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發現新冠變異病毒!今年最強寒潮來襲!中國採購361萬噸美國原油!

2021-01-08 騰訊網

2020年12月28日 星期一

宏觀

韓媒:韓國發現第一例感染新冠變異毒株病例

12月28日,據韓聯社報導,韓國發現首例感染新冠變異毒株病例,3名確診患者為22日由倫敦飛抵韓國的一家人。當天韓國報告新增新冠確診808例,累計確診57680例。12月23日,韓國宣布即日起至31日暫停往返英國航班,以應對新冠病毒新變種。目前全球已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宣布禁飛英國航班。

普京籤署重大法案:俄羅斯總統離任後獲得終身豁免權,不得被逮捕

目前俄羅斯所面臨的困境是十分嚴重的,因為來自於美國的戰略威脅,已經導致俄羅斯的發展陷入到了長期的停滯之中。所以俄羅斯需要一個強大的領導者,來帶領這個國家走出困境。

而在時代背景之下,普京將在可預見的未來,繼續帶領俄羅斯這艘大船向前前進。同時,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導,俄羅斯已經通過了一項決議,並且得到了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認可。那就是所有的俄羅斯前總統,都將免於受到刑法的追責。而該消息也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廣泛討論。

最高級別!首個寒潮橙色預警發布 局地降溫超16℃

中央氣象臺12月28日06時發布寒潮橙色預警:強冷空氣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帶來大風和強降溫天氣。預計28日至31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下降10℃左右,西北地區東部、東北地區東南部、華北西部和北部、黃淮南部、江淮、江南、華南中北部等地降溫12~16℃,局地降溫幅度可達16℃以上,上述地區將有4~6級、陣風7~9級偏北風,我國東部和南部海區有7~9級、陣風10~11級偏北風;降溫過後,最低氣溫0℃線將南壓至華南北部一帶,最低氣溫-10℃線在黃河下遊到秦嶺一帶。

重磅!明年全國兩會召開時間定了

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召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決定明確: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將於2021年3月5日在北京召開。

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十七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召開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的決定(草案),建議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於2021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會議還決定,2021年3月1日至2日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為召開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作準備。

國家醫保局:治療新冠肺炎藥品列入國家醫保目錄

記者從國家醫保局獲悉,目前,《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2020年)》調整工作全面完成。本次調整高度重視新冠肺炎治療相關藥品的保障工作,將利巴韋林注射液、阿比多爾顆粒等藥品調入目錄,最新版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所列藥品已被全部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國家醫保目錄再升級 119種新藥以「較高性價比」入圍

創下談判藥品數量之最的2020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結果出爐。國家醫療保障局2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有119種新藥入圍,包括談判調入的96種獨家藥品和直接調入的23種非獨家藥品。專家表示,這批新入圍的藥品在降價幅度和臨床效果上實現了「較高性價比」。記者了解到,此次國家醫保目錄調整力度空前,且首次嘗試對目錄內藥品進行降價談判。共計有162種藥品進行了談判,為歷史最多的一次。最終有119種藥品談判成功,談判成功率為73.46%。談判成功的藥品平均降價50.64%,其中,有14種目錄內的、單藥年銷售金額超10億元的獨家藥品談判成功並保留在目錄內,平均降價為43.46%。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出爐:2019年共罰沒金額3.2億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12月25日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下稱《報告》),介紹我國2019年反壟斷執法和制度建設等情況。《報告》披露,2019年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結案46件,罰沒金額3.2億元。並分類型披露了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經營者集中未依法申報等四類案件執法數據。根據《報告》,2019年查處的壟斷案件集中在醫藥、公用事業、建築和房地產、石油化工、汽車、航空、信息通信、港口及相關行業。由此可見,網際網路平臺企業並非以往反壟斷執法重點。

刑法修改落地 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

12月26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刑法修正案(十一),並將於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刑法修改,是繼證券法修改完成後涉及資本市場的又一項重大立法活動。證監會表示,這表明了國家「零容忍」打擊證券期貨犯罪的堅定決心,對於切實提高證券違法成本、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秩序、推進註冊制改革、保障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2020年私募總規模接近16萬億元

