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陰影裡有它嗎?

2021-01-14 國家人文歷史


本       文       約  6025 字


閱       讀       需       要

                                                                            

16 min 

1996年某天,北京的一座過街天橋上,央視節目組正在錄製一個科普節目,叫《奇妙的電》。


出鏡的是一個年輕人,當時還在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繫念大二。


解說詞已經提前寫好。結果等到出鏡,他還是說一遍錯一遍,錯一遍再來一遍。


圍觀的路人都不耐煩了,衝著他喊:哎,你到底會不會呀?你要不會,我來!




這橋底下如果有輛高點的車開過,我跳上馬上就走,我不幹拜拜了。


那時的廣院還不叫中國傳媒大學,但國臉就出了好幾張,傳統就是躁。魔巖三傑曾去演出,樂手不小心走音,臺下當場全是噓聲。


這位實習的年輕人,他的同班同學裡還有胡可、趙子琪、張丹丹、王蓉、歐陽夏丹……後來幾乎都進了娛樂圈。李湘也是他們這一屆畢業的。


而他則主持了一檔收視率一度為0的節目,還是科普類。




1998年6月1日兒童節,《走近科學》第一期在央視一套播出。


看節目標題就能知道,這是一檔收視率不怎麼樣嚴肅的科普節目:


《大型零售店計算機網絡綜合管理系統》

《怎樣選擇牙膏》

《高科技呼喚風險投資》

《防範三峽地質災害》

......



節目組從美國、德國請來了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80多位中國優秀青年學者,主題是「展望21世紀的科學,共話未來」。



這時候張騰嶽的主持風格也是相當正經,開口就是量子論相對論宇宙觀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信息化,能一點不帶違和的接住李政道講的粒子物理。


但節目效果用他自己的話說:最差的時候,全國收視率是0。





現場觀眾一定不能請大學生、高中生,反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就不能找。這些人笑點太高了。


2001年,CCTV-10開播,《走近科學》作為主打欄目被搬到了這個新的科教頻道。


這樣都能主打,CCTV-10整體的收視率怎麼樣不用科學計算都能猜到。


兩年後的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太低,直接就被臺裡黃牌警告了。


按照這年央視剛出臺的《中央電視臺欄目警示暨末位淘汰條例》,連著兩次收到警告或者累計三次,節目就要被撤檔,徹底拜拜了。


這之前,已經有18個節目被撤檔。包括《走近科學》周末版衍生出來的《公眾與科學》。對《走近科學》來說,已經是命懸一線。


《小崔說事》也沒逃過因收視率下降收到黃牌的命運。連千裡之外的鐵嶺人民都知道,他抑鬱了。


他以一人之力改寫全組命運,拯救了瀕臨死亡的《走近科學》。


他是誰,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驚天的故事,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陷?(請自行腦補走近科學的BGM)


他叫張國飛,曾參與創辦過《今日說法》,很清楚人民群眾愛看什麼,剛來就把《走近科學》批評了一遍:


(《走近科學》)題材來自「五科」:科技部、科學院、工程院、大學、國防科工委。那都是什麼題材?你弄懂就得大半年。那麼高深的理論問題,那麼複雜的實驗過程,你能拍成電視嗎?


如果把本來非常生動、非常有激情的科學研究弄得了無生氣,把科學家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怪人,誰還敢去接觸科學?



《八達嶺高速路為何成為死亡之谷》

《古宅玄機》

《景山坐像之謎》

《營口墜龍事件》

《誰在背我飛行》

......


張騰嶽的風格也變了。從正襟危坐變成手腳並用,開場白也變成了說書式的:




改版後,收視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一下排到科教頻道第一。觀眾忠誠度之高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年8月的雅典奧運會時期,作為一個非體育類節目,收視率不降反升。


那句,「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陷?」迅速成為了《走近科學》在人民群眾心中的LOGO。



多少期後來被90後中年人稱為童年陰影、侮辱智商的節目,都在這次改版後誕生。


比如2005年這期《飛棍疑雲》,伴隨著一段走近科學式開場:






