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2021-01-12 騰訊網

9月30日,《走近科學》最後一集播出

沒有任何特殊,沒有任何煽情

就那麼安靜靜的告了別

卻讓無數人瞬間回憶起

那段被它「支配」的歲月

《走近科學》,央視著名科普類電視節目,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陪伴了不少人的童年。

得知這個消息,部分網友都是這個反應:「什麼?《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

另一部分網友的反應則是「什麼?《走近科學》竟然才完結?!」

還有網友操心起主持人張騰嶽,陪伴了咱們那麼多年的張老師要失業了嗎?

這一檔堪稱「最佳國產懸疑系列劇」的節目,以其驚悚刺激的開頭,跌宕起伏的劇情發展以及意想不到的真相揭秘被網友準確概括為了「開頭懸疑片,中間恐怖片,結尾喜劇片」。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但是,在《走近科學》一個個看似「無釐頭」的故事背後,其實飽含著深刻的意義,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

在大家心中,《走近科學》的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xxx 為何頻頻失竊?

xxx 為何深夜慘叫?

xxx 為何屢遭黑手?

xxx 究竟是何人所為?

xxx 究竟是人是鬼?

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缺失?

讓我們一起來走近科學……

一棟死過人的單元樓,狗進去時總會瘋狂慘叫!——為電線漏電……電的狗疼,疼它能不叫嗎……

一個人皮膚沒有任何傷口,但用嘴吸哪都能吸出血?——原來是這哥們牙齦出血……

一對老兩口家中每到半夜房間的燈都會莫名亮起?連修都沒用?——最後發現開關鬆了……

一段回家路上莫名詭異下雨——原來是樹上蟲子撒尿……

一個小區攝像頭連續多天拍到不明飛行物——原來是路燈下飛來飛去的蟲子……

一塊天降神冰,農村老人家說是無根之水,抱回去每天舔兩口,包治百病。最後發現是飛機掉下來的藍冰——化學處理後的排洩物……

還有

很多你萬萬想不到結局的離奇事件

殭屍男孩

男孩半夜殭屍跳,神情詭異,嘴裡說著莫名其妙的話,聲稱自己是左宗棠。請了很多人看都不見好,後來帶去給心理醫生治療,才發現:怪異的行為都是裝的,只是為了博得父母的關心.......對了,這一期的節目叫做《別讓我孤單》。

古寺奇觀

峨眉山一古寺處於森林中,滿地都是落葉,屋頂卻永遠乾乾淨淨,是佛祖顯靈?還是有不可言說的力量守護此地?想多了——落葉都被風颳走了。

夜半怪叫

某個村子裡的人每天晚上都會被怪叫聲吵醒,大家都不敢出去看,老人說那是野獸晚上在村子裡出沒,後來證實了:那是村裡一個胖子的打呼嚕聲。

帶電的秘密

一老農用電筆測試,發現房間帶電,後來發展到地面帶電,牆壁帶電,甚至空氣也帶電,最後結果出來了:房間沒問題,是電筆壞了。

水怪真面目

對傳言出現在四川獵塔湖、新疆喀納斯湖和長白山天池的水怪展開調查,結果發現這三個地方的水怪照片分別是:水獺、烏龜、還有對面朝鮮人開的汽艇……

神胎

村裡一姑娘懷孕一年多都未生產,村民覺得這可能是神胎,於是有什麼事都找這個孕婦,通過肚子跳幾下來判斷吉兇禍福,後來節目組帶去拍了B超,發現:沒神胎,沒懷孕,就是胖的。

神秘自燃現象

一位老人的身上總是會發生神奇的自燃現象,有的時候是頭髮,有的時候是棉衣,甚至自己摸過的地方也會出現火燒的痕跡,把老人嚇得夠嗆,結果發現是:老人的外孫女拿打火機點的.....

藍色睪丸

一位大爺突發怪病,一枚睪丸竟變成藍色,四處求醫卻始終無果,為了防止出現病變、癌病的狀況,大爺無奈將那枚睪丸切除,結果切完不久,另一枚睪丸也變藍色,最終結果是:大爺穿的的內褲掉色……

實際上,這個節目並不像很多人評價的那樣沒什麼營養,它的目的在於揭露所謂靈異事件的真相,讓大眾知道,現實中的超自然現象都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不管是意外巧合,還是有意人為,都不過如此,讓很多人心中的牛鬼蛇神在陽光下原形畢露,在攝像頭焦點之前無所遁形。

小編小時候就斷斷續續看了不少期,早就到了那些靈異現象還未探索就已經猜到八九不離十的程度了。

讀過書的孩子尚且如此,難道節目組從一開始就不知道真相嗎?

