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講「科學」的《走近科學》完結了!還記得那些令人噴飯的結果嗎

2020-12-04 藍橋歲月

最近一個消息震驚了無數網友,陪伴了一代人童年的央視科普類節目《走近科學》完結撒花了!

說起這檔中國最講「科學」的節目,相信大多數90後們都印象深刻。其詭異的拍攝手法,配上驚悚的背景音樂,經常把當時還是小盆友的小編嚇得睡不著覺。

但是往往越嚇又越想看,因為這檔節目每次都會協同各種專家一起,來探秘一個情節曲折、過程奇異的非正常事件,還經常分成上中下三集。但是!每當大家的好奇心被它勾到最高點時,它就會探秘出一個讓人大呼坑爹的答案來強行結尾。

由於節目效果實在是太過「喪心病狂」,讓人看完後總是一種智商被無視的感覺,從而引發了大量吐槽和惡搞。甚至就連韓寒都曾吐槽過:「走近科學這個節目,就是因為走了好幾年,還沒有走近過,所以一直在堅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學」,看來「國民嶽父」大人當初也被這個節目坑得不輕。

那麼,這個節目究竟有多「道德的淪喪」和「人性的扭曲」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那些年《走近科學》故弄過的玄虛…

神秘生物系列:

一、《中國水怪調查》

簡而言之,就是把中國廣為人知的長白山天池水怪、新疆喀納斯湖水怪和四川獵塔湖水怪都調查了一遍,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長白山水怪只不過是熊或對岸快艇在霧氣裡的陰影罷了,而其他的水怪也只是當地常見的魚類、青蛙和水獺而已。

嗯,不知大家信不信,反正,我肯定是「信」了啊。

二、《破解七十年謎團》

這一期是對傳說中發生在1934年的「營川墜龍事件」進行了探秘,最後的結論是:那不是龍,而是一條誤遊近海的小型鯨魚。

不過,節目的最後還是留給大家一個懸念,那就是據當時還健在的目擊者蔡壽康等幾位老人描述:(他們所看見的神秘生物)頭如牛頭,頭上兩隻角,是直的,嘴上有鬍鬚,兩個長鬚,大眼睛凸出,身長大約10多米,身上有鱗,四隻爪,和現在的鱷魚爪一樣,尾巴像鯉魚尾巴」。如果老人所言非虛,那就根本不是鯨。

三、《飛棍疑雲》

有個小區的攝像頭多次拍到了神秘的棍狀發光不明飛行物!在歷經天文學專家、動物學專家以及物理學家集體「會診」後發現,這只是監控鏡頭失幀,把飛蛾拍成了長線狀,就成了所謂飛棍!

雖然感覺好有道理,但是,這個結果實在是浪費大家感情啊。

四、《揭秘熊貓犬》

某地派出所接到群眾的舉報,說有人在非法飼養大熊貓。等民警趕到現場時,發現這隻「熊貓」,真是太像狗了嘛!

為了搞清楚這隻「熊貓」到底是怎麼回事,節目組不辭辛苦跑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找尋專家後得知「大熊貓根本就不可能和別的物種交配」。正當尋訪陷入僵局時,這位飼養「熊貓」的大哥坦白了,這隻「熊貓」實際上就是染了色的松獅犬……

人民群眾的腦洞有多大系列:

一、《天降冰塊的真相》

說在一個村子裡,有一天突然從空中掉下來兩塊冰。有些膽大的村民認為這是無根之水,能治百病,於是放在冰箱裡輪流舔。

當然結果大家都預料到了,「天降祥瑞」神馬的從來就不是存在的,經《走近科學》節目無情探秘,這兩塊其實就是飛機衛生間掉下來的「藍冰」——就是化學處理後的排洩物。同志們吶,封建迷信要不得啊!!

二、《帶電村之謎》

還是在一個村子裡,有天有個老農閒著沒事玩電筆,居然意外發現村裡任何地方都帶電。牆壁帶電,地面帶電,就連空氣也帶電。如此不科學的現象,我們的《走近科學》欄目組自然不會放過。

經過節目組上下兩集的費心研究後,終於找到了答案——電筆壞了,壞了,壞了!!!

三、《吐血奇人》

有位奇人擁有隨意控制身體裡血液的超能力,就是用嘴接觸身體任何一個部位,都能馬上吸出一大口鮮血。針對這種特異功能,節目組把對奇人帶到三甲醫院進行了全面檢查。

最後根據檢查結果顯示——這位奇人牙齦發炎出血多年了……坑爹呢這是!

