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 再見啦……

2021-01-14 視覺志



作者|不一


▼▼▼



@迪斯的喵咪:(⊙o⊙)啥?居然完結了?!不可思議,又一個有生之年完結。


@宛如身在秋林:至今還記得張騰嶽老師的眯眯眼以及那些被節目嚇得睡不著的夜晚。

@想公子:上中學那會兒最喜歡的節目之一,當時獲取資料的途徑單一,是這個節目讓我開拓了視野,沒想到也要說再見了。



這一檔開播於1998年的大型科普節目

堪稱最佳國產懸疑系列劇

以其驚悚刺激的開頭

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

意想不到的真相揭秘



還記得那些年

被《走近科學》嚇到

詭異的發光,奇特的造型,超乎想像的飛行速度,無一不扣動觀者的心弦——是空中飛龍,還是另類UFO飛棍?

帶著點小害怕,帶著點小好奇,帶著點小期待,年幼的我茶飯不思,從開始追到結尾。



最後真相揭曉:不明飛行物,其實,就是一隻蛾子.....蛾子.....蛾子.....

故事發生在一棟老樓裡,樓裡的人發現每到夜晚,遛完狗回來,狗總是站在樓道口不肯進去,倘若強行拉進去,就會聽到它發出悽厲的哀嚎聲。與此同時,樓道裡的燈也忽明忽暗,閃爍不定,像極了恐怖電影中的場景。

後來發現不僅是這棟樓裡的狗,其他樓裡的狗只要經過這裡也會發出慘叫。


據說,這棟樓裡曾經死過人。

據說,這裡有不乾淨的東西在飄蕩。


難道,真的是狗能看見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在經過無數次試驗,各種調查,專家終於得出了結論:老房子年久失修,地下埋的電線有一截漏出來了,所以燈接觸不良,忽明忽暗。而因為電線悄悄漏電,人穿著鞋走過去感覺不到什麼,狗走過去則會被電到,因而狂叫......

比《少年包青天》還過分的bgm,搭配上匪夷所思的旁白,3分鐘內直接把氣氛烘託到高潮。

一位生活在河北農村的村民,前一秒還在家裡睡覺,睡醒後卻發現自己突然到達千裡之外的南京、上海等地,這樣的離奇事件前後發生了三次。


這位農民還表示,自己睡覺的時候,感覺有兩個神秘人物來到他家,背著他飛到了陌生的城市。專家還根據他的描述畫出了兩個神秘人物的畫像。

這一期整整拍了上中下三集,每一次下集預告都讓人驚出了一身冷汗,最後解密了真相:此人的精神有問題。


  夜半鬼剃頭  

貴州省黔西南州的一個小村子裡,有一天突然發生了一件離奇的事情。一位農村婦女早上起床後,驚恐的發現自己的頭髮一夜之間,全部脫落了下來。



很快,家裡其他人都出現了夜半脫髮的現象,並且視力也開始逐漸減弱,甚至有人幾天之內就失明了。


再後來,整個村子都出現了相同的狀況:一夜之間頭髮不剪自掉。一時間,恐怖籠罩在整個村子上空,難道真的出現了民間傳說的「鬼剃頭」。村民們在門前掛上符咒,卻似乎沒有任何用處,節目裡氣氛緊張,節目外的不少人也嚇得戰戰兢兢,生怕第二天起床自己也禿了。


在經過一系列的走訪調查後,真相終於大白:原來村民們曾以一種叫蓮花白的植物作為主食,而這種植物裡含有大量鉈元素,而脫髮視力下降正是因為鉈元素導致....



  揭秘吸血鬼  

他可以控制身體血液的走向,隨時隨地吐血而身體無礙。

他可以從自己身上和其他人身上吸血,而不留任何傷口。

是不是很刺激!

是不是很震驚!

是不是很想知道原因!