但他們依舊認真地請專家做科學分析,不遠萬裡去實地考察,把探索過程呈現給那些還未完全脫離迷信的樸實大眾看。這不正是一個科普電視節目的業界良心所在嗎?

相反,如果走近科學真的成為一個高等科學的殿堂,那麼它就不再接地氣,反而失去了節目本身的社會價值。

知識的海洋中學術殿堂無處不在,但親民的走近科學萬中無一。

歷史的車輪在滾滾向前,人類在科學領域的探索過程也隨之不斷產生質的飛躍。

節目組研究很多人理解不了的現象,一切從科學的角度出發,用白紙黑字的結果唾棄愚昧和迷信,有理有據,潤物無聲地把科學的三觀滲透到民眾的生活中,這正是當時走近科學想要傳達給我們觀眾的東西。

而現在,《走近科學》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絕大多數人,已經隨著義務教育的普及,文化素養的提高,而真正相信了科學。

它的停播,是一種積極的宣告,宣告著大多數中國人民不再相信什麼神仙皇帝妖魔鬼怪,而是進入了以科學為根基建設的世界,已經在科學的懷抱,已經走進了科學,還需要再走近科學嗎?

在國慶 70 周年的日子,聽到這個消息,不由為之感到由衷的快慰和自豪。

評論區的很多網友說的頗有道理,普及科學永遠的路程永遠都是任重道遠,永無止境的。雖然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還是會有科學的陽光照不進的角落,但終有一天會雲開霧散。

科普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業,而《走近科學》等十分接地氣的電視節目,是這個事業中眾多值得稱讚的嘗試之一。

