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緒調動方面,恐怖片是最優的。
在觀看恐怖片的過程中,我們會被影片中的故事情節所引導而產生恐懼情緒。
這種恐懼的感情比起喜怒哀樂,更有震撼性。
所以,在大眾娛樂方面,恐怖片不愁沒有市場。
但國內審核嚴格,不能有鬼,不能怪力亂神,不能封建迷信,就像給劇作者一個固定命題,在這個框架下,恐怖片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優質的恐怖片大多很少,更多的只是一種套路化。
相比現在,以前的環境寬鬆,給了創作者更多的創作空間,反而有更多質量優秀的恐怖片。
比如,《山村老屍》。
時至今日,《山村老屍》依舊是一部很經典的恐怖片。
電影開始於一場離奇死亡的通靈遊戲。
以此為契機,發毛和小明展開調查。
以破案為敘事線,在揭開層層謎題的同時,也不斷出現各種匪夷所思,讓人恐懼的事物。
不靠賣弄血腥,而是以劇情取勝,利用破案製造的懸疑氣氛來抓住觀眾,再加上楚人美那充滿怨恨的粵曲,突然出現鬼魂鬼手這種驚悚一下,以及慢慢逼近的鬼影等等。
讓觀眾在觀看時總能毛骨悚然,不寒而慄。
不過,《山村老屍》雖然經典,但也飽受爭議。
就像易烊千璽的《少年的你》,《山村老屍》也有抄襲的成分。
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山村老屍》抄襲《午夜兇鈴》。
從帶有怨恨的水的設定到故事模式,《山村老屍》無一不在模仿《午夜兇鈴》。
《山村老屍》的故事開始於一場離奇死亡的通靈遊戲。
《午夜兇鈴》的故事也是從一場觀看錄影帶後離奇死亡的事件開始。
以此為契機,主角展開調查,兩部電影都是以破案為敘事線。
最後解開謎題答案,《午夜兇鈴》是錄影帶,《山村老屍》是水潭的水。
貞子的怨念附身在錄影帶上,讓看過錄影帶的人就會受到貞子的怨念的支配。
楚人美的怨念則附身在水潭的水,讓喝過水潭水的人受到楚人美的支配。
《山村老屍》抄襲無疑了,只是因為年代久遠,我們沒有那麼追究而已。
但是,雖然《山村老屍》抄襲《午夜兇鈴》的錄影帶設定和故事模式,但最核心的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也就是日本和中國最直觀的文化差異,這種文化差異很直接地滲透在故事形式中。
中國主信佛教,佛教講究因果。
而且我國的佛教雖然源於印度,但傳入我國後與道家思想相結合,道家天人合一,陰陽協調。
這些文化很直接地滲透到恐怖片的故事表現上,尤其是香港恐怖片。
香港恐怖片的鬼大多是冤死枉死的人所集結的怨念。
因為因果和陰陽協調,電影講述的,大多是平息這股怨念,包括林正英的殭屍片,都是在消滅這股怨念,所以才有八卦陣、八卦圖這種充滿道家文化的道具。
而日本主信神道教,世間一切皆可成神,例如宮崎駿筆下的精靈,代表一切真善美。
反之也可成魔,也就是恐怖片,是所有怨念的集合體,存在的價值就是害人。
它要麼神要麼魔,就像日語聲調,要麼高要麼低,是很極端的,不存在中間部分,所以電影裡的魔也不會被消除掉。
這一點就是《午夜兇鈴》和《山村老屍》一個最本質的區別。
《午夜兇鈴》最後,女主發現錄影帶的真相,決定讓父親看她錄製的錄影帶,以此犧牲父親來救兒子。
而《山村老屍》的結局,被丈夫背叛,對人世充滿怨恨的楚人美最後被發毛對CISSY的愛消解掉。
日本的恐怖片很恐怖,因為電影裡的「魔」不會被消除掉,它一直在害人。
而香港恐怖片不算恐怖。
有意識,無意識,香港恐怖片的故事最後總會有一個寓教於樂的結局。
《夜半一點鐘》、《夜半兩點鐘》、《夜半三點鐘》、《二月三十》、《七月十三》、《七月十四》、《迴轉壽屍》、《怪談協會》等等。
這些產生怨恨的怨鬼,最後總會被感化,被平息。
像林正英的《殭屍家族》結尾部分,在殺死殭屍爸爸後,林正英說,
爾身非本身,此身非玉身。
烈火焚此身,以此得重生。
求佛祖保佑你早日上路,投胎重新做人。
在殺死小殭屍後,林正英也說了一句類似的話,
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們會幫他好好地重新做人。
所以,儘管《山村老屍》抄襲了《午夜兇鈴》,但最核心的部分卻有本質的區別。
即是本土化很成功,用我國的本土文化來重新包裝《午夜兇鈴》的設定和故事模式。
文中圖片來源於劇中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