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混凝土建築壽命究竟能有多長?

2021-01-08 泵車小王子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長沙商混站出現的混凝土質量問題,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國住宅的產權年限只有70年,但是實際使用年限只按50年設計,而此次被爆出問題的建築,混凝土強度遠遠不達標,對於70年的產權來說,已經變成了一紙空頭支票。那麼,對於鋼筋混凝土的建築來說,其壽命最長究竟有多久?

根據國家《建築結構可靠度設計統一標準》(GB 50352-2005)中的規定,建築物的設計使用年限分為四類:1、臨時性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5年;2、易替換結構構件的建築設計使用年限為25年;3、普通建築物(例如民宅)和構築物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4、紀念性建築和特別重要的建築設計(例如三峽大壩)使用年限為100年。

估計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設計年限只有50年,如何達到產權70年的使用要求,是不是意味著50年之後,房子就不能住人了,或者房子壽命殆盡。

其實對於混凝土建築來說,雖然設計使用年限只有50年,但是,它最終的壽命要比設計的年限長很多,關鍵在於對建築物後期的維護和保養,只要修繕的到位,也許用個100年也沒有問題。

我們經常聽到報導,說某座大橋設計使用壽命50年,但是現在已經用了70年,依然還在使用。一般來說只要經過維修之後,建築的主體結構強度如果能夠達到新建時候的標準,它也是可以繼續使用的。

「設計使用年限」是指設計規定的結構或結構構件不需進行大修即可按其預定目的使用的時期,它的意思是,這段時間裡面,即使我不去維修也能正常使用。

而「使用年限」就是單純的指使用的時間,過了「設計使用年限」之後,混凝土建築物由於風蝕,不可抗力的破壞(地震),雨水的侵蝕等等,導致建築物需要一定的維修,才能達到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建築物的標準。所以,即便是過了設計使用年限的房子,住人一般是沒有問題的。

最早的混凝土 公元前3世紀

大約在公元前3世紀,古羅馬人發現了天然火山灰的水硬性,用它來拌制的砂漿,硬化後有很高的強度。因此,現存的很多古羅馬殘留的遺蹟中,我們能夠看到當時的「混凝土建築」,這算是古代混凝土的雛形。

古羅馬鬥獸場就是當時的代表性建築之一,它所採用的就是天然火山灰材料建造,經過了2000多年的風吹日曬,現在依舊保持得比較完整。

鐵筋混凝土建築

1849年,法國園丁Joseph Monier將鐵絲與混凝土結合,製作了花盆,解決了混凝土抗拉強度低的問題,並在1867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展示了他的新發明。此後,他又陸續發明了類似結構的混凝土管道、水箱等等產品,並在1875年設計了第一座鐵筋混凝土橋。而現在我們使用的是鋼筋,抗拉和抗扭曲性能更強。

嚴格來說,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現代意義的混凝土建築早在1853年就誕生了,名為「The house of Francios Coignet in Paris」,目前依舊保持得比較完整,即便經歷了二戰的炮火摧殘,其主體結構依然能夠達到正常使用的標準,這麼算下來,這幢混凝土建築的壽命已經有166年了。按照當時的混凝土生產工藝和原材料技術來說,它的使用壽命已經遠遠超出了其設計使用壽命。

既然160多年前,人類所建造的混凝土建築就能達到如此長的使用壽命,而在經過了一百多年的技術革新,混凝土的生產流程更加的科學,所使用的水泥、外加劑等原材料也是經過了不斷的創新。所以,對於按照設計要求來的現代鋼筋混凝土建築來說,使用壽命能夠達到設計年限的2-3倍都是沒有問題的。

目前國內房子的平均使用壽命相比較歐美發達國家來說較短,可能有的房子設計使用年限都還沒到,就被拆掉了。一方面是因為國內城市的發展速度極快,為了能夠打造現代化的城市氛圍,建築風格的更替速度也隨之加快,所以導致房子的使用壽命不長。

另外一方面,國內的房地產行業興起,一些比較繁華的地段,為了滿足更高檔的商業化需求,不斷的拆了建,建了拆,導致剛建好沒幾年的房子又被拆掉了,不過這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混凝土在現代的城市建設中,已經成為了必備的基礎建築材料。同時,隨著人類對高層建築物的需求量增加,一些超高強度的混凝土也在被大量的應用,自上個世紀60年代以來,高效減水劑、高分子材料、多種纖維的應用,研究出了強度越來越高的混凝土材料,而這些混凝土的使用壽命也更長。

人的壽命一百多歲算是很長了,但是,對於鋼筋混凝土建築來說,只要按照正常的標準來生產、使用,它的壽命絕對可以很輕鬆的超過百年。超過了設計使用年限之後,正常的修繕也很正常。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房子在有人住的時候一直完好無損,一旦沒人住了,沒個幾年的時間,可能就成為了殘垣斷壁。我們常說房子有人住、有人氣,它的使用壽命才能更長。其實這並不是什麼人氣,而是因為有人住的時候,每年可能會進行一些維修工作,因此,這也會加長它的使用壽命。

更多原創文章,請關注「砼行機械」,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文章經第三方維權機構認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感謝!