感謝《走近科學》節目組的每一個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為人們答疑解惑。

舊節目完結,新節目的誕生也不遠了。

來源:知乎日報、觀察者網

視覺志

編輯:星

點擊播放 GIF 0.0M

關注「廣東共青團」B站、抖音、微博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劇終!我們誤會它啦……
    《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一個個看似 「無釐頭」的故事背後 其實飽含著深刻的意義 我們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 在大家心中 《走近科學》畫風應該是這樣的 xxx 為何頻頻失竊 xxx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我們可能一直以來都誤會它了
    近日,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 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於9月30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走近科學》全劇終了
    說實話剛剛看完國慶閱兵儀式的筆者,內心是既激動又自豪,原本十分開心的一天,卻突然知道了這個消息:陪伴我們整整21年的《走近科學》,已經宣告全劇終了。,從1998年的6月1日起就在每晚的8點在中國電視臺的綜合頻道開始了首播,值得紀念的是在2001年的7月9日後改到了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到今天為止《走近科學》已經整整陪伴了我們21年的時間。
  • 央視欄目《走近科學》劇終
    IT之家10月1日消息 據媒體報導,央視科教頻道知名科普欄目《走近科學》9月30日播出最後一期節目,今後頻道或將會擇機重播該欄目。此外,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30日下午也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走近科學》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是「治理水花生」,至此,陪伴了我們20年的《走近科學》,終於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 《走近科學》 再見啦……
    還記得那些年被《走近科學》嚇到故事發生在一棟老樓裡,樓裡的人發現每到夜晚,遛完狗回來,狗總是站在樓道口不肯進去,倘若強行拉進去,就會聽到它發出悽厲的哀嚎聲。與此同時,樓道裡的燈也忽明忽暗,閃爍不定,像極了恐怖電影中的場景。
  • 真的要劇終了嗎?《走近科學》徹底完結了!我還記得那個「飛棍」疑雲
    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了今天我們才明白它的意義
    就在一周多之前,《走近科學》正式停播了。  作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的結束是科普界的一件大事。  然而對於廣大網友來說,這件事更大的意義是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大家再一次集體回憶這部畫風頗為沙雕的童年節目。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從1998年6月1日在CCTV-1正式開播至今,《走近科學》陪伴我們走過了21年的漫長時光。這期間,很多欄目觀眾都完成了升學,入職,結婚,生子……但一提起《走近科學》,作為80、90後的集體回憶,大家還是會忍不住的汗毛直立,想起那些揮之不去的「童年陰影」。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走近科學》邁入第21個年頭,最終宣告停播。作為電視節目來說,它可以算得上一位長壽老者,每天在央視科教頻道勤勤懇懇地播出,釋疑各種科學謎題或奇聞怪談。 「我們每一個《走近科學》的編導都可以用生命來保證,沒有一個是編的,沒有一個是添油加醋誇張了的。」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你知道民間的怪力亂神是沒完沒了的,有些想像和描述沒法登大雅之堂,我們甚至大部分時間是在弱化它。」
  • 《生活大爆炸》劇終的第二天,想它!
    由此2019年成為了美劇一個時代的終結:再過24小時,另一部經典美劇《權力的遊戲》也要劇終了。當這部陪伴了我們12年的美劇,終於到了說再見的時候,美國人驚訝地發現,從2007年9月24日推出至今,這部拍了279集,成為美劇歷史上集數最多的多鏡頭情景喜劇播出的12年裡,再沒有任何一部情景喜劇爆款出現過,這似乎意味著一個情景喜劇的黃金時代就此結束了。《生活大爆炸》為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後的經典情景喜劇?它陪伴了那麼多人的青春,到底有什麼特別?
  • 《走近科學》停播了
    遺憾的是,它的收視率似乎一直不高。我懷疑普通觀眾可能主要利用這個介於新聞聯播與黃金檔電視劇之間的時段上廁所或者吃晚飯。於是,節目後來被移出了黃金時檔,又從央視一套遷到科教頻道播出。正是這次搬家,讓《走近科學》搖身一變,收視率迅速攀升。原因麼?用批評者的話講,似乎是「走近科學」變成了「走近不科學」。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像這些恐怖片的開頭,喜劇片結尾的事兒,《走近科學》幹得太多了。昏暗的燈光一打,電視機屏幕一開,戴黑框眼鏡的張騰嶽就開始講故事了。我們總是吐槽這些故事一點也不「科學」。反倒過於搞笑。年輕時的張騰嶽但實際上,在《走近科學》一個個看似「無釐頭」的故事背後,其實飽含著節目組對老百姓普及科學知識,杜絕封建迷信的深刻意義。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走近科學》 連當年一邊罵節目組故弄玄虛、糊弄觀眾,一邊又忍不住看下去的「黑粉」們,也紛紛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雖然它有鬼片一樣的開頭,腦殘片一般的結局,但還是止不住地好看。」在後來的法制類節目中,我們都多少能看到「走近科學」故作神秘的套路:寂靜的夜,一雙黑手伸向了她。如花似玉的少女,又是否會慘遭蹂躪與摧殘?廣告之後,精彩繼續……三言兩語就能概括出來的故事劇情,更讓《走近科學》成為社交網絡上輕易被cue到,時不時就能拿出來罵兩句的段子。
  • CCTV《走近科學》停播,是人造鬧劇還是教育科普?
    有人說《走近科學》為了提高收視率,選擇了一條靠懸疑詭異博眼球的偽科學之路。該節目號稱宣揚科學,可相當的一部分選題策劃根本與科學毫不相關,比如水怪UFO等難以科學實證的未解之謎,或各種裝神弄鬼的靈異事件。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背後要麼純屬狗血誤會,要麼乾脆宣布是當事人有心理問題,一切都是幻覺,最終都淪為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
  • 停播一年後,我覺得《走近科學》並沒那麼爛
    《走近科學》也會對人的心靈進行剖析。 其中有個專題叫《到底怕什麼》,在當時看來風格獨樹一幟,甚至有些超前。它每期都會講一個關於恐懼的故事。故事中的主角都對某一事物極度恐懼。有人克服不了對老鼠的恐懼,也有人疑心重重,總覺得有人藏匿在自己家裡,只要一不留神,那人就會躥出來用鐵錘殺害自己。
  • 《走近科學》正式停播,還記得節目裡那些細思極恐的劇情
    國慶放假期間郭小閒在家惡補了一檔節目一連看了好幾期這個節目大家肯定很熟悉那就是——《走進科學》有朋友可能很奇怪啊,我為什麼要惡補這個節目?要說節目這節目,你現在想看也看不了了。9月30號下午,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這意味著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很多朋友都說「我是看著走近科學長大的!」跟著《走近科學》一直走啊走然後就笑出了聲!其實要說這檔科教節目真的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每次都是昏暗的小燈一開,戴著眼鏡的張騰嶽老師就開始講故事了。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陰影裡有它嗎?
    2001年,CCTV-10開播,《走近科學》作為主打欄目被搬到了這個新的科教頻道。這樣都能主打,CCTV-10整體的收視率怎麼樣不用科學計算都能猜到。兩年後的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太低,直接就被臺裡黃牌警告了。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熟悉的聲音,熟悉的語調,熟悉的風格,這是咱們熟悉的《走近科學》,不過9月30號的這期節目播出後,《走近科學》——這檔播出了21年的央視科普類電視節目就真的要走「走遠」了。話說見證了《走近科學》的大結局,回想起當年守在電視機前「追劇」的時光,不少人都忍不住「哭」了:你還我青春!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說起央視的一檔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大家肯定是感慨萬分,這檔節目不可謂不是很多當時小朋友的最愛,對它簡直是欲罷不能。對裡面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害怕,但都充滿這好奇,不過結局往往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說是「科普科學「的節目,倒不如說是娛樂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