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魔術還能「混搭」?剛剛,我們鑑定了中國首檔「科學魔幻競猜節目」!

2021-01-14 廣電獨家

文 | 「廣電獨家」記者 林沛


魔術表演與科學揭秘結合

科學、魔幻「雙舞臺」設定

一季37場魔幻表演秀

明星跟素人搭檔答題

衛星搭載素人夢想上天

……


這是三天前《奇蹟時刻》發布會上透露的主要信息。當時打出的口號是「中國首檔科學魔幻競猜節目」。


說實話,當時筆者是捏了把汗的:「這麼大的腦洞,這麼難的呈現,還真敢想啊?!」



就在剛剛,這檔節目於山東衛視首播。


看完之後,我放心了:中國,又誕生了一檔真正原創創新的科技類節目!它的原創力,甚至有望把科教節目推進到2.0時代




「我身後就是《奇蹟時刻》的夢幻舞臺。在我右手的區域有一場一場精彩的魔幻秀將要上演,每輪魔幻秀之後就會有一道題目問你們,剛剛的表演是魔術還是科學?如果它的結果是魔術,我們不揭秘;但如果它的結果是科學,我們就要通過(左手邊)科學的舞臺,請上科學博士為我們做實驗。」



1月6日晚21:20,剛在鳥巢上演了演唱會奇蹟的「奇蹟見證官」黃國倫,用一段平實的語言,拉開了山東衛視《奇蹟時刻》的大幕。大幕後展開的,是一場場大秀和科學魔幻的融合,他們給節目形式這樣概括——「始於魔幻,忠於科學」。


科學類節目與魔術類節目通常是「涇渭分明」的,因此「做一檔結合科學和魔術的節目」,是節目捋順邏輯公認的第一個難題。


「把完全不相干的兩者嫁接在一個內容中」,也成為《奇蹟時刻》最大的創新點。


三段特別打造的魔幻秀是每期節目的主體部分。首期節目中,「亞洲年度最佳近景魔術師」毛鎮凱、「著名魔術師」胡凱倫與「香港版大衛·科波菲爾」甄澤權等三位專業魔術師先後上臺,在酷炫的舞美聲光電、及特別定製的魔術道具的配合下,《奇蹟時刻》以對待魔術的紮實與專業,使節目的可看性空前增強。




但事實上,相比「左手科學,右手魔術」,「魔幻為表,科學為裡」或許才是節目真正的氣質內核。


泡沫溶於丙酮溶液,使毛鎮凱能夠「將啟動器變回紙袋消失」;而「將氣球放在箱子裡漂浮起來」則是由於箱中大量六氟化硫氣體的存在。年輕的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博士段超和主持人王曉龍負責了整期節目的科學實驗部分。在他極富趣味的兩個揭秘小實驗下,對魔術「驗明正身」的過程反而超越魔術本身,成為節目的實質核心。



魔術趴吸睛,科學趴走心。被魔術表演吸引的觀眾,卻心甘情願的深入探索科學原理。在黑科技加持、競技元素盛行的科學節目中,《奇蹟時刻》實則藉助了魔術元素特有的「秀」感,將科學節目做的生動又有趣。二者碰撞產生的火花,也為科學節目開闢了一條新路。



「對科學或者魔術感興趣的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喜歡反直覺的現象,一個蘋果從空中落下來是直覺,落到一半停住是反直覺,人們總是像看見不是那麼常見的事物,科學和魔術都能呈現。」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科普主管成蒙認為:《奇蹟時刻》對科學和魔術的結合,是一個創舉。


直覺來源於日常生活,「反直覺」現象,便一定是生活中的有趣。「炒白菜為什麼先用開水燙?」「用微波爐加熱的水,放入速溶咖啡,會出現什麼現象?」「閉上眼睛、捏住鼻子後,能分辨出牛奶、乳酸菌和咖啡的區別嗎?」



頗具生活趣味的參與感,或許正是節目科學趴如此走心的「秘訣」所在。「這個舞臺有生活常識和生活情趣,不單單是找到科學答案,」在日前舉行的《奇蹟時刻》開播新聞發布會上,作為「助夢大使」之一的相聲演員高曉攀說,「最重要的是成為生活的科學家,有生活情趣的人。」