相關焦點

  • 鋼筋混凝土內鋼筋的變化
    浮鏽、老鏽和除鏽工程上一般把那些用錘敲擊時能剝落的浮皮稱為老鏽,把那些只有鏽色而沒有浮皮的鏽稱之為浮鏽。用於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在使用前一般都要經過除鏽處理,所謂的除鏽是指除去鋼筋的老鏽。除鏽一般有以下方法,一是在鋼筋冷拉或鋼絲調直過程中除鏽,這對大量鋼筋的除鏽是較為經濟、省力的一種辦法;二是用機械方法除鏽,如採用電動除鏽機除鏽,這種方法對鋼筋的局部除鏽較為方便。三是通過鋼筋除鏽劑進行鋼筋除鏽,採用植酸有機酸的方式進行各類不同狀態的螺紋鋼原液使用噴透噴均勻即可。四。是通過環保水噴砂機進行鋼筋除鏽施工除鏽。
  • 冠縣鋼筋混凝土切割團隊
    冠縣鋼筋混凝土切割團隊擁有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和專業的混凝土切割機設備:牆鋸切割設備、繩鋸切割設備(又 名液壓牆鋸、液壓牆鋸機、牆體切割機,大型牆鋸,線鋸,金剛石繩鋸、鑽石繩鋸)牆體切割拆除設備等..目前所用的技術有火焰切割、水切割、等離子切割、數控切割等。
  • 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
    我國經濟能夠有如今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幾代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工作,時至今日,我們每個人都在為中國夢奮鬥著,未來可期,勝利指日可待。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國做了很多重要的科學實驗,其中有很多工作,大家會感覺既單調又枯燥。比如我國就一項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中,靜待其變,這項觀察長達30年之久,堪稱耗時最長的實驗,究竟有啥意義?
  • 橋梁壽命分析的探究——鋼筋混凝土T梁疲勞性能試驗
    2014年頒布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 B01-2014)已明確提出橋梁應考慮壽命設計。但是,當前我國規範及標準尚缺乏針對鋼筋混凝土梁橋疲勞行為、壽命的校驗方法或理論,因此壽命設計的規定及分析實質上並不落地。針對這一問題,各國學者已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美國上世紀70年代即已開始對混凝土結構疲勞問題進行分析,並取得了豐富的成果。
  • 中國第一座鋼筋混凝土建築:馬丁堂還是瑞記洋行?
    它們當中,三層高的馬丁堂又顯得格外突出,因為它不僅是大學裡最古老的建築,而且也是中國最早的一座鋼筋混凝土混合結構建築,始建於1905年。同一年,廣州的沙面島上,四層高的瑞記洋行新大樓開始建設。《商埠志》也將它稱為「華南地區第一棟真正意義上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
  • 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把鋼筋混凝土放到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
    就比如我國耗時最長的實驗,把鋼筋混凝土放到海水30年,究竟有啥意義?眾所周知,海水都是鹹的,這主要是因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鹽,這些氯鹽雖然不起眼但是卻有腐蝕鋼筋的本事,一旦浸泡在海水中的鋼筋被腐蝕掉之後將會對海上的工程造成極大的威脅。
  • 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加固技術的應用
    建築行業使用的碳纖維具有許多優異的性能: 密度小, 為普通鋼的1 / 6,抗拉強度約為普通鋼的 4 - 6 倍;耐腐蝕性好, 強度不受酸鹼腐蝕介質的影響; 非磁性,不影響電磁信號的傳播;抗疲勞性能優良;疲勞壽命普遍高於鋼材;溫度係數和混凝土相當; 彈性模量和鋼材相近,極限延伸率1%。常見的纖維布,短纖維,棒材, 纖維板等型材都可由成品纖維製造。
  • 鋼筋混凝土柱碳纖維加固應用技術
    其特性:密度小,為普通鋼材的1/6;強度高,抗拉強度約為普通鋼筋的4~6倍;抗腐蝕性能好,強度不受酸鹼腐蝕介質的影響;非磁性,不影響電磁信號的傳播;抗疲勞性能優良,疲勞壽命普遍高於鋼材;溫變係數和混凝土相當;彈性模量和鋼材相近;極限延伸率1%.
  • 鋼筋上面的螺紋,在建築中起到什麼作用?今天算長見識了
    現在的房子大部分是由鋼筋混凝土結構建造而成的,中國是使用鋼筋混凝土最多的國家,建造房子地基是最重要的工序,地基的承受力取決於地基所用材料的強度,地基現在大都採用鋼筋混凝土,通常我們建房子的鋼筋上面都是有螺紋形狀的東西,它到底有什麼作用?接下來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 鋼筋與混凝土的共同工作
    1 )抗壓強度:立方體強度以Icu 作為混凝土的強度等級,單位是 N/曠 (MPa) ,例如C20 表示抗壓強度為 20N/mrn2 0 規範共劃分十四個強度等級 , C15 - C80 ,級差為 5N/mrn2。2) 稜柱體抗壓強度!