起因是通化振國藥廠的監控員小張在像往常一樣工作時,在監控屏上發現了一個會發光的長條飛行物。



小張拿出奧賽級別的計算水平發現:如果以廠房為參照,這個飛行物大概有三米長。它飛過30米的廠房只用了半秒鐘,說明飛行速度達200千米。


如此快速又精確,那些費勁計算月亮大小的科學家簡直弱智。




這個世界華人UFO聯合會是個國產的民間科學組織,屬於民政部嚴打的非法組織。


2019年年初,它有一個叫馬曉曉的理事兼法律顧問,自稱和不同種族的外星人都有接觸過,搞了一個《我遇到了外星人》系列講座。


當然,這都是後來的故事。節目裡這位張主任,據說1990年就開始研究UFO,代表論文是《宇宙航行工具飛碟的原理》,發在中國臺灣《UFO科學》雜誌上。


雖然沒有查到這本雜誌,但是查到了張主任的另一篇論文,叫《UFO頻訪中國意何為》,發在《中國氣功科學》上。


那幾年,他總是以專家的身份出現在各大電視臺和媒體有關UFO的報導上,光《走近科學》就上了至少5次,他的工作宣言是:


調研UFO、科普UFO,促進星際文明交流。希望外星人和地球人早日友好接觸,互助和平共處。


這期節目裡,張主任一本正經地解釋了飛棍的由來,說:早在1994年,就有美國人拍到了飛棍,最新奇的一次飛棍現身, 是在伊拉克戰爭期間,飛棍出現在了巴格達的上空。



在我國,這也不是第一次拍到飛棍,北京西山的雲居寺就拍到過。





而且,這種飛棍不僅會直著飛,還會拐彎飛,雷達也檢測不到。


為了探索飛棍的秘密,節目組特意製作了飛棍的虛擬模型。



經過張主任一番科學的研究和捕捉,最終,飛棍的真相終於被解開了。







可能節目組覺得用蛾子收尾顯得太侮辱觀眾智商,還加了一個科學道理進去:


只要把攝像機的快門速度調到十六分之一以上,就能看到:群棍亂舞。



再比如2006年這期,叫「發怒的鬼火」,講的是湖南省洞口縣,肖家一棟普通民房,5天著火80多次。


伴隨著一陣鬼片的畫面和聲效,節目上來就先給出了幾個推測:觸怒神靈,還是鬧鬼?調查開始了。


節目組找到了消防員請教,卻連燃燒原因都往神秘上帶。比如人死後,屍骨中會跑出一種叫磷化氫的氣體,與空氣發生反應時,會形成人們常常在墳場見到的鬼火。


當差點把肖家說成一片墳地時,節目組說:磷產生的鬼火是白煙,這個是黑煙,所以不對。


又接著調查發現,肖家去年住過一個道士,臨走丟了200塊錢,非說是肖家女兒偷的。女兒不承認,差點打起來。


道士走的時候說:過幾個月你們家裡要出問題的,你們看把戲吧。


節目給出了各種懸念:懷疑這火是道士施法報復的,還猜測是肖家父親三年前死去的妻子鬧鬼鬧的。




因為本來說好父親死後這樓要留給大女兒,結果父親又娶了後媽。她擔心樓沒自己的份,就偷偷放了幾把火。


還有《78歲老太懷孕了?》這期,分上下兩集,直接刷新了《走近科學》和央視十套有史以來的收視率記錄。



偏僻鄉村傳出爆炸新聞

78歲老太懷孕了

是自然懷孕

還是人工受孕

她憑什麼說自己懷孕

走近科學記者帶你探尋事件真相

為你揭開78歲老太懷孕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


講的是湖南省楓坪鎮一個78歲的老太太硬說自己懷孕三四個月了,不僅有孕吐,還有胎動。


明明一個驗孕棒就能解決的事情,節目做了兩期,先調查了老太的年齡,發現真的是78歲了,又調查了老太是不是還有性生活。



這些都調查完,發現老太已經絕經30多年了,就算使出人工授精的神通都不可能。


那怎麼會懷孕呢?老太一口咬定說是菩薩送的,村裡也有好多村民相信她的說法。


整整折騰了兩期,快結束了的時候節目組終於把老太帶進了醫院檢查。


結果是,老太沒懷孕,肚子大是因為吃胖了,胎動是因為腸子脹氣了,噁心嘔吐是沒按時吃降壓藥造成的。


憑藉這些節目,2007年上半年,CCTV10收視率之高,CCTV6都比不上。


張騰嶽火了。他說:「以前我出門,就連門口賣報紙的都不知道我是央視主持人。現在我走到哪裡都有人找我要籤名。」



南方讀者可能不了解,北方城市遍布大眾浴室。幾塊錢一張門票。浴客們洗完澡躺在休息廳裡,喝茶、打牌、吸菸、攀粗話、講黃段子......某天我走進一家浴室,發現裡面很安靜,原來大家都在看一個叫「走近科學」的節目。




《走近科學》講故事的手段,在那個論壇衝浪時代,被大家總結出了套路:


故弄玄虛,先吊足讀者胃口,然後呈現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結果。



比如《天池怪獸》這期,講的是有人在長白山天池發現了怪獸,各種細節一對比,發現居然跟蘇格蘭尼斯湖的水怪特別像。


按理說,既然是《走近科學》,就應該科學一點地告訴你這到底是啥,它偏不。



比如,會不會是遠古生物,生長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蛇頸龍,或者它的後裔?


