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為什麼停播 早在16年前就因收視率不佳差點被停

2021-01-12 今日臨沂

如果說提到「童年陰影」,許多人都會想到過去央視知名節目《走近科學》,在十幾年前,《走近科學》曾以驚悚、懸疑式畫風收穫不少忠實觀眾,但是正是如此,該節目曾調動了不少觀眾的好奇心,成為了科學頻道的王牌。

但是自從今年9月30日,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播出後,《走近科學》正是宣告將會停播,這一檔曾無數次「欺騙」觀眾的節目就此結束,這也引發了全網的懷念熱潮,回憶起了當初小的時候看《走近科學》的狀態。

那麼這樣一檔過去的王牌節目為什麼會突然宣布停播呢?

首先想必大部分觀眾對於《走近科學》的印象還停留在10幾年前那個收視率最輝煌的時期,但是實際上,近些年來,《走近科學》已經出現了好幾次大的改版,但是收視率一直不理想,難以挽回大眾口碑。

實際上早在2003年的時候,《走近科學》就有過因收視率不佳而面臨停播的尷尬境遇,但是節目組經商討決定將節目內容從報導科學問題,解釋科學事件,變為聚焦於社會中的焦點、熱點、疑點話題,採用推理故事的內容形式,最終因故事化、情節化等靈活多樣的表現手法,充分調動起觀眾的好奇心,節目改版後,收視率迅速攀升,這也造就了大部分人印象最深刻的《走近科學》。

讓《走近科學》這些年收視率逐漸降低的很重要一個原因,那就是當初的增益,由於正片的過度懸疑色彩以及公布真相後的大跌眼鏡,《走近科學》當年在熱播的同時,還被人質疑打著科學的幌子演繹著人為鬧劇。

這些年《走近科學》的畫風又發生了改變,從「恐怖片」風格走向了科教題材,這也讓節目越來越難勾起觀眾的好奇心。

除此之外,網際網路的普及也讓《走近科學》逐漸被「遺棄」,相比之下,網際網路可以不受時間、空間、形式的限制,隨時提供資訊,引發討論,而且它從本質上而言是建立在「共享」基礎上的,即人人皆可參與上面所說的提供資訊的過程。

