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約 6025 字
閱 讀 需 要
16 min
1996年某天,北京的一座過街天橋上,央視節目組正在錄製一個科普節目,叫《奇妙的電》。
出鏡的是一個年輕人,當時還在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繫念大二。
解說詞已經提前寫好。結果等到出鏡,他還是說一遍錯一遍,錯一遍再來一遍。
圍觀的路人都不耐煩了,衝著他喊:哎,你到底會不會呀?你要不會,我來!
這橋底下如果有輛高點的車開過,我跳上馬上就走,我不幹拜拜了。
那時的廣院還不叫中國傳媒大學,但國臉就出了好幾張,傳統就是躁。魔巖三傑曾去演出,樂手不小心走音,臺下當場全是噓聲。
這位實習的年輕人,他的同班同學裡還有胡可、趙子琪、張丹丹、王蓉、歐陽夏丹……後來幾乎都進了娛樂圈。李湘也是他們這一屆畢業的。
而他則主持了一檔收視率一度為0的節目,還是科普類。
1998年6月1日兒童節,《走近科學》第一期在央視一套播出。
看節目標題就能知道,這是一檔收視率不怎麼樣嚴肅的科普節目:
《大型零售店計算機網絡綜合管理系統》
《怎樣選擇牙膏》
《高科技呼喚風險投資》
《防範三峽地質災害》
......
節目組從美國、德國請來了六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80多位中國優秀青年學者,主題是「展望21世紀的科學,共話未來」。
這時候張騰嶽的主持風格也是相當正經,開口就是量子論相對論宇宙觀基因工程克隆技術信息化,能一點不帶違和的接住李政道講的粒子物理。
但節目效果用他自己的話說:最差的時候,全國收視率是0。
現場觀眾一定不能請大學生、高中生,反正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就不能找。這些人笑點太高了。
2001年,CCTV-10開播,《走近科學》作為主打欄目被搬到了這個新的科教頻道。
這樣都能主打,CCTV-10整體的收視率怎麼樣不用科學計算都能猜到。
兩年後的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太低,直接就被臺裡黃牌警告了。
按照這年央視剛出臺的《中央電視臺欄目警示暨末位淘汰條例》,連著兩次收到警告或者累計三次,節目就要被撤檔,徹底拜拜了。
這之前,已經有18個節目被撤檔。包括《走近科學》周末版衍生出來的《公眾與科學》。對《走近科學》來說,已經是命懸一線。
《小崔說事》也沒逃過因收視率下降收到黃牌的命運。連千裡之外的鐵嶺人民都知道,他抑鬱了。
他以一人之力改寫全組命運,拯救了瀕臨死亡的《走近科學》。
他是誰,這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驚天的故事,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陷?(請自行腦補走近科學的BGM)
他叫張國飛,曾參與創辦過《今日說法》,很清楚人民群眾愛看什麼,剛來就把《走近科學》批評了一遍:
(《走近科學》)題材來自「五科」:科技部、科學院、工程院、大學、國防科工委。那都是什麼題材?你弄懂就得大半年。那麼高深的理論問題,那麼複雜的實驗過程,你能拍成電視嗎?
如果把本來非常生動、非常有激情的科學研究弄得了無生氣,把科學家塑造成不食人間煙火的怪人,誰還敢去接觸科學?
《八達嶺高速路為何成為死亡之谷》
《古宅玄機》
《景山坐像之謎》
《營口墜龍事件》
《誰在背我飛行》
......
張騰嶽的風格也變了。從正襟危坐變成手腳並用,開場白也變成了說書式的:
改版後,收視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飆升,一下排到科教頻道第一。觀眾忠誠度之高可以看得出來:在這一年8月的雅典奧運會時期,作為一個非體育類節目,收視率不降反升。
那句,「這一切的背後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陷?」迅速成為了《走近科學》在人民群眾心中的LOGO。
多少期後來被90後中年人稱為童年陰影、侮辱智商的節目,都在這次改版後誕生。
比如2005年這期《飛棍疑雲》,伴隨著一段走近科學式開場:
起因是通化振國藥廠的監控員小張在像往常一樣工作時,在監控屏上發現了一個會發光的長條飛行物。
![]()
小張拿出奧賽級別的計算水平發現:如果以廠房為參照,這個飛行物大概有三米長。它飛過30米的廠房只用了半秒鐘,說明飛行速度達200千米。
如此快速又精確,那些費勁計算月亮大小的科學家簡直弱智。
這個世界華人UFO聯合會是個國產的民間科學組織,屬於民政部嚴打的非法組織。
2019年年初,它有一個叫馬曉曉的理事兼法律顧問,自稱和不同種族的外星人都有接觸過,搞了一個《我遇到了外星人》系列講座。