能區分出牛奶、乳酸菌、咖啡的孟非在雪碧、可樂、芬達的組合下實力「蒙圈」;韓雪嘗試在沸水中加入速溶咖啡,親身體驗了一把粉末飛濺;吸入六氟化硫氣體的林志穎,聲線秒變「唐老鴨」……


4位明星「助夢大使」的三輪答題環節,將日常生活「反直覺」化,引導觀眾走進科學,在趣味揭秘過程中拉近科學與生活的距離。《奇蹟時刻》將科學節目的「獵奇」點,既用魔術手法實現了高大上的升華,又極為生活化的拉回地面。一收一放之間,節目的魅力得以顯現。



作為「始於魔幻,忠於科學」之外的另一個模式點,是節目的「圓夢」內核。每一期都會有四組嘉賓幫助搭檔「科學追夢者」向終極圓夢基金髮起衝擊,年度總決賽冠軍的科學追夢者還可以把名字刻在「千乘一號」的衛星,發射入太空。



星素攜手造夢,但勵志的內核外又有產生化學反應的「真材實料」。節目專門設置了一個答題的環節,答題過程中所有人都玩的很嗨,「助夢大使」們都在奮力幫助他們的搭檔:連續兩次「科學還是魔術」環節全部競猜失敗,來自四川的徐琦將「豬隊友」喻恩泰攔腰抱起,豪爽霸氣的準備將他「扔」出演播室。


四對星素組合或互相助力,如韓雪與張五一的「性感大腦」組合;或互相diss,如喻恩泰與徐琦的「drama不斷組合」——《奇蹟時刻》將星素搭配做出了戲劇衝突,還做出了求真求知的快感。


在科學面前,沒有明星,也沒有素人,只有以真才實學助力科學追夢的過程。著名主持人孟非、作為科技新貴的林志穎、擁有演藝圈最高學歷的博士喻恩泰、以及作為大眾科普主播身份的韓雪,他們與同為科技達人的四位選手坐在一起時,碰撞的過程與互相激發的狀態,遠比明星的身份更有看點。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跳出明星與素人的身份之外看星素搭配,《奇蹟時刻》實則示範了星素的一種高級玩法。



據悉,節目後期還將迎來擁有南加州大學雙學士學位的侯佩岑,與畢業於多倫多大學,並先後交換到香港大學、清華大學、東京大學、韓國淑明女子大學的85後譚佑銘等眾多「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知識大神。「以魔幻包裝科學」,魔術是障眼法,對科學的追求卻是誠意滿滿。


據了解,《奇蹟時刻》由去年以來逆勢上揚、穩居六大衛視的山東衛視,與國內領先的內容製作與運營商元純傳媒共同出品。星素攜手圓夢,魔術與科學融合,極致製作、大膽創新的理念與膽識,讓《奇蹟時刻》破解了「科學節目難做」的業內共識,其後續表現值得期待。


競猜魔術有意思,普及科學有意義。新時代下,《奇蹟時刻》儼然已經開啟了一個科技類節目的2.0時代。這檔節目的「天花板」會有多高?咱們拭目以待!


