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姓氏大觀之「望」姓

2020-12-13 聽泉烹茶

「望」字常用來表達「登高遠看」之意,但很少有人知道,「望」也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

望姓的源流眾多,傳承下來有4種說法,而每一種說法都代表瞭望姓的一個支脈。

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望姓起源於周王朝時期楚國的「望人」(祭司)職,屬於以職位名稱為姓氏。在當時,祭祀是最重大的社會活動之一,祭司也是最受尊崇的職業,所以人們把祭司稱作「望人」,而王公貴族稱其為「望子」。於是,在「望人」的後裔中,有的人以先祖的職位名稱為姓氏,望人氏由此誕生,後又簡化為單姓「望」。現今的河南望氏就屬於這一支系。

此外,還有一支齊魯望氏源於姜姓,姜尚被視為他們的得姓始祖。西周時期周文王立姜尚為國師,尊稱其為「太公望」。「太公」指的是周文王的祖父周太公,即亶父,周太公曾希望有人能助周族稱霸天下,而姜尚就是周王朝的開國功臣,所以號稱「太公望」。在姜尚的後裔中,有一部分人以「太公望」作姓,世稱「太公氏」,到周穆王時期,改為望氏,並沿用至今。

除了河南望氏和齊魯望氏,還有一支荊楚望氏。該氏族源出有二,其中一種說法稱,春秋時期的伍子胥逃難時,曾與一女子生下一個孩子,後來女子為孩子向伍子胥討要名分,伍子胥只是回頭一望便離開了,但女子認為這「回頭一望」的舉動是賜姓,有「望子成龍」之意,於是就讓孩子姓「望」。這一支脈又被後世稱為「望子成氏」,其族人為紀念伍子胥,就在今湖北巴東縣官渡口鎮修了一座伍婿廟。

另一種說法稱,魏晉時期,魏國設立了一種重要官位「望候郎」,其職責是掌管物候及天文等。因為該官職有世襲慣例,所以在「望候郎」的後裔子孫中,有一部分人便以先祖官職名稱為姓,稱「望候氏」,後又簡化為「望氏」和「侯氏」。

縱觀歷史,望姓中不乏名人。南北朝時期,北齊就曾出過兩位著名的望姓將領——望法憘和望法泰。在北魏攻打北齊時,他們英勇抵抗,不幸陣亡,後被齊明帝分別追封為羽林監和積射將軍。

清朝末期,還有一位著名將領望雲亭。早年,他跟隨左宗棠收復新疆,因攻克南路西四城而升為守備,其後隨趙武毅徵討白蓮教,出任都司,甲午戰爭中抗擊過日寇,後來又討伐過義和團,立下赫赫戰功。