四、《78歲老太懷孕了?》

就是如標題所說了,一個78歲的老太太突然小腹隆起,疑似懷孕。節目組在利用了上下兩集的篇幅,探討了人類可能懷孕時間年限後,一本正經地否定了老太太懷孕的所有可能。

最後經醫生診斷,老太太這是患了"轉移性癔病",心理認定自己懷孕了,而肚子變大只是單純發胖而已。我真是信鳥你的邪。

鬼片系列,以下簡直就是童年陰影

一、《誰在背我飛行》

話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有個叫黃延秋的河北農民,晚上睡覺時還在家裡,但一覺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南京。同樣的情況還一共發生了三次,據他自述,自己是大概率是被外星人背著飛到了南京上海甘肅等地。

在經過上中下三集分析後,節目組給出了最終解釋,這人有精神分裂症……

二、《別讓我孤單》

一個男孩聲稱自己被殭屍附體,不僅咬人喝血,還號稱是左宗棠化身。這期製作的猶如鬼片,還分成了上下兩集,給童年的小編留下了極大陰影,但最後的調查結果卻是,這個男孩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他只是像通過這種方式來博取父母關心。

看來節目組在走近科學之餘,還能受到家庭情感調解的意外效果。

三、《半夜鬼剃頭》

又是一集鬼片!繼續在某個村子裡,村民們全部瘋狂脫髮,還不時一根一根脫,是一把把的掉,就像被鬼剃了一樣!因此這個村就被外界稱作是「鬼剃頭村」。

最後經過科學調查,原來是因為這個村子的人喜歡吃蓮花白(類似白菜),這種蔬菜含有大量鉈的元素,而人體內的鉈超標後,就會大面積脫髮。

四、《廣西鬼樓午夜怪聲追蹤》

說在廣西有一棟遠近聞名的鬼樓,居住在裡面的人半夜總能聽見陰森詭異的怪聲,各種傳聞層出不窮,屋主為此成天憂心忡忡。

在崇尚科學的今天,怎麼會允許「鬧鬼」這種不科學的現象存在呢!於是經過節目組不懈的探究,終於發現原來是屋主在廁所殺鯰魚,有幾條通過便池逃進了化糞池裡,結果這裡又特別適合鯰魚生存,幾經繁衍,鯰魚就布滿了化糞池。樓裡的居民半夜聽到的怪聲,其實就是他們遊動戲水的聲音。

現在看來《走近科學》的探索出來的結果都很坑爹,但其實我們仔細一想,它也的確以這種略顯搞笑的方式破除了大量迷信。

人類在面對未知事物時,總是會下意識把往在超自然領域裡去想、然而當我們掌握了足夠的科學知識後,再來認識未知世界時,就會發現自己當初的種種猜想,無非是毫無根據的杞人憂天。而這不正如《走近科學》節目裡所展現給我們的一樣麼,先是詭異,最後思之卻令人發笑。