緊接著,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專家說,這不可能,天池裡的水一千年前才有,那之前的生物早被長白山多次的火山爆發給整沒了。下一個猜測,那會不會是火山爆發物中有放射性物體,天池裡的魚受到化學輻射變異了?



他說:這個基因的突變,絕大多數都是有害的,它的結果是讓生下來的這些動物沒法生存,就是死了......(所以)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節目組認可了這種說法,繼續調查。


這時,他們請來了一位畫家和一位目擊者。根據目擊者的講述,畫家用高超的技術還原了水怪的真面目。




就在這時,調查組發現了一件靈異的事:天池附近居然有燕子的屍體。


難道長白山天池怪獸的攻擊性居然會這麼強,能擊落空中的飛鳥?


他們帶著燕子的屍體,跑到了長春,找到東北師範大學的一位教授探究。


結果教授說,就是因為霧大,燕子飛得太快,一頭撞到石壁上了。




2007年,《走近科學》還往揭秘歷史謎團上做了幾期,比如《慈禧身世之謎》,開頭還是熟悉的超越國產恐怖片般的聲效和畫面。



節目裡,一位來自山西長治上秦村的趙姓村民找到專家,說自己是慈禧的五輩外甥,要給慈禧平反。慈禧其實不是北京人,是上秦村人。


她也不姓葉赫那拉,姓宋;不僅有族譜為證,當地村裡人世代相傳都知道這個秘密。


這位專家叫劉奇,自封的身份是山西省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沒多久,隔壁的西坡村也有一位村民出現,說慈禧是西坡村人,姓王,叫:王小慊,證據是村裡有一座孤墳,寫著幾個字:慈禧太后生母之墓。


他們兩家人說法唯一重合的地方,都說慈禧兩個腳心一邊一個瘊子。


於是劉奇以專家的身份開始研究,查閱了大量文獻,得出一個結論:慈禧就是山西長治的。



《慈禧寫照記》

《清宮鎖記》

《御香縹緲錄》

《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

......




有些人說,慈禧是賣國賊,劉奇把她說成長治人是別有用心,是給長治人臉上抹黑;還有更狠的,說劉奇才是慈禧太后的孝子賢孫。


畢竟是科普節目,不能只聽劉奇一個人說。節目組找來了名正言順的慈禧後人,慈禧二弟桂祥的曾孫那根正。



正當慈禧的身世被說的越來越離奇的時候,節目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解釋了一個很科學的道理,結束了:


史料的隻言片語也無法解答百年的疑問。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這個真相又意味著什麼,我們只能等後人去解答。



2007年,央視10套的一份收視報告上,排在前五名的節目,基本上都是跟《走近科學》的打法類似,或者乾脆選題一致。


網上有人模仿節目的敘事風格,整出一個「走近科學體」。



開端一定要詭異,劇情一定要曲折,當事人一定要權威,結局一定要坑爹。


打呼嚕不能叫打呼嚕,叫深夜裡的恐怖怪聲;神經病不叫神經病,叫靈魂出竅或殭屍附體。


全文需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


範文:蠟筆小新篇——《走近科學:成年的幼兒》


本應天真無邪的幼兒,卻對性有著超乎成人的幻想,他的童真因何而泯滅?年輕的父母,在撫育孩子的道路上,究竟犯下了多少後悔終身的錯誤?早熟,源於食物?還是遺傳?





選題是否吸引人(4分)、故事是否曲折(3分)、選題是否具有可視性(2分)、對選題的闡釋是否具有科學上的權威性(1分)。




走近科學看似劇情扯淡曲折,但鬧鬼、UFO、水怪這些在今天沒人會相信的靈異事件,當時卻有大批的擁護者。崔永元曾經連續三天做過一期揭露人體電子增高器騙局的報導。播出時為了客觀,沒加什麼貶義的話。誰知道播完,居然收到500封求助信,希望代買此產品。


有個叫江本勝的日本人寫了一本書《水知道答案》,說:


