出現。
但以生存在三維世界人類的視角來看,這不是一個規律,人類用自己高於螞蟻文明的智慧鎖死了螞蟻對這個規律的認知。
從時空來說,宇宙是一個層級結構,因此每種文明都有自己的邊界,人類文明也一樣。
而且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來看,文明被鎖死是常態,而技術突破是非常態。
由於宇宙時空尺度過於龐大,再加以光速的限制,人類文明被鎖死的概率極大。
就算人類未來獲得接近光速的恆星際旅行速度,人類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需4年多,飛遍整個銀河系需要20萬年,這還是建立宇宙是靜止的基礎上的。
事實上宇宙在不斷的加速膨脹,即使人類現在獲得了接近光速飛行的能力,立刻出發,人類文明所能探索的空間也不過是可觀測宇宙的3%。
(阿波羅登月)
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將被鎖死在合併的銀河-仙女星系內,對於人類來說外面除了深邃的黑暗和虛無,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