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他們或許是四川唯一羋氏家族 成都羋姓秘史(組圖))
電視劇《羋月傳》劇照
在米友梅前29年的生活中,身份證上的名字還是「羋友梅」
米姓也源於羋姓?
四川企業家米瑞蓉:
「不清楚,沒聽老輩提起過」
有消息稱,因為使用和書寫的原因,有不少如今的米姓也是由羋姓演化而來的,按源頭算起,也是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姓氏之一。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四川著名女企業家米瑞蓉,米瑞蓉表示對於米姓源於羋姓的說法並不清楚,也沒有聽過家中老輩提起。
對此,全國姓氏專家袁義達表示,「只能說有這種可能,但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米姓源於羋姓。」
隨著電視劇《羋月傳》的熱播,跨越2000多年,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羋姓第一次走進公眾視野。這個在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專用姓氏,是如今熊姓、景姓、昭姓等36個姓氏的起源,在戰國時期為楚國大姓,隨著秦國統一而漸漸被人們遺忘。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當代全國羋姓人群約1萬人。記者了解到在成都也有一戶羋姓人家,這戶祖籍河南的羋姓人家或許是四川戶籍信息中唯一的。
這一戶羋姓同族可以追溯到300年前的清代,進士、舉人、秀才層出不窮,堪稱書香門第。而這戶羋姓人家的同族人、92歲的羋一之是全國羋姓家族歷史的活化石,他本人也是著名史學家,「全國沒有一個人專門研究羋姓歷史,我算『半個』。」今日,成都商報為您講述被人遺忘的千年羋姓家史。
成都人米(羋)友梅:
《羋月傳》一集不落 考慮改回羋姓
前日下午,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在海南大學任教的教師米友梅(戶籍姓名),1965年,米友梅在成都出生。米友梅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在她前29年的生活中,米友梅身份證上的名字還是「羋友梅」,她的弟弟也在成都生活,身份證上為羋姓。
米友梅介紹,自己本名羋友梅,整個家族姓羋,祖籍河南安陽。「1952年,想到成都好山好水,父親就申請來(成都工作)了。從此,家裡在成都紮根生活。1965年,米友梅出生。在她印象中,幾乎沒有人在首次見面可以念對她的名字,「小時候老師點名,念到後面停頓不再念時,我就曉得是我的名字了。」不只是念錯,寫錯也是家常便飯,千友梅、幹友梅、芋友梅,千奇百怪都有。」1981年,米友梅進入四川大學外文系,她回憶:「點名冊上,第一次有老師正確地念到我名字,我當時還想,川大老師有水準啊。後來我才曉得,學校老師此前專門去諮詢過川大一位先秦史教授。」1994年研究生畢業後,米友梅前往珠海一公司工作。「遷戶籍時打不出『羋』字,思來想去,我就把姓氏換成『米』了。」
改姓後,她的生活方便了,但「家裡長輩很不高興,尤其是我的大伯父羋一之」。說起羋一之,是史學界鼎鼎大名的人物。早在米友梅大學時期,伯父羋一之就告訴她和弟弟關於羋姓的來源——楚國皇室申公後裔。父親曾告訴米友梅,「羋姓人有個傳統,非常重視過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都是很重要的一環。」米友梅解釋,因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而根據記載屈原姓羋,也是羋氏一族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看到《羋月傳》這個電視劇,當然很激動!現在有時間儘量看,沒時間就過後補,肯定會看完!」米友梅甚至希望改回羋姓,「周圍人都說那麼古老的姓氏,改掉可惜了。這事還在考慮!」
92歲老人羋一之:
曾在川求學 家譜追溯至清代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輾轉聯繫上我國著名史學家羋一之,羋一之本人是全國著名研究民族歷史的專家,今年92歲的他是目前公開資料中已知的最長齡羋姓人,堪稱「羋姓活化石」。1924年3月,羋一之出生在河南安陽,曾在川求學。「我父親是上世紀初期的人,再往上我爺爺是清朝的人,一位老秀才。」92歲的羋一之在電話裡告訴記者。