給水播放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水就會結成工整的結晶;給水瓶子上貼「謝謝」兩個字,水的結晶是美麗的六角形;貼「混蛋」兩個字,水的結晶像聽到重金屬搖滾樂一樣,破碎而零散;貼「愛和感謝」,水充滿了喜悅,像盛開的鮮花一樣……


這套笑話一樣的理論,被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聽到了,馬上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安利出去:連水聽到讚美都會有美麗的結晶,孩子呢?……


我的同事,在東北長到200多斤的孩子朱十一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2019年9月30日,張騰嶽陪伴《走近科學》到最後一期,主題是《治理水花生》。




早在9年前的2010年底,科教頻道再度改版,《走近科學》就不再是從前那般故弄玄虛和怪力亂神了。


這次改版方向是「以提升內涵為關鍵點,加大對技術和科學的宣傳力度」。



主持人依舊是張騰嶽,只不過他不能再天天說書講故事,而是在原來話題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了一些核輻射、綠色能源、機器人一類的話題。


有人說,走近科學變成了走進科學。主持人張紹剛乾脆說:《走近科學》,應該改名叫《迷途知返》。


江本勝的「水知道答案」已經成了笑話,他本人也於幾年前死掉了。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雖然還有人相信尼斯湖水怪、百慕達時空穿梭的傳說,相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靈異現象,但不可否認的是:






