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福建省會福州,「林」貴為福州第一大姓,戶籍人口中共有970138人姓林,佔總人口的16.08%。而陳姓也不甘落後,以15.78%排行老二。兩姓相加即已佔到福州近三分之一人口。如果加上黃鄭以及第五大姓王,可佔總人口46.06%。中國的不同地區,佔優勢的姓氏不同。總體而言,以中原地區較為多樣,相對統一。各邊緣省區,則各有優勢明顯的特色大姓。回到福建的例子。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伏羲氏姓氏是標示一個人在家族中,血緣關係遠近的標誌,或者也可以說是一種符號的象徵。最近,首屆中華姓氏申遺大會在福州舉行,來自海內外姓氏文化專家和姓氏組織代表共兩百餘人與會,共同倡導傳承和保護中華姓氏文化,推動中華姓氏申報"世界記憶遺產"。我們這一代有幸共襄盛舉,所以,我認為我們很有必要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以及在姓氏的背後,源遠流長的堂號和輩分,乃至最有價值的家譜。
-
大型紀錄片《開閩》在福州亮相
紀錄片《開閩》中情景再現畫面 福州新聞網5月7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許多人知道開閩王叫王審知,可你知道王審知在福建做過哪些被後人稱頌的事?為了讓世人了解福建先人創業經歷,福建民間一批熱愛傳統文化的人,自籌資金啟動了長篇歷史紀錄片《開閩》的拍攝。5日下午,《開閩》製片方在福州舉辦了《開閩》第一集《故土難離》的看片會。 比起一般的紀錄片,《開閩》算是大製作,其中不少故事讓現代人穿上古裝進行情景還原。第一集《故土難離》講述王審知和長兄王潮、次兄王審邽少年時期就名聞鄉裡,人稱「三龍」。
-
中國姓氏勢力地圖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網際網路數據...
福建省會福州,「林」貴為福州第一大姓,戶籍人口中共有970138人姓林,佔總人口的16.08%。而陳姓也不甘落後,以15.78%排行老二。兩姓相加即已佔到福州近三分之一人口。如果加上黃鄭以及第五大姓王,可佔總人口46.06%。中國的不同地區,佔優勢的姓氏不同。總體而言,以中原地區較為多樣,相對統一。各邊緣省區,則各有優勢明顯的特色大姓。回到福建的例子。
-
中國最稀有的姓氏
姓氏,是中國文明中一個極為獨特的文化現象。每一種姓都包含其獨特的、豐富的文化內涵。我國到底有多少姓氏,至今尚未有一個精確的統計。《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 11969 個,其中單字姓 5313 個,雙字姓 4311 個;三字姓 1615 個,四字姓 571 個,六字姓 22 個,七字姓 7 個,八字姓 3 個,九字姓 1 個。
-
客家姓氏之梅州梁氏:梅州有個粵閩兩省共用祠堂,走出後人逾70萬
小鎮內分布著大量修葺一新的圍龍屋,這些圍龍屋中隱藏著十多個姓氏祠堂。每年各姓氏祭祖或族群活動之日,沉寂的邊遠小城鎮就會人聲鼎沸,熱鬧非凡。閩粵梁氏宗祠的活動是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活動之一。700多年前,梁文生公從福建寧化遷至松源,並在此開枝散葉,梁氏後人遷往南方各地,並出海輾轉到東南亞等地。
-
風雲雨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這也是中國人的姓氏?
中國人向來都有尋根問祖追根溯源的傳統姓氏作為中華民族血脈傳承的線索一向備受重視在荊州區西城街道民主社區有位老人花了十幾年的時間走訪全國各地閱讀各大典籍搜集了15929個用漢字表達的姓氏編著出一本百萬字的《中華姓譜》
-
每個中國姓氏,都有專屬的圖騰,看看你的姓氏「保護神」長啥樣?
除了詩詞文化,我們還有其他不同種類的文化,同樣彰顯著我們歷史的厚重,比如姓氏文化。提到姓氏,這是和每個中國人都息息相關的事,中國姓氏文化也是世界上流傳最為古老的文化之一,不同於現在大家知道的百家姓,其實中國歷史上,姓氏曾多達上萬種。其實後來很多姓氏流失,至今也有5000多種,可以說是非常驚人的一個數字了。
-
人口僅有54萬的一個姓氏,卻是萬姓之祖,代表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說到姓氏我國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了,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百家姓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今最新版《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及以上有1600多個。
-
山東泗水縣姓氏錄及部分姓氏來歷
1988年泗水縣共有姓氏453個,其中張姓人數最多63,607人,王姓次之59,192人。萬人以上者,尚有李,劉,陳等10個姓氏,千人以上者,有馮,馬,趙等59個姓氏。姓氏錄,按筆畫為序廠 丁 卜 人 刁 於 萬 才 山 上 麼 廣 門 弓 衛 馬 子王亓開井雲元韋車木戈歷尤見少鳳月公仉仇仁從毛勾牛豐殳卞方文戶鬥尺尹孔鄧正平石古左東布節甘艾龍巨田葉史申冉業母盧仝禾冬儀代付生包白叢皮印臺寧主馮玄蘭記邊司弘戎邢刑列後厙鞏邦回曲同呂成師仲任仰伏伊伍危雜喬朱全各自向行
-
新加坡華人姓氏排行榜 陳姓居首
其它接下來的姓氏依序為:李、王、張、吳、蔡、劉、楊等。 這個數字,是理想印刷出版有限公司經理曾也魯透露的。他也是不久前在新加坡舉行的世界華文書展中「百家姓展」的策劃人。 曾也魯說:「為了找出新加坡各姓氏的人數,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利用中文版本的電話簿一個個數。這只是給人們一個概括的數字,所以我也不敢說是完全正確。」
-
中國三大最稀有的姓氏有哪些?第一個姓氏來歷令網友震驚?