2020年,私募基金行業發展迅猛。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末,私募基金管理的總規模達到15.91萬億元,較去年底大增2.17萬億元,連續跨過14萬億元、15萬億元兩大整數關,直逼16萬億元。同時,存續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46萬家,較去年底增加140家;管理基金數量9.47萬隻,較去年底猛增1.3萬隻。得益於A股市場火爆,2020年證券類私募表現突出,截至11月末,管理規模從去年底的2.45萬億元增至今年11月底的3.74萬億元,增長1.29萬億元;存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有8908家,管理基金5.26萬隻。

股市

指數午後回落滬指漲0.02% 白酒板塊再度爆發

12月28日消息,兩市早盤表現一度較為走弱。盤面上,農業股拉升走強,白酒板塊反抽走強,煤炭、電力板塊延續強勢,免稅板塊持續走弱。總體上,資金情緒偏謹慎,個股跌多漲少,兩市賺錢效應較好。臨近午盤,兩市經過一段時間的弱勢盤整後,迅速拉升回暖,三大指數拉升翻紅。盤面上,數字貨幣、券商概念異動,白酒股繼續走強,農業、煤炭板塊延續強勢。總體上,資金情緒轉暖,賺錢效應持續轉好。午後,指數悉數回落。盤面上,軍工題材繼續走弱,鋰電板塊出現分化,白酒股延續強勢。總體上,資金情緒出現回落,賺錢效應走弱。臨近尾盤,三大指數集體翻綠。軍工題材繼續走弱,鋰電板塊出現分化,半導體板塊持續走弱。空方再度佔據主導,但賺錢效應仍較好。具體看,截止收盤,滬指報3397.29點,漲0.02%,成交額為3982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3591億元);深成指報14044.10點,漲0.19%,成交額為4829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4347億元);創指報2842.81點,漲0.07%,成交額為1748億元(上一交易日成交額為1600億元)。從盤面上看,種業、白酒、煤炭板塊漲幅居前,有機矽、光伏、半導體板塊跌幅居前。

重磅!螞蟻集團面臨五大整改,需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被二次約談後,已宣布成立工作組全面落實整改要求。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等金融管理部門於12月26日聯合約談了螞蟻集團,並提出五項整改要求。要求包括,一是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二是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三是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四是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五是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

阿里巴巴:股份回購計劃總額由60億美元增至100億美元

阿里巴巴28日早間公告,公司董事會已授權增加公司的股份回購計劃總額,由60億美元增加至100億美元,該股份回購計劃有效期為兩年(至2022年底)。公司已於本季度開始執行該股份回購計劃。

期市

期市多品種午後跳水:動力煤一度跌至綠盤 甲醇跌近5%

12月28日,國內期市收盤跌多漲少,多品種午後跳水,動力煤一度跌至綠盤,苯乙烯跌逾6%,甲醇跌近5%,矽鐵、玻璃跌近3%,PP、塑料、熱卷、純鹼、滬鋁、棕櫚油跌逾2%;漲幅方面,焦煤漲逾4%,滬銀漲逾3%,紅棗漲逾2%。

爆發式增長!期權擴容1周年,兩大產品已殺入全球前3!

2020年,對於期權市場而言,是值得銘記的一年。雖然受新冠疫情的衝擊,股票市場波動明顯加劇,但期權市場運行平穩,無論是參與者人數、市場規模,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滬深300ETF期權、滬深300股指期權自2019年12月23日上市以來,目前運行已滿一周年。截至11月底,滬深300ETF期權日均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達到220.75萬和219.25萬張。即運行不到一年時間,滬深300ETF期權的市場規模已與上市長達5年之久的50ETF期權持平。由於新增三大標的,今年前11個月,期權市場累計成交量接近10億張,相較去年全年的6.18億張,出現大幅增長。期權行業資深專家、期權星球創始人謝接亮表示,儘管今年黑天鵝頻發,金融市場大幅波動,但期權市場平穩運行,在促進價格發現、管理風險和提高市場效率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上證50ETF期權、滬300ETF期權單品種交易張數排名已進入世界前三。

暴增1300%,中國採購361萬噸美國原油!