《走近科學》雖然完結了,但是大家追求科學的腳步卻永遠不能停歇啊

相關焦點

  • 真的要劇終了嗎?《走近科學》徹底完結了!我還記得那個「飛棍」疑雲
    | 4、同一種藥,殺死唐朝5個皇帝(含李世民民) |  5、 大陸最後落網的國民黨將軍,逃亡過程比電影還離奇| 6、 世界最深鑽井,疑似挖到地獄之門!| 訂閱我們回複數字立刻馬上看!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作為央視著名科普類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但說起《走近科學》。很多人都表示科普什麼的沒記住,但被這節目嚇到的次數可不計其數。光看每集節目的名字,現在做自媒體的人就該甘拜下風。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還記得節目裡那些細思極恐的劇情
    國慶放假期間郭小閒在家惡補了一檔節目一連看了好幾期這個節目大家肯定很熟悉那就是——《走進科學》有朋友可能很奇怪啊,我為什麼要惡補這個節目?要說節目這節目,你現在想看也看不了了。9月30號下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這意味著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很多朋友都說「我是看著走近科學長大的!」跟著《走近科學》一直走啊走然後就笑出了聲!其實要說這檔科教節目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每次都是昏暗的小燈一開,戴著眼鏡的張騰嶽老師就開始講故事了。
  • 《走近科學》竟真的完結了!網友擔心起主持人:沒想到迎來大結局
    9月30日下午,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走近科學》 再見啦……
    居然完結了?!不可思議,又一個有生之年完結。@宛如身在秋林:至今還記得張騰嶽老師的眯眯眼以及那些被節目嚇得睡不著的夜晚。@想公子:上中學那會兒最喜歡的節目之一,當時獲取資料的途徑單一,是這個節目讓我開拓了視野,沒想到也要說再見了。
  • 走近科學播出最後一期,這個老少皆宜的科普欄目,迎來大結局
    走近科學大結局讓人想起兒時回憶我還記得走近科學欄目很多有趣的節目,大爺發現自己的衣服經常無故自燃,最後說是他孫女調皮點燃了他的衣服講居民房牆詭異電流,分三集講,從明清殭屍鬼火開始講,最後發現是電錶壞了。神農架野人,每天晚上回家都會害怕有野人在我身後,至今一直都是童年陰影。講UFO,妥妥的當成恐怖片來看!還有山上有戶不住人的小樓每天固定時間會亮燈!監控攝像頭拍到的不明飛蟲!以前只要有時間就會守在電視機前看《走近科學》,尤其是關於墓葬的。昨天下午播出了最後一期,「治理水花生」是最後一次走近科學的節目了。
  • 剛剛《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另一部分網友的反應則是「什麼?《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還有網友操心起主持人張騰嶽,陪伴了咱們那麼多年的張老師要失業了嗎?小編小時候就斷斷續續看了不少期,早就到了那些靈異現象還未探索就已經猜到八九不離十的程度了。讀過書的孩子尚且如此,難道節目組從一開始就不知道真相嗎?但他們依舊認真地請專家做科學分析,不遠萬裡去實地考察,把探索過程呈現給那些還未完全脫離迷信的樸實大眾看。
  • 《走近科學》全劇終了
    :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當然了還有一部分網友的反應是:「什麼?《走近科學》竟然到現在才完結?」除了這些反應之外,還有許多網友開始回憶起了,當年那些被《走近科學》嚇到徹夜難眠的童年回憶。
  • 央視的《走近科學》哪是科普節目啊,明明就是在講段子!
    央視的這檔科教節目絕對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像這種恐怖片的開頭,喜劇片的結尾的事兒,《走近科學》幹得太多了。昏暗的燈光一打,小屏幕一開,戴黑框眼鏡的張騰嶽就開始講故事了。專家還憑他的描述畫出了兩張外星人的畫像......好恐怖!我會說我看完之後馬上用紅領巾把自己的腳綁在床上了嗎!
  • 《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節目組研究很多人理解不了的現象,一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用白紙黑字的結果唾棄愚昧和迷信,有理有據,潤物無聲地把科學的三觀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中,這正是當時走近科學想要傳達給我們觀眾的東西。 而現在,《走近科學》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
    近日,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 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於9月30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張騰嶽:《走近科學》就不是為那些看原版Discovery的人準備的
    《走近科學》由此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蛻變為亞文化現象。當網友們爭相在十幾年前的節目視頻中翻找「最恐怖的那幾集」,張騰嶽本人也在一檔脫口秀節目中不負眾望地熟練使用被數度惡搞的「《走近科學》體」——「這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引發爆笑。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先給大夥講個故事:話說一個普通的小山村出現了離奇事件,這裡處處帶電,牆壁帶電,地面帶電,就連空氣也帶電。為了找出真相,記者和專家各種全方位、無死角研究,最終得出了答案:電筆壞了...嗯,這個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趣讀:央視的《走近科學》才是UC震驚體的鼻祖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號「再深一點」(id:deeperplease)  童鞋們,還記得那些年看過的《走近科學》嗎?  央視的這檔科教節目絕對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  9.水怪調查  這絕對是《走近科學》最坑爹的系列。  節目花了一個星期來講各個地方的水怪:四川獵塔湖、新疆喀納斯湖和長白山天池的水怪。  過程各種驚悚恐怖,能把小朋友嚇到不敢去水邊。  然後結果是,這三個水怪分別是:  水獺,烏龜,和朝鮮人開的汽艇。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從1998年6月1日在CCTV-1正式開播至今,《走近科學》陪伴我們走過了21年的漫長時光。這期間,很多欄目觀眾都完成了升學,入職,結婚,生子……但一提起《走近科學》,作為80、90後的集體回憶,大家還是會忍不住的汗毛直立,想起那些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 (@JtscmysmQnmad777)」最可怕的難道不是趕shi人那集嗎?我都不敢把字打出來怕做噩夢。「(@還是那粒麥子啦)到底為什麼一個科教節目竟然比諸多院線恐怖片還讓人慾罷不能?上過中學語文課的你應該記得,所謂「歐亨利式結尾」就是在文章前部花大量的篇幅鋪墊,並在末尾處突然出現一個驚天反轉,然而這反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走近科學》的劇情頗為相似:花一整集節目(有時候還會分好幾集)來渲染某個事件的靈異之處和恐怖氛圍,並在最後幾分鐘對這些事件作出最反轉、卻又合乎情理的解釋,常常讓人想要大罵節目組又挑不出毛病。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但每期的結尾都讓你想砸了電視,這踏馬和科學究竟有什麼關係!」全國觀眾都很想問這個問題。1998年首播,至今21年了,《走近科學》究竟和科學有什麼關係!到底是走近科學還是走近忽悠,這很難講。作家韓寒也被節目欺騙過:「《走近科學》就是因為走了好幾年,還沒有走近過,所以一直在堅持不懈地想要走近科學。」他在自己的《他之國》中也闢出一塊荒誕的土地,留給《走近科學》:一個農民伯伯種白蘿蔔,竟然長出一棵胡蘿蔔。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走近科學》停播,專家怎麼看?
    「走近科學」的糾結 在探討電視中的科學這個話題前,還是有必要先看看《走近科學》的歷程。這裡並不打算詳細描述這檔節目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各種在線百科中了解。 我只記得,這檔節目最初是在央視「新聞聯播」或「焦點訪談」後相當好的時段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