1、公姓中華姓氏之一,公姓出源於姬姓,出自於上古周朝時期魯國君主魯定公的兩個侄子,屬於以帝王賜封爵號為氏。世代族居山東蒙陰的公氏家族就起源於姬姓周公旦的後代。根據《通志氏族略》、《左傳》等記載:周公旦之子伯禽建立魯國,其後代有魯昭公,他把王位傳給弟弟姬宋,是為魯定公。
-
方言拼寫的姓氏和名字
漢字姓名與大中華地區漢人一樣,但其姓氏和命名方式更接近中國南方與港臺的社會。兩字姓名甚為罕見,取名依據字輩(如我的名字「彭成毅」中首字「成」即是依循族譜),姓氏則以閩粵多見的陳、林、李、黃、王、張等為主。相較中、港、澳、臺四地以漢人為主體的社會,東南亞華人生活在多元文化或土著文化下,每天要打交道的群體不限於華人,還要跟當地主體民族、少數民族和外國人溝通。
-
中華姓氏大觀之「望」姓
「望」字常用來表達「登高遠看」之意,但很少有人知道,「望」也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望姓的源流眾多,傳承下來有4種說法,而每一種說法都代表瞭望姓的一個支脈。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望姓起源於周王朝時期楚國的「望人」(祭司)職,屬於以職位名稱為姓氏。在當時,祭祀是最重大的社會活動之一,祭司也是最受尊崇的職業,所以人們把祭司稱作「望人」,而王公貴族稱其為「望子」。於是,在「望人」的後裔中,有的人以先祖的職位名稱為姓氏,望人氏由此誕生,後又簡化為單姓「望」。現今的河南望氏就屬於這一支系。
-
趣談中國姓氏的來源
中國的姓氏經歷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從最早的圖騰姓氏,到現在的百家姓,許多姓氏都經歷了不盡相同的變化,但中國的姓氏幾千年來代代相傳,每個姓氏都有其確切的出處,都有清晰的變化脈絡,根據一條條脈絡,我們可以尋根溯源,找到自己的遠祖,找到本姓的發祥地,從而增強民族的凝聚力。
-
中國一個特殊姓氏,只有寥寥三筆,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
中華上下五千年,跟隨著時間一同流傳下來的,除卻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還有的就是每一個人的名字。人自出生起就會被賦予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代表了父母對你的美好期望,又或者是父母的所思所想。也正是有了名字之後,我們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才能夠更好的與外界交流,也能夠讓別人對你有更多的了解。
-
虢、翦、甯,這些湖南的稀有姓氏你會讀嗎?
著名歷史學家譚其驤在《湖南人由來考》中指出:湖南人來自天下,江、浙、皖、閩、贛東方人居其什九;江西一省又居東方之什九;而廬陵一道,南昌一府,又居江西之什九。譚其驤的考證,源自湖南五種地方志的氏族志,氏族的遷徙源流成為地方人之由來的重要依據。 瀟湘晨報曾在2010年推出大型系列報導《尋根》,盤點湖南的五大氏族。
-
俄羅斯十大姓氏
姓氏在俄羅斯的傳播經歷了一個相當複雜而漫長的過程。「姓氏」一詞是拉丁語,是彼得大帝學習西歐後引進俄語的。在俄語中,「姓」起初用來表示「家庭」,只是到了19世紀,「姓」才逐漸獲得了第二層意思,而後成為可繼承的家庭姓氏,與個人的名字組合在一起。
-
歷史上這個姓氏人口才不到三萬,卻出了15位皇帝
百家姓大家都應該知道,上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學過了,但是我們了解的姓氏,也不過是開的幾個,身邊朋友的姓氏,也都是大家都知道。,這個姓氏是來源於西周的司馬這個官職,這個官職在西周是個十分重要的官職,所以在當時,只有達官貴人在有資格姓這個姓氏,普通老百姓是沒有資格的。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