「廣電獨家」是廣電業界第一訂閱號,「影視獨家」深度透視影視產業規律,由北京中廣傳華影視文化諮詢有限公司運營,新版微信長按二維碼圖可直接訂閱

相關焦點

  • 新疆首檔科學文化講壇類節目《天山論道》開播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梁樂)近日,由新疆科協和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共同打造的新疆首檔科學文化講壇類節目《天山論道》在新疆電視臺12頻道開播。節目以科學文化為主線,每期通過邀請一名疆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以科學公開課的形式,向廣大公眾講述一個方面的科學知識。
  • 魔術大師法蘭茲?哈拉瑞設計鎮江魔幻海洋世界
    哈拉瑞(Franz Harary) 宣布,加盟鎮江大白鯨魔幻海洋世界的設計團隊,擔綱最受期待的「魔幻秀場」主設計師,致力打造國內空前的大型情景式魔幻海洋動物秀。 作為「魔幻海洋」項目的最大亮點之一,「魔幻秀場」的概念一提出就備受關注,最後項目總設計方——鯨設計最終決定由世界著名魔術設計師法蘭茲?哈拉瑞(Franz Harary)擔綱「魔幻秀場」主設計師,確定以互動參與為主導,依據歷史文化進行魔幻原創,把海洋動物表演同好萊塢大型幻術表演融合,藉助實景、自動化機械設施、高科技影像及多媒體,打造情景式魔幻海洋動物秀。
  • 《走近科學》大結局,陪伴我們21年的節目,為什麼突然就停播了?
    2019年9月30號,《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集,這也意味著這個陪伴了我們二十一年的節目再也不會播出了,網友們紛紛表示懷念。多少人小時候最愛的節目就是《走近科學》,記得那個時候,《走近科學》的播出時間和少兒頻道動漫世界撞上了,就老是趁著廣告時間趕過來又返回去,現在回想起來仿佛是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童心撞個滿懷,真的是很美好。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說起央視的一檔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大家肯定是感慨萬分,這檔節目不可謂不是很多當時小朋友的最愛,對它簡直是欲罷不能。對裡面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害怕,但都充滿這好奇,不過結局往往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說是「科普科學「的節目,倒不如說是娛樂節目。
  • 這檔以毒舌著稱的節目,怎麼會誇起中國?
    它就是世界知名汽車節目《偉大的旅程》(The Grand Tour)發布的新一季先導預告片。這一次,鏡頭對準了中國的高速公路網。▲節目視頻畫面截圖對於節目組將場景之一搬到中國,許多中國粉絲表示興奮不已,畢竟,作為一檔環遊世界的汽車娛樂節目,《偉大的旅程》在全世界200多個地區播出,擁有超過1.2億觀眾,被視為世界上播放率最高的汽車節目。
  • 石化街道丨海棠居民區暑期班開展「科學魔術秀」
    7月16日上午,石化街道海棠居民區暑期活動開班了,居委會邀請市級配送團隊的上海菲怡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帶來一場《Science Magic 科學魔術秀》暑期學生專場演出。首先,魔術師給學生們講解魔術背後的科學原理。是真還是假,是魔術還是科學?
  • 餐桌科學魔術大師的5個華麗招數
    春暖花開,想來大家最近聚餐的活動都會不少,今天我們介紹5種利用科學知識讓你成為餐桌上的魔術大師,孩子們眼中的超級英雄的方法。2,選擇便宜底部無沿平滑的碟子和碗,高級餐具往往底部比較粗糙防滑,這些增大摩擦係數的設計在這個魔術裡就是災難。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沒錯,這是央視《走近科學》的一期節目,話說這檔科普節目被很多人稱為「快樂源泉」,因為其中各種看似靈異的事件,最終的真相卻往往讓人啼笑皆非,不過您知道嗎?這個「快樂源泉」已經和咱們說再見了...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語調,熟悉的風格,這是咱們熟悉的《走近科學》,不過9月30號的這期節目播出後,《走近科學》——這檔播出了21年的央視科普類電視節目就真的要走「走遠」了。話說見證了《走近科學》的大結局,回想起當年守在電視機前「追劇」的時光,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你還我青春!
  • 這檔曾經嚇得我們睡不著的節目,今天悄悄完結了!
    就在剛剛,15:42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王牌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自此收官。 作為中國第一檔科普節目,《走近科學》自1998年6月1日開播以來就一直致力於傳播科學知識。