而《走近科學》的停播可以說是時代演變的必然,但是至少為觀眾們留下了一個令人懷念的求知年代。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9月30日,《走近科學》欄目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正式停播。已經很多年沒有看過《走近科學》了,再看時才發現:如今的節目沒有了主持人張騰嶽,也沒有了迷信怪談,更沒有了懸疑的開頭和喜劇的結尾。
  • 《走近科學》停播了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說實話,出國後我已多年沒看這檔節目了,不過作為當年央視科學類節目排行榜名列前茅的節目,其停播還是具有某種符號意義。
  • CCTV《走近科學》停播,是人造鬧劇還是教育科普?
    有人說《走近科學》為了提高收視率,選擇了一條靠懸疑詭異博眼球的偽科學之路。該節目號稱宣揚科學,可相當的一部分選題策劃根本與科學毫不相關,比如水怪UFO等難以科學實證的未解之謎,或各種裝神弄鬼的靈異事件。這些聳人聽聞的事件背後要麼純屬狗血誤會,要麼乾脆宣布是當事人有心理問題,一切都是幻覺,最終都淪為打著科學幌子的人造鬧劇。
  • 童年陰影《走近科學》停播?這才是最不科學的
    看似詭譎的《走近科學》,不過是一部源自本土民間的《十萬個為什麼》。它所展露的正是老百姓在面對自己無法解釋的現象時,最真實的反應。央視官網上還留有「捉鬼」系列視頻。節目組的苦心,則通過最後主持人老母親似的反覆強調顯露出來,「有病尋醫,巫婆神漢不可信啊。」像《千年女屍復活》《香屍謎案》《湘西趕屍》幾集可以說是《走近科學》中最值得被稱為「童年噩夢」的節目,觀眾差點都以為這節目要和屍體槓上了。
  • 《走近科學》停播:中國少年童年陰影終結了
    我都不敢把字打出來怕做噩夢。「(@還是那粒麥子啦)到底為什麼一個科教節目竟然比諸多院線恐怖片還讓人慾罷不能?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不佳而受到了央視到黃牌警告,如果不做出改變,這檔節目很可能就壽終正寢了。2004年《走近科學》開始改版,節目風格也從枯燥無味的科學報導,轉變為根據現實中的新聞由頭深入調查,解密背後真相,核心價值觀也轉變成了接觸封建迷信思想(也許改名為《走出迷信》更合理些?)
  • 《走近科學》停播,專家怎麼看?
    作者:賈鶴鵬 編輯:Yuki 當國人還沉浸在國慶大閱兵展示的尖端軍事科技時,央視老牌科學電視節目《走近科學》從10月起將停播的消息,即便在科學傳播圈子裡,也顯得波瀾不驚。
  • 《走近科學》停播一周年,承包1億人童年陰影的它,「死」得可惜嗎?
    2019年9月30日,播出長達21年的它正式停播,至今整整一周年了,作為誕生初期挺正經的一檔節目,為什麼會越來越沙雕,進而停播了呢?今天小萬帶你一起「走近科學」,探秘真相。從南極探險到「半夜鬼拉燈」《走近科學》也是迫不得已1998年,小萬才剛1歲。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陰影裡有它嗎?
    這樣都能主打,CCTV-10整體的收視率怎麼樣不用科學計算都能猜到。兩年後的2003年,《走近科學》因為收視率太低,直接就被臺裡黃牌警告了。按照這年央視剛出臺的《中央電視臺欄目警示暨末位淘汰條例》,連著兩次收到警告或者累計三次,節目就要被撤檔,徹底拜拜了。這之前,已經有18個節目被撤檔。
  • 停播一年後,我覺得《走近科學》並沒那麼爛
    而在去年9月30日,《走近科學》正式停播,想看也看不到了。 但在網際網路一片緬懷聲中,有個現象很有意思:嘲笑《走近科學》仿佛成為了政治正確,吐槽《走近科學》有多狠,仿佛就能佐證自己的智商有多高。 但節目停播一年後,我卻覺得《走近科學》並不差。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走近科學》邁入第21個年頭,最終宣告停播。作為電視節目來說,它可以算得上一位長壽老者,每天在央視科教頻道勤勤懇懇地播出,釋疑各種科學謎題或奇聞怪談。 之前,《走近科學》的選題主要來源於科技部、科學院、國防科工委等部門的科技大事,按主題找故事,吃力不討好。有一期節目名字叫「小水線面體船」,別說觀眾,連節目組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張國飛要給編導們「鬆綁」——去找吸引人的趣事,拍事件中的人,再由專家解釋其中的科學內涵。 當時的編導吳靜對張國飛的印象是「學哲學出身,是一個很智慧的人,他很清楚觀眾的喜好」。
  • 中國熒幕史上的喜劇巔峰,大型懸疑單元劇《走近科學》停播了
    由於部分案例匪夷所思,自2006年開始,群嘲《走近科學》就已成為中文網際網路的保留節目。十三年來,風雨不改。 這兩天趕著停播的點,又進入了新一輪懷念與狂歡。
  • 《走近科學》上演大結局,最後一幕很平靜,主持人曬出了盒飯照
    但2003年,因節目收視率不佳,節目遇到了關乎生死存亡的問題,於是2004年,節目進行了一定的轉型。 在這之後,《走近科學》就陷入了一個矛盾之中:是秉持初心,做一個宣傳科學思想、傳播科學知識的欄目,還是向收視率妥協而故弄玄虛。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9月30日,小編的童年陰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節目迎來了最後一期。這是一檔科普節目,卻有吊人心弦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託出的恐怖氛圍,完全不輸於懸疑大片。最後調查出來的真相又往往出乎意料,讓人啼笑皆非。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國慶前夕,微博認證用戶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的張勁碩首先發消息稱《走近科學》即將停播,而後這一信息不脛而走,眾多網絡科普達人隨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也在朋友圈和微博寫下了這樣一段話,「要和《走近科學》說再見了!曾經有那麼一段,因為收視率主導,它打著科學的旗號,以偽科學的手法,拍出了玄幻的效果。
  • 承載太多人童年的《走進科學》為什麼停播了呢?你想說些什麼?
    就是這樣的一檔節目在2019年9月30日播出最後一期節目,此後就不在播出,從我們的生活中慢慢淡出,成為記憶深處永久的「回憶」。對於《走進科學》停播,許多人一片譁然,為什麼能夠停播呢?在官方認可的一檔傳播科學的節目,帶給兒童了解科學,走進科學,從而熱愛科學的節目,為什麼能夠停播呢?而還有一些網友就說,你看一看他每期的題目就能夠知道答案了。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民間神學故事總是有各種品類:從親戚突然中邪發病做出不雅舉動到304房間傳出詭異聲音,從一雙血色繡花鞋的鄉野故事到北京公交車莫名失蹤最後再到自家後院老槐樹發怒顯靈,種類繁多情節曲折,主角各個戰鬥力爆表。儘管90年代已經有了電視媒體,超級科學暢銷書《十萬個為什麼》也擺在家中書櫃最顯要的位置,但依然無法阻止神學充當民間最高Level的生活理論。
  • 《走近科學》停播:科普的故事化敘事過時了嗎?
    80、90後或許在青少年時期看過《走近科學》這檔大型科普節目,即使在自媒體時代,《走近科學》即便收視率平平無奇,在微博、微信仍存在一定的影響力,經常會有一些文章將節目中的故事提煉出來,遇上一些詭異的事件時還喜歡套用節目的旁白編排幾個段子,或者@ 主持人張騰嶽調侃一番。2019年9月30日的節目播出之後,欄目將停播,一個時代終將過去。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說起央視的一檔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大家肯定是感慨萬分,這檔節目不可謂不是很多當時小朋友的最愛,對它簡直是欲罷不能。對裡面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害怕,但都充滿這好奇,不過結局往往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說是「科普科學「的節目,倒不如說是娛樂節目。
  • 金星3擋節目遭封殺停播,本人出面回應引爭議,網友:早該停了!
    金星3擋節目遭封殺停播,本人出面回應引爭議,網友:早該停了!說到金星,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吧,很多人之所以認識她,就是因為東方衛視播出的一檔脫口秀——《金星秀》,可以說是為金星量身定製的。金星為什麼能在娛樂圈走紅?1、敢說敢做金星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為她的那張「損嘴」,在《金星秀》這檔綜藝裡,觀眾都特別喜歡聽她說明星的八卦,尤其喜歡她跟人開撕的架勢,那叫一個「爽」啊。如今的娛樂圈太混亂,所以金星敢說敢做的性格,表面看起來有點「囂張」,但在喜歡她的人眼裡,反而像是「出淤泥而不染」,成為了娛樂圈中唯一清醒的人。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停播!網友紛紛發段子緬懷!評論區笑噴!
    近日網曝央視著名欄目《走近科學》欄目將在9月30號播出最後一期,隨後將無限期停播,引起網友紛紛懷念。據悉這檔節目近年來有過幾次大的改版,但是並不成功,現在收視率萎靡,再也無法吸引觀眾的視線,關停只是早晚的事情。這一節目於1998年6月1日開播,是中央電視臺首個大型科普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