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貴姓?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2021-01-10 騰訊網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姓」和「氏」其實都是姓氏,而且在歷史上也出過很多厲害的人物。

姓姓起源

「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姓。」

如果有一天你聽到了這樣子的對話千萬不要吃驚,以為對方在跟你開玩笑,我國真的有「姓」這個姓氏,在歷史上也出現過不少名人。姓姓早期的聚居地在河南上蔡一帶,漢朝唐朝的時候開始逐漸向東發展,後來慢慢發展成為山東的望族,目前主要分布在浙江、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區。

姓姓主要有兩個源流,一個是源自姬姓,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是春秋時期周文王姬昌的後裔建立的蔡國。後來蔡國被楚國所滅,蔡國貴族的姬孫姓、姬射姓、姬丁姓的後裔子孫,就以祖先名字為姓氏,稱為姓姓。

另一個姓氏源流是源自造姓,在春秋戰國時期,寒門平民沒有顯赫的姓氏,所以社會地位低,後來這些人乾脆就以「姓」為氏,以此來嘲諷有姓有氏的世家大族。

姓姓名人

歷史上著名的一方巨賈——姓偉。在《漢書·貨殖傳》中記載「臨淄姓偉,資五千萬。」在漢成帝漢哀帝時期,姓偉經商有道,通過魚鹽致富,累積了數千萬的家財,成為齊地首富。可能現在大家對於五千萬沒什麼概念,換算成當時的物價水平大概能夠買42萬石大米,而當時的丞相一年俸祿大概是4200石,也就是說姓偉的家產大概是一位丞相不吃不喝攢夠100年的俸祿。

氏姓起源

氏姓有非常久遠的歷史,但是總體來說都屬於字訛簡代形成的姓氏,作為姓氏的時候,氏念zhī或者dǐ,這兩種讀音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姓氏源流。

念zhī源於族序,屬於以官職稱謂字簡代為氏。指的是一般原始部落中掌管姓氏家族的重要人物,後來成為氏叔氏,在先秦時期簡化為氏氏。

念dǐ源自妘姓,出自邸國。是西周初年武王分封的邸國,作為一個弱小可憐又無助的小國,邸國在公元前524年被附近另一個小國邾國給滅了,後來魯國為了懲罰邾國又把原來邸國地盤割走,改為邸城。再後來魯國被楚國所滅,邸城有變成了邸縣。邸縣的人們以縣為氏,叫做邸氏,後來邸氏族人簡筆改筆為氐氏,再後來訛筆為氏氏。

氏氏名人

氏叔琮,五代十國時期後梁的開國名將。氏叔琮最開始是一名效力於節度使朱全忠的騎兵,後來因為他的英勇和膽量,不斷提升,官至保大軍節度使、檢校司徒。參與了唐末晉陽之戰,受朱全忠的指使弒殺唐昭宗於大內,後來被朱以氏叔琮「軍政不理」為由,貶為白州司戶,並強迫他自盡。