  • 「科學放大鏡」春晚前菜|魔術裡的門道教你成為家中最炫的仔
    而春晚作為年夜飯桌上的主菜,陪伴著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新年。相聲小品、歌舞戲曲,豐富多彩的節目總有你的中意。不過要問哪個節目最能引起熱議,魔術可是「當仁不讓」。在欣賞魔術之餘,很多人都會好奇藏在魔術背後的秘密,比如春晚中的經典魔術:《硬幣穿桌》、《年年有「魚」》不少網友都曾做過揭秘。
  • 凱叔講故事X深圳衛視打造「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三大亮點搶先看!
    在2021年即將來臨之際,由「凱叔講故事」發起的#2020打不倒的我們#登上微博熱搜,其中,俞敏洪、凱叔、周洲、韓雪、沈夢辰、柳巖等名人共同參與錄製的《我們採訪了100個小朋友和他們的爸媽》視頻引發網友熱議討論。許多人表示,儘管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但幸運的是,我們並沒有被打倒,反而在困難中不斷前進,變得更加強大。
  • 劇透|真人秀背後的心靈魔術幻像師
    當提到真人秀節目,在觀眾的傳統認知裡,題材無非囊括了探索、愛情、相親、冒險等幾個種類。但是,由達倫·布朗策劃的真人秀節目《達倫·布朗:推》(Derren Brown:The Push)卻獨闢蹊徑,尋求真人秀拋開「娛樂」之外的意義。在這檔節目中,達倫·布朗通過心理誘導,在72分鐘內,操縱一個普通人犯罪。
  • 中國第一「恐怖片」《走進科學》停播,我竟有些……
    最近科普界有一件大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停播了這檔節目絕對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節目的整體拍攝延續奧斯卡最佳恐怖片創作經驗半夜「鬼」拉燈有對老夫妻剛剛搬進一戶新建的二層小洋樓內奇怪的事情發生了一到半夜就會有一間房屋的燈自動亮起老人再三檢查,發現電燈沒有問題也沒有人為痕跡老兩口嚇得睡不著
  • 魔術師陳奕天怎麼理解魔術?專訪解密陳奕天跨界生活魔術
    「其實我小時候就喜歡魔術,也喜歡偷偷看一些魔術書籍視頻學魔術,後來只是被人看上了去拍的電視劇,應該說是糊裡糊塗拍了電視劇,進了影視圈,後來中國魔術熱鬧起來了,各個電視臺來找我參加節目才又進入了這個魔幻而神奇的世界,並由此讓大家知道我。」
  • 自己修手機,上節目還分析「溶液飽和」
    最近,由韓雪、林志穎、孟非等人參加的節目《奇蹟時刻》火了起來。這檔節目中充滿著奇異夢幻的魔術秀。在節目中,明星與素人結成搭檔,識別其中的魔術現象和科學原理。換言之,沒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儲備,還真的參加不了這檔節目。除了繽紛絢爛的魔術秀,韓雪在節目中的表現更是讓觀眾們眼前一亮。
  • 中國最沙雕科普節目盤點:《走近科學》只排第二?
    20多年的《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集節目。沒有官宣,也沒有煽情的告別,只是少了往期節目結尾的那個「下集預告」而已,這個節目就這麼悄無聲息地離開了我們。這也是中國首個科普節目,但是一經播出,卻發現收視率直接撲街,甚至最低的時候收視率為0的都有,根本沒有人看。
  • 天價代言《榮耀大天使》神秘女星代言人競猜
    《榮耀大天使》女神代言人競猜海報公布亮相,廣大玩家紛紛討論,積極猜測。究竟是哪位女神能扛起這史詩魔幻冒險?作為一款魔幻風濃厚的國民打寶手遊。《榮耀大天使》輕鬆掛機、爽快打寶、自由探索等一系列精彩內容讓許多玩家期待滿滿。心有瑰寶,守護珍貴。天南地北的戰盟締結更是難得的情誼。在天使大陸,即有酷颯灑脫,也有溫柔依人。正因如此代言人必須要符合遊戲本身的氣質,並與之相輔相成。
  • 全方位解剖《最強大腦》:讓網友不明覺厲的節目(圖)
    這檔節目的開播,同時也將成功填補國內「科學真人秀」的空白。不過,因為節目組的各種消息都處於封閉狀態,《最強大腦》在讓無數觀眾「不明覺厲」的同時,也產生了各種誤讀和好奇。昨天,記者對節目進行了深入打探,為你揭開《最強大腦》的面紗一角。2.0版的益智節目?NO!
  • 懸浮魔術揭秘 魔術大師怎樣憑空行走
    曾在馬年春晚表演魔術不幸穿幫的法國魔術師Yif近日亮相武漢,在街頭表演懸浮魔術,只見他單手輕扶雙層大巴車窗,與公交車一起穿過熱鬧的街區。Yif突然以懸浮的方式出現在大庭廣眾之下,惹得市民嘖嘖稱奇。網絡上各種懸浮魔術揭秘的帖子也是層出不窮,但能把懸浮魔術揭秘講得頭頭是道的卻是寥寥。
  • 這檔節目「靈異事件」頻發,在央視黃金時段連播21年,被奉為經典
    比如說看過的某檔節目或者是某部動畫片,裡邊每一幀的畫面都細思極恐,節目配樂又格外的陰森恐怖……對於不少9080的孩子來說,央視1998年首推出的《走近科學》就是這樣一部「童年噩夢」;在片中一個個奇聞怪事的背後,往往隱藏著狗血的劇情和令人大跌眼鏡的真相,所以當長大後再次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