當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原油需求國,我國對進口原油的採購也推動了美國能源出口。據《聯合早報》12月28日消息,11月中國從美國採購了361萬噸原油,換算後約為88萬桶/日,同比暴增1300%。至此,當月我國進口美原油量達到有記錄以來的第三高位。報導指出,我國大規模採購美國原油有兩個原因。其一,受中美協議的推動,我國企業正加速對美國原油的購買;其二,在油價下行之際,我國正抓住機會以更低成本進口原油。

玉米價格持續上漲,創下六年來新高!

今年中國玉米市場價格漲幅較大,創下六年來新高。農業農村部12月24日召開農業農村部新聞發布會,會上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分析,今年玉米價格持續上漲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生豬產能持續恢復,下遊玉米飼料加工需求向好,玉米消費明顯增加;二是玉米當年產需存在缺口,市場看漲預期增強,資本炒作和貿易商囤糧加劇;三是東北部分地區玉米因颱風倒伏,儘管颱風對玉米產量影響不大,但收穫成本每斤增加了近0.2元,因此農民希望賣個好價錢。

註:以上內容來源於網絡,由七禾網編輯整理,如涉及版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對於變異新冠病毒我們不必過於恐慌
    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自從英國公布變異新冠病毒情況以來,全球再次拉響疫情防控警報。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已有美國、西班牙、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引發的確診病例,80多個國家限制與英國的航空往來,日本甚至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
  • 「中國網評」對於變異新冠病毒我們不必過於恐慌
    本文轉自【中國網】;中國網評論員 樂水自從英國公布變異新冠病毒情況以來,全球再次拉響疫情防控警報。在短短兩周時間內,已有美國、西班牙、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引發的確診病例,80多個國家限制與英國的航空往來,日本甚至暫停批准外國人入境。
  • 美日韓全部「失守」,新冠變異病毒進入中國,鍾南山作出重要判斷
    全球疫情更為嚴峻,英國出現變異病毒 自進入秋冬季節以後,歐洲等地的新冠疫情出現了嚴重的反彈,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甚至有超越第一波的跡象。在疫情影響下,各國均被籠罩上了一層陰霾。
  • 兩種或源自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發現
    國際戰「疫」行動科技日報北京1月14日電 (記者劉霞)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網站13日報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周三發布報告稱,他們發現了兩種新的可能源於美國的新冠病毒變異株,其中一種在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3周時間內迅速成為俄亥俄州哥倫布市主要的新冠病毒變異株。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
    世衛組織:多國已出現相關病例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主管瑪麗亞·范·科霍夫日前表示,目前各國已展開病毒測序,尋找感染了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病例,已有一些國家出現此類病例,包括澳大利亞、冰島、義大利、荷蘭和丹麥。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傳播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新變異毒株傳染力激增」「英國升級疫情防控」……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病毒進化始終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而英國最新報告的新冠病毒變異,更引發公眾擔憂不過與流感病毒等其他RNA病毒相比,新冠病毒穩定性更高。按照世界衛生組織首席科學家蘇米婭·斯瓦米納坦的說法,新冠病毒的變異速度比流感病毒慢得多。有關新冠病毒變異的報告早已有之。
  • 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傳入美國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12月22日通報,英國出現的一種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已經在美國蔓延。美疾控中心在一份科學簡報中說:「美英之間人員持續往來,且這一病毒變種目前在英國大流行,它輸入(美國的)可能性增加。」
  • 中國又發現1例變異病毒病例!新冠已有4種變體,疫苗還有效嗎?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研究報告,12月30日,中國大陸便首次報告了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病例近期曾從英國乘飛機返回上海,並於12月14日檢測出新冠病毒呈陽性,隨後根據基因測序結果發現,該名患者帶有此前在英國發現的變異病毒。 基於此,許多人都擔憂,發現於英國的變異病毒已蔓延至中國大陸。
  • 韓國暫未發現病毒明顯變異 將推檢測新方法
    韓國官方9日稱,暫未發現新冠病毒發生明顯變異,將推廣「Sample Pooling」,即多樣本混合檢測的一種新型病毒檢測法。據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當地時間9日零時,韓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10423例,過去24小時內新增病例39例。