  更多你萬萬想不到結局的離奇事件  


殭屍男孩


男孩半夜殭屍跳,神情詭異,嘴裡說著莫名其妙的話,聲稱自己是左宗棠。請了很多人看都不見好,後來帶去給心理醫生治療,才發現:怪異的行為都是裝的,只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心.......對了,這一期的節目叫做《別讓我孤單》。

古寺奇觀


峨眉山一古寺處於森林中,滿地都是落葉,屋頂卻永遠乾乾淨淨,是佛祖顯靈?還是有不可言說的力量守護此地?想多了—— 落葉都被風颳走了。

半夜鬼拉燈


一對老人家裡的電燈每到夜裡,總會莫名其妙的亮起來,像極了鬧鬼,為此老人還病倒了,請教了很多人都沒有答案,後來檢修電路的道出了原因:開關的螺絲鬆了,緊緊就好了。



夜半怪叫


某個村子裡的人每天晚上都會被怪叫聲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老人說那是野獸晚上在村子裡出沒,後來證實了:那是村裡一個胖子的打呼嚕聲。

帶電的秘密


一老農用電筆測試,發現房間帶電,後來發展到地面帶電,牆壁帶電,甚至空氣也帶電,最後結果出來了:房間沒問題,是電筆壞了。

水怪真面目


對傳言出現在四川獵塔湖、新疆喀納斯湖和長白山天池的水怪展開調查,結果發現這三個地方的水怪照片分別是:水獺、烏龜、還有對面朝鮮人開的汽艇……


神胎


村裡一姑娘懷孕一年多都未生產,村民覺得這可能是神胎,於是有什麼事都找這個孕婦,通過肚子跳幾下來判斷吉兇禍福,後來節目組帶去拍了B超,發現:沒神胎,沒懷孕,就是胖的。



一位老人的身上總是會發生神奇的自燃現象,有的時候是頭髮,有的時候是棉衣,甚至自己摸過的地方也會出現火燒的痕跡,把老人嚇得夠嗆,結果發現是:老人的外孫女拿打火機點的.....


藍色睪丸


一位大爺突發怪病,一枚睪丸竟變成藍色,四處求醫卻始終無果,為了防止出現病變、癌病的狀況,大爺無奈將那枚睪丸切除,結果切完不久,另一枚睪丸也變藍色,最終結果是:大爺穿的的內褲掉色……