當然,這都是後來的故事。節目裡這位張主任,據說1990年就開始研究UFO,代表論文是《宇宙航行工具飛碟的原理》,發在中國臺灣《UFO科學》雜誌上。
雖然沒有查到這本雜誌,但是查到了張主任的另一篇論文,叫《UFO頻訪中國意何為》,發在《中國氣功科學》上。
那幾年,他總是以專家的身份出現在各大電視臺和媒體有關UFO的報導上,光《走近科學》就上了至少5次,他的工作宣言是:
調研UFO、科普UFO,促進星際文明交流。希望外星人和地球人早日友好接觸,互助和平共處。
這期節目裡,張主任一本正經地解釋了飛棍的由來,說:早在1994年,就有美國人拍到了飛棍,最新奇的一次飛棍現身, 是在伊拉克戰爭期間,飛棍出現在了巴格達的上空。
在我國,這也不是第一次拍到飛棍,北京西山的雲居寺就拍到過。
而且,這種飛棍不僅會直著飛,還會拐彎飛,雷達也檢測不到。
為了探索飛棍的秘密,節目組特意製作了飛棍的虛擬模型。
經過張主任一番科學的研究和捕捉,最終,飛棍的真相終於被解開了。
可能節目組覺得用蛾子收尾顯得太侮辱觀眾智商,還加了一個科學道理進去:
只要把攝像機的快門速度調到十六分之一以上,就能看到:群棍亂舞。
再比如2006年這期,叫「發怒的鬼火」,講的是湖南省洞口縣,肖家一棟普通民房,5天著火80多次。
伴隨著一陣鬼片的畫面和聲效,節目上來就先給出了幾個推測:觸怒神靈,還是鬧鬼?調查開始了。
節目組找到了消防員請教,卻連燃燒原因都往神秘上帶。比如人死後,屍骨中會跑出一種叫磷化氫的氣體,與空氣發生反應時,會形成人們常常在墳場見到的鬼火。
當差點把肖家說成一片墳地時,節目組說:磷產生的鬼火是白煙,這個是黑煙,所以不對。
又接著調查發現,肖家去年住過一個道士,臨走丟了200塊錢,非說是肖家女兒偷的。女兒不承認,差點打起來。
道士走的時候說:過幾個月你們家裡要出問題的,你們看把戲吧。
節目給出了各種懸念:懷疑這火是道士施法報復的,還猜測是肖家父親三年前死去的妻子鬧鬼鬧的。
因為本來說好父親死後這樓要留給大女兒,結果父親又娶了後媽。她擔心樓沒自己的份,就偷偷放了幾把火。
還有《78歲老太懷孕了?》這期,分上下兩集,直接刷新了《走近科學》和央視十套有史以來的收視率記錄。
偏僻鄉村傳出爆炸新聞
78歲老太懷孕了
是自然懷孕
還是人工受孕
她憑什麼說自己懷孕
走近科學記者帶你探尋事件真相
為你揭開78歲老太懷孕背後鮮為人知的秘密!
講的是湖南省楓坪鎮一個78歲的老太太硬說自己懷孕三四個月了,不僅有孕吐,還有胎動。
明明一個驗孕棒就能解決的事情,節目做了兩期,先調查了老太的年齡,發現真的是78歲了,又調查了老太是不是還有性生活。
這些都調查完,發現老太已經絕經30多年了,就算使出人工授精的神通都不可能。
那怎麼會懷孕呢?老太一口咬定說是菩薩送的,村裡也有好多村民相信她的說法。
整整折騰了兩期,快結束了的時候節目組終於把老太帶進了醫院檢查。
結果是,老太沒懷孕,肚子大是因為吃胖了,胎動是因為腸子脹氣了,噁心嘔吐是沒按時吃降壓藥造成的。
憑藉這些節目,2007年上半年,CCTV10收視率之高,CCTV6都比不上。
張騰嶽火了。他說:「以前我出門,就連門口賣報紙的都不知道我是央視主持人。現在我走到哪裡都有人找我要籤名。」
南方讀者可能不了解,北方城市遍布大眾浴室。幾塊錢一張門票。浴客們洗完澡躺在休息廳裡,喝茶、打牌、吸菸、攀粗話、講黃段子......某天我走進一家浴室,發現裡面很安靜,原來大家都在看一個叫「走近科學」的節目。
《走近科學》講故事的手段,在那個論壇衝浪時代,被大家總結出了套路:
故弄玄虛,先吊足讀者胃口,然後呈現一個再平常不過的結果。
比如《天池怪獸》這期,講的是有人在長白山天池發現了怪獸,各種細節一對比,發現居然跟蘇格蘭尼斯湖的水怪特別像。
按理說,既然是《走近科學》,就應該科學一點地告訴你這到底是啥,它偏不。
比如,會不會是遠古生物,生長在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蛇頸龍,或者它的後裔?
緊接著,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專家說,這不可能,天池裡的水一千年前才有,那之前的生物早被長白山多次的火山爆發給整沒了。下一個猜測,那會不會是火山爆發物中有放射性物體,天池裡的魚受到化學輻射變異了?
他說:這個基因的突變,絕大多數都是有害的,它的結果是讓生下來的這些動物沒法生存,就是死了......(所以)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節目組認可了這種說法,繼續調查。
這時,他們請來了一位畫家和一位目擊者。根據目擊者的講述,畫家用高超的技術還原了水怪的真面目。
就在這時,調查組發現了一件靈異的事:天池附近居然有燕子的屍體。
難道長白山天池怪獸的攻擊性居然會這麼強,能擊落空中的飛鳥?
