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剛剛,15:42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王牌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自此收官。
承擔了壓軸任務的水花生
以後的小朋友再也感受不到被《走近科學》過山車似的節奏搞得哭笑不得的便秘式快樂了。
作為中國第一檔科普節目,《走近科學》自1998年6月1日開播以來就一直致力於傳播科學知識。由於收視率不佳,2003年這檔節目險些夭折。
為了生存,從2004年開始,《走近科學》畫風突變,從一本正經的科普節目不動聲色地切換成了科學版面的《故事會》,親自示範什麼叫恐怖片的開端,紀錄片的發展,喜劇片的高潮,科幻片的結尾。活脫脫就是長輩們轉發朋友圈的素材庫,惹眼程度不亞於今天的《1818黃金眼》。
加上張騰嶽老師煞有介事的解說,和渲染氣氛專用的背景音樂,簡直是爸媽指定觀看的童年第一恐怖IP,再也不想看電視的那種。
常用的背景音樂 Scarsong,
改編自著名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的主題曲
結果呢?經驗告訴我們,很多事情只要堅持的足夠久,就一定會有反轉:
這期叫《飛棍疑雲》的節目,講的是吉林通化一家老藥廠裡,獨自值班的男子從監控畫面中看到了詭異的一幕:
這個「不明飛行物」有30米長,時速200公裡,可能是金箍棒吧。或者什麼未知的遠古生物?
為了驗證推測,專家們擺起陣勢準備採集這個不明飛行物的樣本。忙活了一晚上,結果逮到的——
那個酷炫的飛棍……其實只是飛蛾划過攝像頭的殘影。而殘影…… 是監控攝像頭的快門速度過慢造成的……
這樣的慄子還有很多……
村子裡半夜傳來的恐怖聲音,是一個胖子的呼嚕;
電筆測試出房間、地面和空氣中都帶點,因為電筆壞了;
掛了好幾年的牛皮鼓長出牛毛,是做鼓的師傅粗心毛沒剃乾淨,原來一直掛著沒看見,近期拿下來才發現;
徒手拿著220伏的電線毫髮無損,因為手上老繭太厚絕緣了;
兩個女孩出租屋裡的靈異事件,是電腦中了木馬病毒;
從天而降的藍色冰塊被老人珍藏在冰箱裡,聲稱是「無根之水」,每天舔舔可以治病,結果發現其實是飛機排洩物滲漏;
存放屍體古屍的寺廟夜晚傳來指甲刮門的聲音,來自年久失修的寺廟木質結構之間相互摩擦;
家裡的牛下了個蛋,那個蛋其實是牛的異樣排洩物……
松原經常地震其實是隔壁一家工廠的機器功率過大;
半夜電燈自動亮起是因為開關的螺絲鬆了……
每次都是這種生活中極易被忽略的細節,搞得像有大事發生似的,很《走近科學》。
雖然曾經被《走近科學》嚇得晚上不敢上廁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樣一檔科普節目,給非常多觀眾埋下了一顆嚮往科學的種子。
這部播出21年的節目終於要完結了,又一檔童年回憶退場,大家也紛紛表達了不舍……
希望未來,就像宋英傑老師說的那樣,我們有更多的《走進科學》,而不只是《走近科學》。
就送到這裡吧,《走近科學》,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