相關焦點

  • 姓,氏,名,字,號,姓氏文化,古人通常有很多稱呼
    前言:我國的姓氏發展 ,至今已有四千年的歷史,姓名的形成發展具有其複雜的歷程 。然而現在與先古時期姓和氏的意義並不相同 ,那麼在古代姓,氏,名,字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聯繫呢?今天我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姓氏文化。 姓氏起源 我國的姓氏產生於原始社會 。
  •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
    中國姓、氏、名、字、號的歷史由來及演變平時我們碰到一個陌生人,要想與之溝通,總要問「您貴姓?」「您尊姓大名?」我們國家舉行重大會議,公布人事安排,凡有多人擔任同樣職務,或其他場合如書的編者、作者為多人時,排順序往往是「以姓氏筆劃為序」。那麼什麼是姓氏?姓、氏是一樣的,還是不同的?名又是怎麼回事?我們在看古書,、古典戲劇時往往會碰到同一個人在他的姓名之外,又有字、號的情況,有時還不止一個號,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稱呼。這又是怎麼回事。
  • 揭秘姓氏來源:「東郭」確有其姓?「嬴」姓很古老
    「姓」與「氏」的起源  有句話說「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姓氏文化。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是標識家族來源和血緣關係的文字符號。  不過,「姓」和「氏」最初壓根就不是一回事。
  • 不瞞你說:古人稱氏不稱姓,姓和氏有啥區別?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都需要使用中控臺下方的觸摸板和按鍵。前排有三個多媒體接口。保證你也可以做出鬆軟可口的大饅頭。和其他的日產車型相比給人的感覺差別很大。 然而中國古代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名字這一項也是經歷了很多年的發展,比如在以前有一個特性那就是稱呼一個人是稱氏不稱姓,什麼意思呢?就拿戰國時期來說吧,在戰國時期有很多人都姓羋,可是人們不會稱呼他為羋某某,而是用氏來代替。那絕對美味。
  • 他們或許是四川唯一羋氏家族 成都羋姓秘史(組圖)
    四川企業家米瑞蓉:  「不清楚,沒聽老輩提起過」  有消息稱,因為使用和書寫的原因,有不少如今的米姓也是由羋姓演化而來的,按源頭算起,也是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姓氏之一。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四川著名女企業家米瑞蓉,米瑞蓉表示對於米姓源於羋姓的說法並不清楚,也沒有聽過家中老輩提起。
  • 中國歷史15個奇葩姓氏,「操」姓只能排第五!真不知怎麼起名的!
    在中國,姓氏作為一個家族的血緣標誌,從古代幾千年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如今已經成為了中國最重要的一項文化標誌。據說,中國有一萬多個姓氏,現在用得較多的都有5600多個,在豐富多彩的姓氏中,有的姓真的很難起名字,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整理了15個最難起名字的姓氏,才華橫溢的你,來給他們取一些好聽的備用名吧!
  • 古代「姓」與「 氏 」的有什麼區別?「名」字「號」是什麼意思?
    「 姓 」與 「氏」到底有什麼區別?在古代其實是兩樣東西,一個是姓,一個是氏,最先有的是性,姓是一個部落群的族號,一般取之於地名,原始社會的人類都住在河邊,所以多用江河命名。比如說黃帝姓姬,因為住在姬水,炎帝姓姜,因為住在姜水。如果那個時候有松花江,肯定會有很多人姓「松花」了。
  •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淵遠流長,而「張」姓是個非常獨特的存在!
    中國古代姓氏文化淵遠流長,而在姓氏文化中大家有沒有發現「張」這個姓氏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存在呢?為什麼說他獨特呢?答案就在下面。首先,我們都知道的是,「張」在中國是排名位列第三的大姓,姓張的人口也是非常的多,但是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可以發現,竟然從來沒有出現過一位皇帝姓張,這一點是不是很讓人感到吃驚呢?人口這麼多的大姓居然從來沒出現過能稱帝的人才?然後,華夏民族自古以來就被世界各國尊稱為「禮儀之邦」,每當向別人詢問姓氏時,我們都會問「您貴姓?」
  • 中華姓氏大觀之「望」姓
    「望」字常用來表達「登高遠看」之意,但很少有人知道,「望」也是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望姓的源流眾多,傳承下來有4種說法,而每一種說法都代表瞭望姓的一個支脈。其中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望姓起源於周王朝時期楚國的「望人」(祭司)職,屬於以職位名稱為姓氏。在當時,祭祀是最重大的社會活動之一,祭司也是最受尊崇的職業,所以人們把祭司稱作「望人」,而王公貴族稱其為「望子」。於是,在「望人」的後裔中,有的人以先祖的職位名稱為姓氏,望人氏由此誕生,後又簡化為單姓「望」。現今的河南望氏就屬於這一支系。
  • 麴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麴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漢有麴義三、姓氏起源一,麴(qu),中國一個姓氏。以汝南(今屬河南)為郡望,但在兩晉南北朝時,主要生活在今甘肅蘭州、酒泉、榆中等。北朝至唐有高昌國王室為麴氏,入唐後內附為官。宋代以後在雲南也有分布。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四川、北京等地。目前麴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二,源於漢代,鞠姓所改。