當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的明星一個個漸漸消逝,我們才發現自己真的老了。





經公眾號「8字路口」(微信ID:crosseight)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9月30日,《走近科學》欄目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正式停播。已經很多年沒有看過《走近科學》了,再看時才發現:如今的節目沒有了主持人張騰嶽,也沒有了迷信怪談,更沒有了懸疑的開頭和喜劇的結尾。
  • 《走近科學》停播一周年,承包1億人童年陰影的它,「死」得可惜嗎?
    深藍色調、詭異背景音樂的恐怖風是《走近科學》的深刻記憶點和《少年包青天》、《一雙繡花鞋》一起,這檔節目的無數故事曾給無數90後00後留下童年陰影:喀納斯水怪、中國飛人、碭山女屍、廁所異響……曖昧的懸疑畫面,「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的畫外音,張騰嶽的解說,至今仍在無數人耳邊迴響。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ELLEMEN睿士今天就在一周多之前,《走近科學》正式停播了。以宣布這個消息的博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的話來說,作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的結束是科普界的一件大事。從獵奇程度來看,《走近科學》絕對是中國電視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並在2005-2007年間達到鼎盛,給當時正值青春年華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童年回(yin)憶(ying)。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了今天我們才明白它的意義
    就在一周多之前,《走近科學》正式停播了。  作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的結束是科普界的一件大事。  然而對於廣大網友來說,這件事更大的意義是提供了一個機會,讓大家再一次集體回憶這部畫風頗為沙雕的童年節目。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走近科學》 連當年一邊罵節目組故弄玄虛、糊弄觀眾,一邊又忍不住看下去的「黑粉」們,也紛紛在微博上表達了自己的不舍之情:「雖然它有鬼片一樣的開頭,腦殘片一般的結局,但還是止不住地好看。」但每期的結尾都讓你想砸了電視,這踏馬和科學究竟有什麼關係!」全國觀眾都很想問這個問題。1998年首播,至今21年了,《走近科學》究竟和科學有什麼關係!到底是走近科學還是走近忽悠,這很難講。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大家絞盡腦汁,終於在1996年,搞了一個將鬼故事、怪力亂神、十萬個為什麼、科學理論、懸疑劇等元素結合起來的神奇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民間有神學,央視有科學。90後也因為這檔節目有了不敢回憶的童年陰影。這檔一度蟬聯全國收視率第一多年的科教節目,就在上周,迎來了停更。
  • 開播21年《走近科學》終結局,那些「童年陰影」你還記得嗎?
    這 是 場 庫 的 第2242 部 每 日 一 片9月30日,《走近科學》最後一集播出。沒有任何預兆,沒有任何煽情,8090後的童年回憶,就這樣又一次被時代進步所代替。得知這個消息,部分網友都是這個反應:「什麼?《走近科學》竟然完結了?!」另一部分網友的反應則是:「什麼?
  • 走近科學為什麼停播 早在16年前就因收視率不佳差點被停
    如果說提到「童年陰影」,許多人都會想到過去央視知名節目《走近科學》,在十幾年前,《走近科學》曾以驚悚、懸疑式畫風收穫不少忠實觀眾,但是正是如此,該節目曾調動了不少觀眾的好奇心,成為了科學頻道的王牌。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不過在停播的微博消息發出不久之後,底下評論的留言很快衝淡了停播這不開心的氛圍,不少網友也留言發表自己從小看到大之後的感想。述說著《走近科學》當中對自己印象最深刻或者是最恐怖的內容,不少網友在評論區留下了自己對於《走近科學》的感想,段子是一個接一個,紛紛堪比《走近科學》的標題。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9月30日,小編的童年陰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節目迎來了最後一期。這是一檔科普節目,卻有吊人心弦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託出的恐怖氛圍,完全不輸於懸疑大片。最後調查出來的真相又往往出乎意料,讓人啼笑皆非。
  • 承載太多人童年的《走進科學》為什麼停播了呢?你想說些什麼?
    對於《走進科學》停播,許多人一片譁然,為什麼能夠停播呢?在官方認可的一檔傳播科學的節目,帶給兒童了解科學,走進科學,從而熱愛科學的節目,為什麼能夠停播呢?而還有一些網友就說,你看一看他每期的題目就能夠知道答案了。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停播!網友紛紛發段子緬懷!評論區笑噴!
    近日網曝央視著名欄目《走近科學》欄目將在9月30號播出最後一期,隨後將無限期停播,引起網友紛紛懷念。據悉這檔節目近年來有過幾次大的改版,但是並不成功,現在收視率萎靡,再也無法吸引觀眾的視線,關停只是早晚的事情。這一節目於1998年6月1日開播,是中央電視臺首個大型科普欄目。
  • CCTV《走近科學》停播,是人造鬧劇還是教育科普?
    有人說《走近科學》為了提高收視率,選擇了一條靠懸疑詭異博眼球的偽科學之路。該節目號稱宣揚科學,可相當的一部分選題策劃根本與科學毫不相關,比如水怪UFO等難以科學實證的未解之謎,或各種裝神弄鬼的靈異事件。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背後要麼純屬狗血誤會,要麼乾脆宣布是當事人有心理問題,一切都是幻覺,最終都淪為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
  • 搞笑的《走近科學》,停播了!國人為何感到不舍?
    搞笑的《走近科學》,停播了!國人為何感到不舍? 來源:綜合金錯刀、知乎日報、視覺志、觀察者網、BB姬 《走近科學》! 有沒有一股熟悉的毛骨悚然感襲來?
  • 中國第一「恐怖片」《走進科學》停播,我竟有些……
    最近科普界有一件大事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停播了這檔節目絕對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節目的整體拍攝延續奧斯卡最佳恐怖片創作經驗在求證專家、對比外國的影片資料、對著視頻各種分析之後,它告訴你...這個飛棍,是只蛾子?!哦不,有點特殊,這是只比較大的蛾子...
  • 走近(攝影)科學:神秘小巷,只見影子不見人!
    前不久,很多媒體都報導了我國著名科普節目《走近科學》停播的新聞。
  • 《走近科學》停播後,主持人現身拼多多,網友:第二季走進農村!
    說起央視最有名的欄目,《走近科學》絕對可以躋身前五名。這檔有著「鬼片一樣的開頭、一樣的結局」的科普欄目,自去年9月份停播以後,讓無數網友懷念至今,連帶著主持人張騰嶽也成功出圈。比如有個人每天做夢都會被人背出去扔在離家很遠的地方,最後解密是這個人夢遊;還有個的屋子燈會亮閃,最後發現是電路問題電壓不穩;一個人皮膚沒有任何傷口,但用嘴吸哪都能吸出血,原來是這哥們牙齦出血;一對老兩口家中每到半夜房間的燈都會莫名亮起,怎麼連修燈泡都沒用,最後發現開關鬆了;然而,就是這麼一個個「荒誕」的故事,構成了我們童年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中國熒幕史上的喜劇巔峰,大型懸疑單元劇《走近科學》停播了
    播了21年,《走近科學》正式大結局了。 這是共和國最具傳奇色彩的電視欄目,給無數80、90後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童年陰影,只要家裡有電視的人基本都看過。 開頭懸疑片,中間恐怖片,結尾喜劇片,將好萊塢的類型元素運用得爐火純青。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走近科學》邁入第21個年頭,最終宣告停播。作為電視節目來說,它可以算得上一位長壽老者,每天在央視科教頻道勤勤懇懇地播出,釋疑各種科學謎題或奇聞怪談。 「我們每一個《走近科學》的編導都可以用生命來保證,沒有一個是編的,沒有一個是添油加醋誇張了的。」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你知道民間的怪力亂神是沒完沒了的,有些想像和描述沒法登大雅之堂,我們甚至大部分時間是在弱化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