  • 「全球疫情追蹤」已有十多個國家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專家稱暫...
    【美專家:變種新冠病毒或已擴散到美國】12月28日消息,當地時間12月27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前局長斯科特路戈特利布表示,變種的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擴散到美國,到目前為止可能已經有相當的數量了。」
  • 變異新冠病毒已在美國「人傳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20年12月30日確認全美第二名變異新冠病毒感染者。由於全美首名變異病毒感染者近期沒有出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官員判斷,變異病毒已經在美國「人傳人」。【不必意外】加州州長加文·紐瑟姆當天與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視頻連線,以這一消息開頭:「差不多一小時前,我們得知這種最初在英國發現的新毒株已在加州發現,在加州南部。」他沒有發布更多信息。福奇說,「我不認為加州人要感到奇怪,這是意料之中」,其他州可能很快報告發現這種變異毒株。
  • 新冠病毒出現變異!
    據日媒報導,該國最新研究發現,6月中旬以來日本出現了變異後的、具有新型基因序列的新冠病毒。日本出現變異新冠病毒連續兩天新增超1500例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統計,截至8日20時(北京時間8日19時),日本當日新增新冠確診病例1565例,連續兩天單日新增病例超過1500例。
  • 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或已在美國傳播;傳染性增加40%~70%
    當地時間12月22日,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表示,在英國首次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可能已在美國傳播。世衛組織建議所有國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增加對新冠病毒的常規測序,並分享病毒基因序列數據,尤其要報告是否發現了相同的變異病毒。所有國家都要評估當地病毒傳播水平,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 川普為市場注強心針,新冠病例激增引發不安,國際油價高位震蕩
    美國總統川普籤署了2.3萬億美元的新冠病毒援助和支出方案,為市場注入了一劑強心針,但美國新冠感染病例快速增加引發了市場不安,限制油價上行空間,且市場對燃料需求減弱及歐佩克產量增長前景的擔憂超過了對美國經濟刺激計劃的樂觀情緒。
  • 美科學家發現新冠病毒「新毒株」!我們如何應付變異的新冠病毒?
    第一項研究刊發於《病毒學雜誌》,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病毒學家埃弗瑞姆裡姆教授及其研究團隊完成。該研究通過對亞利桑那州疑似新冠患者的382個鼻拭子樣本進行分析,發現了病毒的新突變,其中一個基因中有81個鹼基「消失」。
  • 變異新冠病毒是原始病毒的「升級版」嗎?
    那麼,應如何看待新冠病毒變異?英國這次報告的變異病毒是否具有更強的致病性及致命性?疫苗會不會就此失效? 病毒常「犯錯」儘管「病毒在持續變異」這句話聽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事實上,為適應不同宿主,變異是病毒自我複製過程中的「常態」。
  • 美國報告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12港人偷渡案」,判了;臺灣發現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丨每日大新聞
    (資料來源:觀察者網)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12月29日報導,美國科羅拉多州衛生官員當天宣布,該州一名男子確診感染英國發現的變異新冠病毒。這是美國境內報告的首例變異新冠病毒病例。這名官員認為,在美國其他地方可能還會發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美國疾控中心在其聲明中也預計,美國未來幾天內可能會發現更多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該部門表示,這種變異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播能力,可能會導致更多確診病例,從而增加美國本就緊張的醫療資源的壓力。
  • 韓媒:韓國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盒獲美國藥監局緊急授權
    中國小康網4月22日訊 老馬 韓國專業分子診斷廠商Seegene公司22日表示,該公司新冠病毒(COVID-19)快檢試劑盒產品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緊急使用授權。Seegene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韓聯社報導,該產品以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方式檢測3個目標基因確認是否感染病毒,已獲得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的緊急使用授權,目前出口到義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等60餘國。
  • 日本新冠病毒「變異」了?
    編輯:化蝶日本在今年的新冠疫情中損失慘重,疫情初期,東京奧運會的重要性使日本政府錯失了快速管控住疫情的時機。日本病毒「變異」現在,日本想要管控住疫情,其困難程度已經提高很多,新一輪疫情已經到來。最近日本每日新增數百例,還在逐漸增長。8月9日,日本感染症研究所發現,6月以後在日本擴散的新冠病毒與之前的病毒相比有所變異,引起了恐慌,人們害怕病毒不斷變異會影響疫苗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