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學播出最後一期,這個老少皆宜的科普欄目,迎來大結局

2020-12-06 網際網路老白兔
看完文章,評論助力

導讀:10月1日消息,《走近科學》欄目播出最後一期,迎來大結局。這個開播於1998年6月1日的科普節目,是中央電視臺首個大型科普欄目。每期節目由一條新聞線索引出,講述新聞熱點背後的科學問題和科學發展中的重要問題,節目通過影像和聲音增加緊張感,渲染懸疑氣氛,引爆觀眾好奇心。欄目播放最後一期宣告結束,引發熱議,讓網友十分懷念曾經看走近科學的日子:走近科學大結局,這不科學!

走近科學欄目播出最後一期

小時候經常守著電視機看,雖然大晚上的看著害怕,但是又克制不住這顆看的心,看到一期特別恐怖的能嚇到好幾天夢裡都不安。

走近科學大結局讓人想起兒時回憶

我還記得走近科學欄目很多有趣的節目,大爺發現自己的衣服經常無故自燃,最後說是他孫女調皮點燃了他的衣服。《誰在背我飛行》那期開始以為真有玄之又玄的靈異事件,原來是個精神病。講居民房牆詭異電流,分三集講,從明清殭屍鬼火開始講,最後發現是電錶壞了。神農架野人,每天晚上回家都會害怕有野人在我身後,至今一直都是童年陰影。講UFO,妥妥的當成恐怖片來看!還有山上有戶不住人的小樓每天固定時間會亮燈!監控攝像頭拍到的不明飛蟲!以前只要有時間就會守在電視機前看《走近科學》,尤其是關於墓葬的。昨天下午播出了最後一期,「治理水花生」是最後一次走近科學的節目了。21年全部順利完結是一件好事。

走近科學那些精彩的科普節目

至今還記得張騰嶽老師的眯眯眼以及那些被節目嚇得睡不著的夜晚。現在分析,走近科學的節目一般都是故弄玄虛,然後忽悠,在這個過程中引導觀眾自欺欺人,最後抖出科學謎底的套路。這個節目一直吸引我們的原因就是,裡面總會混著幾個確實有點貓膩的故事,真相如何,大家也都心知肚明。

以前最愛看走近科學的節目

小時候可愛看這個節目了,那時候我還不信專家的結論,非堅持是神秘力量搞的,欄目組只是擔心引起恐慌才騙我們。這個堪稱童年陰影的科普節目,當年都是當鬼片看的,《走進科學》真是每一集都把小朋友嚇得半死,當年看的津津有味,然而現在再看,腦洞好大啊,現在走近科學大結局了,還是非常非常捨不得呢。要和走近科學說拜拜了 還真是有點捨不得呢! 這麼好的節目,最愛的科普探索欄目啊。

小時候在害怕中忍不住看走近科學

隨著網絡媒體的興起,以及綜藝節目的大行其道,十臺沒落了,以前最愛的百家講壇、子午書簡、走近科學、綠色空間、探索發現、第十放映室等等 。現在收視率可能越來越低了!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走近科學其實,也算是善始善終了。

走近科學飛棍疑雲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科教節目能從1998年走到2019年,社會價值很大,影響面很廣,代際粉絲也很多。在電視史上應該會有它的一席之地,這個節目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

懷舊感傷是大大不必的。瓜熟蒂落,春天播種、秋天收割,階段性任務成功達成、順利結束,沒理由感傷。從號召全國人民「走近科學」到更多的人「走進科學」,科學與生活慢慢融合,再來懸疑驚悚的一套也許不合時宜了。

科學傳播事業今非昔比,但影響面廣的節目好像還沒有。也許一個新的科教節目會再出來,張騰嶽老師也一直在做科普相關事業。 期待期待。

有什麼想說的,記得評論哦!