他們帶著燕子的屍體,跑到了長春,找到東北師範大學的一位教授探究。
結果教授說,就是因為霧大,燕子飛得太快,一頭撞到石壁上了。
2007年,《走近科學》還往揭秘歷史謎團上做了幾期,比如《慈禧身世之謎》,開頭還是熟悉的超越國產恐怖片般的聲效和畫面。
節目裡,一位來自山西長治上秦村的趙姓村民找到專家,說自己是慈禧的五輩外甥,要給慈禧平反。慈禧其實不是北京人,是上秦村人。
她也不姓葉赫那拉,姓宋;不僅有族譜為證,當地村裡人世代相傳都知道這個秘密。
這位專家叫劉奇,自封的身份是山西省長治市慈禧童年研究會會長。
沒多久,隔壁的西坡村也有一位村民出現,說慈禧是西坡村人,姓王,叫:王小慊,證據是村裡有一座孤墳,寫著幾個字:慈禧太后生母之墓。
他們兩家人說法唯一重合的地方,都說慈禧兩個腳心一邊一個瘊子。
於是劉奇以專家的身份開始研究,查閱了大量文獻,得出一個結論:慈禧就是山西長治的。
《慈禧寫照記》
《清宮鎖記》
《御香縹緲錄》
《清代十三朝宮闈秘史》
......
有些人說,慈禧是賣國賊,劉奇把她說成長治人是別有用心,是給長治人臉上抹黑;還有更狠的,說劉奇才是慈禧太后的孝子賢孫。
畢竟是科普節目,不能只聽劉奇一個人說。節目組找來了名正言順的慈禧後人,慈禧二弟桂祥的曾孫那根正。
正當慈禧的身世被說的越來越離奇的時候,節目用了不到一分鐘的時間,解釋了一個很科學的道理,結束了:
史料的隻言片語也無法解答百年的疑問。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這個真相又意味著什麼,我們只能等後人去解答。
2007年,央視10套的一份收視報告上,排在前五名的節目,基本上都是跟《走近科學》的打法類似,或者乾脆選題一致。
網上有人模仿節目的敘事風格,整出一個「走近科學體」。
開端一定要詭異,劇情一定要曲折,當事人一定要權威,結局一定要坑爹。
打呼嚕不能叫打呼嚕,叫深夜裡的恐怖怪聲;神經病不叫神經病,叫靈魂出竅或殭屍附體。
全文需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事情遠非這樣簡單」......
範文:蠟筆小新篇——《走近科學:成年的幼兒》
本應天真無邪的幼兒,卻對性有著超乎成人的幻想,他的童真因何而泯滅?年輕的父母,在撫育孩子的道路上,究竟犯下了多少後悔終身的錯誤?早熟,源於食物?還是遺傳?
選題是否吸引人(4分)、故事是否曲折(3分)、選題是否具有可視性(2分)、對選題的闡釋是否具有科學上的權威性(1分)。
走近科學看似劇情扯淡曲折,但鬧鬼、UFO、水怪這些在今天沒人會相信的靈異事件,當時卻有大批的擁護者。崔永元曾經連續三天做過一期揭露人體電子增高器騙局的報導。播出時為了客觀,沒加什麼貶義的話。誰知道播完,居然收到500封求助信,希望代買此產品。
有個叫江本勝的日本人寫了一本書《水知道答案》,說:
給水播放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水就會結成工整的結晶;給水瓶子上貼「謝謝」兩個字,水的結晶是美麗的六角形;貼「混蛋」兩個字,水的結晶像聽到重金屬搖滾樂一樣,破碎而零散;貼「愛和感謝」,水充滿了喜悅,像盛開的鮮花一樣……
這套笑話一樣的理論,被著名童話作家鄭淵潔聽到了,馬上在接受電視採訪時安利出去:連水聽到讚美都會有美麗的結晶,孩子呢?……
我的同事,在東北長到200多斤的孩子朱十一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2019年9月30日,張騰嶽陪伴《走近科學》到最後一期,主題是《治理水花生》。
早在9年前的2010年底,科教頻道再度改版,《走近科學》就不再是從前那般故弄玄虛和怪力亂神了。
這次改版方向是「以提升內涵為關鍵點,加大對技術和科學的宣傳力度」。
主持人依舊是張騰嶽,只不過他不能再天天說書講故事,而是在原來話題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了一些核輻射、綠色能源、機器人一類的話題。
有人說,走近科學變成了走進科學。主持人張紹剛乾脆說:《走近科學》,應該改名叫《迷途知返》。
江本勝的「水知道答案」已經成了笑話,他本人也於幾年前死掉了。
在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代,雖然還有人相信尼斯湖水怪、百慕達時空穿梭的傳說,相信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靈異現象,但不可否認的是:
當陪伴我們度過童年的明星一個個漸漸消逝,我們才發現自己真的老了。
經公眾號「8字路口」(微信ID:crosseight)授權轉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