謝謝啦

《走近科學》


再見啦

《走近科學》

❤️



看更多走心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掃碼關注

視 覺 志


為陪伴我們21年的《走近科學》

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再見!央視欄目《走近科學》劇終
    IT之家10月1日消息 據媒體報導,央視科教頻道知名科普欄目《走近科學》9月30日播出最後一期節目,今後頻道或將會擇機重播該欄目。此外,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30日下午也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走近科學》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是「治理水花生」,至此,陪伴了我們20年的《走近科學》,終於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9月30日,《走近科學》欄目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正式停播。已經很多年沒有看過《走近科學》了,再看時才發現:如今的節目沒有了主持人張騰嶽,也沒有了迷信怪談,更沒有了懸疑的開頭和喜劇的結尾。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
    近日,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 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於9月30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節目組研究很多人理解不了的現象,一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用白紙黑字的結果唾棄愚昧和迷信,有理有據,潤物無聲地把科學的三觀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中,這正是當時走近科學想要傳達給我們觀眾的東西。 而現在,《走近科學》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 《走近科學》竟真的完結了!網友擔心起主持人:沒想到迎來大結局
    9月30日下午,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剛剛《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9月30日,《走近科學》最後一集播出沒有任何特殊,沒有任何煽情就那麼安靜靜的告了別卻讓無數人瞬間回憶起那段被它「支配」的歲月《走近科學》,央視著名科普類電視節目,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
  • 《走近科學》徹底完結了!我還記得那個「飛棍」疑雲
    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沒錯,這是央視《走近科學》的一期節目,話說這檔科普節目被很多人稱為「快樂源泉」,因為其中各種看似靈異的事件,最終的真相卻往往讓人啼笑皆非,不過您知道嗎?這個「快樂源泉」已經和咱們說再見了...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語調,熟悉的風格,這是咱們熟悉的《走近科學》,不過9月30號的這期節目播出後,《走近科學》——這檔播出了21年的央視科普類電視節目就真的要走「走遠」了。話說見證了《走近科學》的大結局,回想起當年守在電視機前「追劇」的時光,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你還我青春!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還記得節目裡那些細思極恐的劇情
    國慶放假期間郭小閒在家惡補了一檔節目一連看了好幾期這個節目大家肯定很熟悉那就是——《走進科學》有朋友可能很奇怪啊,我為什麼要惡補這個節目?要說節目這節目,你現在想看也看不了了。9月30號下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這意味著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很多朋友都說「我是看著走近科學長大的!」跟著《走近科學》一直走啊走然後就笑出了聲!其實要說這檔科教節目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每次都是昏暗的小燈一開,戴著眼鏡的張騰嶽老師就開始講故事了。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根據網上能找到的視頻統計,《走近科學》欄目組一共用「癔症」給懸疑劇情片做結局的集數高達17集。不得不說癔症真的除了專家之外,幫群眾走近科學過程中最好的科學幫手。04故事跪了,專家請了,當事人瘋了,播到2008年,節目組終於對觀眾下手了。節目組動手拿走了群眾的智商。
  • 《走近科學》停播了
    1998年《走近科學》的片頭 | 優酷由於新聞聯播中很少報導科學,《走近科學》當時在節目設置上更像是長新聞,從科普供給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大進步。還記得當時標準的敘事方式是國民經濟中遇到了什麼問題,然後科學家或工程師們出現了,用他們的智慧戰勝了挑戰。
  • 《走近科學》全劇終了
    :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此時此刻,應該說點什麼呢?《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當然了還有一部分網友的反應是:「什麼?《走近科學》竟然到現在才完結?」除了這些反應之外,還有許多網友開始回憶起了,當年那些被《走近科學》嚇到徹夜難眠的童年回憶。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ELLEMEN睿士今天就在一周多之前,《走近科學》正式停播了。以宣布這個消息的博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的話來說,作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的結束是科普界的一件大事。「(@還是那粒麥子啦)到底為什麼一個科教節目竟然比諸多院線恐怖片還讓人慾罷不能?
  • 《走近科學》停播,專家怎麼看?
    正是這次搬家,讓《走近科學》搖身一變,收視率迅速攀升。原因麼?用批評者的話講,似乎是「走近科學」變成了「走近不科學」。這個階段的《走近科學》,大多數報導的是各種靈異事件,經過曲折迷離甚至是驚心動魄的發展,最終的「科學」結論是,原來當事人搞錯了。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走近科學》:「走近」太多,「科學」太少。打破封建迷信,傳播人文關懷,渲染民科的浪漫主義思想,《走近科學》一檔節目幹了好多活。某時某地出了一件咄咄怪事,原因何在?真好奇,如果由《走近科學》欄目組按「走近科學」的套路,來拍攝一期以「看走近科學」為謎底的節目,會出現怎樣的效果?9月30日,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播出,觀眾們終於在不斷走近科學的旅程中停下了腳步。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作為央視著名科普類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但說起《走近科學》。很多人都表示科普什麼的沒記住,但被這節目嚇到的次數可不計其數。光看每集節目的名字,現在做自媒體的人就該甘拜下風。
  • 親水Vlog | 和「滬水小姐姐」一起走近海洋,感受「申藍」~
    親水Vlog | 和「滬水小姐姐」一起走近海洋,感受「申藍」~ 2020-11-30 19: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近科學》停播:科普的故事化敘事過時了嗎?
    80、90後或許在青少年時期看過《走近科學》這檔大型科普節目,即使在自媒體時代,《走近科學》即便收視率平平無奇,在微博、微信仍存在一定的影響力,經常會有一些文章將節目中的故事提煉出來,遇上一些詭異的事件時還喜歡套用節目的旁白編排幾個段子,或者@ 主持人張騰嶽調侃一番。2019年9月30日的節目播出之後,欄目將停播,一個時代終將過去。
  • CCTV《走近科學》停播,是人造鬧劇還是教育科普?
    有人說《走近科學》為了提高收視率,選擇了一條靠懸疑詭異博眼球的偽科學之路。該節目號稱宣揚科學,可相當的一部分選題策劃根本與科學毫不相關,比如水怪UFO等難以科學實證的未解之謎,或各種裝神弄鬼的靈異事件。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背後要麼純屬狗血誤會,要麼乾脆宣布是當事人有心理問題,一切都是幻覺,最終都淪為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