相關焦點

  • 《走近科學》上演大結局,最後一幕很平靜,主持人曬出了盒飯照
    9月30下午,據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張勁碩爆料,著名科普節目《走近科學》將迎來大結局。 之後,張勁碩透露了更多信息,原來他也是最早參與製作《走近科學》的人之一,如今《走近科學》上演大結局並不讓人惋惜
  • 央視欄目《走近科學》劇終
    IT之家10月1日消息 據媒體報導,央視科教頻道知名科普欄目《走近科學》9月30日播出最後一期節目,今後頻道或將會擇機重播該欄目。此外,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30日下午也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走近科學》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是「治理水花生」,至此,陪伴了我們20年的《走近科學》,終於要和我們說再見了。
  • 《走近科學》大結局,陪伴我們21年的節目,為什麼突然就停播了?
    2019年9月30號,《走近科學》播出了最後一集,這也意味著這個陪伴了我們二十一年的節目再也不會播出了,網友們紛紛表示懷念。多少人小時候最愛的節目就是《走近科學》,記得那個時候,《走近科學》的播出時間和少兒頻道動漫世界撞上了,就老是趁著廣告時間趕過來又返回去,現在回想起來仿佛是對科學的好奇心和童心撞個滿懷,真的是很美好。
  • 《走近科學》竟真的完結了!網友擔心起主持人:沒想到迎來大結局
    9月30日下午,一個消息震驚無數網友:《走近科學》完結了!國家動物博物館策劃總監,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張勁碩@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透露: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收官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
  • 最後一期!走近科學大結局,網友憶起節目內容一時百感交集
    9月30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此時此刻,應該說點什麼呢?百感交集」。對此,網友紛紛表示:「 這個節目真的很好看啊!
  • 這個嚴謹認真搞笑的節目完結:《走近科學》大結局了
    為了找出真相,記者和專家各種全方位、無死角研究,最終得出了答案:電筆壞了...嗯,這個故事是不是似曾相識?沒錯,這是央視《走近科學》的一期節目,話說這檔科普節目被很多人稱為「快樂源泉」,因為其中各種看似靈異的事件,最終的真相卻往往讓人啼笑皆非,不過您知道嗎?這個「快樂源泉」已經和咱們說再見了...
  • 懸疑大片《走近科學》停播,日本也有好看的科普節目嗎?
    9月30日,小編的童年陰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的《走近科學》節目迎來了最後一期。這是一檔科普節目,卻有吊人心弦的標題,陰森的畫面,瘮人的背景音樂,刻意烘託出的恐怖氛圍,完全不輸於懸疑大片。最後調查出來的真相又往往出乎意料,讓人啼笑皆非。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停播!網友紛紛發段子緬懷!評論區笑噴!
    近日網曝央視著名欄目《走近科學》欄目將在9月30號播出最後一期,隨後將無限期停播,引起網友紛紛懷念。據悉這檔節目近年來有過幾次大的改版,但是並不成功,現在收視率萎靡,再也無法吸引觀眾的視線,關停只是早晚的事情。這一節目於1998年6月1日開播,是中央電視臺首個大型科普欄目。
  • 《走近科學》停播了,你的童年噩夢無家可歸了
    大家絞盡腦汁,終於在1996年,搞了一個將鬼故事、怪力亂神、十萬個為什麼、科學理論、懸疑劇等元素結合起來的神奇電視節目——《走近科學》。民間有神學,央視有科學。90後也因為這檔節目有了不敢回憶的童年陰影。這檔一度蟬聯全國收視率第一多年的科教節目,就在上周,迎來了停更。
  • 《走近科學》停播:科普的故事化敘事過時了嗎?
    80、90後或許在青少年時期看過《走近科學》這檔大型科普節目,即使在自媒體時代,《走近科學》即便收視率平平無奇,在微博、微信仍存在一定的影響力,經常會有一些文章將節目中的故事提煉出來,遇上一些詭異的事件時還喜歡套用節目的旁白編排幾個段子,或者@ 主持人張騰嶽調侃一番。2019年9月30日的節目播出之後,欄目將停播,一個時代終將過去。
  • 《走近科學》的走近科學