現今,望姓家族人丁興旺,在湖北山東、河南、安徽、四川、重慶等地,均有其族人聚居,其中寓居在三峽地區的望姓人多達3200多人。

相關焦點

  • 中國部分稀有姓氏由來,有個「第五」姓,還有個最長的姓,九個字
    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很多的姓氏。我們所熟知的,成書於宋代的《百家姓》中就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504個;明朝陳士元編寫的《姓鐫》也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3625個;另外在1996年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姓氏更多,共計11969個,此外還有異譯、異體字姓氏3136個。這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的,當然複姓也不少,可九個字的姓氏您聽過嗎?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整場展覽正是以中華姓氏源流為主題線索,涵蓋「姓氏來源」「改易姓氏」「稀見姓氏」「姓氏趣談」四個單元,展示了不同姓氏蘊含的傳奇典故。  與其他同類型展覽不太一樣的是,本次展覽與文字、圖片相配合展出的還有精選的百餘種兩百餘件珍貴文物,一起印證中華姓氏的緣起和演變。
  • 「姓氏尋宗」党姓——歷史來源
    党姓——夏禹的後裔黨氏出源,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氏的後裔。《姓氏考略》記載,魯大夫有黨氏,是周朝公族的後代。黨氏是上古聖君夏禹的後裔,支裔世居党項,遂以黨為姓。據《韻府郡玉》記載,夏禹氏的後代中,唐代有黨芬、党進,而《廣韻》則記載,黨氏原來是西羌姓氏,姚秦有將軍黨耐虎。
  • 中華姓氏圖騰,看看有沒有你的姓!
    孫姓是一個歷史悠久、來源較多的姓氏。 西周時,周武王將康這個地方封給他的弟弟姬封,後來又將衛地封給姬封,所以歷史上稱姬封為衛康公。 衛康公的後裔有個叫惠孫的,居住在今河南,後來惠孫的子孫就以孫作為姓氏,就是孫姓。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此姓氏是萬姓之祖,祖上身份顯赫,如今不到六十萬人!
    中國姓氏大約有兩百多個,其中很多姓氏在我們身邊非常常見,但是也有一些姓氏比較奇特,讀起來十分拗口,其實今天我們熟悉的這些姓氏都是從漫長的歷史演化出來的,彼此之間都有或多或少的血緣關係,我們常常會聽到兩個不同姓氏的好朋友說彼此之間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實中華姓氏幾千年前也是一家,都起源於一個姓氏,而這個姓氏就是上古八大姓氏之一的姬姓
  • 我國這個姓氏僅五十四萬人,卻被尊為「萬姓之祖」,是你的姓嗎?
    人們一直說普通公民就是百姓,百姓其實是不同姓氏的統稱,意思是廣指天下普羅大眾。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是宋朝時期排在前8名的姓氏,根據人口數量來看,這八大姓氏在宋朝時期(960-1279年)出現了鼎盛狀態。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姓氏也在不斷的擴展,還有一些人會自創姓氏,只要通過政府的認可,自創姓氏也可以被註冊使用。
  • 姓氏起源之姬姓—你的姓就是它演化而來的
    由姬姓直接演化出去的姓氏,佔百家姓總數的82%,而這些姓氏再演化出來的姓氏更是不勝枚舉,姬姓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咱們華夏民族的起源了。那麼,姬姓是怎麼演變到今天的呢?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黃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這其中就有十二個姓,分別是: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依殷。
  • 人口僅有54萬的一個姓氏,卻是萬姓之祖,代表華夏民族姓氏的起源
    我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文化歷史,說到姓氏我國是最有發言權的國家了,中國姓氏數量眾多,歷史源遠流長。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百家姓了,「趙錢孫李,周吳鄭王」,如今最新版《中華姓氏大辭典》收入的姓氏多達11969個,其中單字姓5327個,雙字姓4329個;三字姓及以上有1600多個。
  • 我國每個姓氏都有一個遠古守護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說文解字》 云:「姓,人之所生也。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說文解字》漢朝的許慎在公元100年的時候所作,這裡記載了「姓」是從母系社會而流傳下來的,不同的姓氏也代表了不同的母系祖先。中國的8個大姓中間,從結構上看都飽含了一個「女」字,如:「姬、姚、嬴、姞、妘、媯、姒、姜」。
  • 網絡小說中最常見的五大姓氏,最多的是這個姓,最後一個姓氏最黑
    網絡小說中最常見的五大姓氏,最多的是這個姓,最後一個姓氏最黑網絡小說的主角起名字也是很有講究的,在小編的認識中,一般主角都不會是百家姓上靠前的趙錢孫李這四大姓氏,倒是下面小編盤點的五大姓氏出現的最多,大家一起來看一下。
  • 中華姓氏的來源,背後的堂號和輩分,家譜的價值及影響
    姓氏,據說最早起源於上古母系社會中部落的名稱,或其部落首領的名字,它的作用,其中一種說法是:主要用於辨別其部落中,不同的氏族的後代,便於不同氏族之間的通婚,而姓產生後,世代穩定相傳,而氏則隨著繼承的封邑,或者職位的變化而改變,所以就有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
  • 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姓」和「氏」其實都是姓氏,而且在歷史上也出過很多厲害的人物。
  • 姬姓作為「萬姓之祖」,為什麼現在姓姬的人卻很少?
    那大家就奇怪了,黃帝到底姓什麼?中國的姓遠不止傳說中的百家,任何一個姓也佔不到中國的百分之八十二啊。如果說起黃帝的本姓,的確佔不到這麼多,就現在看來,黃帝的本姓居中國姓氏排名297位,人口只有54萬人,佔中國人口的千分之三左右。
  • 我叫老四 姓老名四 這些重慶人姓氏確實夠稀罕
    容易重名我市居民共有2000多個姓氏,據市公安局治安總隊在2013年公布的數據,重慶人中「李」姓最多,當時全市就有約217萬人。而人數排在前十位的姓氏分別是:李、張、陳、劉、王、楊、周、黃、吳、羅。在網友公布的最難起名的姓氏Top25中,「李」姓就排在第25位,理由是:中國第一大姓,因為人太多,很容易跟人重名。
  • 遼寧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四姓建立朝代最多,第一姓為天子後代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遼寧省的姓氏文化,遼寧省人口超過4300萬人,其中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有:第六大人口大姓,孫姓。孫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姓氏,孫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孫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源於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此外,孫姓還是東吳的國姓。
  • 哪個姓是萬姓之祖?中國有哪些姓氏,是女性特討厭的
    所以,這個「姓」,其實代表的是你的族源,是你的祖考所在。而「氏」,則代表著子孫後代的分支。它們起初是分開的,但秦漢以後,姓氏開始合二為一。那麼,哪個姓是萬姓之祖呢?如此算來,中國最早的姓氏,只有12個: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衣。其中,這姬姓乃是萬姓之祖。為什麼呢?因為周人的始祖后稷,出自姬姓。
  • 中國歷史15個奇葩姓氏,「操」姓只能排第五!真不知怎麼起名的!
    在中國,姓氏作為一個家族的血緣標誌,從古代幾千年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一項文化標誌。據說,中國有一萬多個姓氏,現在用得較多的都有5600多個,在豐富多彩的姓氏中,有的姓真的很難起名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15個最難起名字的姓氏,才華橫溢的你,來給他們取一些好聽的備用名吧!
  • 北京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一姓是天子後代,第四姓更了不起
    3000年歷史悠悠,我們可以從紫禁城、天壇、頤和園、長城這些名勝古蹟中尋覓歷史的氣息,也可以通過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等去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來想和大家聊聊北京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北京人口第六姓,楊姓。楊姓是一個很常見的姓氏,其歷史十分悠久,形成於春秋時期。主要源自姬姓等,屬於西周王族、黃帝之後。最早發祥於今山西洪洞縣一帶。
  • 任丘果然人傑地靈,不僅僅是經濟強縣,還是這個姓氏的起源地
    提到莫這個姓氏,你會想到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不好意思他不姓莫,莫言是他的筆名。不過影視演員莫文蔚、莫少聰,體操世界冠軍莫慧蘭都是實實在在的姓莫。那麼莫姓和任丘有什麼關係呢?其實莫姓就起源於任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