  • 水泥的壽命是多少年?如果不拆除,可以使用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嗎?
    水泥的壽命到底有多長這個問題可能並沒有準確的答案,因為影響水泥壽命的因素太多了。 水泥加水能夠固化的有效成分是矽酸二鈣以及矽酸三鈣,矽酸二鈣與矽酸三鈣與水反應生成的水化矽酸鈣和氫氧化鈣相互交織在一起,因此具有粘結作用,能夠將水泥中的未溶解顆粒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混凝土塊。那麼想問水泥形成的混凝土壽命能有多久,實際上就是問這些結構能夠保持多久。
  • 混凝土中使用甲酸鈣作早強劑對鋼筋有腐蝕嗎?
    無論在什麼季節都要求混凝土儘快達到強度指標,並保證其抗壓、抗折、抗磨等耐久性質量。傳統含氯鹽的早強劑會加速混凝土中鋼筋的鏽蝕,逐漸被新型的低溫早強劑甲酸鈣所代替。早強劑是指能提高混凝土早期強度,並且對後期強度無顯著影響的外加劑。
  • 中國耗時最長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其中有啥意義?
    這項實驗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樣高大上,科學家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然後實時監控鋼筋混凝土發生的變化,那麼其中有什麼意義呢?鋼筋混凝土是現代建築當中最為常用的建築材料,人類在大海當中的建設,同樣採用這兩種材料。不過,大海的環境與陸地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海水當中含有非常大的鹽分,這些鹽分能夠腐蝕人類的建築物。別說鋼筋混凝土,就算是萬噸巨輪的船底,同樣會受到海水的腐蝕。
  • 中國耗時最長實驗,將鋼筋混凝土放入海水30年,其中有啥意義?
    鋼筋混凝土是現代建築當中最為常用的建築材料,人類在大海當中的建設,同樣採用這兩種材料。不過,大海的環境與陸地的環境有很大的不同。海水當中含有非常大的鹽分,這些鹽分能夠腐蝕人類的建築物。別說鋼筋混凝土,就算是萬噸巨輪的船底,同樣會受到海水的腐蝕。如此一來,被腐蝕的鋼筋混凝土很快便會失去作用,人類在海邊建造的海港或者是堤壩,都會面臨倒塌的危險。
  • 為什麼使用碳纖維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
    當下,使用碳纖維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橋梁工程等建築進行加固成為了一種潮流趨勢,這是為什麼呢?以符合標準為前提,使用碳纖維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進行加固是可以的,因為碳纖維布自身強度非常高,彈性模量很高,韌性也非常不錯,耐磨耐腐蝕,又具有非常不錯的耐熱性,這些特性都是使用碳纖維布對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的原因。下面進行簡單介紹。
  • 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原理
    三、鋼筋的力學性能1.鋼筋的拉伸試驗鋼筋主要機械性能的各項指標是通過靜力拉伸試驗和冷彎試驗來獲得的。由靜力拉伸試驗得出的應力一應變曲線,是描述鋼筋在單向均勻受拉下工作特性的重要方式,靜力拉伸試驗是由四個階段組成的。彈性階段材料在卸去外力後能恢復原狀的性質,叫做彈性。
  • 建築後澆帶鋼筋鏽蝕、泥漿雜物較多時,如何澆筑後澆帶混凝土?
    結構類型為鋼筋混凝框架、土剪力牆結構,建築高度為92.25m。二、現場情況介紹由於分期建設,前期施工預留後澆帶緊鄰土方開挖,雖原施工單位採取了防護措施,但預留鋼筋仍有鏽蝕,後澆帶內泥漿雜物較多。後澆帶的淤泥清理、鋼筋除鏽、保護、防水接縫、混凝土的澆築與養護均屬於我項目工作。
  • 世界上第一個碳纖維混凝土建築方案設計
    海茵建築和德勒斯登理工大學在「C(碳混凝土複合材料)」領域的創新研究由來已久,德國聯邦科教部也對這一研究提供了資金支持。在這個項目中,海茵建築對碳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結合進行了深入研發。有了這種輕質又堅固的新建築材料,建築師可以實現更靈活的設計,同時更加節能——使用這種創新材料,可以減少項目建設過程中50%的碳排放。
  • 建築施工鋼筋、混凝土、砂漿等常見建材見證取樣程序及制度匯總
    (2)、本工程混凝土養護採用人工灑水養護,養護次數的根據是能保持混凝土處於溼潤的狀態來決定,灑水養護開始是於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12小時進行。(3)、試塊養護時養護要求應與周邊混凝土結構養護要求相同,不得特別照顧,並且養護時間不得少於14天。
  • 混凝土的壽命真的只有五十年嗎?
    那麼硬化後形成的混凝土壽命真的只有傳說中的五十年嗎? 實際上不考慮外界環境而單獨的去討論水泥的壽命有多長是沒有意義的,固化的水泥能使用多久與它實際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就好像鐵在潮溼的地方容易生鏽很快就被腐蝕掉,而在乾燥的空氣中則能長時間不被氧化,在這種環境下,鐵的壽命可能是潮溼環境下的幾十倍。