據羋一之了解,全國的羋姓人數在1萬人左右。「安徽宿州有3個村子全部姓羋,總人數大約幾千人。」羋一之透露,自己家族曾有羋氏家譜流傳下來,「家譜時間記載到往上300年清朝初期,家譜上還記載,本族嘉慶年間出現過進士、舉人,秀才有一大堆,大約七八個。這些在當地安陽縣誌上都有記載。」遺憾的是,羋氏家譜在新中國成立不久後損毀了。
對於現在熱播的《羋月傳》,羋一之表示也會觀看,「哪些電視頻道播放我都曉得,感覺還不錯。」不僅如此,羋一之還讓周圍人收集《羋月傳》的小說,「那段歷史可能我比他們更清楚!」
「全國沒有一個人專門研究羋姓歷史,我算『半個』,但我只能講我所了解的。」羋氏族譜已斷,而羋氏族人一直延續,除了依靠記憶,文人出身的羋一之拿起了筆桿子——事實上,羋一之曾經寫過關於羋氏來源的相關文獻資料,私下給子女看過,一直沒有對外發表。「我不想發表,也沒有出版社、報紙願意發表。」羋一之說,「有興趣問我的,我當然會說。沒興趣的,我也不會給他看。」
如今的羋一之,「每天就是看看書、看看報」。羋一之家裡唯一的一部固定電話,是他與外界的雙向聯繫,「我和老伴都不會用網絡,也沒有手機。」
成都商報記者 顏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歷史潛望鏡
羋m
羋姓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除了宣太后羋月,歷史上的羋氏名人也是數不勝數。
季連 乃羋氏始祖
據記載,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羋姓的人叫季連,是黃帝的後人,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高陽生……陸終生子六人……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因為研究歷史,羋一之非常清楚羋姓為楚國貴族姓氏,講起來頭頭是道:「楚國都城在湖北宜城附近,此後遷都到河南淮陽,戰國打了敗仗後,遷都到安徽壽春。」而這幾處,也是現代羋姓人家可能的聚居地之一,世代繁衍,羋一之這一族祖籍河南安陽,抗戰前安陽有200戶(共1000多人)羋姓人家寄居於此。「秦統一六國後,很多楚國後代害怕株連,就改使用氏不使用姓,像是屈、昭、景等36個姓都是同一祖先分下來的。」
屈原 原為羋氏後人
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談及屈原家族,可謂是楚國赫赫有名的王公貴族。
屈原為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先秦時期男子稱氏不稱姓,所以人們更習慣叫屈原而不叫羋原。先秦時期,姓氏有別,姓是有血緣關係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氏是某個支系的稱號。氏,經三代後成為姓。而「羋」姓衍生出來的「氏」有不少大家熟悉的,如白氏、景氏、葉氏、伍氏、項氏、查氏等。
專家縱橫談
姓氏專家袁義達:
姓昭、屈、熊、景的 可能是羋姓人後代
昨日,記者聯繫上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中華姓氏大辭典》主編袁義達,他介紹,羋姓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是中國最古老的姓之一。」
「在春秋戰國時期,羋字是一個姓,而不是氏。」袁義達解釋,許慎在《說文解字》中闡述:「姓,人所生也,從女、生,生亦聲。」這就說明,姓更多的是說明血緣關係,「氏以別貴賤,是部落、宗族的分支。
「楚國被滅後,有的人就不用姓,而改用氏了,像昭、屈、熊、景等,這些跟羋姓源流都是同一族的。在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使用氏,所以傳到如今依然使用羋姓的,可以看做是『沒落的貴族』。直至秦漢時期,才將姓與氏徹底分開。」袁義達說。
「現在湖北一帶,還有羋姓。」袁義達解釋,現當代的羋姓更多集中在湖北一帶,原因是楚國在湖北一帶。至於四川,因為地理位置太遠,「四川這邊一個、兩個不見得沒有,但集中居住區沒有。」綜合新華網(來源:成都商報」字樣。違反上述聲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