  • 我們只有姓和名,為何古人卻有姓、氏、名、字?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這點上,古人和現代人還是保持一致的,通常情況下,一個人的姓是隨父親的,而名也是他們賦予我們的一種標籤。與現代人的姓、名不同的是,古人通常都有姓、氏、名、字。比如歷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始皇嬴政,嬴是他的姓,趙是他的氏,政才是他的名,所以秦始皇既可以叫嬴政亦可以叫趙政。
  • 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說起來這個姓氏,很多人會想起《百家姓》。《百家姓》原本收集了411個姓氏,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60個。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姓氏的起源。
  • 中國部分稀有姓氏由來,有個「第五」姓,還有個最長的姓,九個字
    我們所熟知的,成書於宋代的《百家姓》中就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504個;明朝陳士元編寫的《姓鐫》也收錄了單姓和複姓,共3625個;另外在1996年出版的《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收錄的姓氏更多,共計11969個,此外還有異譯、異體字姓氏3136個。這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的,當然複姓也不少,可九個字的姓氏您聽過嗎?
  • 「姓氏尋宗」党姓——歷史來源
    党姓——夏禹的後裔黨氏出源,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記載,是春秋時期晉國大夫姬氏的後裔。《姓氏考略》記載,魯大夫有黨氏,是周朝公族的後代。黨氏是上古聖君夏禹的後裔,支裔世居党項,遂以黨為姓。據《韻府郡玉》記載,夏禹氏的後代中,唐代有黨芬、党進,而《廣韻》則記載,黨氏原來是西羌姓氏,姚秦有將軍黨耐虎。
  • 這個姓氏被稱萬姓之祖,你的姓氏可能起源它,現如今人數不足百萬
    筆者曾經介紹過,姓氏最開始是兩碼事,「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於母系社會,在當時這是同宗同族的名字。由於當時女子地位很高,因此出現了很多女字偏旁的姓氏;而「氏」則起源於父系社會,剛開始是「姓」的一個分支,再後來月由於男性地位的提升,就產生了父系氏族。
  • 北京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一姓是天子後代,第四姓更了不起
    3000年歷史悠悠,我們可以從紫禁城、天壇、頤和園、長城這些名勝古蹟中尋覓歷史的氣息,也可以通過源遠流長的姓氏文化等去感受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接下來想和大家聊聊北京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北京人口第六姓,楊姓。楊姓是一個很常見的姓氏,其歷史十分悠久,形成於春秋時期。主要源自姬姓等,屬於西周王族、黃帝之後。最早發祥於今山西洪洞縣一帶。
  • 追溯姓氏的淵源,就是審視我們民族文化的發展史
    古代常講「男子漢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陌生人見面先問:「請問您貴姓?」姓已成為身份的一部分。現在一些需要排序的場合不便於排序時,也常「以姓氏筆畫為序」,以顯示其公正性。現在姓氏常常並稱,是一個詞,表示同一個概念。其實在上古時血統來源;氏則是姓的分支和發展,是指他子孫的血統來源。清代學者顧炎武根據《春秋》,考證出秦漢以前的22個姓。
  • 遼寧人口最多的6個姓氏,第四姓建立朝代最多,第一姓為天子後代
    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遼寧省的姓氏文化,遼寧省人口超過4300萬人,其中人口最多的6大姓氏有:第六大人口大姓,孫姓。孫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個姓氏,孫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孫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源於姬姓、媯姓和姚姓、羋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衛國的孫乙與齊國的孫書為得姓始祖。此外,孫姓還是東吳的國姓。
  • 【您貴姓】阮姓:傳陳留家風 步竹林遺韻
    阮姓是中華民族大家庭裡的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目前在全國百家姓的排名是第189位。如今,阮姓在中國分布較廣,尤以浙江、福建、山東、湖北等省為多。  阮姓源出有四:  源流一:源於偃姓,出自皋陶氏之後商朝諸侯國阮國,屬於以國名為氏。這是中華阮氏的主要起源。阮國是皋陶的一個裔孫於商朝時建立的諸侯國,其國址在今甘肅涇川一帶。
  • 「苟」姓父親給女兒改姓「敬」遇難 令人尷尬的姓氏不少
    比如同事、客戶之間見面打招呼,叫小苟感覺不合適,直呼其名又顯得沒禮節,稱呼苟經理又有點怪異。如今,大家都以名字+職務相稱。「戀愛期間,親友知道他的姓氏後很好奇,問以後孩子怎麼取名。」張女士說,自從和苟先生相戀後,丈夫姓氏成了身邊人關注的話題,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交往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