    1998年6月1日,日播科教節目《走近科學》欄目成立,並在央視一套播出。2001年7月9日,《走近科學》改由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同時節目形式從追求涵蓋面廣的板塊式結構變為了每期一個主題的通篇結構。正如某些評論說表達的那樣,《走近科學》是一個雜誌型的板塊式欄目,該欄目對於國際國內的重大科技事件,重大的科技政策,重大的科技成果,重要的科技人物,都給予了充分報導,受到了科技界和觀眾的好評。《走近科學》作為一個科普的低端產品,填補了科普電視較少涉及鄉間受眾的空白。
  • 央視《走近科學》欄目無奈停播,陪伴我們探尋世界的節目離開了。
    說起央視的一檔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大家肯定是感慨萬分,這檔節目不可謂不是很多當時小朋友的最愛,對它簡直是欲罷不能。對裡面的每一件事情都很害怕,但都充滿這好奇,不過結局往往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說是「科普科學「的節目,倒不如說是娛樂節目。
  • 把我從小嚇到大的《走近科學》停播了!捨不得
    放假前的最後一天,9月30日,一位大V @國家動物博物館員工 在微博上稱:「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從此不再有《走近科學》了。此時此刻,應該說點什麼呢?百感交集」。
  • 《走近科學》停播了
    在探討電視中的科學這個話題前,還是有必要先看看《走近科學》的歷程。這裡並不打算詳細描述這檔節目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各種在線百科中了解。我只記得,這檔節目最初是在央視「新聞聯播」或「焦點訪談」後相當好的時段播出。最早的幾年,節目報導的,或者更準確地說謳歌的,都是國內有重大意義的科技進步,而判斷重要意義的標準主要是所報導的科技如何促進國家的科技進步。
  • 《走近科學》停播,再見了童年陰影
    9月30日,《走近科學》欄目播出了最後一期節目《治理水花生》,從此正式停播。已經很多年沒有看過《走近科學》了,再看時才發現:如今的節目沒有了主持人張騰嶽,也沒有了迷信怪談,更沒有了懸疑的開頭和喜劇的結尾。
  • CCTV《走近科學》停播,是人造鬧劇還是教育科普?
    2019年9月30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在社交平臺上爆料稱《走近科學》在30日下午播完最後一期將不會繼續更新。 《走近科學》是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推出的科普類電視節目,節目於1998年6月1日起每日晚20:00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首播,2001年7月9日起改為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首播。節目播出至今已經21年,突然而來的停播讓人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對於80後,90 後來說,這簡直就是青春。
  • 《走近科學》停播,專家怎麼看?
    「走近科學」的糾結 在探討電視中的科學這個話題前,還是有必要先看看《走近科學》的歷程。這裡並不打算詳細描述這檔節目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從各種在線百科中了解。 我只記得,這檔節目最初是在央視「新聞聯播」或「焦點訪談」後相當好的時段播出。
  • 《走近科學》停播,它才是標題黨的鼻祖啊
    王敏陽製作的《香屍謎案》一期高達2.17,甚至超出了表格的上限。這期節目揭秘安徽省碭山縣出土的一具清代女屍,分六集播出,在內部評議時獲得了年度影響力、年度收視率等各類表彰。 《走近科學》的編導和美國探索頻道(discovery)交流時,問對方「科學節目應該怎麼做」,美國人說,他們的自我定位從來都不是科學節目,而是娛樂節目。
  • 《走近科學》全劇終了
    說實話剛剛看完國慶閱兵儀式的筆者,內心是既激動又自豪,原本十分開心的一天,卻突然知道了這個消息:陪伴我們整整21年的《走近科學》,已經宣告全劇終了。:今天,在科普界有一件大事,就是,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最著名的節目,《走近科學》,將於今日下午播出最後一期。
  • 中國最沙雕科普節目盤點:《走近科學》只排第二?
    》播出了最後一集節目。讀過足夠多書的人當然對節目的科普感到不屑一顧,可是,這些人也並不是《走近科學》真正的受眾。《走近科學》節目一開始成立的目的,是做科普教育。2003年,《走近科學》被亮了黃牌:節目沒人看了,還有個鬼的科普作用?收視率再不行就不要播了。正在《走近科學》瀕臨死亡之際,一位救世主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